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21 12
发新话题
打印

[杂谈] 探讨一下,加价卖车究竟是厂商的问题还是经销商的问题

引用:
原帖由 kdscw 于 2012-12-12 15:21 发表
经销商行为,厂商默许。
有的是厂商行为,途观后期的加装潢,装潢件都是上海那边直接发给4s的,你不加是你的事,反正我发给你的时候这些东西你都得买单,这种情况下4S不加也得加了。大部分情况是厂商调整的销售策略,4s只是跟随而已。


TOP

引用:
原帖由 宋江 于 2012-12-12 15:29 发表


很多车型也是厂商搭卖的,
比如奥迪规定每发多少台A4L给4s,就规定他们必须进一台A7.
那导致的结果只能是搭卖的车型优惠幅度比较大,比如a7,而 a4这样畅销的优惠幅度就相对小一些,还是解释不了加价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anubisx 于 2012-12-12 15:54 发表
4S店的因素更大一些,厂家跟4S也只是买卖关系,客户要买车,最终还是会找销售方4s,厂家发货多少给4S 厂家也不会告诉客户,信息是不对等的,这个时候主动权就抓在4S手里.
大面积的4s销售加价,如果厂商不知道,那厂商全是2比,只要厂商知道,我完全可以不发货给你,或者畅销车型发的少给你。你说的每个字我都看的懂,不过依旧解释不清楚加价的概念。


TOP

引用:
原帖由 toshiya115 于 2012-12-12 17:01 发表

问题是我能赚更多为什么不赚?又不抢又不偷都是消费者送上门来的,现在也没法律规定不能这么做...
换个思路想想,在中国这个市场哪个厂家不想创造一辆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加价的车? 对经销商的控制能力更强,也会 ...
你们把厂商看的太简单了,在中国,4S只是厂商的附属物,厂商指到哪,4S跟到哪,越是销售量好的车厂,比如上海大众,就越是对4S的管控很严格,4S在厂上面前想玩这些小门道,基本是不可能的。你看到畅销车型了,厂商也看到了,为什么会加价,是因为车在发布的时候就定价了,但是根据后期的销售量看,这个价格是完全可以上浮的,所以这时候需要加价。那么我到想问,销售量反映最全面的是给谁?一个4S只能反映片面的情况,而厂商拿到的数据才是最准确的,这时候厂商才开始做出反映,就是加价。现在做个假设,如果是4S加的价,那一定表示这个车型在这个店里非常畅销,如果只是一般好卖,4S也不会傻比到去加价,万一加不好把自己加死了怎么办?既然是在店里畅销的,那就分为两种情况,1,只在这个4S店,或是某个区域的4S畅销 ,2 在全国的4S都很畅销,第一个情况在北方,尤其新疆,西藏地区,越野车,比如霸道,酷路则之类会出现如此情况,但是否听说这些地区的这些车型会加价呢?很少吧,因为厂商在上面管控着呢,你加价,当地人一定会跑到外地拿车,当地4S还加个吊么。那么第二个情况一旦出现,反映最快的应该是厂商,他们和你说的一样,能赚10快就不会赚5快,所以4S是压榨消费者的,而厂商会直接压榨4S。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加配装潢,一辆车附带发一些导航,踏板之类的东西,反正你4S得先买单。还有就是赤裸裸的纯加价,现在似乎出现的情况比较少了,但是无论是加装潢还是加价,厂商都一定会和4S分成的,提高4S的积极性,不然你加装潢也好,加价也好,4S拿到的钱和以前一样,还是走量,那我卖个J8,该怎么卖还怎么卖贝。但是比如加价3万,厂商分给4S五千,那4S的积极性就被提高了,这样就双赢了,但是亏的还是消费者。所以你说的有一句是很有道理的,任何一个车厂都希望出现这样的畅销车型,这意味着又出现了一个摇钱树。
甚至会刻意的营造一个环境,通过广告,宣传或者调整销售策略来创造一个畅销车型,大众的饥饿销售就是典型了,所以说,加价不光是车有消费者追捧那么简单,厂商站在后面的全盘操控是密不可分的。最主要的是4S的每一个动作都在厂商的管理之下,所以厂商可以做到可进可退,比如途观如果加价卖的挺好的时候,突然销售不行了,上海完全可以以厂商对4S监管不立,惩罚一批人,然后取消4S的加价,平价销售,让这个车型复活。让4S挡在中间,厂商无任何损失。至于之前有人说的去找人了,加价3万的只加2万5了,那5000一定是4S的利润,你即使在找厂里的人,他们也不会因为个人的关系破坏整个车型的销售策略。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zysama 激骚 +2 拍拍肩膀 2012-12-13 12:10

TOP

引用:
原帖由 toshiya115 于 2012-12-12 20:59 发表

你到底有没有了解过加钱装潢的东西是什么?很少有东西是原厂的,基本都是后市场导航、配件,然后上面写着“4S专供”“正厂配件”等等...这些东西厂家能分到个P。到能给你装潢原厂配件的时候,基本也离不加价不远了 ...
那么按照这个理论来解释,途观前期的加价是纯加价,因为之前闹过不开发票的事情,后期基本全部转为加装潢,我想前后加的受益方如果都是一个人的话,按你的说法,肯定是4S,因为装潢全是4S后配的,不可能前期厂商加,后期4S加,所以前后都为4S运做的结果,那么首先解释一个小问题,为何全国范围内的4S加的价都在3W范围能浮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国范围内加的价也在同比缩减,直到平价。其次解释一个大问题,如果你是厂商,如果你看到途观如此畅销,请问,你会坐看各地4S疯狂加价,厂商分不到一分钱的局面吗?人是唯利是图的,汽车厂商花了这么大的工夫去做营销,如果仅仅靠走销量来满足他们,恐怕是很难的,途观的火爆大众自己肯定也没料到,所以在能赚一笔是一笔的时候,你觉得上海会那么轻易的坐看这么多的银子白白流给4S吗?我这里提到的银子不是车的利润本身,而是加的价。如果你单纯的看加的装潢全都是副厂,而不是原厂件而轻易的判断为是4S的操作结果,那你就太大意了。首先,我考虑过途观,试驾过,咨询过,送的导航按照销售的说法,是原厂的,但是老鬼信,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绝对不会标是哪个哪个小厂生产的,换句话说,就是所谓的副厂贴的上海大众的标,那么请问,这些副厂和4S是什么关系,又和厂商是什么关系,如果你非要说是全国的山寨厂按照大众的标准做的山寨导航,然后以渠道供应到4S去卖的,那我无话可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假设虽有可能,但也没有确实的证据。不过我更愿意相信,是上海在产能不足的时候拓展的渠道,让副厂供应的装潢件来满足加价的需要。以上是解释装潢的东西的来源。

以下解释为何途观饥饿营销成功,最大的原因在于它是同级别,同价位SUV里唯一的德系产品,无竞争者可言,以国内消费者对德系狂热的追捧,在加上饥饿销售吊足胃口,想打开市场比日系要简单的多的多,这个问题的争论又回到了德系日系在国内的销售策略和国人对汽车理念的问题了,其实简单点说,德系哪怕造的是一妥屎,一样都会有一票人来买单,这句话可以当着大家的面来做个调查,看看同意的是多数还是少数,但是日系不用做到一妥屎,楼兰就是个例子了,定价虚高确实不假,不过这个虚高,比起途观,要差的多的多吧,我记得我买车的时候1.8T加价3万,加完差不多是28万,28万,再加几完直接进口途观。大众这几年做的不错,但仅仅是销售量,不代表车本身。如果你认为点击率可以代表火热程度的话,那么请问,芙蓉姐姐做你老婆,你肯不肯?换问,在国内随便找个小车模做你老婆,你又肯不肯?和销售量一个概念,畸形的消费理念和对德系的盲目崇拜以及偏激的民族情绪,是现在德系占上风,日系占下风的最大的因素,不过我换问,如果没有日系了,你以为买德系的人还能快活几天?你以为途观还会是现在这个价?50万0.5T手动档,等10年。

TOP

引用:
原帖由 toshiya115 于 2012-12-12 21:06 发表
说上海大众饥饿营销,你怎么不想想为什么上海大众旗下的其他车型没有饥饿营销成功?唯独这个途观成功了?
卡销量在途观上非常适用,因为没有可以竞争的同级别的德系SUV,所以上海在它上赌一把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赌赢了,就是现在的局面,赚的满盆,赌输了,把问题推给4S店,以全面整顿4S的借口恢复平价销售,以国人的盲目崇拜,只要不总是用这套,而又总是失败的话,来个2,3次,有钱速来的国人是完全抗的住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toshiya115 于 2012-12-12 21:56 发表
看来你对这车真是恨之入骨,算了,早点睡觉:D
我对途观印象确实不好,但是我对上海大众的作风很不喜欢,挂着德系的牌子,行着中国人的作风,撕掉那张德系的牌子,俨然就是个大奸商,日系里奸商也不少,但是碍于现在市场环境不宠着它,起码做事小心翼翼,恰恰国人傻比到天天去捧大众,越捧越高,总有一天要自己吃个大亏。感觉国人在汽车消费上是完全被厂商拉着鼻子在走,从来没有想过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我到觉得如同下棋,皆可为我所用,互相制约,互相依赖,才是最佳的状态,不过换句话说,这样的想法也只是纸上谈兵,和我屁民吊毛关系都没有,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莫过两条,把别人口袋的钱掏到自己口袋来,把自己脑子里的想法灌输到别人的脑子里,我继续带孩子去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狂涂 于 2012-12-12 22:28 发表


德系确实在大多方面更胜日系一筹,BBA霸占中端以上很能说明问题。。。

大众是德系最末流,质量稳定性差点,但还是有一定技术的。。。
在中国A,B,和紧凑级SUV才是市场的主导,在这个方面ABB和大众似乎并没有拿出什么便宜又好的东西,在这个区域里日系并不占太大的劣势。至于高端车,我觉得日系还是需要迎头赶上的,我的思想很像欧洲传统思想里的英国思想,希望势力均衡,国人的思想很像法国的思想,极大的削弱德国,只是国人都希望日系卖不出去才是最好,太2比的思想。

TOP

引用:
原帖由 狂涂 于 2012-12-12 22:35 发表
Q3不好??GLK不好???Q5不好???X3除了丑,别的不好???

别说英国人了,盲目自大,自以为是是目前英国人的典型思想,认为英国才是最好的,没落的弱者。。。
你所说的车,哪个不是超过25万的,除了Q3,都是豪车级别的,我说的是一种比喻,说英国这么愤恨,那说A国好了,我所期望的是汽车市场的势力均衡,美,日,德,甚至法,意,都可以占有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就如同三国,彼此互相制约,才会拿出最优秀的东西,最便宜的价格,受益的才是我们消费者。

TOP

而中国人目前最典型的想法是,除了美国车和德国车,其他的车不用卖了,我觉得自以为是的恰恰是中国人,总说自己地大物博,总说自己上下5000年,感觉都回到清朝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狂涂 于 2012-12-12 22:49 发表


中国人不傻,别那么恨国人。国人落后也不过就是近百年的事,之前一直是巨牛无比的。。。

其实各国人都一样,人的行为和目前的综合国力,所处的阶段有关。
国人的心态还是太浮躁了,印第安的古话,如果你走的太快了,就请慢下来,让你的灵魂赶上你,我觉得形容的很贴切。

TOP

引用:
原帖由 crazyundead 于 2012-12-12 23:5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还真没觉得你跟普通国人有什么区别,国人不就最喜欢说国人素质怎么怎么不行么?
您就真那么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么?
我没有说我怎么样,我只是觉得现在觉得报新闻联播的人太多了,表扬的话听多了,总该有人出来扇巴掌,包括扇我自己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crazyundead 于 2012-12-12 23:5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还真没觉得你跟普通国人有什么区别,国人不就最喜欢说国人素质怎么怎么不行么?
您就真那么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么?
不过也反问一句。。。你觉得国人素质好吗?如果不的话,我是醉或是醒?

TOP

引用:
原帖由 crazyundead 于 2012-12-12 23:5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还真没觉得你跟普通国人有什么区别,国人不就最喜欢说国人素质怎么怎么不行么?
您就真那么觉得众人皆醉我独醒么?
算了,这话题扯的太远了,而且容易让人误解觉得我很装B,确实没多大意思,回正题好了,临回前我想说的是,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整个中国在这几年富裕的速度还是很可观的,但人的总体素质却没有以前高,所以滋生了很多浮躁的心理,比如买车只看ABB,其他都是浮云,真要是个有钱的主,到也无所谓,但工薪阶层,宁愿花20来万买个C180,也不愿意考虑自身需要去买个迈腾凯美瑞之流,确实是这样的心理作祟,至于有人说面子也是个人需要的一部分,我觉得也有它的道理,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了,所以屁民还是管好自己吧,如果你觉得我是装B的,那就无视我好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武松 于 2012-12-13 01:41 发表

喷一大堆没用,基本的论据都是错的。
确凿的事实是,4S的一大堆副厂配件都是由和厂商无关的固定供应商提供的。

我6年前和朋友开了个公司,从深圳某山寨工厂定做福克斯和花冠,锐志导航,渠道专供4S店,我进价1 ...
我不是喷,基础论据肯定是没问题的,因为宗旨只有一个,就是钱,如果4S随便加装潢厂商分不到一分钱的话,那你直接喷我SB好了,加价的钱里,厂商如果分不到一万,最简单了,我不发给你货行不?

TOP

 21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