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什么是武侠味?为什么港片之后再也没有武侠味的影视剧了?

记得当年看港片就挺喜欢那里面描述的武侠世界,浓浓的江湖草根的味道,后来港片不行了大陆继承了武侠剧功夫剧,但是当年港片特有的那种武侠味却没有了,只有干瘪的功夫和单调的武侠世界
我自己分析的话会不会是大陆在拍武侠剧的时候背景都特别大,然后不刻意表现小人物,剧情表现的人物都包含在了历史这个大背景下,而当年香港拍的武侠剧是纯粹在江湖这个背景下小人物的人生写照,这可能是香港社会就是这样的,地方不大,人口也不多,也没有什么太厚重的历史,有的只是对中国文化的想象和香港社会的一个缩影去打造的一个概念之中的武侠世界~
而作为从小生活在神州之下的大陆人与生俱来就是在一个大环境里很难从细微之处去观察身边的社会,有的是在大环境下经历的大变革,可能就很难感受香港那种微观武侠中的小人物命运,而且港片时期(包括邵氏)武侠片有些很重要的道具和场景在大陆拍的武侠片中出现的几率很少,而这些场景感觉已经成了受港片熏陶下的武侠世界必须有的元素,比如镖局,比如酒楼,而这些元素在港片中是独立存在的,是武侠世界一个不可或缺不会被外来环境所影响的元素,在大陆拍的武侠剧里酒楼倒是有,但也仅仅是作为功能性的,没有港片酒楼作为武侠人士交流切磋和交换情报的一个重要场景了,而镖局似乎也很少出现,就算出现也对于剧情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帮助仅仅只是一个元素而已~
而且大陆拍的武侠剧也总感觉少了一些大侠心怀天下但是对于家国却无能为力的那种无助感,这种感觉也是早期香港人对大陆的一种情怀~
大陆的武侠片就感觉少了很多情怀少了武侠世界的那种潇洒闯四方无欲又无求的那种感觉~港片里面的角色是活的有滋有味有血有肉虽然武侠世界很小但是心怀却很大


TOP

引用:
原帖由 世界因你而美 于 2014-1-1 12:04 发表
是否有武侠味,我觉得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 配音
现在的武侠电影,先不说演员是否和心目中的侠客形象符合,一张口就完蛋了,气氛全无。

不信大家翻翻以前的老电影,看看有几个是原声的。
配音的话就有点见仁见智了,不过当年港片都是有固定的那帮人来配音的,虽然确实现在看当年的港片也好电视剧也好那批人的配音听着就有味~
不过总的来说如果把配音导入在这个讨论范围的话可能略显玄学了~
如果说这10年看过的电影有那么点武侠味的话感觉剑雨有那么点味道,整体表现就比较走格局比较小的一个江湖世界



TOP

其实挺纳闷的,同样是那帮香港人跑大陆来拍片居然就出不来原来那种味道的影视剧了~
是不是真的只能在香港那样一个环境里带有很多草根世俗的一面不需要照顾其他地方的观众只对本地的观众胃口就行了才能拍出这种武侠味的片子?
跑大陆来了后没有香港那种环境确实也没看到再有当年武侠味的影视剧出来了~
当年邵氏可是有很多早期大陆文人跑香港的代表,古装剧武侠剧也写过不少剧本也做过导演,出来的就是那个味道~


TOP

引用:
原帖由 大魔王 于 2014-1-2 00:1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X2)

武侠味 有时候是自己的口味 拿金庸的作品来说 翻拍电视剧无数遍 当看了吕颂贤版的笑傲江湖 特别是少年时期第一次看 便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随后所拍的几个版本只看演令狐冲的 ...
你说的有一些道理,但是我也有不认同的地方,当年很多武侠小说改编的都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但那个年代拍的各种版本除了表现手法各不同以外我所喜欢的那种武侠味都有,并没有有笑傲江湖我看了某个版本就觉得另外一个版本没有那个味道,当然可以有更喜欢某个人主演的那个版本,但确实不影响那个时代拍出来的片子都有那种武侠味在其中~
更早的话邵氏拍的那些武侠片味道也同样好,其实小时候录像厅一开始播的就是从邵氏那种片子开始,后期徐克这些新派武侠导演拍的片子接触下来也没减少那种味道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