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十人观影,九人睡着…… [打印本页]

作者: alanwzw    时间: 2023-7-3 17:48     标题: 十人观影,九人睡着……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看电影睡着了,并不代表电影拍得不好嘛。这导演说,他看侯孝贤、甚至自己的电影,都会睡着。

https://mp.weixin.qq.com/s/8EirgvCdsaE6XKqgvcmrpg

全球票房第一了,谢谢中国影迷
原创 毒Sir Sir电影 2023-07-01 23:28 发表于广东
一位世界名导发来了感谢视频:

“听说我的电影在中国取得了超高票房。”

有多高?

截止7月1日,181万元的票房,是《消失的她》今天单日票房的两百分之一。

导演又说:

“这部片很特别,你只需要放松下来即可。”

这句话千真万确。

因为——

看这部电影的,很大一部分人,都在电影院“放松”过头,睡了过去。

没错。

就是以“好睡”出圈的,阿彼察邦的电影,《记忆》。

导演专程录视频,感谢中国观众。

但有意思的是。

在观影过程中睡着,是不少影迷的大忌,甚至,还会被视为不专业的表现。

而当人们碰到了这部电影。

不但网络上玩梗不止——

它的海报被“篡改”成了这样——

连监制贾樟柯都站了出来。

将影迷睡觉的影评贴图发微博。

更大方地,贴上了一句话:【好睡好梦】。

为什么?

于是前几天,Sir专门去“体验”了一把。

握着一杯冰美式进去。

却依旧获得了婴儿般的睡眠。

那么问题来了。

当你走进电影院,却只是“睡”了一部电影。

究竟该不该?

或者,到底值不值。

01
好睡

承认吧。

大部分的观众,其实都是冲着这部片的“名气”走进电影院的。

这里有名导——

阿彼察邦,戛纳金棕榈得主(《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

名演员——

蒂尔达·斯文顿,我们的老熟人(《凯文怎么了》)。

而监制贾樟柯,就更不用再介绍了。

这部《记忆》,是前年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获奖影片,也是阿彼察邦第一部内地上映的电影。

相当于什么呢?

你本来期待能看到一些有艺术品位的商品,谁知道,它直接给你带来了一件由大师合力完成的艺术品。

不仅是久旱逢甘霖。

更有一种活久见的震惊。

但。

既然是艺术品,那么免不了,豆瓣最高赞就变成这样子了——

emm……

这么说,倒也合适。

因为导演,似乎并不想让你看懂一个“故事”。

没错。

这部电影的情节浓缩起来,其实只有一句话:

女主角杰西卡·霍兰德(蒂尔达·斯文顿 饰)总听到奇怪的巨响,她在寻找声音的过程里,开始了一场由幻想、偶遇、重组组成的,与记忆和历史回响的旅程。

两个多小时的电影。

大部分时间,都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情节”。

那看什么?

情绪。

电影里,运用了许多静止的长镜头,让人物在画面中呈现一个静止的状态,放大周围环境对人物情绪的影响。

当画面静止时,环境音就如ASMR一般,“喧宾夺主”地成为除视觉感官以外的第二种刺激。

它是一部情绪、氛围大于故事内在的电影,如果苦于在这136分钟内必须要拼凑电影的故事内容,是非常徒劳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

至少从感官上来看,《记忆》的确非常“催眠”。

它甚至,在“刻意地”引导观众入梦。

昏暗的画面色调,只有一处光源,让此时的画面有一种非常静谧的质感,让观众不经意地沉入在此刻的安静之境。

或是,拉大画面景深。

宛如无边无际的梦境一般,由远及近,由浅入深地走进导演要营造的梦幻之中。

甚至,导演还会让观众与人物一起入梦。

比如,在杰西卡寻着声音走近一户农家,与渔夫交谈时,她想看对方是如何睡觉的。

画面里,男人走到平地上,躺下,双腿伸直,慢慢放缓呼吸,直到好像完全死去一样。

当然,Sir今天并不想一本正经地解读《记忆》的隐喻或者作者性。

它需要你自己去聆听,去感受。

但一部电影为何会拥有这些特质?

一位记者为《记忆》这部电影写的拍摄日记里提到过一幕。

两位演员,在空荡的房间里,进行了一场“声音旅行”,一会是雨声,一会是窗外的人声,一会又是溪流的声音。

但。

在拍摄现场是没有任何指令引导这两位演员的。

全靠即兴。

阿彼察邦呢?

他就在演员身边,不是给他们说表演,而是给他们讲画面——

“他的即兴叙述变得越来越抽象,看着演员们将他的描述赋予可见的形象,并且用流畅的、近乎太极拳一样的动作诠释他的话语,一如被催眠般地进入超现实世界的梦幻状态。”

梦幻。

的确是阿彼察邦电影里一个非常显著的风格。

在阿彼察邦接受《三联生活周刊》的采访时,他谈论到自己曾经“做梦”的经历。他不仅仅将自己的梦记了下来,有时候还录了下来。他认为,“梦”为电影的载体。
当我们做梦时,对内容的真实性没有质疑,但当我们醒来时,当我们想到它时,就觉得很奇怪。这就像电影一样。

所以人类和电影之间的关系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话题。

梦,像是他的一种表述手法;

也是他的电影画面的组成;

更是《记忆》这部电影中女主角任意穿越时空的一种方法。

既然如此。

在一部如梦如幻的电影里睡着,可能,也没有什么罪恶感了吧。


02
能睡

当然,Sir并不是在让大家买了票,就是为了去电影院感受“睡觉”。

毕竟,在电影院的睡眠质量还要看影院椅子的舒适度,以及空调的温度(误)。

但,看电影睡着,有时候就是一种常态。

说句不好听的。

在座的各位,只要是影迷,谁没看电影打过盹?

看电影会不会睡着。

这与电影本身的特质有关。

也和个人的精神状态有关。

举个例子。

中国台湾导演侯季然(拍摄过纪录片《书店里的影像诗》)就说过,在电影院睡着很正常,平均十部电影能睡七部,“《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我醒来的时候只看到一只鲶鱼,《变形金刚》最后几场乒乒乓乓的动作场面我也睡了。”

毕竟。

我们甚至很难在工作时,每时每刻都保持清醒的状态,何况看电影呢?

而阿彼察邦自己也说过——

“看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的电影也会睡着。

多年后,我的电影也让观众睡着,是想让电影有特别力量,能将观众转移到不同的世界。

能将观众转移到不同的世界,一个不同的放松状态。”

第一次看到有人解释自己看电影睡着是如此高雅。

但,他也非常坦诚。

“我看自己的电影也会睡觉......当我去戛纳电影节的时候,坐下来五分钟、十分钟,我就睡着了。然后人们鼓掌或嘘声,我就醒了。”

说到底。

有些电影是给你讲一个故事。

但有些电影,只是为了传递给你一些感受。

我们无需强打精神。

以煎熬的姿态,撑过一段本该给你带来不同体验的电影时间。

就像Sir自己。

当年同为阿彼察邦的《幻梦墓园》。

我也是看了三遍,才完整地看完了整个故事。

一方面如梦如幻的镜头语言确实会唤起睡意。

而另一方面。

电影里的隐喻、情绪却在一次又一次的观看中得以清晰,加强,从而最终才达到顶峰。

所以呢,现在我们再看那些让普通观众“望而生畏”的名字:

戈达尔。

蔡明亮。

阿彼察邦。

我们会知道,其实,他们本来就是值得反复观看反复琢磨的。

没有人可以看一遍就明白导演的所有想法。

睡过去,又怎样呢?

就像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为在电影院里睡觉的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不会介意有人在看我的电影时睡过去,只要他们后来想象过它。”

某种程度上说,观众需要与电影和解。

与自己和解。

但。

有意思的是,有时候看电影睡着,甚至也会是一种“参与”。

就拿这次来说。

从电影院里走出来后,Sir专门在群里问了问小伙伴们——

不睡,有不睡的好。

睡,也有睡的特别体验。

此时的我们,好像因为共同“体验”了这部电影,而产生了默契的“大和解”。

尤其是,当我们本身就失眠严重时。

看这部电影。

你说,究竟是我们去观看电影呢,还是电影本身,也是在印证着我们?

从这个角度来说。

它就像是某种在博物馆里的装置艺术。

而我们所有人,都参与了这次创作,成为了艺术的一部分。

想想科长说的那句话,“半梦半醒或许是阿彼察邦电影《记忆》的最佳状态。”

或许就是这个意思吧。

想到了什么?

没错,《地球最后的夜晚》。

电影在一半时,有这样一个情节。

罗纮武走进一家破旧的电影院,戴上了3D眼睛,然后坐在影院的凳子上,靠着墙恍惚睡去......

△ 之后电影也是需要观众戴着3D眼镜,才能完成后半部分的观影。

而后半部分。

观众宛如掉进了导演设定的一场梦境里,用这样的方式,参与了罗纮武的梦。

而这样的梦。

谁说不是一种特别的体验呢?


03
影迷2.0时代

我们再说回《记忆》吧。

在影迷的“努力”下,这部非常典型的“文艺片”却在近几年的电影市场里,显现出了一个奇迹——

《记忆》根据猫眼统计(6月29日)国内累计票房160万。

并成为全球公映国家里排名第一。

数目不大。

但振奋人心。

科长说,自己曾设立了一个目标,希望国内影院有6万人以上看过,也算是个阿彼察邦一个交代。

如今观影人次已经达到了4万人,相比达到这个目标,应该也不算太艰巨。

更重要的是。

在《消失的她》大爆的同时,电影市场却愿意给这样的一部国外的文艺片一席之地。

Sir从中看到了一丝希望。

还记得那部《地球最后的夜晚》吗?

当年由于宣发上的失误,导致大部分观众产生巨大期待落差。

有不少观众在影片放映结束后与工作人员要求退票。

这部电影的宣发,像是文艺片的“遮羞布”,将一部文艺片包装成为一个商业片,挂羊头卖狗肉之后,毁了自己的口碑。

而这次翻车。

其实就是“影迷”与“普通观众”喜好的剧烈碰撞。

中国有影迷群体吗?

至少之前,在市场上,是不明确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引进片很少会有那些大师佳作,我们的新导演,大多是拍商业片起步的原因。

但这一次。

哪怕是睡出来的。

也至少,是影迷的一次发声,一次胜利。

而市场。

其实也在同时,留意到了这样的细分领域。

就像毕赣在《路边野餐》的采访里称:“我发现其实观众的口味相差蛮大的,我小时候所有人都站在同一层次上,而现在观众都有自己的需求。”

我们可以有主旋律大片。

但同时。

拥有更多的,小众领域的电影,这才应该是最合理的常态。

哪怕是,我们只是跟风,甚至还会调侃电影的“可睡性”。

是文艺片降级了?

不是。

而是对于艺术片、文艺片的气氛,在如今的影迷中松弛了。

它不再需要苦等许久,才能久旱逢甘霖。

近几年来,各大导演的影展在不同城市遍地开花。

在影展的熏陶之下,影迷们对电影的热爱有增无减,在影展的渗透下,影迷们对于不同类型的电影、导演的了解也增加了。

也因此,培养出了一大批对于高质量电影有需求、对于“作者电影”类的有高接受程的影迷。

用几个数据说话。

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在中国获得票房3.7亿,在北美的票房不过只有1134万元;

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票房9675万元,成为日本真人电影在中国获得的最高票房成绩。

时代不一样了。

影迷也不一样了。

当人们对于艺术的饥饿感没有那么迫切时,我们就不需要以一部艰涩的电影去证明艺术对自我的重要性,也不会因为错过一部电影十几分钟,就焦虑。

我们知道,它还有机会。

它还能给我们机会。

而这。

才是我们为这部片起身鼓掌的,最主要原因。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
作者: eva3d    时间: 2023-7-4 10:3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你这么一说,我想去看了,能美美睡一觉也是一种幸福,我还从来没在电影院睡着过,能解锁这成就也算赚到
作者: jolinheart    时间: 2023-7-4 11:06

泥潭以前看变形金刚这种炸炸炸的片子都有说睡着的,有什么奇怪的
作者: genesisx    时间: 2023-7-6 17:1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我突然想到憨豆过暑假里那部“never,never,never”。。。
作者: qazqaz    时间: 2023-7-6 18:3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行文风格看不下去。
作者: hit_alf    时间: 2023-7-6 18:5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这是散文诗体影评?
作者: gd08msplus    时间: 2023-7-6 23:56

别吹了,这种有门槛的艺术片本来就注定小众,人口基数在这摆着,撞上几个票房好和尼国大众欣赏水平没关系。
其实这片就是降临的艺术化版本,表现高维生物,不过大多数人第一次看应该除了那个莫名其妙的结尾没有看到任何的科幻元素。看完的可以看看b站电影大权权的解析,说的很清楚了。
再说句,这片虽然闷到窒息,来不来就给你几分钟静止镜头,实则视听语言非常高级,有点想起前几年的罗马,音效也非常好,连片尾都是白噪音,的确适合睡觉。
作者: 液体蜘蛛    时间: 2023-7-7 01:02

炸炸炸反而是最容易睡的。炸炸炸和那种全CG动画的段落。看着十分无聊。眼睛一闭,伴随着有节奏的爆炸声,还有各种武器的突突声。别提多催眠了。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