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这两天app store付费榜排行第一的,是一个文字游戏

■马伯庸:一次生活洞察的胜利
  《生命线》并不是什么新玩意儿,它的游戏形式可以追溯到电脑发明前的很多年。即使以电子游戏的标准来衡量,它也无非是一款复古回潮的AVG,几乎退化成了单机版MUD的原始形态。它的游戏文本,也并没有特别出彩之处。它就像是一个琐碎的互动电影剧本,喋喋不休。我们如果把全部文本抽取出来阅读,会感觉索然无味。
  这个游戏真正的绝妙之处在于,是它的叙事节奏——它不再取决于玩家的阅读速度,而是取决于真实的时间流逝。泰勒的每一步行动,玩家都需要耐心等待实时更新。
泰勒繁忙——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你可以继续做手头的事情,或者去问问朋友该怎么选择
  这其实也并非什么新点子,但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平台上,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合适。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大部分人的阅读习惯已经被微博、微信等“奇技淫巧”碎片化,他们不能忍受大篇幅的文本阅读。与此同时,移动端的发展,让他们养成了随时随地掏手机刷一下新消息的习惯。两者结合在一起,使得大家短期内能忍受的阅读量大幅减少,同时接受信息的频次却大幅上升——所谓“少吃多餐”。
  《生命线》的设计者显然深谙现代人的这种生活节奏,你在玩的时候能注意到,这游戏的叙事节奏准确地卡在了每一个情绪点上。开始时泰勒会喋喋不休地说着话,当你感觉到厌倦之前,他已经知趣地切断了联系,让你放下手机去忙其他事。几个小时之后,当你对联络迟迟不至而焦躁不安时,他又适时呼叫,向你通报最新的进展,三四段简单的情节过去,又会找个理由中断。
这种融入情节中的中断模式,不会让人感觉到厌倦,反而把期待值无限提升。我的朋友们在群里热切地讨论每一步选择,为泰勒平安渡过一夜而欢呼,为他身体的受伤或病变而忧伤,为他是否该横穿陨石坑而心惊胆战。即使在做出选择之后,游戏退至后台自行运行,他们依然提心吊胆,生怕泰勒从此一睡不醒彻底失联。
  不止一次,在饭桌上,随着一声推送音效,有人突然兴奋地扑向手机,兴奋地喊着说泰勒联系我了,又熬过去一天!我甚至看到一些用Apple Watch玩的人,会时不时神经兮兮地抬起手腕,像一个真正的电台联络员一样,严肃地关注着泰勒的命运进展。
  你看,表面看,是你在主宰泰勒的命运,其实是他在控制你的生活。
  设计者把一个普通故事巧妙地斩成碎片,分散到你生活的每一个时段。这在之前的时代,简直不可想象,没人会守在笨重的电脑前24小时等待一堆散碎的玩意儿,可如果把电脑换成手机,这事儿立刻变得顺理成章妙不可言。更何况,拯救宇航员这事,怎么也比偷菜来得更高级些——尽管本质上两者并无不同。
所以《生命线》的成功,和游戏性无关,和文学无关,它是一次节奏的胜利、一次生活洞察的胜利,它准确地号住了现代人的痛点。


TOP

引用:
原帖由 hsu 于 2015-9-24 14:46 发表
把lifeline捧的高的都是没玩过chunsoft的...
lifeline唯一的特色就是模拟时间,每次决定后的反馈是要等待的
除此之外毫无亮点...剧情简陋的可怜,所谓的分支也不多,结局更是少的可怜..更不要提一惊一乍的泰勒了
捧一作品并不需要贬低另外一部作品,等待反馈时间正是lifeline最大的亮点也是让玩家投入度大增的出彩设计,而且最初在手表上推出的时候让人感觉更加像个通讯器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字游戏,跟chunsoft的游戏根本不是一个类型,没有可比性。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