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手机数码
|
汽车资讯
|
游戏硬件
|
评测专题
|
手机壁纸
|
海淘值得买
|
度假
|
求职招聘
|
广告联系
»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TGFC Lifestyle
»
体育运动专区
» 谁看了足球周刊的251期?经典啊!
发新话题
发布投票
发布商品
发布悬赏
发布活动
发布辩论
发布视频
打印
[其他]
谁看了足球周刊的251期?经典啊!
liang1120
天外飞仙
帖子
12032
精华
0
积分
35204
激骚
412 度
爱车
主机
相机
手机
注册时间
2003-6-17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在线
1
#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1-17 21:37
显示全部帖子
看了,彭伟国NB
UID
12472
帖子
12032
精华
0
积分
35204
交易积分
0
阅读权限
40
在线时间
1423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17
最后登录
2025-2-15
查看详细资料
TOP
liang1120
天外飞仙
帖子
12032
精华
0
积分
35204
激骚
412 度
爱车
主机
相机
手机
注册时间
2003-6-17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当前在线
2
#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1-17 21:41
显示全部帖子
深足帮派洛印:李玮峰言传身教 大佬掌控球队命运
--------------------------------------------------------------------------------
http://sports.tom.com
2007年01月11日 07时43分《足球周刊》 吴亮
深圳足球的帮派烙印
■特约记者 吴亮
12月29日,2006年球员挂牌截止日。深圳队9人上榜,李毅、陆博飞、薛申是朱广沪2004年夺冠的主要功臣,隋东陆、朱永胜、尹小龙是王宝山引进的弟子。虽然俱乐部拒绝承认,但现实已经非常清晰:深足已下定决心将这些朱广沪、迟尚斌、郭瑞龙时代留下来的“遗老遗少”清除出队,彻底结束深圳队十年来帮派林立的局面。
帮派的
存在和相互间无休止的斗争是深圳足球长期以来的心腹大患,不断折磨着俱乐部领导和教练的神经。这种无法调节的矛盾,不但严重影响到球队的成绩和赞助商投资的信心,更威胁到主教练和总经理的权威。2004到2006年,深圳队换了6名主教练,4名总经理先后下台。2005年的“球霸事件”更是帮派斗争进行到顶峰的表现。
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现任主教练张军,从5年前就开始培养自己的队伍,这支历经5年成型的队伍将成为今年深圳队征战中超的主力。张军希望以这样的方式使自己成为球队真正的“老大”,重写两年前朱广沪的辉煌。这样的赌注最终会为深圳足球带来怎样的结果,没人知道。但过去的事实说明,深圳足球无论成败,始终摆脱不了帮派足球的左右。
后迟尚斌时代的“帮派足球”
迟尚斌是第一个公开揭露深圳足球“帮派林立”局面的人,他也就成为死得最惨的那个。时至今日,事情已经过去19个月,大迟所耿耿于怀的,都没有说透,也不能说透。
迟尚斌说:“我是被人做下台的,是触碰了固有利益。”没错,这支球队从创建那天起就存在于帮派的斗争中。只是迟尚斌站错了队,站在了有想法没办法的杨塞新一边。
更糟糕的是,迟尚斌并不是一个聪明的教练,他在应对帮派之争时选择堵,而不是疏。他的强硬态度和铁腕政策,促使本来混乱的队伍在他的对立面拧成一股绳,甚至连老实人杨晨都“同流合污”,这就彻底断了他的后路。在整整4个月的交恶过程中,以迟尚斌为首的教练组和以李玮锋、李毅为首的球员间,从管理意识上的分歧,一直加深到无可调和的战争。到最后,迟尚斌和杨塞新在北京喊出的“球霸”,就只能是形同失败者的呻吟了。同时,“迟尚斌事件”对深圳足球来说,也正是“帮派足球”由盛而衰的转折。
此后,郑智、李玮锋、李雷雷相继出走,帮派势力大减。不过,“帮派”的影响依然存在。2006年,在孟庆森和王宝山的力谏下,深圳队保留了李毅和陆博飞、忻峰这些老队员,目的是完成赞助商提出的“保8争6”的要求。迟尚斌的继任者王宝山吸取了教训,本着“和气生财”的原则,纵容大佬们的明争暗斗。然而,和气的王宝山仍然未能改变自己被帮派们整下课的命运。2006年中超后半程,在提前完成保级任务后,王宝山终于遭遇“兵谏”,在几位老队员力陈利弊后,被谢峰取而代之。
在这一年中,深圳足球始终被负面新闻围绕着:主教练竖中指、球员打裁判、外援注册摆乌龙、陆博飞被砍……伴随着这样的动荡,球队先后出现两次5连败,最终排名第11,进22球失44球。直到联赛结束,总经理的人选都无法确定。球迷越来越少,每场门票收入只有万元,冠名赞助商早早宣布退出……
老帮派的存在,老球员的坏习惯,使单纯的小队员在进入一线队后,就如同进入染缸。而这种“沉沦”也是“帮派足球”的需要。当年同样单纯的李玮锋和李毅没有逃过这种模式,其他人就更加“身不由己”。张野、张文钊这些“希望之星”未成名已经“油”了起来。作为“李毅接班人”的尹小龙和黄凤涛,也先后在联赛场上冲撞主裁判,甚至屡教不改。
随着收入的增加,年轻球员已经开始跟着“大哥”混迹娱乐场所。出于老队员对年轻人的“照顾”,刚冒出来的新人一般都可以跟着“大佬”出去长见识,这是“帮派足球”的新陈代谢。当年,李玮锋就连夜开车返回基地,为他十多位“小兄弟”请假,理由是“他们给我过生日”,在主教练朱广沪没表态的情况下,助理教练自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时至今日,这种“传帮带”依然存在。主教练张军心里很清楚,他一手带进一队的十几个小球员,还没获得上场资格,就开始跟着老队员过夜生活,有的甚至玩到天亮才罢休。精神失常的吴小强,发病的原因实际上也和这种严重的“贫富不均”有直接关系。
特殊环境下的必然结果
深圳队从1994年成立开始,就和其他球队不同,这里是“足球沙漠”,没有自己的梯队,所有主力都是从其他队买来的,每个来到深圳的人都曾是大腕,有地位、有势力,“移民”深圳后谁都不服谁,都希望成为队中的核心,于是“拉帮结派”成为最自然的选择。
1998和1999年,深圳队都是最后一轮惊险保级。一支拥有谢峰、彭伟国、江洪的队伍,取得如此糟糕战绩的重要原因就是“帮派”间的分歧,往往前场拼命进攻,后场玩命失误。步调的不一致,像毒品腐蚀着深圳队的肌体。
李玮锋在深圳队的成长过程,可以真实地反映这点。1998年,从巴西归来的李玮锋,极不情愿地转会深圳。当时,深圳队正处“乱世”。朱波、董礼强、谢峰、张军、江洪,还有后来的彭伟国,个个都是“大佬”、个个都有山头。每天下午训练后,彭伟国就开着宝马530,光着上身,穿条短裤,吹着口哨离开笔架山,而在副驾驶上,几乎每天都是不一样的面孔。
李玮锋出现在笔架山基地时,几位“帮主”正在队医房间里按摩。看见已经入选国家队大名单的李玮锋,没人起身欢迎。“哦,来了”,便扭过头去继续做自己的事,只留下李玮锋怯生生地站在一边。那时候,没人管李玮锋叫“大头”,他逢人就叫“哥”,看到一些跟队记者,也是哥啊姐啊的喊得极亲切。
学大佬做大佬,李玮锋骨子里敢作敢为的特质发挥到极致。1998年世界杯后,车范根来到深圳,李玮锋事业的转折点也随之而来。在当时球队前国字号后卫很多的情况下,车范根仍坚持让李玮锋上场。李玮锋第一次出场是在1998年8月与大连的比赛,在一次防守中他不慎将球捅进自家大门,董礼强当场恶狠狠地把他批评了一顿。那顿骂把李玮锋弄懵了,不过他并不清楚,那番骂其实是指向主帅车范根和队里其他“大佬”的,只是迫于形势,只能拿年轻的李玮锋当靶子。
李玮锋和车范根之间的关系,并不如外界传说的那样融洽。一次训练中,生气的车范根以韩国教练的方式踢了李玮锋一脚。其他人一般都不会做声,李玮锋却当与他顶撞起来。那件事后,队中所有大佬都对这位小字辈另眼相看。不过,训练结束后,他悄悄跑到车范根房间,声泪俱下地向他道歉,使车范根非常感动。那时,李玮锋只有21岁,却已经懂得要震得住这些大佬,才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从21岁到29岁,年轻的李玮锋在深圳亲历了一个个大佬的消亡,辅助恩师朱广沪一步步走上顶峰。谁都不会比他更清楚,“球霸”对于深圳足球到底意味着成功,还是失败。
除了暗战,帮派之间也有赤裸裸的斗争。2006年,深圳客场与武汉的比赛,开场仅4分钟,李毅突然走到场边,主动要求下场。在没得到王宝山允许的情况下,他一直站在场边,不对抗不碰球,王宝山无奈将其换下。其实,这是“李毅帮”的蓄谋,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激烈的方式让俱乐部知道他们对王宝山的不满,逼他下课。这件事后,本应遭到重罚的李毅,却荣升为助理教练,王宝山被迫下课。
深圳是一个真正的“夜色都市”,在一些繁忙地带,晚上11点还经常会塞车。而深圳的球员每晚都在灯红酒绿中“忙碌”着。陈永强被砍的酒楼,就是深圳有名的夜店。担任深圳队长多年江洪,就留下了不少“轶事”——他曾经凌晨泡吧被球迷举报,曾经为了出去玩,半夜从宿舍3楼跳下。深圳足球一直充当着中国足球最丑陋一面的“急先锋”,充当着中国足球最真实的反面教材。
一个核心造就冠军
1999赛季后车范根辞职,塔瓦雷斯上任。朱广沪放弃到上海浦东(上海联城的前身)当副总经理的机会,来深圳当领队。事实证明老朱是对的,他为自己,也为李玮锋、李毅以及郑智、李雷雷,把握住了最重要的机会。
塔瓦雷斯刚愎自用的性格,始终无法和深圳“移民球队”的特色相结合。尤其是主动揭发“昆明嫖娼事件”后,与队员间更是水火不容。他的下场和后来的迟尚斌惊人的相似。
塔瓦雷斯下课后,在俱乐部领导和队员见面时,几乎所有队员都拥护朱广沪当主教练,这其中李玮锋居功至伟。这样一来,将“小帮派”变成“大团体”势在必行。
在朱广沪上台后,李玮锋自然成为队长。深圳足球开始了5年的“朱广沪-李玮锋时代”,虽然球迷公然打出了“朱广沪我们不欢迎你”的标语,虽然老队员一个个离开,但成绩说明一切,朱广沪依靠李玮锋、李毅带着其他队淘汰下来的“垃圾队员”,取得了甲A第9名——这是球队4年甲A历史中第一次没有卷入保级漩涡。朱广沪的成功,除了他全身心地投入录像带钻研业务之外,李玮锋在队里把一群懒散的毛头小子团结在一起也是关键。
2005年被砍伤的陈永强,当初对李玮锋言听计从。2000年陈永强到深圳队试训时,见谁都只会点头哈腰,当时就被李玮锋斥责。“你好歹也是(足球城)大连出来的,有什么好怕的?我老家长春根本没有足球传统,我还不是一样能有今天?兄弟,放开手脚踢啊!”2005年,深圳队作客山东,李玮锋因为一次防守上的分歧,伸手掐住陈永强的脖子,陈永强迫于大佬的威势,也只能忍气吞声。
无论是陈永强、王宏伟,还是郑智、李建华,都是在李玮锋的“言传身教”下,从一个啥都不敢做、啥都不敢说的无名小卒,变成朱广沪“铁桶阵”里的猛将。朱广沪心里很清楚,一支球队只能有一个核心,在队中,他是真正的老大,在场上,李玮锋是执行老大。所以,朱广沪会在训练场上教训陈永强、李毅,甚至抽他们巴掌,却绝对不会教训李玮锋。
于是在这段时间,深圳足球进入难得的“独裁”时代,得到的结果是冠军。对于这支建立在移民城市、建立在没有后备力量基础上的球队来说,“球霸”、“帮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一夜辉煌的加快实现。
“帮派足球”豪赌未来
因为整个足球大业都建立在“沙漠”中,深圳足球从成功那天起就注定坠落的未来。张海被捕、朱广沪走人后,深圳足球不可避免地出现急剧变化。当固有成功的模式被打破,“球霸”和“帮派”本身伤害性随之显现出来。
一年前与迟尚斌一起落荒而逃的杨塞新卷土重来,成为真正的老板,当初反对迟尚斌的主力球员最终七零八落。表面上看起来大仇得报的他面对如今的烂摊子,却无能为力。
张军是目前有可能完成深圳足球“大一统”的可能人选。从湖北转会深圳后的5年里,张军经历了昔日大牌倒下的过程,也目睹了朱广沪走向成功的历史。从2003年起,张军潜心修炼,从深圳四队开始挖苗子、打比赛。在最艰苦的岁月里,张军带着这些孩子经历了没有基地、没有训练条件,甚至在三水、清远和深圳来回奔波的日子。现在,他手下6名球员先后进入国青队,大弟子张野去年就成为深圳队主力,二弟子张文钊更获得了国际米兰的垂青。张军手下的这些球员开始走向前台,只有他可以控制深圳足球未来的主力。杨塞新明白,再次实现“大一统”的时代来了。
作为一个对深圳队内部结构了如指掌的人,张军心里非常清楚。只要2007年手下的弟子们能打出成绩,他就能成功,并且很可能成为深圳足球第二个教父。当然,如果开局不利,他也可能“死”得很惨。张军和当年的朱广沪一样,在豪赌自己和深圳队的未来。
那么,深圳足球有可能走出“帮派”阴影,步向更成熟的阶段么?答案是不太可能。
这里不是玩“市长”足球的绿洲,长期以来深圳足球都被资本家把持在手中。深圳雄厚的经济基础,使资本家们希望通过足球得到税收、拨地等方面的收益。张军之后,深圳的三、四线队伍形同虚设,足球梯队有再次荒漠化的危险。可以想象,深圳足球的未来还是靠“买人”,像山东、上海、大连那样源源不断生产球星的现象在深圳不可能出现。
从微观上说,深圳人的经济基础、生活习惯和根深蒂固的“移民观念”,决定了这支球队不可能拥有国内足球豪门扎实的基础和深厚的底蕴。张军的上台是一个“速成法”,通过对这批队员的控制在成绩上达到目标,搭建个人事业的平台。而随着成绩的提高,这些小队员必然成长为球星,甚至不可避免地重现“球霸”,终有一天又会产生反作用力,来消磨这种“控制”,并最终将之“消灭”。
深圳足球是中国足球急功近利的最真实写照,“帮派”的影响在这里表现得最赤裸。深圳足球真正职业化、市场化的出路在哪里,同样也是中国足球苦苦探寻的问题。
每个来到深圳的球员都曾是其他队中的大腕,有地位、有势力,“移民”深圳后都希望成为队中的核心,于是拉帮结派成为最自然的选择。
张军之后,深圳的三、四线队伍形同虚设,梯队建设有再次荒漠化的危险。深圳足球的未来还是靠买人,源源不断产生球星的现象在深圳不可能出现。
管教 比赛中的一次分歧,李玮锋掐住了“小弟’陈永强的脖子,这是”大佬“的职责,李玮锋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掌握着队友的命运。
一夜辉煌 朱广沪2004年带领深圳队夺得冠军的一幕,或许再不会重现。
UID
12472
帖子
12032
精华
0
积分
35204
交易积分
0
阅读权限
40
在线时间
1423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6-17
最后登录
2025-2-15
查看详细资料
TOP
控制面板首页
密码修改
积分交易
积分记录
公众用户组
基本概况
版块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交易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