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老游杂谈] 电玩30年,破解30载——游戏机破解历史回顾

1,红白机时代——D卡
  早期游戏机采用的都是卡带作为存储媒体,所以游戏机的破解也都是针对卡带,并没有针对主机的破解。

                                             
      受卡带成本的限制,D卡的价格也是相对高昂的,不过集成电路的发展对D卡也起到的一定的推动作用。D卡从早期的完全仿造原版卡带的做法,发展到了后期偷工减料的大规模集成,拆开卡带已经再难见到那些排列紧密的芯片元件了,取而代之的就是一个大大的、没有封装的‘电容疙瘩’,几十个游戏都储存在这个黑疙瘩里,所以到了红白机后期,D卡经常会出现游戏死机、存档丢失的现象,都是和D卡偷工减料有直接关系。
 
 出现过D卡的游戏主机:红白机、MegaDrive、GameBoy、GBA、NDS等等几乎使用卡带作为存储媒体的一切游戏主机
(甚至连SS土星的加速卡都难逃此劫)


2,超级任天堂(SFC)时代——磁碟机
  到了SFC时代,游戏的容量和卡带的加密都更上一层楼,制作D卡的成本也随之增加,于是新式武器又出现了,那就是磁碟机。


       磁碟机内置了存储空间,通过软盘把游戏数据复制到磁碟机内,然后通过磁碟机连接主机运行游戏。虽说当时游戏的容量都不大,但是当时光碟还没有普及,大众的存储媒体还是使用电脑软盘,一个32Mb的游戏需要4张软盘才可以拷贝,为了多玩点游戏,玩家就要拥有相当数量的软盘才可以,带起来很是麻烦,于是这又催生了SFC后期出现的光碟机,由于光盘容量很大,所以一张光盘里可以存放很多款游戏。
  磁碟机使用的软盘虽然很便宜,免去了购买D卡的费用,但是磁碟机本身价格却很贵,甚至高出了SFC主机本身的价格,一般玩家很难接受(小编想了想,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当时国内MD普及量会比SFC高的原因了,门槛低啊)。
  使用过磁碟机的主机:SFC(小编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其它可以忽略)

临时课堂1:游戏机卡带的容量和电脑容量
  游戏机卡带的容量普遍采用Mbit(兆位)来计算,而电脑都采用MByte(兆字节)来计算,1Byte=8bit。所以32Mb的游戏在电脑上只有4MB,而一张软盘的容量是1.44MB,所以需要4张软盘才可以复制。现在NDS掌机使用的卡带依然采用Mbit作为容量单位。

3,掌机时代——烧录卡
  小编接触烧录卡是从GBA开始,但据说从GameBoy开始就已经有烧录卡的存在了,烧录卡说白了就是一种可以擦写的空白卡带,将游戏数据写入到卡带里在主机上运行,主要出现在任天堂的系列掌机上面(谁叫老任死报着卡带不放)。


    早期的烧录卡使用比较麻烦,首先需要专用的读卡设备,然后通过专用的刷些软件来写入游戏,有些游戏还需要转换、而且要求游戏数据必须连续排布(也就是说你只能从最后一个游戏开始删除,而不能直接删除第一个)。烧录卡的好处就是游戏资源完全免费,都可以从网上下载(小编深刻的记得当时拨号上网下GBA游戏的痛苦),而且还可以运行一些电子书之类的自制软件。



       烧录卡发展到现在,已经实现了‘三免’。不过现在的烧录卡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烧录卡的,因为卡带本身都没有存储空间,而是通过MicroSD卡来保存数据,当然,看书、听歌、看电影等功能都得到了发扬光大。

  使用烧录卡的主机:GB、GBA系列、NDS系列(全是任天堂,哈哈)

临时课堂2:三免烧录卡
  三免,即免刷机、免引导、免转换。早期的烧录卡都需要将游戏转换成需要的格式,而到了NDS时代,主机加密更严谨,要想使用烧录卡只能通过两种手段——刷机或者使用引导卡。而三免烧录卡完全不需要以上这些,只需要将卡带内核和游戏复制到MicroSD卡里就可以运行游戏了。


4,PS时代——直读
  早期MD就曾经使用过光碟机,NeoGeo机皇也是半卡带半光碟的主机,而真正将光碟作为存储媒体的游戏主机应该是3DO了(如果它算的上是游戏机的话),3DO没有什么加密机制,游戏盘刻录一张就可以直接运行,回想当初鼓楼大街一张3DO D盘要卖到上百元,不就是一张刻录盘么,谁教当时CD还没普及呢。

                                    加直读可是个手艺活,没点本事搞不来的

      要说把光碟游戏机真正发扬光大的,就要说索尼的PlayStation了,当时大街小巷的游戏室里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在这里小编要感谢一下任天堂大叔。
  到了PS时代,包括后来的PS2,厂商对游戏的加密更加严谨,而且花招层出不断,对游戏的破解难上加难,于是破解开始走向对主机下手的路线。

                 浮云般的PSP直读,出现没多久就消失了

直读,就是通过在主机上加装一块芯片来使得主机跳过正版检测,直接读取D盘的一个小玩意。想要安装直读芯片,没有点焊工基础可是不行的。而早期的直读也并不完善,运行D版游戏的话需要一张正版游戏来作引导,也就是俗称的‘飞盘’。好在后来直读技术发展迅速,玩家们玩D就像玩正版一样方便了。

  被直读侵蚀过的主机:PS、PS2、XBOX、SS、DC、NGC、Wii、PSP

临时课堂3:主机厂商的防破解花招
  为了防止软件被破解,各家也使出过不同的花招。DC使用了特殊格式的GDrom,PS2使用了当时并未普及的DVD,NGC使用了8cm-DVD,PSP更是使用了最为特殊的UMD作为存储媒体。就是为了防止软件被轻易读出破解,这些游戏光盘放在电脑的光驱里都是无法被识别的。

临时课堂4:为什么感谢任天堂
  PlayStation最早是作为SFC的一款外接光驱来开发的(官方磁碟机?),SONY也想借此开发一款SFC兼容机来进军游戏界,但是被任天堂发现后终止了合约。索尼一怒之下,开发了属于自己的游戏主机PS,并最终凭借它战胜了任天堂(暂时的)。很抱歉小编把这么一个富有谍战色彩的故事归纳成了这么几句话,篇幅有限,篇幅有限啊.....

5,PSP时代——软破解和自制系统
  最早的软破解应该出现在XBOX上,通过《007:夜火》这款游戏的存档漏洞可以对主机进行固件和系统的刷写(当然需要在主板上做一点点手脚)。同样第一款自制系统也是出现在XBOX上,虽然界面简单,但是功能却异常强大:硬盘运行游戏、播放各种格式的音频视频、各种模拟器和自制软件一应俱全,还可以更换大容量硬盘,小编至今还保留着这台神机。

            XBOX上的EVOX,时至今日小编都认为它是最完美的自制系统

        从PSP开始,操作系统被真正意义上的引用到游戏机当中,厂商们想借助系统升级的功能来弥补硬件上的破解,然而只要是系统都会存在漏洞,于是针对主机的破解也从硬件破解开始向软件破解发展,PSP就首当其冲。
  早期的PSP破解就是通过系统漏洞使得PSP可以运行自制程序,虽说SONY不断的放出系统更新来弥补这些漏洞,但是新的漏洞又很快会被发现,黑客们利用系统漏洞运行自制程序、对主机系统进行降级、甚至刷写自制系统,这些确实让SONY大为头疼,到目前为止,PSP所有型号所有版本的主机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漏洞运行自制软件和破解游戏。

                       神奇电池是当时最强大的PSP刷机工具

其他主机也没有好过到那里去,烧录卡早已经把NDS搞得神志不清;而Wii在几次改动硬件防止直读蔓延后、系统也随之被攻破,甚至可以刷写中文菜单;XBOX360也没好到那里去,刷写光驱固件的破解方法让微软在为‘三红’问题头疼的同时,还要想办法不停更换XBOX360的光驱;看似只有PS3还在守着贞节牌坊,但一夜之间就被电子狗和工厂模式一脚踢进了万丈深渊;就连算不上游戏机的iPhone,也被人越来越去越不尽的狱......

                                           是谁让PS3最终沦陷?是一只小狗

       黑客和主机打起了攻坚战,一个无尽的死循环,系统更新——漏洞发现——系统破解——系统更新......比看警匪片还刺激,偏偏老美又出台了法律,破解自己的主机不犯法,搞得几位大佬坐吃哑巴亏,估计这场仗还要打好长一阵子。

  正沦陷在软破解中的主机:PSP、Wii、XBOX360、PS3



6,破解的未来——加密方式破解
  一个柏林黑客大会,把SONY搞傻了,PS3主机的加密方式在黑客面前彻底瓦解,我们不再需要找漏洞、刷机,不再需要直读和电烙铁,我们只需要对软件进行一次简单的签名,然后就OK了。接下来想做什么?就看你有什么本事了。
  如果说之前的破解都相当于对系统的溜门撬锁的话,那这次PS3家里的门板都被人拆走了,做爹的能不急么?找人告状又碰了一鼻子灰,连系统更新这种危急情况下必须要做的事情都忘了,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情况下,更新还有用么?
  不过话说回来,人家黑客破解主机系统,是为了让系统更开放,可以安装更多的自制软件,而不是为了让你玩D版的。PS3的沦陷,小编也挺为这事难过的,难过那些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正版玩家,恐怕有不少会跳到破解游戏的阵营去。这倒还好,最可怕的是,小编前几天去转了一圈电玩市场,发现电玩店里的PS3游戏数量大大减少了,原因就是大家都在玩破解,没人买正版。
  忍不住再说句刁难自己人的话,在国外,玩破解的玩家也会买正版,但是到了国内,一旦主机破解,正版盘就别想卖了。主机破解,在国外都是良性的,怎么到了国内就转成恶性的了呢?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casaba22 激骚 +1 感谢分享 2011-9-14 10:00

TOP

Copy 来的

觉得是篇好文章,现在贴出来和大家分享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