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仔细想想《白日焰火》这片算是套着国片壳的西片吧(透)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个电影故意把哈尔滨能识别出的符号全略过了 拍的都是城市和周围县市的犄角旮旯 就留了一个寒冷疏离的孤独小城镇意象 没人会看出来有什么地域特色 就象你标题所写 为的就是不让任何国家的人把这看成什么魔幻现实主义
故事就是典型的黑色电影故事 真探本来就是八小时的黑色电影 白夜行原作算是可以拍成黑色电影的故事 两版电影倒是都没拍出黑色电影的气质
至于为嘛得奖 这次评审团主席是李安多年来的合作编剧好基友 再加上梁朝伟 对华语电影有些倾向很正常 另一大原因是这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黑色电影 摩天轮那一段是对第三个人的直接致敬 频繁运用的彩灯布景也很有表现主义的味道 让法德美三个评委至少不摇头是可以做到的 而且关键它还是个艺术电影 能打黑色电影标签的艺术电影本来就不多 又有个堪称杰作的结尾 拿到奖不是毫无争议的但也可以算是情理之中的
廖凡的表演亮点都在肢体语言上 我觉得演出了足以竞争影帝的水平 桂纶镁在里面太柔弱凄美了 好想保护她 看的我心都碎了 我也愿意奉献~
泄漏版有日焰火么?影院版里摩天轮打个啵儿就到第二天早晨吃包子了
结尾拍的真好啊
这是文艺片 普通观众别浪费自己时间惹不痛快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fari
引用:
原帖由 @yangwenli  于 2014-3-21 15:01 发表
最后楼顶放焰火的是廖凡吗?我看的泄露版没拍到顶楼就完了

不过是背影 不让观众知道他的表情
给了个点火的特写

**********************

刚扫了一遍泄露版
影院版的结尾减掉了消防车和消防员喊话
桂纶镁露出微笑后接上了屋顶廖凡的背影
影院版的结尾比泄露版要好很多

其他部分两版区别不大 结尾前犯罪现场指认减掉了几十秒 再就是那段摩天轮里的床戏被拿掉了

本帖最后由 wpang 于 2014-3-21 20:28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fari
引用:
原帖由 @wenhan1026  于 2014-3-22 22:0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ZTE

地域特色不明显笑了,最后两人吃包子的地方就是哈尔滨的老头包子吧,还有很多其他能看出是东北的细节,不是东北人或者没在东北长时间呆过,很难体会到。
喷了,我是哈尔滨人。。。那包子长得跟北方所有包子都差不多,老头包子长得有啥辨识度啊。。。电影里我能认出是哪儿的地方不超过三处,毫无任何哈尔滨特点,电影给的意象就是一个寒冷萧瑟孤独的北方城市,甚至还要更小点儿,北方城镇。。。

本帖最后由 wpang 于 2014-3-22 22:13 通过手机版编辑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xlvzi  于 2014-3-23 08:0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我也哈尔滨人,基本一搭眼就能看出来是哪条街道。
那不才我问了
跟哪儿滑的冰
坐的那是什么火车
洗衣店是在哪条街
洗衣店老板叫鸡那个特别村儿的地儿是哪儿
王学兵杀人抛尸和被打死那都是哪儿

还有其实重点不在这儿
重点是导演故意不拍任何有辨识度的地儿
比如出片名的那个隧道选了个大雾天
再比如片里的主要场景都是没有任何特色大雾多层住宅楼周围
高楼没有商业区没有老建筑没有
任何城市都有这种地方而且长得都差不多
就我看出来的地儿
在电影里相邻的地点都是去不同地方分别取景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fari
引用:
原帖由 @晓夜湖面之舟  于 2014-3-23 12:0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喷了,就连我从来没去过北方的人都能看出来是在哈尔滨拍的:黑A牌照,某处场景下的全省地图,某处场景背景远处的“哈大医…”霓虹灯,再加上显著的气候和口音等特征,我都有点感觉导演故意想让观众看出是哪儿了…
。。。谁不认识黑A牌照啊地图啊。。。
我说的是淡化地域特征
他拍的都是些犄角旮旯
写了好几遍了
北方 冷 冰天雪地 疏离 有点儿萧瑟
就是这个电影要的氛围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fari
引用:
原帖由 @晓夜湖面之舟  于 2014-3-23 12:0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喷了,就连我从来没去过北方的人都能看出来是在哈尔滨拍的:黑A牌照,某处场景下的全省地图,某处场景背景远处的“哈大医…”霓虹灯,再加上显著的气候和口音等特征,我都有点感觉导演故意想让观众看出是哪儿了…
我找到段专访,要不您感受一下



       杨城:发布会上有一个外国记者的提问很有意思,他说你这个片子是在“农村”拍摄的。但实际上是在大城市哈尔滨拍的。你在片子里的确把城市场景的城市气息去除的很干净。
  
  刁亦男:我还真没仔细想过这部电影呈现的空间会给人什么感觉,肯定不会是像农村吧?
  
  杨城:我觉得它既不像大城市,也不像农村,更像是一个小镇,很封闭的感觉,类似于卡夫卡小说中那种场景气氛。
  
  刁亦男:我是喜欢淡化地域性,比如不会为了强调是在东北,加点二人转,或者强调是在陕西,唱点秦腔。一定要带着这些“玩意儿”,我觉得“玩意儿”只是一种具有装饰性的东西,是更物质化的东西。我喜欢更加抽象的东西,纯粹利用原本的空间来表现出北方小城的感觉,符合叙事要求就可以了。




其实我觉得咱们讨论的根本不是一个位面的事儿
我说的意思是
像第三人的故事发生在维也纳
于是导演利用维也纳错落的街景在电影构图时使用了大量的阴影和线条
当地美军苏军分管形成的独特氛围也给电影添加了一份特别的轻松感
历劫佳人甚至都不是在边境拍的
但是美墨边境的鱼龙混杂是电影的基础
这才是用到了地域特色
相比之下
马耳他之鹰就和白日比较像
城镇只作为一种符号来呈现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fari
引用:
原帖由 @xlvzi  于 2014-3-23 12:2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哦对,还有廖凡和桂纶镁滑冰回来坐车路过海城街和木介街那。
那儿我也认出来了
之后他们去那个什么电影院我大概也知道是哪儿
正好和出租车开的方向相反
那地儿是演二人转的
如果导演真想突出一下东北特色
就不会改成山寨3d电影了
我说的淡化地域特色就是这个意思
比如滑冰那地儿我也知道肯定在江边儿不远的地儿
但是刻意把防洪纪念塔那一片躲开了
还有那个隧道
特意选了远景模糊的大雾天
选景也是跳着选
稍微热闹的地儿都避过去了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