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新闻] 无聊下半场:索尼认为CMA报告错误,劣化COD将永久性重创PS业务,抗议红霞岛取消PS5版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BeastMa  于 2023-4-9 17:51 发表
我扯个题外话

迪士尼收购漫威和星战为什么不触发反垄断?
漫威娛樂在被迪士尼收購前連獨立製作和發行電影的能力都不夠。鋼鐵人電影的合約是和Paramount簽的,蜘蛛俠的電影製作權在索尼手裡,而Xman是在福克斯手裡。雖然有人物版權,但在電影娛樂市場上2009年的漫威並不是足以左右整個電影行業佈局的力量。

https://www.nytimes.com/2009/09/01/business/media/01disney.html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我爱电玩  于 2023-4-9 20:08 发表
反垄断调查本来就是一个标准模糊、各种利益牵制的事情,打个比方,假设微软这次收购AB成功,然后明年上半年再花300亿收购卡普空,大概率就会遭受反垄断制裁黄掉,如果各位觉得还不会黄,那下半年再花300亿收购世嘉,我相信这时大家都知道一定会黄,那凭什么判定收购贝塞和AB时不构成垄断、再收购卡普空世嘉时就是算垄断了呢?这里面显然是一个“尺度”问题,既然是尺度也就是可以被权利机构拿捏的,也就是对垄断的判定没有硬性标准 就是一事一议。所以就算微软最终收购AB成功也不代表绝对意义上没有垄断行为事实。
不清楚的事情先查 弄清楚了再說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我爱电玩  于 2023-4-9 20:22 发表
对垄断的判定有硬性标准?
壟斷有沒有標準依地區行業和時間當然有不同
你說的是 「反壟斷」,但是有法律基礎的。
中文的反壟斷在不同的地區也有不同的側重,歐盟的「anticompetitive」和美國的「antitrust」在中文裡都是反壟斷,但英文字面意思就能看出區別。
微軟在歐洲用的這套「behavioral remedies」也是有前例證明在歐洲有效的促成通過反壟斷交易審查的手段。因為歐盟對傷害市場競爭的行為極度敏感。
而在市場競爭性之外,資產在收購後的可用性,創造性的傷害是美國監察機構同樣關心的。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如提出有效的證據證明COD在收購後會因發售渠道,平台而存在時間,價格,甚至物理上的障礙而大幅降低市場中大多數玩家(時下就是PC+PS玩家)的遊戲機會的,或者COD在收購後明顯地那削弱或限制開發成本或週期導致遊戲體驗有明顯降級的,都可由觸犯反壟斷法向聯邦法院申述。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