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赎罪》Atonement小评(微透醒目)

这部片子是看到有人赞誉为“奥斯卡有力竞争者”而去看的。虽然说很多人对于奥斯卡这个光环不以为然,但是我却意外的发现我和奥斯卡评委的口味有时候有惊人的一致—虽然这话有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嫌疑。包括《撞车》(Crash)、《阳光小美女》(Little Miss Sunshine),都是不太大众但是我喜欢到死的影片。

怎么评价这部电影呢?我觉得最为贴近的表达方式是,这部电影按照时空可以很显然的分割为三部分,分别是二战前的英国庄园、敦刻尔克大撤退、和上世纪末的人物采访。个人觉得同样有三部电影,可以完美的形容这三个时空的转换,分别是《看得见风景的房间》(A Room with a View)、《人类之子》(Children of Men)和《情人》(The Lover)。

故事的一开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英国庄园,Briony是一个充满幻想的13岁小姑娘,她发现自己的姐姐Cee和仆人的儿子Robbie有染。然而很多的故事巧合让Briony相信Robbie是个变态的罪犯,并且最后检举他把他送入了监狱。在这里一段影片表现出一种难以言语的悠闲的感觉,尤其是对于光线的运用出神入化,让画面随时充满着一种柔光般的灿烂的感觉。犹如洛杉矶时报的评论文章概括那样:“犹如Merchant&Ivory 的作品”,看来不止我一个人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想起了《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后者我第一次观看的时候大概只有小学年纪,里面错综的故事还不太理解,但是那股英伦气质实在是浓的化不出来。尤其是这一段里面扮演Briony的小姑娘实在是绝了,完全不像是表演。就是那般顺理成章的,看着一个过于早熟、敏感而冲动的少女犯下大错。

片子的第二部分转向二战时候的欧洲战场。这里Robbie为了能提前出狱而选择了服役,在法国与主力失散后他和两位队友互相支持着来到敦刻尔克,看到了等候撤退的大部队。在这里唯一支撑他的动力就是要与Cee的再次相见。同时故事也分为几条线索,同时讲述Briony长大后终于了解了自己的犯下的大错,最后去寻找到了姐姐Cee和Robbie,说出了那迟到很多年的道歉。

我知道把这一段二战的场景和一部科幻片联系起来大概很滑稽,但是在法国的沙滩上那个5分钟的长镜头所表达出的穷途末路的绝望感,我真的反复想起了同样是以长镜头给人以惊艳感的《人类之子》。镜头追随着Robbie在挤满了盟军的沙滩上走了一圈以后把焦点对向远方,看到冒着黑烟的摩天轮、小亭子和极远处昏黄的夕阳,那一刻的画面确实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还有一个极短的片段,当Robbie在法国的树林里漫无目的的行走时,突然摘下头盔昂起头用力深呼吸,那一刻画面的色调缓缓从阴暗的冷色调慢慢提高,在一刹那间似乎回到了片子开头那个阳光灿烂的庄园,然后随着Robbie的缓缓呼气画面回到冷酷的现实。只能说,导演实在是太会玩色彩了。

故事的最后切回了上世纪末,苍老的Briony走到了演播室,向众人介绍她第21部、也是最后一部小说《救赎》,也即是本片的名字Atonement。蓝色的眼珠和开篇有着好看的浅蓝色眼睛的少女Briony在那一刻融为一体。然后她开始缓缓讲述残酷的现实。这是一个悲剧的结尾。她毁了Robbie和Cee的爱情,这是其一。或许Briony自己也曾经爱过Robbie,但是她又是出于何种轻率的思考而坚信Robbie就是那个罪犯,基于何种想法自我催眠要检举Robbie的呢?恐怕Briony自己也不知道答案。她自己才是最为痛苦的人,一生生活在因自己莫名犯下的大错而铸就的坟墓中。看到这里,又想起了村上非常爱用的一句话,在这里用作这篇影评的结尾大概最恰当不过了:“残酷的青春故事”。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sibork 发贴积分 +50 原创内容 2007-12-30 23:13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