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讨论)关于世嘉土星成本控制的疑问,以及一些假设性提问。 [打印本页]

作者: dabing    时间: 2023-8-29 11:04     标题: (讨论)关于世嘉土星成本控制的疑问,以及一些假设性提问。

理性讨论,如果只有情绪输出,请勿回贴。

世嘉土星杂志,第一期,采访提问当时研究开发部副部长浜田和彦,对主机开发的困惑。
浜田:与其说是困惑,作为一个工程师,既然要做,就有一种想把当时的SYSTME32和MODEL1更为便宜的搬到家里。
设计思想上并没有太多的差别,但是,主要是成本方面。该如何控制它。
如果是街机,价格方面是不太在乎的,制作方面比较自由。ROM和RAM可以随便加,可以为所欲为。
而家用主机是有价格限制的,在限制的范围内,哪些部分可以通用这一块,下了很多功夫。
只是,我们会尽可能的堆料来制作。
提问:和成本方面的战斗怎么样了?
浜田:我是做了点计算,很悲催(笑)。结果上,和其它主机相比较,软件开发会说希望加上这个或那个(功能?)。
而且,街机的技术一直在发展。受此影响,硬件开发时,会想这价格上涨了该怎么办呢之类的,可进行了多次的商讨后,都是我这儿妥协了,把(功能?)包括了进来。
所以就有点贵啦(笑)。本来是要在30000日元以下出的。
但在仕样变更前,改为了50000日元以下,虽然之后硬件规格一直往上走,价格还是保持了下来。
因为是分散处理设计,有些不能能用的部分也花费了各种心思。与街机设计相比缺少了部分的自由度,这部分必须靠智慧来补齐。
所以说这是工作人员全体的努力结晶。

……………………………………………………………………………………………………
以下是提问铃木裕。
提问世嘉土星的双CPU,所谓的分散处理设计是?
铃木:是我强烈要求双CPU的。当然,如果是双CPU,对于程序员来说,需要相当的技术力量,但考虑到在3D才是主流的时代,我认为双CPU更好。
3D这个东西,处理起来负担是非常大的。所以世嘉土星搭载了两片SH2。但是,如果不需要3D的情况下,1CPU也是够用的,SH2有足够的性能。
这主要是为了对应将来的(发展)。

………………………………………………………………………………………………………

我这儿的疑问是,发售初期,土星是亏本销售还是平价销售。
土星退市前,强行降价10000日元进行销售,每台亏本10000日元,导致的特别损失好像是443亿日元。
这里最奇怪的地方在于,按电脑的思路,根据摩尔定率,CPU内存等芯片应该是1年减半,94年发售的机器,98年成本不说归零,基本不值钱才对。
根本原因是否用的非泛用型芯片导致采购价格一直下不来?

我曾设想是,为什么用INTEL的CPU,3DFX的显示芯片,就是这东西采购价格是一年砍一半,主机初期哪怕亏钱,第二年成本,芯片内存上面至少减半。

以电脑主机的思路来组游戏主机的话,成本是否会大幅的下降。
作者: 脏小鸟    时间: 2023-8-29 11:22

https://mdshock.com/2020/06/16/t ... nd-the-sega-saturn/

这篇文章应该可以比较好的回答你的疑问,当时还谈不上泛用型RISC芯片,SH能出来靠的都是世嘉
同样道理,MIPS R3000 最重要的客户也是PS
你说的PC架构在93年还不成立
作者: 卖哥    时间: 2023-8-29 11:2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土星芯片不是啥奇葩定制货,是已经推出一定时间的芯片,不是绝对主流但也是市场上容易采购的。
作者: 爱猫咪的薛定谔    时间: 2023-8-29 11:25

成本会下降,比如内存光驱等通用部件,所以ps可以卖到99刀
作者: hanzo    时间: 2023-8-29 11:32

时隔多年想想也挺有趣,当年铃木裕身为街机拳头部门AM2研的部长,对家用机做这么深度定制的设计

然后在移植游戏的时候又不怎么上心,效果不好就骂微软的系统不够好
作者: 小粉粉    时间: 2023-8-29 11:32

土星初期每卖出一台主机亏损3万日元,后期是一台主机亏损1万日元。
作者: dabing    时间: 2023-8-29 11:42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23-8-29 11:2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土星芯片不是啥奇葩定制货,是已经推出一定时间的芯片,不是绝对主流但也是市场上容易采购的。
SH2肯定是定制货。
VDP1 VDP2也是定制货。
作者: bazinga    时间: 2023-8-29 11:4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土星本身没什么问题,硬件设计上也是一贯水准。如果还是世嘉和任天堂的竞争,土星应该会成功且会压N64一头。

SONY的入局只能说是个意外,有点降维打击的味道。和家电巨头比设计,比集成度,比成本控制,怎么可能呢。世嘉就输在土星售价过高上,否则还是有一拼的。

就连微软在历代XBOX设计上,成本和性能的平衡也比不上PS,何况世嘉。按照摩尔定律,芯片成本降价不假,但是竞品也会降价,集成度成本比你会更低。

本帖最后由 bazinga 于 2023-8-29 11:48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ggggfr    时间: 2023-8-29 11:4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世嘉定制硬件应该比较舍得花钱
老黄说自己显卡方向错误0产出,世嘉照样把研发费给了他,英伟达起死回生
作者: 脏小鸟    时间: 2023-8-29 11:52

引用:
原帖由 hanzo 于 2023-8-29 11:32 发表
时隔多年想想也挺有趣,当年铃木裕身为街机拳头部门AM2研的部长,对家用机做这么深度定制的设计

然后在移植游戏的时候又不怎么上心,效果不好就骂微软的系统不够好
双CPU和超频,放到现在来想都是不可思议的昏招,但土星VF1、2移植度都不算低吧
作者: hanzo    时间: 2023-8-29 11:58

引用:
原帖由 bazinga 于 2023-8-29 11:4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土星本身没什么问题,硬件设计上也是一贯水准。如果还是世嘉和任天堂的竞争,土星应该会成功且会压N64一头。

SONY的入局只能说是个意外,有点降维打击的味道。和家电巨头比设计 ...
要谈一贯水准,前一代主机MD反而更具有前瞻性,移植SSF2都能压SFC一头

对手PS用的是namco的system11的互换框架设计,这在当时已经做好了DAYTONA USA正在做VF2的铃木裕眼里也不是什么像样的对手

那么问题来了,执意堆两块SH2究竟用意何在?真以为两台PS2能串联出PS4的效果?

[ 本帖最后由 hanzo 于 2023-8-29 12:03 编辑 ]
作者: 脏小鸟    时间: 2023-8-29 12:01

引用:
原帖由 bazinga 于 2023-8-29 11:4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土星本身没什么问题,硬件设计上也是一贯水准。如果还是世嘉和任天堂的竞争,土星应该会成功且会压N64一头。

SONY的入局只能说是个意外,有点降维打击的味道。和家电巨头比设计 ...
1996年秋N64姗姗来迟,到1997年秋的北美市场就只剩下任索两家在打了,你的假设只在土星直接占了PS生态位这种情况下有可能,然而世嘉从来就没表现出索尼那种运作能力,渠道上也没那先天优势
作者: hanzo    时间: 2023-8-29 12:06

引用:
原帖由 脏小鸟 于 2023-8-29 12:01 发表

1996年秋N64姗姗来迟,到1997年秋的北美市场就只剩下任索两家在打了,你的假设只在土星直接占了PS生态位这种情况下有可能,然而世嘉从来就没表现出索尼那种运作能力,渠道上也没那先天优势
最大的问题是N64做的是家用机定制游戏类型,SEGA仍然只能倚重街机开发部

靠什么去在软件层面竞争?VR摄影棚吗。。。
作者: hanzo    时间: 2023-8-29 12:09

引用:
原帖由 脏小鸟 于 2023-8-29 11:52 发表

双CPU和超频,放到现在来想都是不可思议的昏招,但土星VF1、2移植度都不算低吧
VF1没啥好讨论的,32X就有移植,土星上还做了个remix,作用其实应该接近X1上的士官长合集

VF2画质的劣化是可以接受的,拿掉光影和3D场景,修剪点建模,但比较致命的问题是判定帧率跟街机版也是不同的,街机版的输入手感跟土星版有明显的差异
作者: 脏小鸟    时间: 2023-8-29 12:10

引用:
原帖由 hanzo 于 2023-8-29 12:06 发表

最大的问题是N64做的是家用机定制游戏类型,SEGA仍然只能倚重街机开发部

靠什么去在软件层面竞争?VR摄影棚吗。。。
他应该是假设FF7给土星了
作者: dabing    时间: 2023-8-29 12:22

引用:
原帖由 脏小鸟 于 2023-8-29 11:22 发表
https://mdshock.com/2020/06/16/t ... nd-the-sega-saturn/

这篇文章应该可以比较好的回答你的疑问,当时还谈不上泛用型RISC芯片,SH能出来靠的都是世嘉
同样道理,MIPS R3000 最重要 ...
但INTEL的CPU理论上是可以选在里面的,甚至可以要INTEL给RISC版的,更便宜版本。
当时TENLT内部也有讨论要不要出RISC版的CPU,后来好像是作罢了。

主要是SH2没卵用,价格不知道多少。

以下是1995年COMDEX上面的数据。

Multimedia Pentium
 Pentiumを搭載した家庭向けのマルチメディア・パソコンが多数出ていた。
 ハードウェア構成は、おおむね、以下のようなものである。
CPU        Pentium 75MHz
RAM        8MB
VRAM        2MB
HD        814MB
CRT        15"
CD-ROM        2倍速
Sound        16bit Sound card/Stereo Speaker
FAX/Modem        14.4Mhz
 これで、定価2500ドルくらい。1ドル80円とすると20万円である。新聞には、Packard BellのPentium 60にDECのカラープリンターが付いて1800ドルと広告が載っている。15万円程度である。
 ホームユースだからこそ、Pentiumが必要となる。その理由は「サウンド、動画とCPUの能力を要するアプリが多い」のと「商品寿命が長い」ためである。ビジネス向けとは異なり、自前で購入するので、3、4年はみんな使う気でいる。
作者: 爱猫咪的薛定谔    时间: 2023-8-29 12:23

引用:
原帖由 ggggfr 于 2023-8-29 03:4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世嘉定制硬件应该比较舍得花钱
老黄说自己显卡方向错误0产出,世嘉照样把研发费给了他,英伟达起死回生
sega 在pc端 的ss移植游戏专用加速卡里用了nv的芯片
也不知道为什么不用ss本身的
作者: 爱猫咪的薛定谔    时间: 2023-8-29 12:27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3-8-29 04:22 发表


但INTEL的CPU理论上是可以选在里面的,甚至可以要INTEL给RISC版的,更便宜版本。
当时TENLT内部也有讨论要不要出RISC版的CPU,后来好像是作罢了。

主要是SH2没卵用,价格不知道多少。

以下是1995年COMDEX ...
只要只有一家供应商,所谓定制还是通用在成本上就没有区别
主机拿部件都是和供应商谈的,不受市价影响,xbox用nv gpu,只看合同怎么定,nv当时成本如何没什么关系
只有多供应商的通用部件才和diy市场同步,比如光驱
作者: bazinga    时间: 2023-8-29 12: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脏小鸟  于 2023-8-29 12:01 发表
1996年秋N64姗姗来迟,到1997年秋的北美市场就只剩下任索两家在打了,你的假设只在土星直接占了PS生态位这种情况下有可能,然而世嘉从来就没表现出索尼那种运作能力,渠道上也没那先天优势
我是假设索尼没入局,土星凭借唯一的次世代光碟主机,面对N64卡带机还是有优势的,对欧美那一票开发商更是有吸引力

土星设计没问题,只不过PS1太强了。94年前连3DFX都没诞生,没有任何通用方案,3D图形技术上到图形工作站,下到街机主机商,都在各自摸索。以当时业界的技术力,PS1的成本,3D性能,综合看几乎是完美的。
作者: 脏小鸟    时间: 2023-8-29 12:32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3-8-29 12:22 发表


但INTEL的CPU理论上是可以选在里面的,甚至可以要INTEL给RISC版的,更便宜版本。
当时TENLT内部也有讨论要不要出RISC版的CPU,后来好像是作罢了。

主要是SH2没卵用,价格不知道多少。

以下是1995年COMDEX ...
你贴这价格上就没可能了
作者: hanzo    时间: 2023-8-29 12:34

引用:
原帖由 bazinga 于 2023-8-29 12:3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我是假设索尼没入局,土星凭借唯一的次世代光碟主机,面对N64卡带机还是有优势的,对欧美那一票开发商更是有吸引力

土星设计没问题,只不过PS1太强了。94年前连3DFX都没诞生,没 ...
PS不强,只是正常思路设计的成本相对平衡的主机,产能也能保证,94年12月发售,出来半年到95年五月底就一百万了(同年还达成了二百万)

各方面看,土星怎么可能没问题

N64也是昏招一堆,继续用卡带是最大的问题,3D明明是最强的,结果贴图跟不上

[ 本帖最后由 hanzo 于 2023-8-29 12:39 编辑 ]
作者: 爱猫咪的薛定谔    时间: 2023-8-29 12:34

intel 连低价给苹果供应 ip soc都不愿意,sega要靠找他定制降低成本显然是想多了...
作者: dabing    时间: 2023-8-29 12:39

引用:
原帖由 爱猫咪的薛定谔 于 2023-8-29 12:27 发表

只要只有一家供应商,所谓定制还是通用在成本上就没有区别
主机拿部件都是和供应商谈的,不受市价影响,xbox用nv gpu,只看合同怎么定,nv当时成本如何没什么关系
只有多供应商的通用部件才和diy市场同步,比如光 ...
所以说采购通用部件来搭主机。包括CPU内存显卡声卡,除了VOODOO要等95年才有样品。

CPU INTEL 60MHZ
内存 真不值钱,4MB内存95年大口采购才1000日元
显卡就VDP1留着做2D,VOODOO来做3D
声卡当年不太清楚,创新不知道做没做了,SEGA用的是YAMAHA+Z80
采用这些通用配件的好处是一年砍一半成本,4年后基本没成本。
作者: hanzo    时间: 2023-8-29 12:41

4年后没成本我笑了,没恶意
作者: 爱猫咪的薛定谔    时间: 2023-8-29 12:42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3-8-29 04:39 发表


所以说采购通用部件来搭主机。包括CPU内存显卡声卡,除了VOODOO要等95年才有样品。

CPU INTEL 60MHZ
内存 真不值钱,4MB内存95年大口采购才1000日元
显卡就VDP1留着做2D,VOODOO来做3D
声卡当年不太清楚, ...
采购了就不是通用的
即使是烂大街的 fc cpu,任天堂也只找理光做,因为谈好的定制本来就是低价了,和市价没有关系
你问3dfx买部件,别人都做voodoo3了,还要专门给你做退市的voodoo1,所以为啥便宜呢?

你要低价就买授权自己找工厂做,那也更接近定制
作者: 爱猫咪的薛定谔    时间: 2023-8-29 12:46

内存 真不值钱,4MB内存95年大口采购才1000日元

另外这数据出处是哪里,94年还这么贵,95年就白菜了?
作者: dabing    时间: 2023-8-29 12:58

引用:
原帖由 爱猫咪的薛定谔 于 2023-8-29 12:46 发表
内存 真不值钱,4MB内存95年大口采购才1000日元

另外这数据出处是哪里,94年还这么贵,95年就白菜了?
发了图。
作者: dabing    时间: 2023-8-29 13:00

引用:
原帖由 爱猫咪的薛定谔 于 2023-8-29 12:42 发表

采购了就不是通用的
即使是烂大街的 fc cpu,任天堂也只找理光做,因为谈好的定制本来就是低价了,和市价没有关系
你问3dfx买部件,别人都做voodoo3了,还要专门给你做退市的voodoo1,所以为啥便宜呢?

你要低 ...
VOODOO的芯片也不是VOODOO开厂生产吧?
当年是谁代工不太清楚。
作者: 爱猫咪的薛定谔    时间: 2023-8-29 13:02

这图上显然不是byte价格,所以你要乘8倍...
作者: 爱猫咪的薛定谔    时间: 2023-8-29 13:05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3-8-29 05:00 发表


VOODOO的芯片也不是VOODOO开厂生产吧?
当年是谁代工不太清楚。
微软向nv买xbox gpu也是nv再找代工,别人没理由因为成本下降就便宜卖,因为你也找不到替代品
作者: dabing    时间: 2023-8-29 13:12

引用:
原帖由 爱猫咪的薛定谔 于 2023-8-29 13:02 发表
这图上显然不是byte价格,所以你要乘8倍...
半導体メモリ市場における技術と戦略-次世代DRAM
をめぐる競争著者 近藤 光
雑誌名 Informatics
巻 2-2
ページ 29-40
発行年 2009-03-31
URL http://hdl.handle.net/10291/9295

这篇文字显然不是说游戏机的,而是说电脑的,电脑上Mb并不使用。
全文都是MB为主。
也没有对图片有特别的说明。
有兴趣请自行翻阅。
作者: 爱猫咪的薛定谔    时间: 2023-8-29 13:13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3-8-29 05:12 发表


半導体メモリ市場における技術と戦略-次世代DRAM
をめぐる競争著者 近藤 光
雑誌名 Informatics
巻 2-2
ページ 29-40
発行年 2009-03-31
URL http://hdl.handle.net/10291/9295

这篇文字显然不是说游戏 ...
不可能的,另外pc 说内存颗粒也是用bit
你看看99年台湾地震时候64m内存在你图上的价格走势
作者: dabing    时间: 2023-8-29 13:14

引用:
原帖由 爱猫咪的薛定谔 于 2023-8-29 13:05 发表

微软向nv买xbox gpu也是nv再找代工,别人没理由因为成本下降就便宜卖,因为你也找不到替代品
那还是合同的事情,采购前把每年降幅定下来再签。

签之前本来也不止一家。
作者: dabing    时间: 2023-8-29 13:15

引用:
原帖由 爱猫咪的薛定谔 于 2023-8-29 13:13 发表

不可能的,另外pc 说内存颗粒也是用bit
你看看99年台湾地震时候64m内存在你图上的价格走势
地震后涨了一倍有余。我这个有印象。
你不能把地震当常态。
作者: 爱猫咪的薛定谔    时间: 2023-8-29 13:17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3-8-29 05:15 发表


地震后涨了一倍有余。我这个有印象。
你不能把地震当常态。
那你记得地震前什么价格么
你图上才多少日元...
作者: 爱猫咪的薛定谔    时间: 2023-8-29 13:18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3-8-29 05:14 发表


那还是合同的事情,采购前把每年降幅定下来再签。

签之前本来也不止一家。
既然是一开始就定好价格,那定制还是通用有什么区别呢?
作者: KainX    时间: 2023-8-29 13:32

引用:
原帖由 hanzo 于 2023-8-29 11:58 发表
...
那么问题来了,执意堆两块SH2究竟用意何在?真以为两台PS2能串联出PS4的效果?
土星几乎所有的3D游戏都靠Slave CPU给多边形定位,执行效率不好说,但Slave CPU的实际利用率是能测出来的。

土星模拟器SSF选项里slave SH2这一项可以给CPU2降速,比如把CPU2降速到80%玩VF2、测得游戏依然可以全速运行,再低游戏就不能全速了,那么就可以以此证明VF2对土星CPU2的使用率是80%。
还有像梦美、索尼克R这样的CPU2降速1%游戏都不能全速运行,那就说明这俩游戏对CPU2的使用率是100%。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测得的CPU2使用率并不一定完全是用于多边形定位,要想知道土星运行游戏时各个处理器具体都在干什么需要修改ssf.ini里的showregister=1
再次强调使用率!=执行效率

[ 本帖最后由 KainX 于 2023-8-29 13:51 编辑 ]
作者: dabing    时间: 2023-8-29 13:40

引用:
原帖由 爱猫咪的薛定谔 于 2023-8-29 13:18 发表

既然是一开始就定好价格,那定制还是通用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在于定制版的不会同意降价。

通用的卖谁都是卖。

NV和AMD做出来的芯片卖给板卡商,板卡商做显卡卖用户。

定制的只能卖主机商。
作者: 爱猫咪的薛定谔    时间: 2023-8-29 13:46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3-8-29 05:40 发表


区别在于定制版的不会同意降价。

通用的卖谁都是卖。

NV和AMD做出来的芯片卖给板卡商,板卡商做显卡卖用户。

定制的只能卖主机商。
现实中,nv 给xbox 供货,它同意降价了吗
通用卖谁都一样的前提是一开始你拿货就等于普通批发商进货,你觉得intel批发cpu给世嘉会收多少钱

[ 本帖最后由 爱猫咪的薛定谔 于 2023-8-29 05:48 编辑 ]
作者: dabing    时间: 2023-8-29 13:52

引用:
原帖由 爱猫咪的薛定谔 于 2023-8-29 13:17 发表

那你记得地震前什么价格么
你图上才多少日元...
这个确实无法确认。
但要说8倍这个价格,也不太像。
作者: 爱猫咪的薛定谔    时间: 2023-8-29 13:5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3-8-29 05:52 发表
这个确实无法确认。
但要说8倍这个价格,也不太像。
8倍正好,你图上地震前64m 低到700日元,才50人民币左右
作者: dabing    时间: 2023-8-29 13:55

引用:
原帖由 爱猫咪的薛定谔 于 2023-8-29 13:46 发表

现实中,nv 给xbox 供货,它同意降价了吗
通用卖谁都一样的前提是一开始你拿货就等于普通批发商进货,你觉得intel批发cpu给世嘉会收多少钱
就按普通批发商进货。
INTEL不至于涨价卖。
作者: 爱猫咪的薛定谔    时间: 2023-8-29 13:5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3-8-29 05:55 发表
就按普通批发商进货。
INTEL不至于涨价卖。
那你觉得94年直接买Intel  CPU 给土星反而成本低是么…

那世嘉当年为啥不直接买68000,而要找授权厂谈兼容的…

本帖最后由 爱猫咪的薛定谔 于 2023-8-29 05:57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dabing    时间: 2023-8-29 14:00

引用:
原帖由 爱猫咪的薛定谔 于 2023-8-29 13:5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那你觉得94年直接买Intel  CPU 给土星反而成本低是么…

那世嘉当年为啥不直接买68000,而要找授权厂谈兼容的…

本帖最后由 爱猫咪的薛定谔 于 2023-8-29 05:57 通过手机版编辑 ...
是之后成本下的快。
而不会停产前每台都亏损。
作者: 聋则嗅明XP    时间: 2023-8-29 14:0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爱猫咪的薛定谔  于 2023-8-29 12:23 发表
sega 在pc端 的ss移植游戏专用加速卡里用了nv的芯片
也不知道为什么不用ss本身的
土星是用2d的四边形构建3d,早期老黄的nv1芯片就是仿造土星的四边形3d为基础的,所以有基层的兼容性。以当时的算力,四边形3d的效率其实比三角形高,但三角形有利于搭建者的工作方便,随着算力和技术提升,四边形3d也就被抛弃了。
作者: 爱猫咪的薛定谔    时间: 2023-8-29 14:0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3-8-29 06:00 发表
是之后成本下的快。
而不会停产前每台都亏损。
你看到的跌价快,恰恰是因为批发价本来就高,找供应商签长期供货价格能压更低,一开始就低价
作者: dabing    时间: 2023-8-29 14:09

引用:
原帖由 爱猫咪的薛定谔 于 2023-8-29 14:0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你看到的跌价快,恰恰是因为批发价本来就高,找供应商签长期供货价格能压更低,一开始就低价
不至于吧。
一年砍半,两年后25%的价格,三年后是10%的价格。
单纯说芯片CPU显卡这方面。
一开始就定市场价的30%?第二年10%?
感觉要不到这价格吧。
作者: 爱猫咪的薛定谔    时间: 2023-8-29 14:11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3-8-29 06:09 发表

不至于吧。
一年砍半,两年后25%的价格,三年后是10%的价格。
单纯说芯片CPU显卡这方面。
一开始就定市场价的30%?第二年10%?
感觉要不到这价格吧。
世嘉买68000 比通用市场 价格低90%,这还是在当年68000已经不是新产品的情况下
作者: dabing    时间: 2023-8-29 14:11

引用:
原帖由 聋则嗅明XP 于 2023-8-29 14:0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土星是用2d的四边形构建3d,早期老黄的nv1芯片就是仿造土星的四边形3d为基础的,所以有基层的兼容性。以当时的算力,四边形3d的效率其实比三角形高,但三角形有利于搭建者的工作方便 ...
记得SEGA要NV做三角形的,NV一开始没做,还是四边形,后来才做三角形的。

如果DC干脆晚点出,用GEFORCE2多好。

另外,除了700W刀,再给个1000W刀,买个30%的股权就完美了。
作者: 卖哥    时间: 2023-8-29 14:12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3-8-29 14:11 发表


记得SEGA要NV做三角形的,NV一开始没做,还是四边形,后来才做三角形的。

如果DC干脆晚点出,用GEFORCE2多好。

另外,除了700W刀,再给个1000W刀,买个30%的股权就完美了。
有30%股权大概就经营坏了
作者: md2    时间: 2023-8-29 14:13

你对电子产品的制造成本估算方法错误。

在90年代电子产品的制造还是半自动化,制造成本是很高的,不能像现在这样光计算芯片价格。
比如MD主机,你猜猜68000的CPU是多少钱拿的货?
400日元。

按照这个模式推算,SS的CPU显卡加上内存光驱这些主要原件的采购价格不能超过2万日元,总成本才能控制在5万以下。
作者: dabing    时间: 2023-8-29 14:13

引用:
原帖由 爱猫咪的薛定谔 于 2023-8-29 14:11 发表

世嘉买68000 比通用市场 价格低90%,这还是在当年68000已经不是新产品的情况下


哪儿看到的报价?
作者: 爱猫咪的薛定谔    时间: 2023-8-29 14:13

引用:
原帖由 卖哥 于 2023-8-29 06:12 发表

有30%股权大概就经营坏了
是必然,毕竟老黄也没多少股份,早就跑路办新公司了233
作者: 爱猫咪的薛定谔    时间: 2023-8-29 14:15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3-8-29 06:13 发表




哪儿看到的报价?
你说自己最近一直在研究这些啊...
作者: dabing    时间: 2023-8-29 14:18

引用:
原帖由 md2 于 2023-8-29 14:13 发表
你对电子产品的制造成本估算方法错误。

在90年代电子产品的制造还是半自动化,制造成本是很高的,不能像现在这样光计算芯片价格。
比如MD主机,你猜猜68000的CPU是多少钱拿的货?
400日元。

按照这个模式推算 ...
需要大量人工的意思么。
这测算不出来多少成本。
猜不出来。
作者: bazinga    时间: 2023-8-29 15:0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hanzo  于 2023-8-29 12:34 发表
PS不强,只是正常思路设计的成本相对平衡的主机,产能也能保证,94年12月发售,出来半年到95年五月底就一百万了(同年还达成了二百万)

各方面看,土星怎么可能没问题

N64也是昏招一堆,继续用卡带是最大的问题,3D明明是最强的,结果贴图跟不上
说的就是PS1性能和成本综合考量最佳,当年索尼有CD ROM专利,又自研音频芯片,又是家电大厂,用的硬件上同时代根本找不出来能打的。

土星是有问题,看和谁比,如果只和N64比,硬件上也不见得差多少,CD ROM对比卡带优势还是挺大的。
作者: bazinga    时间: 2023-8-29 15:3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3-8-29 11:04 发表
理性讨论,如果只有情绪输出,请勿回贴。

世嘉土星杂志,第一期,采访提问当时研究开发部副部长浜田和彦,对主机开发的困惑。
浜田:与其说是困惑,作为一个工程师,既然要做,就有一种想把当时的SYSTME32和MODEL1更为便宜的搬到家里。
设计思想上并没有太多的差别,但是,主要是成本方面。该如何控制它。
如果是街机,价格方面是不太在乎的,制作方面比较自由。ROM和RAM可以随便加,可以为所欲为。
而家用主机是有价格限制的,在限制的范围内,哪些部分可以通用这一块,下了很多功夫。
只是,我们会尽可能的堆料来制作。
提问:和成本方面的战斗怎么样了?
浜田:我是做了点计算,很悲催(笑)。结果上,和其它主机相比较,软件开发会说希望加上这个或那个(功能?)。
而且,街机的技术一直在发展。受此影响,硬件开发时,会想这价格上涨了该怎么办呢之类的,可进行了多次的商讨后,都是我这儿妥协了,把(功能?)包括了进来。
所以就有点贵啦(笑)。本来是要在30000日元以下出的。
但在仕样变更前,改为了50000日元以下,虽然之后硬件规格一直往上走,价格还是保持了下来。
因为是分散处理设计,有些不能能用的部分也花费了各种心思。与街机设计相比缺少了部分的自由度,这部分必须靠智慧来补齐。
所以说这是工作人员全体的努力结晶。

……………………………………………………………………………………………………
以下是提问铃木裕。
提问世嘉土星的双CPU,所谓的分散处理设计是?
铃木:是我强烈要求双CPU的。当然,如果是双CPU,对于程序员来说,需要相当的技术力量,但考虑到在3D才是主流的时代,我认为双CPU更好。
3D这个东西,处理起来负担是非常大的。所以世嘉土星搭载了两片SH2。但是,如果不需要3D的情况下,1CPU也是够用的,SH2有足够的性能。
这主要是为了对应将来的(发展)。

………………………………………………………………………………………………………

我这儿的疑问是,发售初期,土星是亏本销售还是平价销售。
土星退市前,强行降价10000日元进行销售,每台亏本10000日元,导致的特别损失好像是443亿日元。
这里最奇怪的地方在于,按电脑的思路,根据摩尔定率,CPU内存等芯片应该是1年减半,94年发售的机器,98年成本不说归零,基本不值钱才对。
根本原因是否用的非泛用型芯片导致采购价格一直下不来?

我曾设想是,为什么用INTEL的CPU,3DFX的显示芯片,就是这东西采购价格是一年砍 ...
1,杠神说的对,大批量采购就接近泛用型,土星成本高昂和这个没什么关系。

比如MD神u,68000,当时一块68000 CPU在东京秋叶原电子市场上的售价高达21000日元,佐藤秀树承诺一次性购入30万块,希望单块售价降低到2100日元。一般看来,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更不可思议的是,摩托罗拉居然同意了。

2.土星成本居高不下,除了两个CPU以外,主要是主机设计水平问题,电路复杂导致集成度优化困难,成本下降幅度比不上PS

3.以电脑思路设计主机在90初行不通,消费级CPU GPU都是初级阶段,标准繁多,尤其是3D还是摸索阶段。土星设计阶段还没有3DFX这个公司呢
作者: bazinga    时间: 2023-8-29 15:3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脏小鸟  于 2023-8-29 11:52 发表
双CPU和超频,放到现在来想都是不可思议的昏招,但土星VF1、2移植度都不算低吧
世嘉街机基版是不是有双CPU设计?我记得好像在哪里看到过,如果这样也能解释为什么铃木裕玩命给土星双SH4
作者: 久多良木健    时间: 2023-8-29 16:0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3-8-29 14:11 发表
记得SEGA要NV做三角形的,NV一开始没做,还是四边形,后来才做三角形的。

如果DC干脆晚点出,用GEFORCE2多好。

另外,除了700W刀,再给个1000W刀,买个30%的股权就完美了。
感谢你传授的世嘉速死法
老黄用过gf3,大法用过gf7,都是用一次再也不用了
任天堂也只接受濒临退市的老黄芯片
作者: dabing    时间: 2023-8-29 16:08

引用:
原帖由 久多良木健 于 2023-8-29 16:0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感谢你传授的世嘉速死法
老黄用过gf3,大法用过gf7,都是用一次再也不用了
任天堂也只接受濒临退市的老黄芯片
显示芯片就两家。
现在。
作者: dabing    时间: 2023-8-29 16:16

引用:
原帖由 bazinga 于 2023-8-29 15:3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1,杠神说的对,大批量采购就接近泛用型,土星成本高昂和这个没什么关系。

比如MD神u,68000,当时一块68000 CPU在东京秋叶原电子市场上的售价高达21000日元,佐藤秀树承诺一次 ...
那只说假如,只是假如。
不用管硬件出现时间。
SS只用单CPU(不用SH2,改MC68040之类性能强一些的。),内存,VDP1和2改为VDP1+VOODOO,初代VOODOO只支持3D,加声音芯片。
其它芯片都砍掉。
这成本能不亏钱么。
集成难度应该小了。

V810、V60、V70、MC68040、MC68030、i960、i860、R3000、ARM60、i486、80386、SPARC、PA-RISC(当是的SS的CPU候选名单)
作者: 爱猫咪的薛定谔    时间: 2023-8-29 16:1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不管时间?那DC 直接上吧,成本控制很好
作者: bazinga    时间: 2023-8-29 16:5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3-8-29 16:16 发表
那只说假如,只是假如。
不用管硬件出现时间。
SS只用单CPU(不用SH2,改MC68040之类性能强一些的。),内存,VDP1和2改为VDP1+VOODOO,初代VOODOO只支持3D,加声音芯片。
其它芯片都砍掉。
这成本能不亏钱么。
集成难度应该小了。

V810、V60、V70、MC68040、MC68030、i960、i860、R3000、ARM60、i486、80386、SPARC、PARISC(当是的SS的CPU候选名单)
时间点才是最关键的因素,时代红利和风口说的就是关键性的时间点。

DC就符合你的假设,用了性价比很高的方案,CPU SH4,CPU POWER VR。土星不行,那个时代就没有现成的简介方案。自研,世嘉又没有那个技术力。
作者: 聋则嗅明XP    时间: 2023-8-29 16:5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3-8-29 14:11 发表
记得SEGA要NV做三角形的,NV一开始没做,还是四边形,后来才做三角形的。

如果DC干脆晚点出,用GEFORCE2多好。

另外,除了700W刀,再给个1000W刀,买个30%的股权就完美了。
sega投资后要老黄改做三角形,是nv2的事情了。
作者: dabing    时间: 2023-8-29 17:5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引用:
原帖由 @bazinga  于 2023-8-29 16:52 发表
时间点才是最关键的因素,时代红利和风口说的就是关键性的时间点。

DC就符合你的假设,用了性价比很高的方案,CPU SH4,CPU POWER VR。土星不行,那个时代就没有现成的简介方案。自研,世嘉又没有那个技术力。
为啥我记得DC后期巨亏,比土星亏的多的多。
作者: 聋则嗅明XP    时间: 2023-8-29 19: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dabing  于 2023-8-29 14:11 发表
记得SEGA要NV做三角形的,NV一开始没做,还是四边形,后来才做三角形的。

如果DC干脆晚点出,用GEFORCE2多好。

另外,除了700W刀,再给个1000W刀,买个30%的股权就完美了。
sega投资后要老黄改做三角形,是nv2的事情了。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