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21 12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斯宾塞要不要引咎辞职啊

引用:
原帖由 伪装同学丶 于 2023-9-1 03:16 发表
什么叫收购的都是出了问题的工作室
英国人做地狱之刃2好多年了吧,收了一堆工作室没有产量也没有质量
红霞岛这种反而是损害XGP品牌,P3不负责谁负责
地剑1是个小品
地剑2开发折腾这么久也不是啥正常现象
两个作品之间的间隔还有个失败的PVP冷门游戏
另外从财务的角度来说,卡婊和迪士尼都跟忍者理论分了,才导致忍者理论考虑卖给微软

非要举例正面工作室,Inxile或者Double Fine的状态比忍者理论正常
这俩就只是缺钱,但其他都正常发挥

剩下的基本都是以前我说过的
343开了一大波人之后效率好多了,但流失的玩家已经流失了
如果是现在这个状态首发,那光环无限可以轻松上90分,PVP的内容量有了质变,但现在说这些是没用的

其实“Bungie建议TLOU2多人延期”那个消息出来的时候,如果这消息是真的,严肃点去考虑
我认为唯一合理的逻辑也就是避免成为第二个光环无限,一个核心gameplay扎实但初期内容少,玩家会迅速流失的作品

顺便说一嘴,这还没完成收购呢,COD战区2已经流失了70%玩家了
别把这个锅扣微软头上,虽然我知道收购完成后肯定会有人继续扣

我对斯宾塞当然是有意见的,比如他立的那个玩家人设问题很大
跟一般的LT RT都不知道在哪的高管比,他确实更了解游戏,但有的媒体把他吹成硬核玩家就是扯淡了
他直播命运那个夕阳红枪法是明摆着的,后来甚至连这都不玩沉迷吸血鬼幸存者去了

但是,评价斯宾塞不能脱离他的前辈,也就是弗莱斯、摩尔和马崔克
弗莱斯和摩尔哪个更好我也无法判断,但两个人毫无疑问都比斯宾塞好
马崔克毫无疑问是最差的
现在对斯宾塞评价差,很大原因也是马崔克造的孽差不多都被人忘了,马崔克是差一点点就把Xbox主机直接弄没了的人
Kinect商用版停产了,你看有几条新闻报道?
当马崔克不存在,直接跟摩尔比,那当然显得斯宾塞差了

斯宾塞那种无为而治当然不是正确的选择,但也不是他一家在这么干
里奇特罗十年前从EA走的时候不少人喷他,这个人在我眼里是功大于过的,而且至少他还真正对工作室进行干涉了
后面EA就真成放羊了,比2007-2013年差无数倍,但无为而治,没有上级主管负责,你好我好大家好,最多只有某个负责人的主管对自己的工作室干涉
你还能叫出这些年EA的总部高管名字么?(Respawn的万斯不在总部)斯宾塞如果不是必须做宣传工作,他也就是这个位置

我不觉得斯宾塞会现在引咎辞职,不至于,要是动视收购失败了(我认为可能性已经很小了),他引咎辞职还差不多
但他干了快十年了,确实快离开这个位置了,接班人也不是没找过
我很怀疑他退了之后,会不会迎来一个更差的接班人,然后对他的评价反而回升……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3-9-1 03:3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伪装同学丶 于 2023-9-1 03:38 发表



kinect对我是有点影响的,X360时期我还买过舞蹈中心2、3和一些歌曲DLC,后来宣布不兼容了,到接口取消到商业版取消我也没念想了
之前在触乐看过你写的XBOX收购文章,结尾未完待续,还有下文吗?
http://www. ...
这事说来话长
总之资料我在当时该收集的都收集了,本来应该是在去年分几篇连载完的
然后封城打乱了我的节奏,但是整理完的东西当然没有永远捂着的道理
以后再找机会罢了,连载是断了,但原定的内容该发出来的我都会发
原定是第一篇弗莱斯+摩尔,第二篇马崔克,第三篇斯宾塞
但斯宾塞的事情在7月12号庭审记录里已经写了不少了,没写的基本就是本帖的东西
http://www.chuapp.com/article/289397.html
马崔克我会再找个机会
说来可笑,本来2020年是Kinect十周年对吧,我还指望国外媒体有没有借着机会鞭尸的,参考一下
结果是没有,关于马崔克这个人被遗忘的多严重,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有人骂,那叫遗臭万年,骂都没人骂,才是真的被遗忘了
我当然不是说Kinect是一丁点价值都没有的垃圾,但这个本来有前途的东西变成这样,甚至毁了一堆第一方,马崔克要负责的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3-9-1 03:4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ddps2 于 2023-9-1 03:48 发表


我现在很笃信 斯宾塞 资深 噶底嗯 是人设了
但凡能认真玩1年以上土命的 对于 符合预期的宇宙科幻的标准,都不会是这样
星空感觉完全没必要套宇宙星际探索这个皮,一个星球上不同城市感觉也能满足系统和叙事。。 ...
他确实玩了好几年命运,只不过玩法太休闲了
raid就打过一个玻璃宝库还是被别人带着过的
PVP成绩辣眼睛
这些成就数据在bungie.net都能查,又不是隐私,我早查过

但是话说回来bungie那边的高管peter直播也是夕阳红枪法
就这样了
里奇特罗也差不多,作为高管能有休闲玩家的水平就行了,不要指望更多
这世界上只有一个岩田聪,其他人都不能比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3-9-1 03:5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EpilogueSKM 于 2023-9-1 03:5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他吹了一年,直到科隆算是给玩家先打了个预防针,说比起老滚5更像老滚4
我没看过那句话不知道是从哪个角度说的
但就目前的反应来说这句话没意义

对星空一大批评在于搞的破烂噱头把体验弄的稀碎
以前老滚进迷宫需要读盘,但至少大地图是一张完整的
现在好了,全切碎了
无论是老滚4还是老滚5都没这么做

TOP

引用:
原帖由 ddps2 于 2023-9-1 04:13 发表


也没说技术要好到啥程度
我18-19年高强度的玩了快2年土命2,自认也是夕阳红
后来是因为我们6个现实生活的好基友的小团队有1个人因为自己没时间肝枪找的代练开挂号被封了导致我们人凑不齐不好打raid才放下了
只 ...
不是什么他咋理解,他收购杯赛的时候星空已经做了4年-5年了
喷也就喷当时他没看出星空的问题,看出来了就不该收购
但没准他看中的是别的公司比如id呢
杯赛那个价格真的不贵,当然星空要是没难产也就不是这个价了

在这方面红霞岛的问题比星空大得多
因为2020年末的时候红霞岛还在开发初期,而星空已经是中期了

但我前面也说了,斯宾塞突出一个无为而治,大部分高管都这样
在去年给343大炒鱿鱼之前,他甚至没有对任何工作室的人事做大幅变动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3-9-1 04:2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ddps2 于 2023-9-1 04:31 发表


哎  只能说
good enough for XGP 了 。。。
接下来马上的废渣8 看车模和调色的态度,大概率也是 good enough for XPG 水平了

我还想说周末回老爸老妈家把XSX翻出来开机玩玩呢,彻底没兴趣了

我看还有个 ...
优化问题我没提是因为6月DF已经把那个预告片分析过了,当时就打预防针了,我也在本区转了链接

TOP

引用: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23-9-1 08:54 发表

哈哈哈,支持你打船长脸,我看了船长解释这么多,真的没有意义,你就是第一责任人,怎么都跑不掉
游戏界战略决策的影响延续大约10年有什么奇怪的?
不仅适用于微软,也适用于索尼,还适用于任天堂,甚至适用于第三方
我这句话甚至不是给斯宾塞甩锅,我确实认为斯宾塞需要背10年的锅,但当然不是2014-2024,而是2017-2027
我不是说斯宾塞能在这个岗位干到2027年,基本不可能,可能再过一两年他就去别的岗位了
然而之后的锅他还是得背,因为就算他人走了,XGP还在,那是他规划的东西

最直接的例子,马崔克当年闭着眼睛关了一大堆不玩体感的工作室,包括全效
这种公司关了之后十年都缓不过来,所以微软之后拿不出一个哪怕相当于帝国时代3水平的RTS,最多炒冷饭

X1整个生命周期是2013-2020年,这是不是已经占了目前斯宾塞9年任期的6年了?
天蝎是2017年才出的,在这之前微软只有普通X1
马崔克首发的时候普通X1落下的一身病到最后都带着,斯宾塞能做的仅仅是砍掉捆绑Kinect,这也不能改变性能和成本面对PS4都不占优的事实
更不用说天蝎是个高价的高端主机,销量比普通X1低
XS的锅确实甩不到马崔克头上,但那才3年,之前6年的普通X1当然和马崔克有关啊

实际上说到这里所谓的“9年周期”或者“10年周期”都已经自相矛盾了
斯宾塞的影响力会有10年甚至超过10年的,但那不是从2014年开始算,而是从2017年开始算
也就是说微软到了2027年继续搞XGP的话,对XGP不满的人当然可以继续让斯宾塞背锅
但2014-2016年还是马崔克的战略惯性时间,这时候没有天蝎,没有XGP,甚至连量子破碎这种前朝遗产都没取消

换到索尼那边也一样,比如2006年关了木原研究所,Cell移动版和PSP2取消,导致2011年的PSV只能用ARM货架产品
这两件事之间相隔5年,但没有直接关系?
更不用提整个战略大转型的内容不仅于此,木原研究所关闭的时候是全部Cell的后继计划全没了
这是第一根导火索,然后就是SCE变SIE,日本公司变美国公司,中间相隔8年,但都是直接相关的
你要说硬件上用美国的无所谓,只要主机销量还占据优势就行,那洋人高管不会仅仅把这种思维局限在硬件上
然后就会出现Jim Ryan这种“网游火,第一方都给我去做网游,三年后要占到70%”的情况

任天堂,我以前说过,不是必须出NDS,考虑过单屏3D掌机,也不是必须出Wii,考虑过一个类似360的普通高清主机
但之后山内浦做出了选择,而这个选择很明显影响了3DS和Wii U
然而,Switch甚至是岩田聪在2003年的构思
我能说岩田聪在2015年就去世了,现在的任天堂和他无关了?
很明显即使早就去世了,岩田聪对任天堂的影响还是远远大于后面两个社长
而2004年选择NDS的是山内浦,不是岩田聪,当然也不能说山内浦已经不是社长了,就没影响力了
这些都是有确凿证据的,没确凿证据的事情就更多了,比如任天堂那么多年不做手游,现在尘埃落定了都怀疑是山内浦生前的要求

第三方最明显的就是动视暴雪了
Bill Roper在2003年前走人,北暴版暗黑3在2005年取消,导致暴雪后续一切项目全部推迟,蝴蝶效应波荡到现在,这是麦克莫汉都承认的
还有老IW出走事件,直接改变了EA和动视之间的FPS格局,这都超过十年了,真的能说动视恢复了么?
2019年的新MW1也许给人这种错觉,然后去年的新MW2又糗了,战区2玩家流失量都达到70%了

有些例子是蝴蝶效应
还有些例子像年货系列,那是生产线本身就扣的很紧密,主管不希望出问题,因为弥补的时间少
十几年前看到MW3和BO1/2销量不错,然后就立刻说IW走人没影响的,那显然是说的太早了
然后就有了幽灵的味如嚼蜡,无限战争险些被战地1追赶销量的闹剧,BO3的垃圾战役,BO4战役取消,等等等等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3-9-1 18:0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sxyzero 于 2023-9-1 17:56 发表

你打这么多字我都不知道如何回应了,不过我有一个原则,只从玩家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很多软饭给我说,微软有钱,可以干死某某。但是他有钱管玩家什么事,玩家的目的不应该玩到好游戏嘛?
搞清楚,你这个所谓的原则我不反对,我下面说的话就是直接适用于这个原则的,懂么?
你要连这么简单的事都看不懂,就给我扣个帽子,然后继续JJYY,那你就是睁眼瞎了
我连一天的XGP都没用过,也不知道你急着JJYY个啥

反正你闭着眼睛直接回复“支持打脸”就行了,其他什么对于你都是没有意义的,你看不懂,你不知道如何回应,对你就是没有意义
我不知道某人吹嘘Jim Ryan不签合同硬刚到底是神机妙算,最后Jim Ryan签了合同,这是打谁的脸?是我的脸么?

我从来没说过“微软有钱,可以干死某某”
斯宾塞也没说过

斯宾塞这人当然不一定诚实,他可以说谎
但他表示XGP是为了微软游戏部门自己能继续存在,而不是打败索尼
我当然相信这句话
而且这句话正好能证明斯宾塞胸无大志,什么干死索尼?他连自身存续都难了
哪怕是为了羞辱斯宾塞,也应该去相信这句话

不是历任Xbox主管都这么胸无大志的
摩尔没说过“微软有钱,可以干死索尼”
摩尔是历任主管最穷的一任,他烧的钱比弗莱斯少,远比斯宾塞少,但他却做出了更大的成绩,因为钱都花在了刀刃上
至于后半句,摩尔实际的所作所为其实远比那种话更刺耳
他一上任就搞了个誓师大会,背后放个丘吉尔的画像,然后冲着几百名员工来了一番至暗时刻演讲
我没见过国外游戏界还有第二个人是这么打鸡血的
摩尔最后没完成自己的目标,这里面有摩尔自己的问题,也有微软整体的问题(三红的锅归鲍尔默),但他已经是历任Xbox主管里成绩最好的一个

至于我为什么说摩尔的历史地位不一定比的过弗莱斯?这就是一个人在离职后继续发挥影响力的又一个证明,摩尔的第一方成绩是接弗莱斯的盘
弗莱斯2004年初就走了,但肥波废渣基佬都是他签下的项目,更不要提光环1的收购和光环2的延期也是他拍板的
摩尔是个营销天才,但第一方他主要吃的是弗莱斯留下的红利,摩尔花少钱办大事拿去买第三方限时独占,然后就多出一堆PS3完全版
但我不认为因为有PS3完全版就必须玩斯宾塞那种圈地收购运动,因为360也有没上PS3的第三方游戏,合同多给点钱写严格点就得了

言归正传
“微软愿意给主机继续烧钱,是因为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消费电子产品比如随身听和手机都失败了,从Windows和Office赚来的钱没处花,就给主机烧”
这是早就成为公论的观点
这个观点有没有可能发生变化?当然有,比如最近微软在烧钱搞AI,在很多人看来这比主机更有前途
更别提那700亿本来是打算买Tiktok的,买不到了才变成动视,斯宾塞这么搞就是提高沉没成本
把沉没成本提高到700亿+,那微软以后就不会退出主机行业,斯宾塞的主要目的就是这个
至于什么免得让苹果或者亚马逊之类的公司买了,的确有这样的公司在抢动视,监管机构证明了这一点,但站在斯宾塞的角度这只是个次要原因,可能站在纳德拉的角度才会更多考虑这个

但是这些事情和玩家关系大么?关系不大,那仅仅是这几个微软高层的小九九
我没必要围绕这个假设展开“微软如果真的收购了动视,会有多少变化”,反正半年来的庭审记录就是围绕这个扯皮
我说的话没有法律效力,但法院的证词有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3-9-1 19:16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jk02 激骚 +1 恭喜发财 2023-9-1 18:48

TOP

其实与其对比摩尔,我觉得对比弗莱斯更能看出斯宾塞的问题在哪
弗莱斯时期微软也有失败作品,但要么是收购接盘的赠品,要么是一些日本小厂的廉价玩意
战略级失败主要是拒绝了GTA3的Xbox限时独占,外加Rare的失败收购(没看明白局势就不该买)
剩下的比如蓝龙之类,该抓的项目也都抓住了

弗莱斯主要玩收购,但他在收购前对公司的考察基本是靠谱的,除了Rare很少失手
考察完了,收购完了,后面他也是无为而治
光环2延期一年其实主要就是Bungie怎么搞他都不管的结果,最后发现出问题坚持延期,因为这个弗莱斯才背锅辞职
最重要的是弗莱斯并不是“这个公司出问题了所以我低价买”
Rare是失误,他认为没出问题才花那么多钱,如果他知道出问题了,他就不买了,这是高价收判断出错误,而不是故意低价收

但是这方面弗莱斯和斯宾塞隔着十几年的代差
弗莱斯的时期除了Rare其他公司收购都花不了多少钱
而且那个年代大作几十人开发3年是常态,光环2算上延期也就是3年,赶工的确是问题,但时间还是勉强跟上了
光环2延期主要是战略安排上的损失,几十人多开一年工资倒不算什么

到了十几年后,收购公司需要的钱成倍增长,收购后每个项目一年几百上千人的工资都是个天文数字
这就是为什么星空平均分87还引来嘘声一片,因为辐射4和老滚5隔了4年,而星空和辐射4隔了8年
如果星空早几年发售评价会好一些,哪怕缺点还是那些缺点,容忍度也会更高

但斯宾塞这时候的心态就和EA那群高管差不多了,就因为这事太大,我反而不要负责了
弗莱斯的无为而治是真心信任工作室,斯宾塞更像是一种EA式的甩锅
“担心工作室杀手?那我干脆不管了,工作室要是自杀了我不背锅,下面那个工作室的主管背锅”
即使没有XGP,斯宾塞也是这个心态,因为现在很多游戏界高管对待工作室就是这个心态

在这个状态下,实际开发问题确实是工作室的主管导致的,但如果高层真的就把自己这么摘干净,又变成了实际上的没人负责
因为现在游戏界,工作室解散后基层员工不一定找得到工作,但主管找个下家混饭问题不大
结果就是最坏的情况下,工作室解散,倒霉的是玩家和基层员工,工作室的主管和斯宾塞这种高层还悠哉悠哉
更不要提在去年的343大裁员之前,都没见几个工作室主管负责的,EA开了不少主管,但斯宾塞极少开人

所以红霞岛出了问题之后,斯宾塞说自己要负责,我就乐了
一没见他开人,二没听说他在红霞岛发售后改革了审核责任机制
(星空延期和343裁员确实是更加负责的一种表现,但都是红霞岛发售前的事情)
所以我真的不知道红霞岛发售后Xbox部门吸取了多少教训,至少目前外界完全看不出来

我倒不是说现在应该开了Arkane奥斯丁的人,之前除了343都没开人,突然从红霞岛下手,杀鸡儆猴的味道太浓,内部对比不公平
而且这些人下次不做这种联机游戏,也许还能正常发挥,当然他们自己想不想做是另一码事
关键在于如何尽量避免下一个红霞岛出现,因为只要再出现了,你开人还是不开,都尴尬
现在看不出来尽量避免这一点的责任机制变化
如果所谓的负责就是让斯宾塞在新闻上道歉……那跟日本人鞠躬有啥区别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3-9-1 19:5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turuiren 于 2023-9-1 19:4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中间不还隔了个76?另外星空均分87还被喷的原因怎么感觉其实还是因为不少人喜欢把IGN和GS拎出来单看……而俩又都打的7……
OC不算加权而且媒体更多,是88
MC有加权但分机种,所以两个7没碰到一起,才有了87

76的情况比较复杂,和无人深空类似
总有人喊“救回来了”,也确实每天有几万人在线,但人气并不高
所谓“救回来了”也只是在那个比较小众的玩家群里,大部分人还是不接受
远比红霞岛好,但不算真正的成功

剩下的我在评分贴说过了,辣酱蛋糕问题

确实有人是因为两个7,但我不像他们那样在乎这两家
我在乎的东西很简单,游戏的功能是怎么实现的,优化如何,这些东西6月DF出视频的时候我就直接盖棺定论了
所以就算那不是两个7,而是两个9,我对星空的评价依然不会有变化,6月就确定的东西怎么会在9月变化?
现在的最终评测和我的预期也只有细节上无关痛痒的小区别,关键功能的大方向完全一致
实际上大部分评测对功能性的概述和那两家也没啥区别,只是最终分数的区别,但对于我这不重要了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3-9-1 20:0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jk02 于 2023-9-1 20:28 发表

1206626
2003年1月他还是副官
真正掌权是2004年初弗莱斯走了以后
然后干到2007年E3三红延长保修

当然摩尔走不是完全因为三红,EA确实给他开了高薪
另一方面马崔克接班则是个意外
罗比巴赫说过本来这种重要岗位要慢慢挑的,结果事发突然他们只有大概两周时间选择,就选了马崔克
那时候微软还有一种迷信,这岗位必须得给MBA干
到了斯宾塞终于不迷信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jolinheart 于 2023-9-1 22:11 发表
都TM 2023了,还有人以为斯宾塞的目的是干翻SONY???这都什么小学生思维………………
有的人真这么以为
如果你看到有人说“700亿买COD不如给主机大降价补贴”,那就是这类人
我不同意这类观点,但至少这类人表里如一,是诚实的

还有的人自己不这么想,只是装傻罢了
每次遇到事情发展不如预料,就急着发一贴“所以Xbox销量超越PS了么?什么时候能做到?”
只要没超越,他可以永远发下去,当然这也是他的言论自由
如果一个人一直以来都把“PS销量高于Xbox”当成胜利目标,那他当然可以一直强调这件事,这不虚伪
实际上呢,这类人是什么事都要掺一脚,所以一旦后续发展没按照他说的来,他就得回到这个舒适区找补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3-9-1 22:4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jolinheart 于 2023-9-1 22:54 发表



我觉得都40岁老人论坛了,社会阅历应该很丰富了,怎么会有人看不懂700亿收购COD,却不去自己做游戏这种行为。。。。。。

俱乐部给你500W,教练说我要买C罗。。。这教练是脑残,同理,俱乐部给你5000W,教练 ...
700亿这笔钱倒是好说
前面提到了,买Tiktok失败剩下来的
2021年初微软选了几家中型公司,但没有动视这种大公司,而且是在范围中选择,不是名单上全都买
到了夏天动视才决定卖,几个巨头互相抢,微软溢价抢到了

有人说“买不了动视,就拿700亿买N家公司”
说这种话的人自己也是真的这么想的,不是装傻
因为他确实不知道,如果动视失败了,不会有700个亿给斯宾塞,再给他70亿元就差不多了
700亿是微软的大部分现金,微软会拿来搞别的,投资AI之类的
所以如果收购动视失败,那斯宾塞不会再有第二个700亿,第二个200亿都不会有

TOP

引用:
原帖由 bazinga 于 2023-9-2 00:0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对比一下有点意思,你看古川和吉姆瑞恩应该不怎么玩游戏吧,因为下面有专业管理工作室的,斯宾塞是老板需要懂游戏吗?偏偏还要立flag,品味还挺差。

天天标榜自己是玩家,引发负面舆情的游戏畅通无阻宣发或发售,hifi rush一点宣发都不给。所以现在舆论是此人不懂游戏,也没安排懂游戏的人来管理工作室
他现在这个位置确实不需要懂游戏
但你连斯宾塞是从哪个位置升上来的都不知道么?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3-9-2 00:0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bazinga 于 2023-9-2 11:5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说的是此人能力和眼光
古川俊太郎——Jim Ryan
高桥伸也——Hermen Hulst

吉田修平以前是Hermen Hulst的位置
斯宾塞以前也是那个位置,当时他的上级是马崔克

斯宾塞当工作室主管的时候,内部口碑是比现在好的
当时外人很多对他的批判实际上现在来看很明显是马崔克的锅
比如按照斯宾塞的口味砍谁也不会砍全效,而且斯宾塞对Kinect也没有兴趣

你认为斯宾塞不懂游戏,需要个懂游戏的工作室主管
但实际上他自己管理工作室的时期没大问题,马崔克时期的问题是马崔克造成的
从2001-2013年,微软的第一方有啥大问题?不就是强上Kinect,解散了几个不玩体感的工作室么,这都是马崔克的旨意
他可以不升官,但2014年的情况是同级别的人还不如他,升上去只会更差
有能力当部长的弗莱斯和摩尔早就走了

“舆论”?舆论当年还以为砍全效是斯宾塞砍的呢,我还能找出当时的文章
过了几年再看很明显都是猜的,于是就把马崔克的锅分给他

斯宾塞能干工作室主管,但干不了部长
因为这两个岗位在很大程度上是矛盾的,干了部长就没那么多精力管工作室了
尤其是他作为部长还要亲自抓宣传,因为其他人发言出的问题更多,这已经有过很多例子了
说白了就是部长级别微软已无可用之兵,甚至连宣传都没人了,斯宾塞上不了也得上,但不代表斯宾塞连个工作室主管都干不了

升官了口碑反而下降了也不是啥奇怪的事情
就像我之前刚介绍过的菲尔·哈里森,他是吉田修平的前辈,当年是不是也颇做出了一番成绩?
然后跑到谷歌岗位更高了反而跟卧底一样蹩脚了

另外我不需要提醒吉田修平也曾经做出过错误的战略级决策吧,也就是把黑魂放跑了,血源只是亡羊补牢
吉田修平真正的功绩是改善PSN对于独立游戏的生态,比如PS3末期和PSV初期索尼对独立游戏的待遇反超微软
神海4这种大作没到位的时候,PS4早期那些独立游戏是他负责沟通的,当然他现在主要精力还在干这个
至于第一方3A,圣莫妮卡那个级别的工作室没他也差不离,本身就有自我纠错能力
David Jaffe除了战神之外被枪毙一堆失败项目,那也不是哈里森枪毙的

所以我一直认为与其喷斯宾塞如何如何,还不如喷343不如圣莫妮卡(前者有后者跳槽过去的人,但Bonnie Rose这种领导不行)
斯宾塞之前对343放任是一回事,343没有圣莫妮卡那种自我纠错能力不配放任又是另一回事了
当然,别说跟343比了,圣莫妮卡在索尼内部乃至全世界的自我纠错能力都是顶级的,顽皮狗都没法比

在当事人给出详细的过程之前,少拿“舆论”瞎猜,那就是吃瓜群众在缺乏细节的情况下自己乱想
就像我到现在也不能说5年后新作70%是网游这个战略决策是Jim Ryan还是Hermen Hulst做出的,我只是无所谓,反正不是日本人做出来的
但索尼独占上PC已经被Shawn Layden自爆是他那个时期就有的决策了
他自爆之前,“舆论”也把这个决策的甩给Jim Ryan或者Hermen Hulst
所谓的“舆论”就是一坨浆糊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3-9-2 16:51 编辑 ]

TOP

 21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