»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绝地求生》制作人改口:X1X版目前为30帧

之前的说法是X1X版60帧,原版X1为30帧
现在制作人改口了,目前X1X版也是30帧,未来他们会想办法继续优化,但是目前不能给出更多承诺
大概游戏发售的时候也是如此了

https://wccftech.com/greene-pubg-30fps-xbox-xb1b/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12-2 10:2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Epilogue 于 2017-12-2 13:10 发表
问题在于这游戏是进去就加载100个人,脱离游戏设计谈画面都是耍流氓啊。。。
大部分数据被LOD隐藏在画面外面了,又不是屏幕一直显示100个人和整个地图
吃鸡这个优化的问题和方舟是一样的,一群UE4天天用Blueprint不改代码的懒人



TOP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7-12-2 13:54 发表
开发初期才十几个人,本来就是个小成本制作,谁能想到会这么火爆
你以为各个都是巫师3,专门为一款游戏改引擎代码啊,那成本全世界没几个游戏公司能干的了
“你以为”233
你以为上世代UE3那么多游戏引擎代码都是一样的?
UE4搞个Blueprint一堆公司就拿来当Unity用了,放以前他们只能做手游


TOP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7-12-2 14:10 发表



能改UE3代码的公司本来实力就不弱,本世代用UE4的大部分都是弱鸡,不用UE4源生代码你还指望他们能做出更高效的引擎?

讲白了,UE4就是为了一些有创意但是资金和技术团队实力有限的中小游戏公司圆梦罢了,真 ...
http://club.tgfcer.com/thread-7298444-1-1.html
就不说只有几个人的小公司了
白金这样的工作室经常干出来MOD作者都干不出来的事
估计他们大部分码农还不如Durante

TOP

引用:
原帖由 Epilogue 于 2017-12-2 17:56 发表


美术水平是不咋样,优化也烂,但是引擎底子放在那,画面全开比B社这种的游戏好。
按这说法连《幻》都可以说引擎底子放在那里,都是UE4啊
脱离硬件需求谈画面有意义么
辐射4全开需要什么配置,吃鸡全开需要什么配置

战争机器4的画面算不上多强大,但那起码是个正常3A应该有的优化水平,这个才是UE4的正常发挥
吃鸡和方舟都是把UE4当Unity用的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12-2 18:2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12-2 18:1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大公司忙着重复发明轮子所以才没时间做出吃鸡呀。
再强调一遍
吃鸡不是石头蹦出来的孙悟空,之前有一个很清晰的发展轨迹
除了制作人自己的DAYZ和H1Z1
之前还有其他公司尝试制作的进化、黎明杀机等等模仿品
R星在GTA里也做过接近的尝试
大厂不愿意在里面投入大笔精力的原因是,没有搞清楚此类游戏应有的节奏
吃鸡是第一个把节奏理顺的,但是这个节奏很容易模仿
Epic只花了3个月就开发出一个堡垒之夜版大逃杀
以后跟进的公司会越来越多
引用:
原帖由 krewella 于 2017-12-2 18:07 发表
没了,以前配置不达标做不到。
现在配置达标了,反而一堆人吐槽画面差
第一个百人同服的FPS,2001年的部落2就做到了,当然那是个老游戏,画面很糙
但是PS3时代也有M.A.G这种256人联机的游戏了,虽然可玩性远不如吃鸡,但是画面在2010年并不差
引用:
原帖由 hqqttjiang 于 2017-12-2 14:23 发表
吃鸡的美术水平和规格差很差吧  可能仅比国内网游厂商好一些  就算全开也就那样  虚幻4都能用成这样
别把国产游戏看太扁了
http://gun.qq.com/
鹅厂自研的天刀引擎做的无限法则,画面全开不如吃鸡,美术也非常平庸
但是最低配置只需要i3+4G内存+GTS250显卡这种古董配置
这个配置扔给吃鸡可能只能看个标题画面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12-2 18:5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12-2 18:56 发表

正因为不是凭空出现,所以才显出大公司体制的局限性呀。
完成度不高的吃鸡类作品已经有不少摆在游戏业作为案例的情况下,
吃鸡30多人一年半拿出可玩作品,实现了这类游戏里程碑的突破,这成本对于大公司可以说微 ...
我认为光是GTA5就有很多可玩性不亚于吃鸡的PVP玩法,但是被R星糟糕到近乎没有的引导性给稀释到无限变多的任务列表里了
羞愧不羞愧随便你怎么想,未来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蓝洞或者这个制作人不能保持快速的进步,后来者马上就会跟风而至
Epic已经来了而且取得了可观的用户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我所说的问题,吃鸡唯一的优点就是节奏,除了优化,地图设计也是蓝洞的短板,对比R星这种大厂差距明显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12-2 19:0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u571 于 2017-12-2 19:50 发表



3D游戏画面和效能平衡是个很复杂的活,门槛非常高,能优化成什么水平需要美工和整个团队的紧密配合

像波兰人、R星和EA这种能根据单独游戏类型类专门优化的都是屈指可数,像杯赛这种的游戏优化的也相当稀烂
...
我就直说吧,能把参数写成这样的人不要说不如Durante,连Digital Foundry或者Geforce官网Performance Guide的作者都不如
除非你自己连尼尔那帖都看不懂,才会认为那个AO参数是个复杂的活,那我就不必对牛弹琴了

这就像我告诉你“有个汽车厂的人连把螺丝拧紧都不会”
你居然回复“造汽车是个很复杂的活,门槛非常高,能造成什么样需要整个团队紧密配合”
这已经不是答非所问了,而是你连螺丝都没拧过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7-12-2 20:44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