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17 12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死亡搁浅 媒体评分解禁

再烂能烂到6.8?


TOP

感觉这游戏创意什么的都很好,是不是太曲高和寡了,小岛想做个第九艺术,而普通玩家只想要一个好玩的游戏,小岛秀夫这次放飞自我跨过了那条界限。



TOP

引用:
原帖由 solduchamp 于 2019-11-1 15:4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看了很多评测,大部分差评集中在游戏流程无聊枯燥重复又浪费时间,送快递必须靠人肉操作,中继站都长一个样,现在真的没办法静下心来玩这种游戏……
简单说就是完成度还不够高嘛,需要更多的美术把世界变的更生动、在送货之间填充更多的战斗或其它可做的事情,丰富游玩体验,可能小岛这次比较任性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11-1 15:51 发表

这还真不好说,我认为不会
现在大部分人都忘了他四年前刚离开KONAMI时的态度
从一开始表示不想做游戏想歇歇,再到做个试水小品,膨胀到现在的2A
所有的一切从一开始就偏离了最初的轨道,而他自己还反复强调“这 ...
我觉得这游戏还有反转的可能,以后小岛的游戏可能就完全邪典化了,都变成那种两极分化的评价,可能还会分离小岛游戏研究会这种民间组织

TOP

小岛可能要变成游戏界的窦唯了。俗人哪里玩的懂我的作品,好玩有趣?这太肤浅了,我的作品应该让人获得精神的震撼、内心的反思、灵魂的飞升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11-1 16:10 发表

https://stevivor.com/reviews/death-stranding-review-dead-arrival/
stevivor这网站我听都没听说过,看到了也没法提,不知道他们是什么风格
黄色有四家倒是我经常看的,两家擅长做访谈,一家擅长怀旧,一家擅长 ...
如果小岛没有决心突破现状成为真正追求电子游戏艺术的寻道人,那感觉往后就不太好混了,死亡搁浅的问题或许就在这里,艺术和商业都想要。

TOP

引用:
原帖由 shiningfire 于 2019-11-1 16:19 发表
這遊戲滿分了,黑子和鬼佬懂個屁~
1098406
1098407
1098408
昭和男儿名不虚传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11-1 16:22 发表

cult化经常出现的一个情况是
用户吹捧某个作品,但是喷作者
理由是作者并非真正懂这个作品,初衷并不是这样,执行的时候搞歪了,但歪打正着
结果是作品脱离作者,产生了可以自由解读的新生命

一千个读者心里 ...
所以说小岛还没下定决心嘛,但我也感觉小岛还是个商业人,而且游戏本来也比电影更看重经济价值,有人肯投钱拍不赚钱的电影,有人肯投钱做不赚钱的游戏吗?所以电子游戏的彻底艺术化目前看任然是一条不太可行的路。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11-1 16:36 发表

不是下定决心,是他没那个水平,下定决心也没用

当然我说小岛没那个水平的意思是,他没有能力把系统化叙事和高度的可玩性结合到一起

不止他不能,上田文人也不能,旺财比ICO更好玩,但也更不符合艺术品的定义 ...
但斑鸠格局就那么大,没见人几个讨论斑鸠过,也没听过哪个人把斑鸠捧成艺术游戏,目前看来完全追求艺术化的游戏可能还真不能把注意力放在游戏性上,游戏性要为虚拟体验服务,用虚拟体验加优秀的剧情使玩家获得某种震撼和思考,能做到这样我觉得就差不多了。

[ 本帖最后由 1240 于 2019-11-1 16:5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hwj10ten 于 2019-11-1 16:52 发表

你起码还记得斑鸠,这死亡搁浅做成四不像注定被游戏殿堂唾弃。
你说斑鸠是具有一定艺术性经典游戏没问题,但说是纯粹追求第九艺术的游戏好像还差的多,艺术的一大特点就是体验者一定要感受到心灵得触动或启发深思考,玩斑鸠能不能有这样的效果我不太确定,个人没玩过。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11-1 16:54 发表

你去日本那些核心老玩家的个人博客去看
不乏把财宝奉为神明的存在,他们中后期的作品经常带有佛教轮回的色彩
在内涵方面甚至比上田文人那种单纯的小确幸文青更深奥
井内洋在90年代中期就给游戏批评撰稿批判行业 ...
有一定艺术性的游戏和完全追求艺术性的游戏是有区别的,另外我也并不是说游戏性不能与艺术性兼得,但如果要制作出那种发人深省的游戏,我很难想象作者一开始就把好玩作为重要指标,而且一款游戏是不是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指标应该由外届来评判,比如多少个玩家玩了斑鸠后写下万字感慨,业内分分表示触动灵魂,再加上某些第三方评奖的肯定。如果只是业内对齐制作水平和构思创意的称赞,个人觉得不能算做艺术游戏的评定标准。

TOP

引用:
原帖由 C男 于 2019-11-1 18:11 发表
就算是给高分的媒体,也只是在剧情,风格,角色的表现上给的好评,开放世界和游玩部分都没有说什么好话。适合云游戏了,岛学家看直播和视频就行了
如果这游戏的玩法层面不能和剧情演出结合出1+1大于2的效果,单纯把剧情拉出来就能得高分,那从游戏这个载体层面就要扣分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屠狗者 于 2019-11-1 19:08 发表

主要是你上面那楼说出游戏彻底艺术化这种搞笑的话,相声好笑,游戏好玩才是王道,其他不说是歪门邪道也只是点缀。
游戏本身就是艺术,不需要小岛再去定义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
因为之前有一片报道,说的是一个学者认为电子游戏不是艺术,然后他列举出了好几条艺术的定义,并欢迎大家和他辩论以正面电子游戏是艺术的一种。所以关于电子游戏有没有自己专属的艺术形式(非其对它艺术形式的借鉴、比如电影、音乐)这点目前好像还是没有一个权威说法。

TOP

引用:
原帖由 hideo13 于 2019-11-1 19:30 发表

宫本茂就不同意游戏是艺术
-
游戏以娱乐为第一要务,它本身就不可能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品”,只可能是尽可能利用游戏这种载体做出贴近/倾斜到艺术层面的内容
所以上面我才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设:如果有一位制作人(假设他比小岛还牛逼10倍),他感悟到了一些东西并想通过制作成一款游戏来传达给大家,这款游戏的立项就是完全奔着艺术成就去的,游戏成品通过互动和剧情画面的结合让玩家获得了精神的触动并引发了社会性讨论,这样的游戏能不能算做艺术?

TOP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19-11-1 19:57 发表
我就直接把小岛在2006年的OPM访谈贴一下吧
http://bbs.a9vg.com/thread-382961-1-1.html

这个是当年我就看过的,翻译者在下面顺着原文的思路做了扩展,我认为扩展的不错
本楼所说的问题,翻译者基本都探讨过了
...
这篇真不错,尤其岛爷这句话:“艺术是艺术家的投射,那个创造了艺术品的人。如果有100个人走过,其中一个被这种投射所吸引,那么这就是艺术。而游戏需要保证这100个玩游戏的人都被吸引,这是服务。但提供游戏这种服务的方式,有一定的艺术成分”,感觉非常精辟啊。

按他的理论就是游戏有机会成为艺术,但条件非常非常非常苛刻,以至于大部分游戏都做不到。

TOP

 17 12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