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赵氏孤儿完全的雷片,关键导演完全没理解原版的精髓(剧透)

posted by wap, platform: Palm

楼主白看了。这是部好片。

[ 本帖最后由 舟13 于 2010-12-6 19:2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流川枫 于 2010-12-6 11:03 发表
原版是一个悲壮的悲剧,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而且多次搬上西方的戏剧舞台。但是……陈导完全不能理解古人那种大忠大义,举得完全匪夷所思,于是将原作大改,加入他认为合理的桥段。于是……变成了喜剧。

选角上, ...
楼主小白了。

陈凯歌能比你还不懂所谓大忠大义 ? 你开玩笑呢 ? 陈凯歌是当下最了解中华民族根性的导演。



先说赵氏孤儿这部戏到底是什么。

赵氏孤儿就属于观众一进电影院,结局都已经知道了。就是这么一部戏。如果要翻拍这样一部戏,到底该怎么拍 ? 看了半天,你所抱怨的就是陈导没有照这原著拍。对吧。



1.回归人性。将人物极端化,是我们民族的劣根性。好人,那就是大忠大义。坏人,那就是十恶不赦。这正常么 ? 合理么 ? 别看你嘴上说的痛快,真给你这么一部戏,好人好的不像人,你会看么 ? 我觉得要真是照你所说的“大忠大义”的路子拍才是把观众都当傻子呢。

赵氏孤儿从导演的角度,给这个故事添加了张力,让他更加合理,和更加动人。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别的不说,影片里所有人物,包括赵盾,晋王,每一个人物无论出场多少,都给人很深刻的印象,都有着强烈的独特的性格。对人物的刻画,是陈凯歌擅长的。

2.葛优,我觉得葛优在这部戏里的表演可圈可点。除了咬屁股那段,我所看的这场子里没有人笑场。而且那个桥段,我觉得是导演有意为之,让观众远离影片开始时的杀戮,充分进入到赵氏孤儿成长环境里,也保证了之后“父子相残”的冲击力。我一点也不觉得葛优在这部戏里的表演有什么可笑之处,从一开始的托孤,献子,思考是将真相大白的纠结,到最后用自己的生命帮助并保护了自己的“孩子”。所谓的复仇,已经淡化到了极点。就像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字一样,他的主题从来就不是复仇,而是奉献,忠义,亲情。让人唏嘘不已。

3.陈凯歌,我看了楼上几位同学的评论。感觉大家对于陈凯歌有着很大的误区。这位导演是我心目中中国第一导演。

很多人认为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霸王别姬》。其实在我看来,他的代表作应该是海外版的《荆轲刺秦王》。同样,赵本山出场,大喊“壮士一去不回还”的时候,我也一点不觉得可笑,倒是热泪盈眶。如果放在国内某些影院,估计又是笑场吧。。。呵呵。

4.张艺谋,陈凯歌和张艺谋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他们对于人性,尤其是中国人特有的精神有着敏锐的观察。差别在于,张艺谋习惯表现中国人的愚昧与丑陋,陈凯歌则喜欢表现中国人内心深处最光辉的一面,能让你通过短短的1,2个小时,通过大屏幕完成一次和导演精神交流。

5.缺点,影片的缺陷,就像你说的,是黄晓明。说实话,我觉得黄晓明这个角色有点多余,至少在托孤之后,有点多余了。如果他放走了赵氏孤儿之后,直接被杀,效果也许更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流川枫 于 2010-12-6 20:00 发表



小白很坦然地以小白为荣,为什么这么说?很简单,我认为是这个故事对于你来说并没有到你所说的“耳熟能详”的地步,。

简单的替换法则,如果今天不是赵氏孤儿,而是哈姆雷特、基督山伯爵、巴黎圣母院之流,“就属于观众一进电影院,结局都已经知道了。就是这么一部戏。如果要翻拍这样一部戏,到底该怎么拍 ? 看了半天,你所抱怨的就是陈导没有照这原著拍。对吧。”这话套用是否合适?然后把巴黎圣母院拍成个喜剧,假如你还可以大赞,这也是你的自由。

至于说“陈凯歌能比你还不懂所谓大忠大义 ? ”这种话没有意义,我们只看事实。
你可以参考我签名这个人的做法。虽然我不太认同。
不说哈姆雷特,就说罗密欧与朱丽叶,你去看看最近的版本拍成啥样儿了 ? 呵呵 。

你自己把这部电影看成喜剧没关系,但是它确实不是喜剧。我告诉你了它唯一的喜点就是导演可以安排的那个桥段。而且作用很明显。
其他没了。你要看到葛优就想笑,那是你的问题,我也帮不了你。毕竟有人没笑,而且也确实笑不出来,看完了,还有些感动,有点想法。仅此而已。

有些东西,感觉你没有注意到,所以我就提出来了。没有别的意思,能理解就理解,不以为然也无所谓,毕竟就是一部电影而已。当喜剧看也好,生活本来就充满了喜剧,生活在中国更是随处都是喜感,我并不奇怪。


TOP

引用:
原帖由 咸蛋小朋友 于 2010-12-6 16:36 发表
我觉得这片怎么也算把一个故事说清楚了,虽然改了很多
最奇怪的是看完发现导演思路乱七八糟,整个片子下来好像没有很明确的主旨
直说吧,我感觉删了些东西。

TOP

引用:
原帖由 超叔 于 2010-12-6 20:32 发表
舞台剧类型片子本身素质很高,但荆轲刺秦为何我看到潘长江和赵本山出场就狂笑。。。
这就是问题 。其实荆轲确实是神剧,远超霸王别姬。

TOP

引用:
原帖由 夜夜读毛选 于 2010-12-7 21:19 发表
posted by wap

其实和你在一起、无极、梅兰芳还有孤儿都是陈红导的。
喷了。陈红威武。

TOP

引用:
原帖由 LTFYH 于 2010-12-7 22:13 发表
说"将人物极端化,是我们民族的劣根性。好人,那就是大忠大义。坏人,那就是十恶不赦。这正常么 ? 合理么“这种话的人真的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的价值观和现在的价值观完全不一样,追求的就是 ...
你还没明白 。这部片子从来就不是历史纪录片!!!

和陈凯歌的其他电影一样。你看荆轲刺秦王,你觉得那是历史么 ? 借历史的壳写人性,这种人性是经过浓缩了的中国人的人性,不是美国人的,德国人的,日本人的,就是中国人的。

张艺谋拍了部电影叫英雄,到最后我没看出谁像英雄。陈凯歌拍了一部电影,讲刺客的,我却看到一个个性格 迥异的 完全不同的 英雄的 中国人 。

现在回想一下荆轲里的每一个人物 , 那真是历历在目 ,能把电影拍成这样的,中国除了陈凯歌没有第二个人。

当然赵氏孤儿的男人戏要弱些,温情些,这也是由题材决定的。

[ 本帖最后由 舟13 于 2010-12-8 09:3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坚定的左派 于 2010-12-8 00:50 发表
其实这片子前半段还成,后面每况愈下,到结尾那整个就是……不说了。
既然都改了,不如把故事结尾改改,让小赵和程婴大爱无限放弃报仇,屠老师被感情纠结到自杀岂不是更好?
现在这么处理,前面那么多感情戏,后面 ...
本来小孩子是不信的,后来是屠大人亲口告诉了孩子真相,表情和气场明显就变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loveddwever 于 2011-1-17 10:4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BlackBerry (8320)

和你在一起 个人觉得还不错
陈凯歌才气是有的,不知是迷失了方向,还是思考的太多放不开,自己想表达的一般观众都领会不到,姜文就很聪明
陈凯歌已经不太能适应当前的市场了。他适合拍自己的东西,不适合拍迎合的东西。

TOP

引用:
原帖由 whenkidspunk 于 2010-12-9 00:1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记得那位13不是挺讲不要贴标签的嘛,这帖子里饭陈导饭的也忒过了,谁说一丁点陈不好的,你就得纠正一下,这很平常,人的喜恶心嘛,那也就证明你也是会不由自主的在心里贴标签 ...
我既没给谁扣x黑的帽子,也没恶语相向。你说怎么不好,我说怎么好,你自己考虑就好了。这片子的缺点我也说了,只是你选择性失明。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