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阿凡达大卖,还是商业因素比较多吧.

要说这电影的剧情,不算出彩,
要猜到的基本也猜到, 甚至最后连谁领便当都是那样俗套,不象人家泰坦尼克虽然早就知道会沉船,详细的过程和结果很让人震惊.

画面的确出色,毕竟该用的新技术都用了,
但对于经常看外星球的电影和玩科幻游戏的人来说,震撼不算很大,比如我玩过HALO和战争机器,看见那星球的环境就没有觉得很牛X.

不知道投入了多少去宣传的, 这狂热度也太夸张了.

不过至少一点肯定是的,这电影开创3D IMAX的里程碑, 以后都会开始追求这种视觉效果.


TOP

引用:
原帖由 潮吹圣手 于 2010-1-26 17:25 发表
LZ不适合做商业评估,连为啥大卖都搞不清楚
那这位有高论?不妨讲讲.



TOP

引用:
原帖由 yak 于 2010-1-26 17:56 发表
大卖的原因:

第一点——导演盛名。
    卡麦隆,单这3个字,就值不止1亿票房;
      再来个“十年磨一剑”,这5个字,再值一亿票房;
            你换个别的导演,就真没这种号召力。


第二点——电影特 ...
你以为大众都和资深电影迷一样关注电影界的一切? 国外不敢肯定, 我敢说国内90%去看的人之前根本不知道他,

准确的说是通过宣传才知道此人是泰坦尼克号的导演, 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所以第一点应该归类在商业宣传里比较正确.


TOP

引用:
原帖由 sensui 于 2010-1-27 10:06 发表


你大概不知道口碑是什么意思。
大部分影迷从title公布开始一直在关注阿凡达,和平上映的前1、2天去看的基本都是影迷(那时候票不算难买),这些人的口碑(包括一些名人的博客和微博)才引发大量观望的影迷入场,排队继而导致羊群效应后传统媒体才开始关注。我相信我在电影论坛上看到的早期那些评价都是发自内心而且是免费的宣传。

我同意LS某位说的催化剂效果,请理解商业宣传只是催化剂。

另外我想你看的不是IMAX或者RealD,在真正的效果烘托下大部分人对剧情不是那么挑剔的,当然也不是说就能突破底限,阿凡提的剧情至少在底限上面,2012也有点相仿。
我看的的确是3D IMAX, 这片子就是看TG水区的某些人吹了去看的, 可能是吹的太神了,什么刚开始那段宇宙, 人感觉飘起来之类的话都说出来, 结果我根本没这感觉.

可能这就造成第一印象失败吧. 近3小时的片子,感觉太快了,一切都是囫囵吞枣那样,没有回味无穷,甚至自己都没有印象深刻的场景.

比如泰坦尼克, 男主角和女主角在船头的那个经典场景过了10来年我还一直清晰的记得, 不过拿所有的片子和泰坦尼克比都是苛刻的. 但毕竟这是同一个导演的作品,自然要比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