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数码手机] 中国用户因Note7爆炸起诉三年 法院判三星无欺诈行为

posted by edfc, platform: iPhone XR
11月23日上午消息,微博网友@不老的老回 (下称:老回)3年前因“自己购买的三星Galaxy Note 7(下称:Note 7)爆炸”对三星进行起诉,维权三年今日在广州越秀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

一审判决如下:

法院仅支持原告回先生诉求中,原价赔偿烧坏的笔记本电脑一项,驳回了回先生其他诉讼请求,认定被告三星中国公司不存在欺诈的故意。

三星向新浪手机回应称:

一直以来,三星电子都将产品质量和用户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我们尊重法院的判决,中国三星电子将继续为用户推出更优质的产品,并坚守做中国人民喜爱企业的长期承诺。

原告表示将继续上诉。

事件起因:

老回于2016年在9月26日购买了三星Note 7手机,可使用不到13个小时就在其家中爆炸。3天后三星宣布可承诺中国用户使用Note7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期间,不止是老回,其他使用三星Note 7手机的中国用户发生爆炸十余起。与此同时,中国大陆之外的地区,三星已经对因电池爆炸的Note 7进行召回。

老回与三星公司多次沟通后,觉得自己没有得到消费者应有的保障和尊重,决定起诉三星。

老回起诉三星的主要诉求有四个原因,一、认定三星存在欺诈消费者行为;二、三星公司向他道歉;三、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他进行三倍赔偿,也就是18000元;四、赔偿一个新电脑,软硬件不低于之前手机爆炸受损的那台,那个MacBookPro是当时市面上能买到的最高配置,价格是17888。

去年10月,老回起诉三星Note 7爆炸一案在广州越秀区人民法院开庭,不过当时并没有当庭宣判。

这场官司已经打了三年,坚持不写的老回如今算是有了一个阶段性结果。


TOP

posted by edfc, platform: iPhone XR
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为了保护受欺诈的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使其不受因欺诈而为的意思表示的约束,在法律中损害国家利益的欺诈也是致使民事行为无效或可撤销的行为。



TOP

posted by edfc, platform: iPhone XR
引用:
原帖由 cynic0522 于 2018-11-26 11:46 发表
posted by edfc, platform: iPhone XR
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当事人由于他人的故意的错误陈述,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而为意思表示,即构成因受欺诈而为的民......
按字面意思棒子欺诈无误。

棒子和棒子水军在自己都不清楚问题出在哪的时候疯狂叫嚣国行电池质量没毛病。从而导致正常消费者(信息不对称受害者)在家booooooooooom了。


TOP

posted by edfc, platform: iPhone XR
引用:
原帖由 Kyne 于 2018-11-26 11:48 发表
首先说了觉得比喻不算得非常恰当,但是一时间找不到更好的。
其次,我的意思是,我认为【不确定设计是否存在缺陷】的情况下仍然宣布产品质量可靠,即是主观造假,否则谁都可以说自己是不知情的,连长生都可以。
一般这种信息获取地位严重不对称的case举证责任要倒置。也就是棒子要自证清白,看不到全貌只有结论不知道过程是怎么回事。

TOP

posted by edfc, platform: iPhone XR
引用:
原帖由 Kyne 于 2018-11-26 11:57 发表
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认为:
1.如果手机会爆炸,消费者就不会购买。
2.如果手机不会爆炸,消费者就会购买。
3.如果消费者购买手机,那么三星就能盈利,因此三星的目的是让消费者购买手机。
因此,三星为了让消......
我像罗老师学习,回复你六点:
……

TOP

posted by edfc, platform: iPhone XR
引用:
原帖由 Kyne 于 2018-11-26 12:2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六个点不用给我,给越秀法院,我只是转述了一下他们的判决逻辑。
本帖最后由 Kyne 于 2018-11-26 12:26 通过手机版编......
不要揣测大老爷的逻辑。说不通的。

TOP

posted by edfc, platform: iPhone XR
引用:
原帖由 qhlixpfh 于 2018-11-26 13:03 发表
第三方也没搞清楚手机为啥炸啊 怎么能让三星相信他们说的是真的....
所以那个时候就不能简单的拍胸脯说没问题。而是撤回找出问题,就像后来实在扛不下去做的一样。

TOP

posted by edfc, platform: iPhone XR
引用:
原帖由 cj020257 于 2018-11-29 20:3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一个我不知道真假的鸡汤故事:美国有家汽车厂商(具体忘了)因为有一款车存在安全隐患,准备召回,核算了一下成本可能超过10亿美元,认为如果出......
经典案例 福特平托案,七几年一个多亿。大致情况和你说的差不多。

搏击俱乐部里说的就是这个。

美国关于汽车安全一直以来都是罚的特别重的,所以企业不敢瞎jb搞。天朝罚酒三杯就好,爱谁谁。

国内消费者是最呵呵的。最贵的价格(可能)最差的售后(没跑),召回晚半年一年很给面子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