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metroid死忠对密特罗德这个译名满意吗

作为一个系列粉丝,表示越了解系列的剧情,就越对《银河战士》这个译名表示不满。

首先,那怕是最粗浅的了解,玩家都应该知道METROID不是SAMUS,所以这个译名梗和把ZELDA和LINK弄混是一个级别的谬误。

其次,METROID与游戏的核心定位,至今仍未清晰,为啥用一个“敌人”的名字来命名整个系列尤未可知————但是大家越来越意识到,它其实并不是“反角”。

最后,作为翻译而言,音译一个内涵与外延都在形成过程中的“生造词”,是最好的方案,没有之一。

[ 本帖最后由 yak 于 2017-7-4 09:3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7-4 11:43 发表

根据官方剧情里的说法,“密特罗姆”这个词在鸟人族语里的意思是“终极战士”,这也是他们发明密特罗姆的原因———用来对抗X生物,那其实翻译成终极战士也是可以的,一语双关:既是指密特罗姆也是指萨姆斯,再考虑 ...
这段话是GBA 融合,也就是系列的第4代的说明书里说的,也是神游用了《密特罗德》这个官方汉化译名同时的事情。

但是这个系列并非到融合才闻名遐迩,《银河战士》这个名字代表的是1~3代这个时期,其实与4代展现的内容相去甚远————恰恰反过来证明了这个译名不恰当。



TOP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7-7-4 12:3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虽然之前是两个事物,不过在融合里萨姐已经成为最后的密罗了。
“最后的密罗”是三代就开始用的噱头,结果4代的BSL空间站里面依然一堆。

同理,OM剧情里亚当进入的零号试验区也是一样在秘密养殖,因此,我不觉得银河联邦之有这两个培育基地。

换言之,METROID这个生物还远没有到灭绝的时刻———— MF最大的价值,是把身体层面屠妇和密罗合二为一了,在精神层面我和很多粉丝也希望他们能合一。

=============================
一言蔽之,银河联邦才是最大的幕后黑手加敌人,期待M5!


TOP

引用:
原帖由 夏青 于 2017-7-4 12:2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我觉得银河战士挺好的
蜜特罗德一般群众看了一脸懵逼
而你一说是80年代开始名作系列银河战士,立刻高大上之感就出来了
而且那时候译名都这么土鳖,没人会在意:比如汽车人霸天虎 ...
孩童情节当然是好的,就和机器猫、小叮当一样,但是现在是否都统一叫法到“哆啦A梦”了呢?

一个道理,生造词的音译是正道,而音译的同时如果还能同时做到“信、达、雅”,那就是王道了。

==============================
举例,MINI=迷你,这个案例就是音译的同时做到信达雅的我心目中最完美的汉化案例————没有之一。

TOP

引用:
原帖由 夏青 于 2017-7-4 13:0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结合大环境来看,远不如可口可乐
是的,可口可乐是另一个汉化界的经典案例。

但是这个译名也并不是毫无瑕疵,至少从音译角度,当初如果叫【口渴口乐】,按我刚才举例提出的那个标准里更完美
————即,翻译的最高境界,首先发音要一样,然后本地化选词里还能蕴含不亚于原词语内涵与外延。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han527 激骚 +1 我很赞同 2017-7-4 15:37

TOP

引用:
原帖由 夏青 于 2017-7-4 13:1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mini本身作为英语单词有着很多的延伸含义
cocacola作为单一饮料品牌,翻译雅达信的难度比mini大得多
所以才是神翻译
刚才说了的,关于翻译标准都是在我看来的“个人标准”,我的个人标准当然不唯一,也不强加于你,你大可认为其他很多案例是神翻译。

所以,回归本帖主旨,你现在要表达的,是认为《银河战士》这个翻译更神对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7-4 14:05 发表

我是这么觉得的,一个译名说到底最重要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利于产品的推广,什么原造词的翻译逻辑啦、契合原作啦,这些能同时做到当然是最好的,但在强大的文化壁垒面前还是要妥协的,即使一意孤行的强行 ...
光环和合金装备,游戏内容我不熟,仅从名字方面聊聊。

他们的英文单词不是生造的,是常见词汇,所以不属于METROID这类。

最后,老任其实经常玩这类用非游戏操作角色,而是用一些NPC类的存在角色且生造的词做游戏名的梗,
比如PIKMIN,一直就叫“皮克敏”,习惯了就好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yuong32 于 2017-7-4 15:08 发表

这和是不是生造词没关系,就像halo和MGS在港台那边也没有用英文原意啊,还是自己编了一个名字。我是说不管是追求意译还是音译的还原,最后还是要考虑本地文化的习惯。
好吧,可能是我表述时省略了大前提了————对那些【生造词】而言,尤其是暂时弄不清楚来龙去脉时的一个概念,意译几乎是无从下手的————音译是首选。


HALO,光环,第一代就是一个圆环型的外星环境嘛,这个完全可以用单词的本意;至于叫光晕还是光环,属于审美差异无可厚非。至于那个“最后一战”……我印象里怎么像是某一作的副标题?
MGS也类似,合金装备也是恰如其分,港版的好像叫“燃烧战车”是吗?这种译法就开始犹如脱缰野马了……

所以呢,我对港式、台式的翻译模式也并不完全认同,什么都来总动员,什么都是俏佳人,重复出现后让人误以为是系列片,也带来审美疲劳。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orx 激骚 +1 最骚 Rated by wap 2017-7-4 21:08

TOP

引用:
原帖由 orx 于 2017-7-4 15:2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 Xperia Z3
融合的剧情向后发展萨姆斯是成神的节奏啊
……神,不好说,因为她身上拥有的黑科技,很多东西都被联邦给复制解析了。

说个细节:游戏里有个情节,联邦负责发出武器数据,在特定的仪器下SAMUS可以下载————这个桥段首先就说明了联邦对鸟人族盔甲的研究已经到了可以做到“数据交互”的层面了。

而对【等离子光线】的数据下载,电脑ADAM暗示过,联邦已经发出来了但是没有知会SAMUS,这就存在一个疑点,发出来但是不告诉SAMUS,莫非并不是发给她的?也就是说空间站里进行活动的并不只有SAMUS一只联邦的力量。

这也是我一直主张MF里面存在“回收者部队”的最大推理论据。

=====================================
未来如果还有M5,里面呼之欲出的就是联邦与SAMUS的最后摊牌与对峙,是继续选择成为联邦的“棋子”,还是回归鸟人族理念的继任者,真正的故事应该从这里开始。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