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讨论] 游戏,名符其实的第九艺术??

游戏是第九艺术,这个说法当下已不新鲜。但游戏是否真已经达到了艺术的高度,众说纷纭一时还没有个定论。在此大家不妨来讨论一下 。

游戏哪里体现艺术性?

剧情──承载制作人灵魂的容器
强大的百度百科告诉我们,所谓艺术是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非常拗口,简单举例就是一个真正艺术的制作人可以通过过场表述剧情,来表达几个高度概况的社会意识形态,例如“装酷”“自我人格分裂”甚至是 “追寻生命的意义”这些富含哲理的问题。什么?你说有人在游戏中以纯文字来表达艺术。对不起,那是“文学”艺术的专利,作为艺术门阿九新人类,过场是必需的底限。

影音──不被感知认可的是“宗教”不是“艺术”
显然让游戏接近艺术所需要的绝对不是点阵图的玛丽奥,而是克劳德,当然是CG中,游戏中“麻将牌”克劳德是艺术性有限的。因此画面进步是游戏艺术化的重要途径,这是不可回避的实事。当然一味的高清是低级的艺术追求,实践证明“动态模糊”与低分辨率的应用可以达到莫纳印象派的水准之上。

复刻──游戏平特有的化腐朽为神奇
这样的例子已经太多,将灵魂从原来容器取出,重新放入一个更有美感的容器以最大化提升其艺术价值。如果说演员与导演的差异可以让一部经典电影重拍成垃圾,那么贴图与建模可以九成九把握让一张手纸变成一副名画。也有不少反面教材,饭没隔夜就拿出来炒了一遍又一遍,结果炒成了渣,诶,欲速则不达啊。


是什么档在了游戏与真正艺术之间?

游戏性──艺术性的拖油瓶
游戏性对于游戏犹如盛饭的功能对于国宝级青花瓷碗。只是一件艺术品成为艺术品的之前的基本价值所在。如果还纠结于游戏性情节,其结果就好比要求达芬奇在手套材质纹理和蒙娜丽莎的微笑之间做出选择。那些偏执于游戏性的人还是去玩吃豆人吧,你完全可以得到相同的游戏性体验。

时间长度──曾经拥有与天长地久
好吧,如果你还在乐于数百小时不重复的游戏体验,那你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如同电影是第八艺术而不是电视剧,如同插画可以是艺术而不是连环画。艺术的珍贵和偶然性让我不得不在数量与质量之间谋取平衡,如果你执着于时间长度,就是在苛求上帝。

操作性──不能抽的陀螺才可能成为艺术品
那些希望玩家双手双脚并用的厂商,你们彻底的堕落了。天天抽的陀螺抽1万年它还是一个陀螺或者破旧的陀螺。

最后我突然明白了,我们不能期望所有的游戏都很为艺术,就好像不能期望大芬村能量产艺术一样。有些游戏是艺术,而有些游戏只能永远是游戏。

相信数十年后我会带着我的孙子去罗浮宫欣赏《MGS X》,然后带他回家玩那些真正的游戏。

[ 本帖最后由 Anti-BAN 于 2008-6-17 01:0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8-6-16 17:42 发表


:D
第九城市,想不想笑,堪称艺术家之城啊,还有足球队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8-6-16 18:11 发表
先不问游戏是不是艺术

请问谁是创造“第九艺术”的艺术家?

游戏公司那群朝九晚五的猥琐男?
三个字“制作人”
其他只是工匠


TOP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