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王皓的运气太差了

作为刘国梁最喜欢的弟子,也是直板横打的巅峰球员,2004奥运会决赛输给柳承敏,2008奥运会决赛输给马琳,昨天又输给张继科。

国乒似乎从来没有如此捧过一个屡屡在大赛决赛失败的球员。


TOP

引用:
原帖由 淘啊淘啊淘 于 2011-5-16 13:53 发表
老师乒乓球都看的这么仔细


开赛前是不是看好王皓夺冠了
我横握球拍,怎么会喜欢直板选手?:D



TOP

我打球比较学欧洲那帮人,像什么盖亭之类的,总是抢先上手,只要对方发球稍微一出台,我马上就拉,拉上了你死,拉不上我死。:D


TOP

王皓从技术创新来讲,的确是很牛逼。

直板横打似乎是刘国梁发明的,但是用的不多,到王皓这登峰造极了,所有反手全靠横打,基本不用推挡了。

看着日韩的选手,因为不掌握横打这门技术,所以反手基本无攻,就知道王皓对于乒乓球运动的贡献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白云城主 于 2011-5-16 15:01 发表
心理素质不过硬,正手没有一击必杀的杀伤力,反手只能过度.

打的好看,结局很悲剧,尤其对内更是心力憔悴.

改练横板或者就当千年老2算了.

04雅典不拿下冠军,后面基本没有什么更好的机会.

04雅典如果赢柳对自 ...
95世乒赛男单决赛,孔令辉战胜刘国梁,我就觉得直板打横板费劲。

横板的劣势是中路,直板的劣势是反手。

横板解决中路问题的办法是握拍松一点,手腕活一点,脚下快一点;直板想解决反手,只能靠横打。所以横板的命门比直板小。

横板打相持球时远胜直板,因为照顾面积大,发力更充分;直板适合打快,适合前三板。

王皓打国内球员费劲,可能就是因为对他太熟了,所以僵持起来,横板的优势就上来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玩NDS的穷人 于 2011-5-16 21:50 发表
我很烦王皓,主要是长得样子比较傻逼
不知道为什么
就是觉得装逼装的每次都失败的那种
他的师父刘国梁当年不就是装逼的始祖吗?

发球之前先甩头发。:D

TOP

说到我看的最牛的一场球,不是刘国正和金泽洙那场大逆转。

而是1996年乒超某场王涛和丁松的大对决。

那弧圈球拉的神了,很明显在空中不停地左右抖动,就像小儒的任意球,但是比任意球抖动厉害多了。

到最后两个人全打疯了,对拉,那个球感觉在空中就没走过直线,也没走过弧线,全是波浪线。

TOP

朱世赫,松下浩二纯粹为了削而削

全靠对手失误,自己没什么攻击力

丁松等对手放过渡球时,那一下反扑很厉害

国内丁松的克星是孔令辉,屡次都被孔玩死,就是长短球,一个长一个短,把你累死吊死:D

TOP

而且丁松削球,触球点很低,手腕变化很大。

很多日韩削球手,包括女乒的牛剑锋,触球点太高,所以弧线不那么大,节奏也缺乏变化

丁松说自己是削球手里打攻球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现在没有丁松这种攻击性超强的削球手,削球打法基本完蛋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rb 于 2011-5-16 22:05 发表
王皓不上届冠军么
两年一届的世乒赛,要是再拿不到一个冠军,那真是万年老二了。

连王励勤这种国际队始终算不上绝对一哥的人,都拿过世乒赛冠军了,作为刘国梁真传人的王皓,拿个冠军不是正常嘛。

反倒是刘国梁不太看重的马琳,几乎大满贯了。

我一直不明白刘国梁为什么不喜欢马琳。

马琳是那种拼命三郎的类型,没什么新技术,就是前三板加上心理素质过硬,敢打敢拼。

王皓对马琳,就是秀才遇见兵。

刘国梁当年可能想走秀才的路,所以培养了一个秀才接班,结果输在兵手里。

TOP

马林的球,说实话,观赏性不强,大多数都是前三板解决问题。

我也不喜欢看他的球。:D

TOP

直板削球那不是找死嘛

削球本来就是远台,要求照顾面积大,直板比横板覆盖面积差远了

TOP

削球手最怕的就是孔令辉这种控制型和稳定性,基本上没有主动失误。

削球本身的哲学,就是利用对手失误得分。

对手不失误了,你不就死了。

所以很多时候,削球手喜欢给你放高球,让你扣,扣不好就飞了,你要求稳,就只能慢速拉球回去。

但是孔令辉控制球非常好,你明明看着他要扣了,他给你放个网前小球,你把拍扔出去也够不着。

很多人放这个小球都能下网,但是孔令辉基本一放一个准,丁松每次都是折返跑,最后被玩死。:D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