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屋
原帖由 李逵史莱克 于 2008-11-23 20:02 发表 好的定义是什么?让所有人都觉得“好”才是“好”的定义么? 说一个面吧,不知道兄台知道犯罪心理学这个学科不,这部片子其实对犯罪心理学讲的比较深,假如你对其有一定的认识,光从这一点上你就能在片中获 ...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原帖由 OpEth 于 2008-11-23 20:19 发表 说了半天还是没说出到底好在哪儿。。。。。
原帖由 OpEth 于 2008-11-23 20:27 发表 其实你要说蝙蝠侠系列电影都奇蠢无比,俺也不同意,前面俺说过了,上一部其实就不错,俺觉得第一部蝙蝠侠前传的设定更能表现出蝙蝠侠系列的黑暗世界观,光看环境设定就知道了,第一部高谭市是一个带哥特科幻风格的 ...
原帖由 OpEth 于 2008-11-23 20:42 发表 蝙蝠侠那一身愚蠢的行头放到现实社会显然很不靠谱,所以这正是俺觉得第二部不如第一部的地方,你误解了俺前面说的这个科幻的意思,这里的科幻代表一种风格,并不是说真的很科幻,第一部的高谭市给人感觉就是一个漫 ...
原帖由 OpEth 于 2008-11-23 20:52 发表 老实说小丑的那些伎俩让俺想喷饭的感觉,一开始抢银行,那么多同伙都自相残杀死掉了,本来最后剩下的那个同伙在等校车的时候就想干掉小丑,结果问了一句废话,反而让校车给撞死了,还有把手雷保险拔掉放到人质的手里 ...
原帖由 redemption 于 2008-11-23 20:57 发表 另外当目睹了硬币男的整个转变过程后,蝙蝠侠在结尾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即是选择默默地以一个悲剧英雄而存在,同时结尾的音乐配合蝙蝠侠在黑夜中的镜头又让观众明显感觉到自己和他在一同思索,那就是硬币男的覆灭对于 ...
原帖由 OpEth 于 2008-11-23 20:59 发表 打不开。。。。。
原帖由 OpEth 于 2008-11-23 21:04 发表 你丫啥时候贴对过?这次的还是没对,233马克思。。。。。
原帖由 redemption 于 2008-11-23 21:18 发表 我记得我在别的帖子里提到过: 蝙蝠侠永远找不到杀害父亲的真凶,他扑灭犯罪从一个意义上来说其实是一种面对哥谭市的邪恶势力全面铺开的复仇行为。所以他心中黑暗邪恶的部分永远存在,随时会吞噬自己。戈登象征了 ...
原帖由 OpEth 于 2008-11-23 21:21 发表 你要是这么说,那只能你对剧本的要求也太低了。。。。。 1、同伙完全可以换一个更合理的死法,这样可以让观众对小丑的手段更信服。 2、可以不用塞手雷的方式啊,哪怕直接把人质打死也好,这方法简直脑残得厉害 ...
原帖由 redemption 于 2008-11-23 21:23 发表 恩………… 所以我觉得守护在蝙蝠侠身边的“真正的天使”是罗宾(罗宾这个角色实在太重要了) 每一任罗宾的死都会让蝙蝠侠越发狂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