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wts 于 2023-10-22 16:14 发表
小说我看过的,其实案情很简单,那个年代这类纯文学小说里的人都神经兮兮的,说话做事都没有什么因果关系,感觉改不成电影,电影里除了老太婆和疯子别的角色的身份差不多全改过了,所以还比较通顺。这电影还行就是怎么感觉画面好糊,黑乎乎的还,不过朱一龙真火呀,我昨天下午看的文艺片居然9成上座率还没有票补,旁边两个小妹妹一边看一边笑。
本帖最后由 wts 于 20231022 16:25 通过手机版编辑
原帖由 @dirlee 于 2023-10-23 17:19 发表
小说谁是凶手?
原帖由 wts 于 2023-10-23 20:2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以下有小说剧透,虽然不等于电影但如果你在意请跳过
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
啦啦啦
小说里就是疯子干的,但是因为都不负责,他总跑出来,然后继续杀人,杀的 ...
原帖由 @Nick666 于 2023-12-7 19:52 发表
国产电影这波杀人回忆模仿秀还没过去呢?
原帖由 @Alloyo 于 2023-12-9 22:49 发表
这片跟杀人回忆有个毛关系
原帖由 yukiecho 于 2023-12-11 05:30 发表
看评价那么好最近上了流媒看了看...
如果觉得这片好为什么不觉得地球最好的夜晚好?
剧情和后半段完全是割裂的,男主开天眼,看个痕迹能知道那么多?非专业演员衬的朱一龙演技像梁朝伟一样
说剧情的话没啥好说的, ...
原帖由 @无印凉粉 于 2023-12-7 18:11 发表
没这么复杂,整部电影最终反映的是接受现实与自我和解这么一个不是很隐晦的命题。
其实我早就想写一点东西了,不过不想剧透,既然流媒体已上,就罗嗦两句。
电影几乎大半的篇幅,马哲都处在一个质疑的状态,质疑受害人,质疑凶手,质疑证人证据证物,质疑同事,质疑领导,质疑妻子,甚至质疑自己。
于是他的质疑,就成了串联整部电影的线索,也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悲剧,质疑受害人,揭穿了受害人的那点独特“爱好”;质疑凶手,导致凶手手下又多了2条人命;质疑证人证据证物,直接导致了托尼老师的死,也间接害死了诗歌社的老师,还有小男孩;质疑同事,发现自己的三等功是臆想的;质疑领导,导致对疯子的抓捕不利,自己差点死在疯子手里;质疑妻子,差点妻离子散;最后的质疑自己,差点就一枪把自己崩了。
臆想中的三等功是一个伏笔,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马哲的精神状态,也让他质疑凶手身份顺理成章,更把观众的思路在电影的前半段彻底带进了马哲这个角色。使观众认为一个拿过三等功的刑警队长,判断一定不会有错,凶手肯定另有他人,也就在潜意识中接受了马哲那种挖地三尺般的调查,还会一起质疑市局对于收押疯子结案这么一个草草收尾的决定,一定是想要掩盖什么,这个时候,观众也就跟着一起进入了一个半疯癫的状态,而且随着剧情的越来越压抑变得越来越疯癫。
这种疯癫,伴随着马哲开枪的一幕来到了高潮,也随着子弹从弹匣中推出而退去。马哲产生了自我怀疑,观众同样也产生了自我怀疑,前面的剧情,到底有哪些是真的?那些是假的?看到这里时,尚无法定论。全剧最突兀的一次转场就是马哲最后一次来到河边,他遇到疯子,制服疯子,同样制服的,也有他自己的疯癫和质疑。原来战友和领导一直都是对的,于是他最后接受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三等功,接受了现实。
影片最后一幕是他给自己刚刚降生不久的孩子洗澡,金色的暖洋洋的阳光第一次出现在银幕上,伴随着孩子那天真懵懂的表情,让马哲感受到了久违的轻松。而这一幕的和解,其实从他和妻子随着花心起舞,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最后的圣母玛丽亚拼图,也并没有因为马哲的疯癫被破坏,至于究竟是马哲自己把拼图重新补了回去,还是他妻子把拼图补了回去,还是说他根本就没有毁过拼图,这个还重要吗?
原帖由 @yukiecho 于 2023-12-11 05:30 发表
看评价那么好最近上了流媒看了看...
如果觉得这片好为什么不觉得地球最好的夜晚好?
剧情和后半段完全是割裂的,男主开天眼,看个痕迹能知道那么多?非专业演员衬的朱一龙演技像梁朝伟一样
说剧情的话没啥好说的,余华的隐喻他也没怎么讨论,加了很多自己的私活,还有混淆视听的镜头,说是杀人回忆那也太假了。男主相关的前面毫无铺垫,一度以为是闹鬼。每个人解读都是那套,但是电影中有表现超过5分钟吗?基本都是脑补。现在想想闪灵真TM经典,恐怖之余把整个过程都拍的丝滑
说氛围的话,不如看毕赣。毕赣最失败的就是拍太长了,地球前面剪掉点全片搞个90分钟豆瓣评分不得直冲9.0
最大感受是文艺青年原来最喜欢奇情情节+超现实表现
原帖由 @无印凉粉 于 2023-12-7 18:11 发表
没这么复杂,整部电影最终反映的是接受现实与自我和解这么一个不是很隐晦的命题。
其实我早就想写一点东西了,不过不想剧透,既然流媒体已上,就罗嗦两句。
电影几乎大半的篇幅,马哲都处在一个质疑的状态,质疑受害人,质疑凶手,质疑证人证据证物,质疑同事,质疑领导,质疑妻子,甚至质疑自己。
于是他的质疑,就成了串联整部电影的线索,也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悲剧,质疑受害人,揭穿了受害人的那点独特“爱好”;质疑凶手,导致凶手手下又多了2条人命;质疑证人证据证物,直接导致了托尼老师的死,也间接害死了诗歌社的老师,还有小男孩;质疑同事,发现自己的三等功是臆想的;质疑领导,导致对疯子的抓捕不利,自己差点死在疯子手里;质疑妻子,差点妻离子散;最后的质疑自己,差点就一枪把自己崩了。
臆想中的三等功是一个伏笔,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马哲的精神状态,也让他质疑凶手身份顺理成章,更把观众的思路在电影的前半段彻底带进了马哲这个角色。使观众认为一个拿过三等功的刑警队长,判断一定不会有错,凶手肯定另有他人,也就在潜意识中接受了马哲那种挖地三尺般的调查,还会一起质疑市局对于收押疯子结案这么一个草草收尾的决定,一定是想要掩盖什么,这个时候,观众也就跟着一起进入了一个半疯癫的状态,而且随着剧情的越来越压抑变得越来越疯癫。
这种疯癫,伴随着马哲开枪的一幕来到了高潮,也随着子弹从弹匣中推出而退去。马哲产生了自我怀疑,观众同样也产生了自我怀疑,前面的剧情,到底有哪些是真的?那些是假的?看到这里时,尚无法定论。全剧最突兀的一次转场就是马哲最后一次来到河边,他遇到疯子,制服疯子,同样制服的,也有他自己的疯癫和质疑。原来战友和领导一直都是对的,于是他最后接受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三等功,接受了现实。
影片最后一幕是他给自己刚刚降生不久的孩子洗澡,金色的暖洋洋的阳光第一次出现在银幕上,伴随着孩子那天真懵懂的表情,让马哲感受到了久违的轻松。而这一幕的和解,其实从他和妻子随着花心起舞,就已经埋下了伏笔。最后的圣母玛丽亚拼图,也并没有因为马哲的疯癫被破坏,至于究竟是马哲自己把拼图重新补了回去,还是他妻子把拼图补了回去,还是说他根本就没有毁过拼图,这个还重要吗?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