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4-7-19 00:37 发表 ●说实话,我觉得目前Destiny算是PS4上FPS里对战第二好的游戏,仅次于BF4,你要是不喜欢BF4那种风格或者多的过分的BUG,那Destiny就是PS4目前FPS里对战最好的一个。当然这仅仅是目前,等11月COD一出就不好说了,毕竟今年COD的卖相比去年好太多了,多人也进行了科幻化变革。 ●以目前的素质来看,突破动视定下来的500万最低销量目标难度不大,媒体平均分也不太可能低于80,达到85-90整这个段位甚至更高都是有一定可能的。问题在于Destiny并不是Halo的全面超越者,甚至不能完全算同一个类型,至少PVE不算。所以关键是你想玩什么游戏,你喜欢无主之地的PVE或者Halo4的PVP,也就适合玩这个。但如果你想要Halo的PVE,或者Halo123时代的PVP,Destiny不是这个风格。
原帖由 yfl2 于 2014-9-11 00:43 发表 玩家的评论需要更多时间更大样本才能看出端倪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原帖由 cangying 于 2014-3-18 16:47 发表 《泰坦陨落》这款由微软公司独家发行、《使命召唤:现代战争》幕后团队精心打造的突破性科幻射击类游戏有望在全球斩获1,000万套的销量。它的热销潜力将给微软注入一剂强心针,帮助一直在游戏硬件销售领域追赶索尼PS4的微软扳回一城。
原帖由 BD 于 2013-2-21 11:38 发表 4、另一个高潮是Destiny,对于这个游戏很多人还不明白这游戏牛逼在哪里。我现在能说的就是这个游戏在架构上绝对是“革命性”的。
原帖由 -_-||| 于 2014-9-11 15:3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我想知道dlc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是增加星球,那么买了包含dlc版游戏的能获得几个dlc内容 这游戏号称玩10年,10年内肯定会出资料片继续卖,参考山口山,资料片和dlc如何区分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4-3-30 19:38 发表 关于系列未来的发展,Bungie并没有透露太多官方信息,2012年IGN公布了Bungie与动视签署的最初合同,规定Destiny是四部曲,除了四个正统续作外,还有四个类似资料片的大型DLC(就像暴雪那样)。2013年秋季发售第一款作品,2014年推出第一个大型DLC,2015年秋季发售第二款作品,2015年推出第二个大型DLC……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DLC于2020年发售。因为第一作延期到了2014年秋季,估计整个计划也会向后推迟一年,最后一款DLC应该会推迟到2021年。当初为了弥补重生叛逃的缺口,动视给Bungie提供了优厚的条件,Destiny的版权归Bungie所有,分成也比较优厚,但动视不可能允许重生叛逃的事件再发生一次,合同对于此类事件进行了严格限制。如果Bungie的骨干在第二作完成之前辞职,就必须放弃公司股权,除非游戏的销售额能达到10亿美元。在2020年之前,动视会委派高层对Bungie进行评定,如果有三分之一员工辞职等特殊情况,动视有权判定项目进入紧急状态,Bungie必须把Destiny的版权和引擎交给动视。而且Bungie在2018年之前不准制作任何射击游戏,就算做了,也要拖到2021年才能上市,而且动视拥有优先发行权。 说了这么多可以看出来,Bobby Kotick精明的很,当年怎么收拾Jason和Vince,他现在就怎么收拾Bungie。更细的合同没有披露,不过有2010年的解雇门在先,动视估计不会再玩一遍“先答应给你们版权,找茬把你们开了再收回版权”的恶心事,况且Bungie也不是动视的子公司,动视并没有解雇他们的权利。但不管怎么样,Bungie基本算是把自己卖给动视了,而且一卖就是10年(合同是2010年签署的),算上那个“其他射击新作拥有优先发行权”的条例,或许还不止10年。理论上来说Bungie可以招募新的团队,开发其他作品,但在2021年之前,Bungie的射击游戏将只有Destiny一款,只属于动视,想做其他游戏也只能选择别的类型。当然这一切有个前提,就是Destiny的第一作在半年内销量必须达到500万,否则动视可以无条件中止合同。考虑到游戏是四个机种同时发售,再加上Bungie的名气和动视的巨额广告费,半年500万应该不难。 考虑到DLC的本质是资料片,售价应该不便宜。而且新作发售后,如何处理那些没有买的老玩家也是个问题,简单粗暴直接终止服务周期显然不是个好办法,可能会采用网游的常见作风:老玩家只能访问老区域老装备老敌人,买了DLC和新作才能探索新区域。
原帖由 掳卡古米 于 2014-9-11 16:05 发表 动视的实力比不上主机商吧,为什么微软和索尼不多搞制作组大力量产自己的独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