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手机数码
|
汽车资讯
|
游戏硬件
|
评测专题
|
手机壁纸
|
海淘值得买
|
度假
|
求职招聘
|
广告联系
»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TGFC Lifestyle
»
影视专区
» 火星了,原来辛亥革命里袁世凯是孙淳演的?
发新话题
发布投票
发布商品
发布悬赏
发布活动
发布辩论
发布视频
打印
火星了,原来辛亥革命里袁世凯是孙淳演的?
yahuzhongguo
禁止访问
帖子
585
精华
0
积分
712
激骚
190 度
爱车
主机
相机
手机
注册时间
2011-12-26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1
#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2-1-6 00:26
显示全部帖子
刚才在看第10放映室,突然看到孙淳,心中大喜,别管电影烂不烂,冲着孙淳的袁世凯我也有看的欲望了,当年走向共和里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孙淳的袁世凯,奇怪的是貌似不管是海报还是宣传都没把孙淳提出来,为什么呢?
UID
205472
帖子
585
精华
0
积分
712
交易积分
0
阅读权限
0
在线时间
39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26
最后登录
2021-8-28
查看详细资料
TOP
yahuzhongguo
禁止访问
帖子
585
精华
0
积分
712
激骚
190 度
爱车
主机
相机
手机
注册时间
2011-12-26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2
#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2-1-6 05:00
显示全部帖子
看完了,真是悲剧,剧情完全支离破碎,一点激动人心的地方都没有,演员们演什么不像什么,孙武的那个黎元洪真是太搞笑了,成龙戏份最多,不过毫无亮点,至于李冰冰简直是个灾难。。。
每一段情节基本上都是割裂的,感觉像在看一堆连续剧片段,孙淳是唯一的亮点,但是对于看过三遍走向共和的我来说实在是没什么惊喜了,而且孙淳的戏份被压的完全演不出什么东西,人脸都还没看清楚呢就切到别的地方去了。。。感觉导演什么都想拍,但什么都没拍好,是以拍电视剧的态度去拍电影,而且还没电视剧拍的好。。。。
你也别什么都怪剪刀手,完全无亮点,极其无聊的爱情戏,成龙甚至还秀了一段功夫。。。以上种种,这些拍电影的人也需要自己反省下了。。。。
UID
205472
帖子
585
精华
0
积分
712
交易积分
0
阅读权限
0
在线时间
39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26
最后登录
2021-8-28
查看详细资料
TOP
yahuzhongguo
禁止访问
帖子
585
精华
0
积分
712
激骚
190 度
爱车
主机
相机
手机
注册时间
2011-12-26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离线
3
#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2-1-6 05:16
显示全部帖子
《辛亥革命》:从小说看电影的五大败笔
2011-10-11 18:05:53 来自: 人间浊世
辛亥革命 / 辛亥革命的评论 3 star rating3 star rating3 star rating 3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也算一个历史发烧友了,口碑好点、炒作多点的历史剧和历史书一般都不放过,从《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到最近的《辛亥革命》,一个不拉。最近看了《辛亥革命》电影,感觉不过瘾,朋友推荐说编剧写的书比电影更好看,就找了《辛亥革命》电影的小说完整版来看。看过书之后,有几句话不吐不快。
朋友圈子里有个共识:中国电影,差就差在剧本。这句话的第一层含义是说,中国电影圈里的好编剧、好剧本是凤毛翎角,比三条腿的蛤蟆多不了几个;我还要引申出这句话的第二层含义:即使偶尔有了好编剧、好剧本,导演和投资方也不会去尊重,改剧本是家常便饭,甚至是必备流程,似乎不改一下剧本,显不出导演的水平有多高,最终剧本惨遭蹂躏,面目全非。
业界传言,一大导演陈某,早年拍出几部片子反响平平,一时有找不到片子拍的危险。此时,某投资人找来一个剧本给陈某拍。陈某看过之后,大放厥词,说剧本写得真TM烂,自己决定先改剧本,提高三个档次,然后开机拍摄,定能票房大卖,口碑绝佳。不料,投资人竟冷冰冰回了一句:想拍就拍,不拍就走。陈某此时正处于事业的低谷(这一点很重要,若非处于事业低谷,以陈某的个性必然不接拍,或者坚持改剧本),只好忍气吞声接下了这部片子,结果拍出了一部著名大片,斩获“金棕榈”等多项大奖,也成为陈某迄今最为成功的电影,也是陈某一直想超越却永远无法超越的作品。
这个故事可以作为一个正面教材,告诉我们:给剧本以应有的尊重,是可以出好作品的,遇到好剧本更应尊重。
《辛亥革命》则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导演乱改剧本,硬生生将一部好电影拉低了几个档次。看过电影的朋友已经总结出了,这部电影支离破碎,故事不连贯、没有细节,不符合历史真实,个别之处不合逻辑、一味催泪,等等,这些我就不多说了,仅谈谈从小说来看电影发现的五大败笔,也就是改剧本改出的五大失误:
败笔之一,黄兴成了预言帝,预言袁世凯要复辟。稍微懂点辛亥历史的人都知道,黄兴与汪精卫是主张让临时大总统位与袁世凯最力者,黄兴甚至给袁世凯写过信,称袁世凯为中国第一位华盛顿。书中也是这么写的,但电影中黄兴却成了反对袁世凯最力者。历史怎能随意篡改?一部历史正剧,就这样被搞成了戏说意淫剧,喜欢历史剧的朋友们伤不起啊!
败笔之二,选举临时大总统的那场戏,孙中山在门口蹲着,三位候选人只有孙中山一人蹲在门口,这不是逼着里边的议员选举你自己么?导演是不是还可以在门口加几名荷枪实弹的士兵,这样才更有效果?看电影的时候,就觉得这场戏非常弱智,看书的时候才发现又是乱改的,书中是黄兴提出自己去南京劝各省代表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这样更符合历史,也体现了黄兴功成不居、宁静持身(蔡锷语)的人格。
败笔之三,袁世凯编了一段法国大革命路易十六被杀的故事,就吓得隆裕太后退了位。单纯看电影,这场戏倒也没什么不好,但看了小说,我才大为震动:书中写清帝退位,一方面是袁世凯威胁,另一方面也是感受到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如退位诏书中所说的“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这虽然有场面话的嫌疑,却也是实情,更重要的是突出了辛亥革命的主题——民主共和,乃是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与小说的情节比起来,电影中没有了民主共和精神的辛亥革命,只能算一段狗血剧情的古装戏罢了。
败笔之四,阳夏保卫战明明是失败了,黄兴去南京说是为了夺取更大的胜利,而黄兴在轮船上与徐宗汉对话时,又承认说是失败了,自相矛盾,看得我一头雾水。后来看书,发现是黄兴认为武昌不可守,与武昌革命者闹矛盾,主张撤退到南京,张振武等人主张坚守武昌,后来黄兴才失落地离开。这才是历史真相,编剧没有因为塑造黄兴形象的需要而篡改历史,但最终在电影中还是被改了。
败笔之五,多处精彩戏被删,一部好剧惨遭自宫。黄花岗起义时黄兴、黄一欧父子血战,温生才刺杀广州将军孚琦,彭家珍舍身炸良弼震慑宗社党,最早秘密北上与袁世凯展开和谈的秘使朱芾皇,冯国璋与袁世凯的矛盾与斗争,袁世凯决心逼宫时与唐绍仪的精彩对话,也被删没了,可惜啊,这简直就是自宫,阉割了的东西还有个什么劲!
看了《辛亥革命》的书,我才理解了为什么编剧王兴东要痛批导演张黎乱改剧本了。一个好剧本改成这副模样,编剧换做是你,你受得了吗?
UID
205472
帖子
585
精华
0
积分
712
交易积分
0
阅读权限
0
在线时间
39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12-26
最后登录
2021-8-28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控制面板首页
密码修改
积分交易
积分记录
公众用户组
基本概况
版块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交易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