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新闻] 看了网飞的记录片之后,简单说说,为什么我越来越不喜欢前美国世嘉总裁汤姆·卡林斯基 [打印本页]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1 11:29     标题: 看了网飞的记录片之后,简单说说,为什么我越来越不喜欢前美国世嘉总裁汤姆·卡林斯基

前一阵子有人问Console Wars出中文版了,你买不买
我说2014年出英文版的时候我就看过了,我干嘛再买一次,不过没看过的人是值得买的
但我给出的理由是,这本书有大量珍贵的一手任天堂资料,这就值得看了
我现在完全不推荐为了世嘉历史去买这本书

荒川实和林肯都是牛人,但极少接受采访,所以这本书从他们身边的人着手,写出了干货
但是,真正的主角是卡林斯基,而这个人说的很多东西都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首先要搞清楚Console Wars这本书诞生的主旨
里面虽然有很多第一手采访,但这书主要是给不玩游戏的商业人士看的
而之所以用卡林斯基做主角,不单纯是因为这是个以小博大的故事
更是因为卡林斯基是个美国人,弘扬美国人的商业成功,贬低日本人的成绩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是卡林斯基用尽全力赞扬索尼克2,表示美日合作才能带来更好的作品
却无视日本独自开发的索尼克CD同样素质优秀
这就是典型的春秋笔法,先弄结论再找原因

我当然不是说卡林斯基在书里的每一句话都是胡说八道,他对于日本世嘉总部的很多指责都不是孤证
但其他一些跟喝高了一样的暴言,就没法看了

卡林斯基其人重返舆论中心是2009年Genesis首发二十周年的时候,从那时候他就频繁抛头露面接受采访
这些活动的两个高潮是2011年的索尼克二十周岁生日,以及2014年Console Wars这本书的出版
书刚出的时候,几年前,我也在TG发帖询问过相关技术事宜,最后没问出什么来
但是最近两年从任天堂那边泄漏出越来越多的东西,能够明显感觉到卡林斯基在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犊子

比如任天堂直到1994年CES的展示用的还是SGI工作站而不是N64的开发机
甚至马里奥64的开发直到1994年中旬才正式启动,之前用的是SFC做实验
所以日本世嘉表示SGI的芯片太大了不能用,那句话现在来看很可能就是实话,而不是敷衍的说法,证据摆在这里呢
而SCEI的元老接受采访的时候也说过“所谓索尼和世嘉合作推出主机的事情,我们都没当真”

到了最近几年,欧美最权威的世嘉历史研究社区,比如Sega Retro和Sega 16 bit,都在质疑卡林斯基的那些暴言
你要觉得我是过分偏袒日本人,那么为何美国最核心的世嘉爱好者也这么想?他们无论是日本还是美国的材料都看过,最后得出了这个结论,这是值得深思的
当然哪怕是去质问卡林斯基本人,他绝对又会搬出那套“我不是专家,但专家说的都是错的”之类的言论来忽悠你

我不能说卡林斯基作为一个商人在离开世嘉之后是失败的
但显然他很怀念游戏界,而之后他在游戏界没混出什么名堂
不像摩尔在微软和EA又干出了一片天地,最后夙愿得偿去利物浦养老

对比一下摩尔的豁达,更能看出卡林斯基的小心眼
谁都知道DC失败并不是美国分部的原因,但摩尔在采访里依然亲自背了锅:“是我用双手扼杀了DC”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值得去尊敬的人

而不像卡林斯基那样,逢人就说世嘉完蛋是因为不听我的,听了我的世嘉就是游戏界的老大
2009年甚至2014年说这些还比较新鲜,扔到现在一堆事情都被证伪了,他都快成祥林嫂了

当然我也承认卡林斯基作为一个商人至今都是成功的,那么他的失落在哪里?
在于他现在不是个游戏界的风云人物,他想在江湖飘,但这江湖早就不属于他了,所以他就只能当祥林嫂
然而游戏界没有任何人能用一个思路永远赢下去,山内浦和久多良木健都翻过车,卡林斯基那种盲目的自信太可笑了

网飞那个最新的纪录片,他拉出那个黑板的时候,我都想笑,从第一条到最后一条我都能倒背如流了
这十年他就在反复唠叨这点事情,而他对游戏界最新趋势的评价,看不出多少高明之处
真的就是祥林嫂了

更好玩的是这个祥林嫂在可预见的未来还会继续唠叨下去
起码Console Wars这本书还要继续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那么卡林斯基绝对又有出场的机会
反正日本世嘉都懒的辩驳他,甚至日本世嘉都不怎么记仇,他说了这些之后依然邀请他参加活动
只要美国人依然喜欢用这种春秋笔法去贬低日本乃至其他国家的人,那么这种祥林嫂就永远有市场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1 21:22 编辑 ]
作者: yaqi821    时间: 2020-8-21 11:4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世嘉吹牛逼说DC机能太强大了多边形甚至用不完,是真是假?梦美车轮是不是圆的?莎木有没有方块手?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1 11:44

引用:
原帖由 yaqi821 于 2020-8-21 11:4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世嘉吹牛逼说DC机能太强大了多边形甚至用不完,是真是假?梦美车轮是不是圆的?莎木有没有方块手?
我没记得世嘉吹过这个牛逼
世嘉吹过的牛逼是64位土星和128位DC,后来也承认是在吹牛逼
至于DC比1998年的PC显卡强,这个事情几个月前我分析过,是真的
作者: radiata01    时间: 2020-8-21 12:04

本家第一方软件不行,说什么都没用。
作者: miemiemk13    时间: 2020-8-21 12:1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radiata01  于 2020-8-21 12:04 发表
本家第一方软件不行,说什么都没用。
那这么说来 索尼真牛逼 初期第一方几乎毫无存在感  而且老任和世嘉都不是省油的灯 结果90年代后期造就了ps1代神话
作者: 小粉粉    时间: 2020-8-21 12:14

这个人总喜欢胡说八道,不过这个人的确是商业奇才。美国世嘉当年在他的领导下当过几年美国市场老大,这是后面的斯通拉和摩尔都没能达成的成就。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1 12:17

引用:
原帖由 小粉粉 于 2020-8-21 12:14 发表
这个人总喜欢胡说八道,不过这个人的确是商业奇才。美国世嘉当年在他的领导下当过几年美国市场老大,这是后面的斯通拉和摩尔都没能达成的成就。
主机大战有时候往往比的不是自己做对了多少东西,而是对面做错了多少
初期任天堂犯的错误更多,让世嘉拿到了5%的轻微领先,然后任天堂弥补了错误,世嘉就没机会了
没有所谓的几年市场老大,只有一年5%的领先罢了
引用:
原帖由 miemiemk13 于 2020-8-21 12:1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那这么说来 索尼真牛逼 初期第一方几乎毫无存在感  而且老任和世嘉都不是省油的灯 结果90年代后期造就了ps1代神话
索尼在PS1首发前就找了一堆第三方
SQUARE和NAMCO这种本来就想投奔的不用提了
ENIX和CAPCOM承诺装机量达到多少就加盟,最后也确实加盟了

另外PS1时代其实是SCEJ游戏产量最高的时期,只不过很多都不是传统游戏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1 12:18 编辑 ]
作者: Lunamos    时间: 2020-8-21 12:24

Netflix这个纪录片本来就是面对一般人的介绍性视频,采访也就是让这些人站站台,没想挖出什么新料出来,言论跟之前一样不是挺正常的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1 12:25

引用:
原帖由 Lunamos 于 2020-8-21 12:24 发表
Netflix这个纪录片本来就是面对一般人的介绍性视频,采访也就是让这些人站站台,没想挖出什么新料出来,言论跟之前一样不是挺正常的
我说过这片子要是写成文字毫无意义,没什么新东西,但做成视频是有意义的,因为有新的视觉素材
但虽然这么说,其他几个受访者还是有点新料的,只有卡林斯基是真的在那念一个老掉牙的演讲稿233

所有人就他最放不开
Let it go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1 12:27 编辑 ]
作者: cynic0522    时间: 2020-8-21 12:27

posted by edfc, platform: iPhone Xr
任地狱突破雅达利shock是因为内容把控严,质量有保证,但垄断和卡带授权生产机制隐患埋下。

到ps1载体成本低廉加扩大贩售渠道,苦秦久矣的游戏厂早都盼着解放了。

这个片子确实看着乏味,只有两三个点之前确实不知道。
作者: 乐克.乐克    时间: 2020-8-21 12:4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32x是谁的锅?这种严重脑残和极度内耗的产物严重败坏了世嘉的声誉,能正常售卖真是奇迹。

md时代欧美有ea加盟助力很大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1 12:44

引用:
原帖由 乐克.乐克 于 2020-8-21 12:4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32x是谁的锅?这种严重脑残和极度内耗的产物严重败坏了世嘉的声誉,能正常售卖真是奇迹。

md时代欧美有ea加盟助力很大
两边都有锅
美国方面希望延长MD的市场才有了32X
但是设计成这样是日本方面的问题
不过日本也习惯了,世嘉那时候的基板都是多CPU多显卡,没想过其他人不好开发的问题

32X其实也没像喷神骂的那么垃圾,当然SEGA CD更没有那么垃圾,他只是专挑垃圾的玩
这蘑菇主要问题还是开发麻烦,装起来也麻烦,但本身的性能还凑合

为什么佐藤秀树对于主机大战都不纠结了,早就想开了,哪怕32X到土星一个错误都不犯,最后还是要输,无非是拖延时间罢了
甚至MD能打个平手本身才是不正常的
世嘉骨子是个街机公司,而不是主机厂,MD的成功是侥幸
作者: 乐克.乐克    时间: 2020-8-21 12:5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1 12:44 发表
两边都有锅
美国方面希望延长MD的市场才有了32X
但是设计成这样是日本方面的问题
不过日本也习惯了,世嘉那时候的基板都是多CPU多显卡,没想过其他人不好开发的问题

32X其实也没像喷神骂的那么垃圾,当然SEGA CD更没有那么垃圾,他只是专挑垃圾的玩
这蘑菇主要问题还是开发麻烦,装起来也麻烦,但本身的性能还凑合

为什么佐藤秀树对于主机大战都不纠结了,早就想开了,哪怕32X到土星一个错误都不犯,最后还是要输,无非是拖延时间罢了
甚至MD能打个平手本身才是不正常的
世嘉骨子是个街机公司,而不是主机厂,MD的成功是侥幸
我说得不是机器,是土星马上要上市了还搞这么个产物来败口碑和抢资源,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1 12:55

引用:
原帖由 乐克.乐克 于 2020-8-21 12:5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我说得不是机器,是土星马上要上市了还搞这么个产物来败口碑和抢资源,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16位机依然有市场
SFC是没搞强化装置(CD版和索尼分手了),但是从首发到最后都在卡带里插芯片
到了后期1万日元/70美元的游戏也不少了

所以32X就是搞个统一强化,把卡带里那个芯片省了
大体思路没问题,具体执行搞砸了
作者: 乐克.乐克    时间: 2020-8-21 13:0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1 12:55 发表
16位机依然有市场
SFC是没搞强化装置(CD版和索尼分手了),但是从首发到最后都在卡带里插芯片
到了后期1万日元/70美元的游戏也不少了

所以32X就是搞个统一强化,把卡带里那个芯片省了
大体思路没问题,具体执行搞砸了
本身时间就不对,已经明知道索尼带着金钱炮弹准备上场了,还搞这么个机器(听说美国世嘉连土星的存在都不知道233),要是92年上市这个思路或许不错。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1 13:06

引用:
原帖由 乐克.乐克 于 2020-8-21 13:0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本身时间就不对,已经明知道索尼带着金钱炮弹准备上场了,还搞这么个机器(听说美国世嘉连土星的存在都不知道233),要是92年上市这个思路或许不错。
SEGA CD其实本身就带了第二个CPU和显卡
不上32X的话,那时候应该做的是继续推广SEGA CD,但是这样一来和土星价格又拉不开,光驱很贵的
作者: 乐克.乐克    时间: 2020-8-21 13:0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1 13:06 发表
SEGA CD其实本身就带了第二个CPU和显卡
不上32X的话,那时候应该做的是继续推广SEGA CD,但是这样一来和土星价格又拉不开,光驱很贵的
当初的技术不能做到像pro或者天蝎这种兼容并加强的升级版吗?

怎么老是像出外设(不管哪个主机厂商都是留着个扩展,不管出不出外设)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1 13:21

引用:
原帖由 乐克.乐克 于 2020-8-21 13:0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当初的技术不能做到像pro或者天蝎这种兼容并加强的升级版吗?

怎么老是像出外设(不管哪个主机厂商都是留着个扩展,不管出不出外设)
技术上一个卡带插两种机器出两种效果,也就只有掌机弄过,GB和GBC,那只是黑白和彩色的区别
主机弄这个不是理论上不可能,而是不划算

举个例子,SFC后期一般是芯片和大容量二选一
选芯片就多堆特效,选大容量就多用像素
全都要的话卡带价格会突破天际,达到1万5

这种二选一就导致游戏从一开始就得专门给某个方案定制
作者: tzenix    时间: 2020-8-21 13:54

楼主,汤姆·卡林斯基第几集出现的?我看到第三集了
哦,应该是第四集

[ 本帖最后由 tzenix 于 2020-8-21 14:29 编辑 ]
作者: asdqwe    时间: 2020-8-21 14:0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引用:
原帖由 @yaqi821  于 2020-8-21 11:41 发表
世嘉吹牛逼说DC机能太强大了多边形甚至用不完,是真是假?梦美车轮是不是圆的?莎木有没有方块手?
那是model3刚出来时讲的
作者: cloudyang    时间: 2020-8-21 15:3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你说的这个书中文版哪里可以买?
作者: 小粉粉    时间: 2020-8-21 16:16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1 12:17 发表

主机大战有时候往往比的不是自己做对了多少东西,而是对面做错了多少
初期任天堂犯的错误更多,让世嘉拿到了5%的轻微领先,然后任天堂弥补了错误,世嘉就没机会了
没有所谓的几年市场老大,只有一年5%的领先罢了 ...
看过维基百科,SEGA在1992年还是1993年不是宣称美国占有率是55%吗?还有什么MD和SFC销售比是2:1,到底是什么情况?我在NEOGAF上看过有人放过1994年和1995年每个月美国软硬件销量排行榜,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实数据。1994年数据是MD超过SFC的。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1 17:05

引用:
原帖由 小粉粉 于 2020-8-21 16:16 发表

看过维基百科,SEGA在1992年还是1993年不是宣称美国占有率是55%吗?还有什么MD和SFC销售比是2:1,到底是什么情况?我在NEOGAF上看过有人放过1994年和1995年每个月美国软硬件销量排行榜,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实数据。1 ...
2:1是1991年GENSIS和SNES在美国的销量对比,但是后来SNES降价追上
在1991年显然不能说世嘉的市场占有率就是任天堂两倍了,因为那时候8位机和掌机还有很大份额
作者: zrmm1985    时间: 2020-8-21 17:19

彼得摩尔前不久接受采访的时候还穿的DC的衣服,怨念很深啊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1 17:31

引用:
原帖由 zrmm1985 于 2020-8-21 17:19 发表
彼得摩尔前不久接受采访的时候还穿的DC的衣服,怨念很深啊
摩尔也骂过日本世嘉的人
而且不是卡林斯基这种多少年之后背后骂,是当面就骂

不过这事情早年记载有点误解
有人说他是隔着老远对中裕司骂Fuck You
其实是中裕司顶着摩尔的脸,摩尔骂Fuck Off
他骂完了没多久,微软就打电话挖人了

摩尔所说的亲手扼杀了DC他后来有详细解释
即根据他估算的模型,DC销量要达到多少世嘉才能维持财务不至崩溃
那个数字差不多就是实际销量的两倍以上
2000年8月当他把美国的网络系统架设完了之后,就回到日本做了这个报告,DC停产的决定其实那时候就在内部下达了
2001年1月的公告只是给外人看的

总的来说DC和MD的结局还是有很大区别的,DC没什么慢慢衰退一说,而是因为财务原因直接猝死掉
作者: 乐克.乐克    时间: 2020-8-21 19:1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1 17:31 发表
摩尔也骂过日本世嘉的人
而且不是卡林斯基这种多少年之后背后骂,是当面就骂

不过这事情早年记载有点误解
有人说他是隔着老远对中裕司骂Fuck You
其实是中裕司顶着摩尔的脸,摩尔骂Fuck Off
他骂完了没多久,微软就打电话挖人了

摩尔所说的亲手扼杀了DC他后来有详细解释
即根据他估算的模型,DC销量要达到多少世嘉才能维持财务不至崩溃
那个数字差不多就是实际销量的两倍以上
2000年8月当他把美国的网络系统架设完了之后,就回到日本做了这个报告,DC停产的决定其实那时候就在内部下达了
2001年1月的公告只是给外人看的

总的来说DC和MD的结局还是有很大区别的,DC没什么慢慢衰退一说,而是因为财务原因直接猝死掉
转折点是土星,亏到底裤都输掉的错觉,dc感觉很冤。
作者: md2    时间: 2020-8-21 19:58

引用:
原帖由 乐克.乐克 于 2020-8-21 12:5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我说得不是机器,是土星马上要上市了还搞这么个产物来败口碑和抢资源,不知道是怎么想的
你说的这个观点,我在XBOX ONE X上市前也说了,而且我的态度非常激烈,X1已经彻底死了,搞一个机能增强没有任何意义,只会浪费钱
然而你看到了,一大堆喷我,说X1X是好产品的
消费者都这样,你让厂商怎么能不想歪?
作者: 乐克.乐克    时间: 2020-8-22 00:51

引用:
原帖由 md2 于 2020-8-21 19:58 发表

你说的这个观点,我在XBOX ONE X上市前也说了,而且我的态度非常激烈,X1已经彻底死了,搞一个机能增强没有任何意义,只会浪费钱
然而你看到了,一大堆喷我,说X1X是好产品的
消费者都这样,你让厂商怎么能不想歪 ...
不一样的吧……

天蝎不管卖的好不好,成功维系住xbox最强主机性能的名头(骚尼先出加强版了,微软不跟xbox会越边缘化,彼时彼刻xgp战略还没启动),现在xsx继续继承这个名头作为宣传。

32x跟土星才隔多久,而且资源土星也继承不到。
作者: 昵称无效    时间: 2020-8-24 09:4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1 11:44 发表
我没记得世嘉吹过这个牛逼
世嘉吹过的牛逼是64位土星和128位DC,后来也承认是在吹牛逼
至于DC比1998年的PC显卡强,这个事情几个月前我分析过,是真的
1998年pc显卡有voodoo2哎,dc拿什么和v2比?
作者: majian1    时间: 2020-8-24 10:29

posted by edfc, platform: iPhone 8
引用:
原帖由 @Lunamos 于 2020-8-21 12:24 发表
Netflix这个纪录片本来就是面对一般人的介绍性视频,采访也就是让这些人站站台,没想挖出什么新料出来,言论跟之前一样不是挺正常的
哥们和B站也叫这个名字的是同一个人吗?

做的视频水平很高啊,我在B站比较喜欢看的游戏up主有两个人,你和疯猫。
作者: samusialan    时间: 2020-8-24 12:25

powervr2还算不错的,作为dx6级别的芯片,有纹理压缩,也就是除了s3以外,要20M以上显存(按2.5倍平均压缩率算)的卡才能稳赢dc;另一个是支持环境映射凹凸贴图,可以看成是假法线贴图,能让材质看起来有一定的质感和细节,这个到dx7都还大部分芯片不支持,虽说dc也没看见很多游戏在用,但至少是支持的
最大的问题还是dx7显卡没出现前,pc多边形这块完全靠cpu那点浮点算力,和游戏机专门堆矢量运算单元没法比,dc等同于奔三350M~1.4G之间,同时的pc拿不出这个
不过这也是dc败的地方,碰上了整个游戏图形史上最大的变革期(发售后不到3年就经历了t&l和着色器两波),这点摩尔的那种有钱有信心能让dc活下去就是非技术派的局限了,sega日本那边直接放弃的想法才是对的,剩下那点钱也是打水漂而已,即使dc能活下来99年开始跨平台的游戏也会越来越没法移植,同代后期有个别动作类游戏角色建模都往1万面上串了,dc连格斗游戏都很难做到这程度,以前还见过有人质疑为什么出naomi2,不加t&l单元vf4那过万面的角色靠什么来做

[ 本帖最后由 samusialan 于 2020-8-24 12:58 编辑 ]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4 13:35

引用:
原帖由 samusialan 于 2020-8-24 12:25 发表
不过这也是dc败的地方,碰上了整个游戏图形史上最大的变革期(发售后不到3年就经历了t&l和着色器两波),这点摩尔的那种有钱有信心能让dc活下去就是非技术派的局限了,sega日本那边直接放弃的想法才是对的,剩下那点钱也是打水漂而已
摩尔不是说有钱就能让DC活下去,而是说有信心在美版PS2发售前让DC的月销量高于N64
这反而是从技术角度来说看上去比较正常的想法

然而实际情况是N64最后一波软件来的最猛,把DC的销量压过去了
只是任天堂这么一搞相当于献祭了NGC初期的软件阵容,谁能想到还有这么玩的

为什么说MD和DC的死亡不一样,MD是失去游戏供应(巴西特供那点先不提)后死亡,属于一个正常过程
而DC是停产一年后软件供应才断掉,这是不正常的(我用的还是2001年1月的停产时间)
具体原因我之前写过,实际停产的命令是2000年8月下达的,之后就没有制造新的芯片,生产步骤仅仅是把已经有的芯片组装起来,没组装的拿去改造成街机或者柏青哥
而大量游戏的开发进度此时已经过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产生了这种不正常的过程

当然以上说法仅仅是表面的原因,真正原因就是大川功癌症晚期
就算世嘉一直赔钱只要大川功活着就会继续拿钱去烧,他去世了董事会想的就是怎么把世嘉卖掉了
所以从土星后期开始,世嘉就已经是个不正常的公司了
摩尔所说的只是让DC事业维持账目上的收支平衡撑下去,但实际情况连这个都没做到

类似的问题,2004年3月任天堂也曾经发表过一个很难看的财年报表,原因就是NGC的失败烧了太多的钱
这还是建立在有GBA贡献那么多利润的情况下,财年依然是亏损,世嘉连成功的掌机都没有,所以亏的更厉害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4 13:43 编辑 ]
作者: 乐克.乐克    时间: 2020-8-24 14:1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4 13:35 发表
摩尔不是说有钱就能让DC活下去,而是说有信心在美版PS2发售前让DC的月销量高于N64
这反而是从技术角度来说看上去比较正常的想法

然而实际情况是N64最后一波软件来的最猛,把DC的销量压过去了
只是任天堂这么一搞相当于献祭了NGC初期的软件阵容,谁能想到还有这么玩的

为什么说MD和DC的死亡不一样,MD是失去游戏供应(巴西特供那点先不提)后死亡,属于一个正常过程
而DC是停产一年后软件供应才断掉,这是不正常的(我用的还是2001年1月的停产时间)
具体原因我之前写过,实际停产的命令是2000年8月下达的,之后就没有制造新的芯片,生产步骤仅仅是把已经有的芯片组装起来,没组装的拿去改造成街机或者柏青哥
而大量游戏的开发进度此时已经过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产生了这种不正常的过程

当然以上说法仅仅是表面的原因,真正原因就是大川功癌症晚期
就算世嘉一直赔钱只要大川功活着就会继续拿钱去烧,他去世了董事会想的就是怎么把世嘉卖掉了
所以从土星后期开始,世嘉就已经是个不正常的公司了
摩尔所说的只是让DC事业维持账目上的收支平衡撑下去,但实际情况连这个都没做到

类似的问题,2004年3月任天堂也曾经发表过一个很难看的财年报表,原因就是NGC的失败烧了太多的钱
这还是建立在有GBA贡献那么多利润的情况下,财年依然是亏损,世嘉连成功的掌机都没有,所以亏的更厉害
04年的gc九十九英镑依然卖不出去,不亏才怪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4 14:33

引用:
原帖由 乐克.乐克 于 2020-8-24 14:1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04年的gc九十九英镑依然卖不出去,不亏才怪
2003年末NGC就已经降价到99刀了,当时在欧美年末商战表现是不错的,因为马车一起出了
但是2004年末就彻底不行了,首先之前的99刀已经是成本价不能再降(虽然这拦不住零售商自行降价清仓),其次那时候NGC真的没什么游戏了

至于为什么99刀只是成本价但任天堂依然要亏钱
因为还有宣传,运输和库存等等成本
DC也是类似的问题,到2000年的时候已经把成本降低到和售价相同的级别,但整体上依然在亏钱
这里还没有谈软件成本,DC的游戏销量是比NGC更低的,百万作品里实现盈利的只有索尼克,刀魂和2K体育系列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4 14:36 编辑 ]
作者: asdqwe    时间: 2020-8-24 14:3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naomi2没有t&l单元?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4 14:42

引用:
原帖由 asdqwe 于 2020-8-24 14:3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naomi2没有t&l单元?
人家用的是假设口吻
作者: 昵称无效    时间: 2020-8-25 08:0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dreamcast的显卡虽然支持s3tc,一张gd塞不进多少高质量材质,480p也显示不出太多材质的细节,可以说sega当时用这个方案是不错的,可惜只靠某几个先进特性还是孤掌难鸣
对比当时1998年的卡皇voodoo2,以pc、dc都有的quake3arena来说,pc用单张voodoo2可以在480p高画质下跑30fps,dc只能在480p下跑低画质30fps,而voodoo2还能SLI……这样对比也不是完全对等,v2只跑16bit,dc缩水一些内容,q3也不是dc上最强画面游戏啦
和dreamcast规格参数最接近的pc显卡是同年的savage3d,这卡当年怎么被voodoo2吊打的,老玩家可能还有点映像,不多说了
作者: 昵称无效    时间: 2020-8-25 08:0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df正好8月24日新出了一期DF Retro Hardware: The Origins of the 3D Graphics Card节目,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作者: cnmbanzhu    时间: 2020-8-25 10:20

DC再强也不如96年的MODEL3。
作者: samusialan    时间: 2020-8-25 13:36

dx8以前的芯片除了各种规模(算上频率)以外,特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类似于现在你有没有硬件光追单元、ai单元,很多甚至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现在的奠基石。规模上powervr2的设计有很强的隐面消除能力可以算和tnt系列、rage128这些双管线卡同等;特性上环境映射凹凸贴图和g400系列同等、pvrtc(非s3tc)和savage4同等,明显和savage3d不是同一类的(事实上powervr1就远不是savage3d可比的了)
至于实在要说移植游戏而不是最发挥硬件性能的游戏,那也要看谁移植的、怎么移植的。看df retro更应该知道,你能拿虚幻竞技场初代的移植断言ps2性能吗?还有想想那10帧徘徊的毁灭公爵ps1版,移植团队都是怎么搞出来的。反过来,同样是移植,怎么不看看dc版hl1多边形比pc版翻了一倍、雷曼2用了环境映射凹凸贴图,草地有了潮湿和略微的绒毛感这些更上心的移植
我并不是为dc说话,相反个别执拗的sega粉估计恨死我了,总是唠叨这些dc性能极限的事情,”dc性能没挖掘完就挂了“的安慰越来越没说服力。从技术角度(不谈商业上dc失败的因素)来说,我还是认为dc是属于生不逢时,而不是他硬件技术上没有尽力
作者: cnmbanzhu    时间: 2020-8-25 15:39

DC能在画面上100%移植MODEL3的游戏也不至于死的这么快。
作者: 乐克.乐克    时间: 2020-8-25 17:2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4 14:33 发表
2003年末NGC就已经降价到99刀了,当时在欧美年末商战表现是不错的,因为马车一起出了
但是2004年末就彻底不行了,首先之前的99刀已经是成本价不能再降(虽然这拦不住零售商自行降价清仓),其次那时候NGC真的没什么游戏了

至于为什么99刀只是成本价但任天堂依然要亏钱
因为还有宣传,运输和库存等等成本
DC也是类似的问题,到2000年的时候已经把成本降低到和售价相同的级别,但整体上依然在亏钱
这里还没有谈软件成本,DC的游戏销量是比NGC更低的,百万作品里实现盈利的只有索尼克,刀魂和2K体育系列
当时xbox的网络化锋芒毕露,不说联机,连忍龙黑都通过联网追加了无想新月棍这种武器,要是几百万马车玩家能搭上网络联机的浪潮,gc不可能这么惨
作者: realzeus    时间: 2020-8-26 00:1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楼主可能对于游戏资料的收集整理比较专业 对于企业的言论幼稚得可笑,不要说领导一个大企业,就是做品牌营销的,没有迷之自信,根本很难成功,当然可以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说这人如何如何,但是按照他的地位以及他所在的圈层,他仍在这个行业有影响力,商业又不是在故纸堆里扒资料这么简单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6 01:10

引用:
原帖由 realzeus 于 2020-8-26 00:1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楼主可能对于游戏资料的收集整理比较专业 对于企业的言论幼稚得可笑,不要说领导一个大企业,就是做品牌营销的,没有迷之自信,根本很难成功,当然可以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说这人如 ...
麻烦不幼稚的带企业家跟我说说他现在对这个行业的影响力除了祥林嫂还有什么啊?
早教软件和小型手游公司?

卡林斯基的幸运就在于他大可把锅全甩给日本那边的人,然后表示自己的失误都是别人害的
实际上他到现在也是这么说的
从短期战术的角度来说这没错
但是从长期战略的角度来说那就错的很离谱了

世嘉主机不行了,确实不是他的问题
但他觉得自己掌舵就能当第一,那就更荒谬了

至于“专家说的都是错的”,这句他最爱的口头禅就更好玩了
老的专家会被新的专家所替代,想不落后就必须时刻补充知识防止掉队
而不是“专家没用,只要我有自信,我A了上去,我就一定能赢”
他在玩营销话术——偷换概念,过时的专家没用=所有专家都没用

还是那句话,为什么彼得摩尔没有祥林嫂?因为摩尔在营销行业干比他好多了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6 01:33 编辑 ]
作者: realzeus    时间: 2020-8-26 01:4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6 01:10 发表
麻烦不幼稚的带企业家跟我说说他现在对这个行业的影响力除了祥林嫂还有什么啊?
早教软件和小型手游公司?

卡林斯基的幸运就在于他大可把锅全甩给日本那边的人,然后表示自己的失误都是别人害的
实际上他到现在也是这么说的
从短期战术的角度来说这没错
但是从长期战略的角度来说那就错的很离谱了

世嘉主机不行了,确实不是他的问题
但他觉得自己掌舵就能当第一,那就更荒谬了

至于“专家说的都是错的”,这句他最爱的口头禅就更好玩了
老的专家会被新的专家所替代,想不落后就必须时刻补充知识防止掉队
而不是“专家没用,只要我有自信,我A了上去,我就一定能赢”
他在玩营销话术——偷换概念,过时的专家没用=所有专家都没用

还是那句话,为什么彼得摩尔没有祥林嫂?因为摩尔在营销行业干比他好多了
你对这哥们的了解不过也都是通过媒体,对于他的投资以及他所撺掇的交易能有多少了解,这也算影响力的一部分,而这些媒体不一定能知道,另外营销这玩意儿本来就是冒险,以结果导向当然可以说谁好谁不好,不过其实没什么意义,很多时候一个成功的商业结果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营销在里面的作用也不见得有多大,在我看来,您跟吴晓波罗振宇之流其实没啥区别
作者: yfl2    时间: 2020-8-26 02:0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realzeus  于 2020-8-26 01:42 发表
你对这哥们的了解不过也都是通过媒体,对于他的投资以及他所撺掇的交易能有多少了解,这也算影响力的一部分,而这些媒体不一定能知道,另外营销这玩意儿本来就是冒险,以结果导向当然可以说谁好谁不好,不过其实没什么意义,很多时候一个成功的商业结果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营销在里面的作用也不见得有多大,在我看来,您跟吴晓波罗振宇之流其实没啥区别
所以只有失败的营销者才会抱怨如果当年听他的就第一了,很可能还是没什么变化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6 02:05

引用:
原帖由 realzeus 于 2020-8-26 01:4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你对这哥们的了解不过也都是通过媒体,对于他的投资以及他所撺掇的交易能有多少了解,这也算影响力的一部分,而这些媒体不一定能知道,另外营销这玩意儿本来就是冒险,以结果导向当然可以说谁好谁不好,不过其实没什么意义,很多时候一个成功的商业结果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营销在里面的作用也不见得有多大,在我看来,您跟吴晓波罗振宇之流其实没啥区别
你这么喜欢给挖坑给自己跳,我就成全你

世嘉时代卡林斯基的幕后交易做了什么,在Console Wars里就已经写的很清楚了
别跟我废话“你又不是他本人,你怎么知道一切”
我不是,难道你就是?你知道的就比我多?

还嫌不够的话,从那个年代熬到现在成了祥林嫂的人不止他一个,比如跟他亦敌亦友的霍金斯,有过很多次单独采访
暴言如果是孤证我只是拿来作为参考,关键要看多个人证的发言能不能吻合

我喷过罗振宇是因为他本质上是个营销号而不是历史研究者,说白了就是个带货的,从头到尾都是
所以他也热衷于春秋笔法,先定结论再找证据,不符合结论的证据直接无视,到了后期干脆就脱离原句胡编了
有些东西历史上其实没确凿证据,几派争执不休,那么严谨的历史学者就应该把几派观点都列出来给读者看
然后最多说说哪种可能性高,哪种可能性低,而不是擅自下结论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顶楼哪怕这两年都拿到那么多实锤物证了,我也只能说“很可能是这样”,而不是“绝对是这样”
但你要想装这个逼,也得先拿出来能翻盘的物证,而不是靠你桌子上的一个键盘

在这些物证出来之前,卡林斯基那番话在2014年听上去并不是很离谱
他本人也没自大到认为世嘉单独干就能第一的程度
他这个假设建立在两个前提下
首先是他相信1993年看到的那个SGI芯片就是N64的,而世嘉肯定会用光盘,那么土星就会变成光盘版N64
其次是索尼那边确实说过考虑和世嘉一起出主机的想法

但这些东西现在都被证伪了
芯片问题是直接拿出来的物证,几年前没有这些东西,我也是比较相信卡林斯基的说法,证伪后我才改变看法
更别提哪怕是N64的芯片最后还是有很多设计不如PS周到的地方,不是说N64换了光盘就无敌了
索尼合作不现实,则是当事人的访谈
再往前的话索尼革命儿等等老书已经说了,就算一样是光盘主机,索尼也有很多世嘉办不到的企业基础
所以对于合作这件事我在6年前就不怎么相信

生产,铺货,宣传,几乎所有的方面都是索尼占优,天时地利人和,老书里面都写了,不见得100%全面,但每一个方向都有涉及
我不在这帖子里一一列出来是因为之前都在本区发过了,我没有义务伺候你这种troll
你想当然以为我不在本贴写就是我不知道,那你还真是挖坑给自己跳了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6 02:12 编辑 ]
作者: realzeus    时间: 2020-8-26 02:1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6 02:05 发表
你这么喜欢给挖坑给自己跳,我就成全你

世嘉时代卡林斯基的幕后交易做了什么,在Console Wars里就已经写的很清楚了
别跟我废话“你又不是他本人,你怎么知道一切”
我不是,难道你就是?你知道的就比我多?

还嫌不够的话,从那个年代熬到现在成了祥林嫂的人不止他一个,比如跟他亦敌亦友的霍金斯,有过很多次单独采访
暴言如果是孤证我只是拿来作为参考,关键要看多个人证的发言能不能吻合

我喷过罗振宇是因为他本质上是个营销号而不是历史研究者,说白了就是个带货的,从头到尾都是
所以他也热衷于春秋笔法,先定结论再找证据,不符合结论的证据直接无视,到了后期干脆就脱离原句胡编了
有些东西历史上其实没确凿证据,几派争执不休,那么严谨的历史学者就应该把几派观点都列出来给读者看
然后最多说说哪种可能性高,哪种可能性低,而不是擅自下结论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顶楼哪怕这两年都拿到那么多实锤物证了,我也只能说“很可能是这样”,而不是“绝对是这样”
但你要想装这个逼,也得先拿出来能翻盘的物证,而不是靠你桌子上的一个键盘

在这些物证出来之前,卡林斯基那番话在2014年听上去并不是很离谱
他本人也没自大到认为世嘉单独干就能第一的程度
他这个假设建立在两个前提下
首先是他相信1993年看到的那个SGI芯片就是N64的,而世嘉肯定会用光盘,那么土星就会变成光盘版N64
其次是索尼那边确实说过考虑和世嘉一起出主机的想法

但这些东西现在都被证伪了
芯片问题是直接拿出来的物证,几年前没有这些东西,我也是比较相信卡林斯基的说法,证伪后我才改变看法
更别提哪怕是N64的芯片最后还是有很多设计不如PS周到的地方,不是说N64换了光盘就无敌了
索尼合作不现实,则是当事人的访谈
再往前的话索尼革命儿等等老书已经说了,就算一样是光盘主机,索尼也有很多世嘉办不到的企业基础
所以对于合作这件事我在6年前就不怎么相信

生产,铺货,宣传,几乎所有的方面都是索尼占优,天时地利人和,老书里面都写了,不见得100%全面,但每一个方向都有涉及
我不在这帖子里一一列出来是因为之前都在本区发过了,我没有义务伺候你这种troll
你想当然以为我不在本贴写就是我不知道,那你还真是挖坑给自己跳了
沉浸在小圈子里的欢呼的副作用就是一旦遇到不认同的就觉得是troll,前段有个说游戏业产业分析的说的好,为什么国内对于游戏这个产业分析的好像都不怎么能看,主要是因为有强大分析能力的都不看这个行业,你能罗列一大堆事实,这是没错,可是核心观点呢?跟村妇想象皇后的生活没啥两样,就是早餐能吃多两个大煎饼,我说实话,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看你这些不如看大狗来的有价值,那边有文笔,有生活,有烟火气,你这边,除了哦一下,能有什么?呵呵呵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6 02:26

引用:
原帖由 realzeus 于 2020-8-26 02:1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沉浸在小圈子里的欢呼的副作用就是一旦遇到不认同的就觉得是troll,前段有个说游戏业产业分析的说的好,为什么国内对于游戏这个产业分析的好像都不怎么能看,主要是因为有强大分析 ...
为什么说你是troll呢,因为你这个ID以前我也不是没有印象
现在搜索一下历史发言也能找到你以前是什么味
当然你已经有一阵子没发帖了,如果现在这号其实换人了,是20元买来的,那也有可能,我懒得研究
引用:
#1 realzeus 骚(0) 2017-4-9 11:4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最近天蝎发布,对软饭来说,犹如一个阳痿多年的死宅从C大那里买到了药,可是勃起之后呢?

#2 realzeus 骚(0) 2017-3-9 18:5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几天任青上串下跳的表现就跟一个四十多老处男,好不容易连蒙带骗逮上个妞儿破了处男之身,憋了那么久的力比多终于有个出口,不用跟之前一样日娃娃或飞机杯了,游戏性爆棚又如何,你们家花牌厂NS之后还有没有主机还两说呢
先不说我发这帖子就是想到什么随便写点什么,本来就不是投稿
当事人发言和物证就在那里,你还认为这是“村妇想象皇后”

你这个逆向“金刀砍柴”就很好玩了
相当于古代皇室佩刀对外展示了,无论是偶然流落民间,还是主动捐献给博物馆,总之是放在橱窗里给人看了
然后你跟别人说,你们都没在皇室生活过,别想象了,这玩意不是直接砍的金属刀具,是原力武器,能发出激光,还能当回旋镖

烟火气么,反正我以前是拿某某主播吹逼三线小城市发售日买FF7盗版盘的例子打假过了
我不写烟火气不代表我没有

剩下的你要继续挖坑往下跳随你便
大狗这些年就在我联系人名单里,你赞美他我倒是没意见,但是再扯其他人,劝你悠着点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6 02:28 编辑 ]
作者: realzeus    时间: 2020-8-26 02:4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6 02:26 发表
为什么说你是troll呢,因为你这个ID以前我也不是没有印象
现在搜索一下历史发言也能找到你以前是什么味
当然你已经有一阵子没发帖了,如果现在这号其实换人了,是20元买来的,那也有可能,我懒得研究



先不说我发这帖子就是想到什么随便写点什么,本来就不是投稿
当事人发言和物证就在那里,你还认为这是“村妇想象皇后”

你这个逆向“金刀砍柴”就很好玩了
相当于古代皇室佩刀对外展示了,无论是偶然流落民间,还是主动捐献给博物馆,总之是放在橱窗里给人看了
然后你跟别人说,你们都没在皇室生活过,别想象了,这玩意不是直接砍的金属刀具,是原力武器,能发出激光,还能当回旋镖

烟火气么,反正我以前是拿某某主播吹逼三线小城市发售日买FF7盗版盘的例子打假过了
我不写烟火气不代表我没有

剩下的你要继续挖坑往下跳随你便
大狗这些年就在我联系人名单里,你赞美他我倒是没意见,但是再扯其他人,劝你悠着点
早些年我律师信和恐吓信收过不少,不介意多你这么一封,然后呢?你能玩儿啥?游戏圈倒搞成黑社会了,呵呵,大人,您好大的官威啊!
作者: realzeus    时间: 2020-8-26 02:4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6 02:26 发表
为什么说你是troll呢,因为你这个ID以前我也不是没有印象
现在搜索一下历史发言也能找到你以前是什么味
当然你已经有一阵子没发帖了,如果现在这号其实换人了,是20元买来的,那也有可能,我懒得研究



先不说我发这帖子就是想到什么随便写点什么,本来就不是投稿
当事人发言和物证就在那里,你还认为这是“村妇想象皇后”

你这个逆向“金刀砍柴”就很好玩了
相当于古代皇室佩刀对外展示了,无论是偶然流落民间,还是主动捐献给博物馆,总之是放在橱窗里给人看了
然后你跟别人说,你们都没在皇室生活过,别想象了,这玩意不是直接砍的金属刀具,是原力武器,能发出激光,还能当回旋镖

烟火气么,反正我以前是拿某某主播吹逼三线小城市发售日买FF7盗版盘的例子打假过了
我不写烟火气不代表我没有

剩下的你要继续挖坑往下跳随你便
大狗这些年就在我联系人名单里,你赞美他我倒是没意见,但是再扯其他人,劝你悠着点
您最大的毛病就是游戏圈一萝贝贝非以为自己是圈里的高华或沈志华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6 02:52

引用:
原帖由 realzeus 于 2020-8-26 02:4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早些年我律师信和恐吓信收过不少,不介意多你这么一封,然后呢?你能玩儿啥?游戏圈倒搞成黑社会了,呵呵,大人,您好大的官威啊!
大狗肯定不会来喷你,也肯定不会来喷我
我只是告诉你,你对大狗的想象,和他与编辑和其他作者所交流的,可能会不一样
当然你可以祭出“我们都不是大狗本人”这一招,反正你之前也用过了

我承认大狗比我厉害
但不是因为他能写烟火气
而是因为他写轮椅侦探文,也能找到比我更多的东西

甚至搞无米之炊,弄游戏理论分析,连例子都不举,纯脑内理论,还连续写了那么多篇
研究报告都不是这个写法,他为了填版面就能写出来,文笔还很好
只是这种文章我会啧啧称奇,你怎么想我是不知道了,这可是最不烟火气的东西了,米都没有,干烧锅,哪来的烟火气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6 02:54 编辑 ]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6 03:56

引用:
原帖由 昵称无效 于 2020-8-25 08:0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dreamcast的显卡虽然支持s3tc,一张gd塞不进多少高质量材质,480p也显示不出太多材质的细节,可以说sega当时用这个方案是不错的,可惜只靠某几个先进特性还是孤掌难鸣
对比当时1998年 ...
我就统一回复了吧
PowerVR用的不是S3TC而是自己的压缩格式
PowerVR当年就是有PC显卡的,为什么还要跟S3比,虽然PC版少了一些功能,但血缘关系总比S3亲

DC确实没有完全发挥出贴图压缩的优势,但这和GD ROM的容量没多大关系
UT GOTY的400MB压缩贴图包就已经提供了超越时代的清晰度
真正的短板是DC的显存,8MB还是不够大,但考虑到硬件成本也就只能这样了

那个访谈的原话是,中裕司认为DC比Voodoo 2强(没提SLI),所以PC不能移植索尼克大冒险
这句话本身在我看来没什么问题,国外社区现在也是基本赞同的
问题在于中裕司在那个访谈里把Voodoo 2和高端PC直接划等号了,而那时候TNT已经出了

John那个视频主要是为了展示当年游戏在显卡战国时代的混乱场面,而不是理论性能对比
像TNT的性能固然比Voodoo 2强,但Glide还是当年最吃香的API,这就不是硬件而是软件环境问题了
实际上Unreal后来更新的OpenGL和D3D版补上了缺失的特效,但John为了特意表现当年的情景用的是原始版
另外很多事情他也没说清楚,比如为什么卡马克一开始看好的不是3dfx而是Rendition,当然这事随便搜搜就有结果

至于PowerVR在PC的表现远不如主机的原因,老话题,PC的驱动与优化
还是那个经典的例子,Flipper有PS无VS,能用,Xabre也这么玩,碰了一头包
因为前者是主机,后者是PC

tile based rendering后来被ATI和NV都借鉴过
起码PowerVR这个大方向是值得品一品的,只是细节上有很多说道,我以前发过,也懒得再发一次了
总之,不能过度神话,但也不能当这玩意完全没用
类似还有PS2为什么4MB贴图也能玩得转,高带宽循环和压榨美术(8位贴图)罢了

Model 3有好几个型号,DC比早期版强,比后期版弱
但这也不是很多Model 3游戏没移植DC的原因,缩点水总能移植,真正的原因是太过街机风格耐玩度低的游戏没必要过好几年才上主机

DC这个架构本来就是容易吃透但潜力低的设计
如果DC一直活下去,能不能有更好的画面表现,我认为会有,但和理论机能数据无关
不是说让DC榨出更多的多边形和贴图,而是压榨美术,做更好的烘培素材之类,但每个主机都能做到这一点,没什么大不了

有些耸人听闻的东西确实是真的,但没拿到数据我也不信
比如我说过“X360的软声卡要占用一个核心”,你嘲笑我完全不懂硬件,实际上那就是源自Halo 3时期Bungie的演讲
严格意义上不一定霸占一整个核心,但也用到了一个核心的大部分资源,总之差不多了
因为X360那个CPU虽然是三核,但整体性能还不如同期电脑双核CPU
微软要求X360所有游戏都支持5.1声道,Halo 3这种类型需要处理大量敌人的5.1声道立体混响,非常吃资源
Bungie直接就开喷了,说X360在音效这块还不如老XB省心,后者好歹用的是硬声卡
话说回来,X360连个主板时钟电池都没有,搞成这样其实也不奇怪

我可从来没说过“电脑的软声卡也要占用一个核心”
电脑同期的CPU比X360强,而且当年的软声卡用户一般也不会开5.1声道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6 06:03 编辑 ]
作者: 乐克.乐克    时间: 2020-8-26 08:3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船长能不能说说gc时代其它两家都在搞网络化,唯独任天堂没动静吗?

早在dc发售之初联机也在未来预想的蓝图里了,99年的64dd也具备下载和上传这种最基本的网络化机能,反而是gc在这一块毫无动静?几百万的马车玩家只能面连和单机,彼时彼刻,xbox的光环和坏松鼠这种大作都是主打联机,成功敲开了欧美市场,像忍龙这种也能通过网络追加新要素,ps2bb也让联机成为可能,任天堂作为游戏巨头不可能看不到这个趋势,尤其是它的游戏最适合同乐,为什么网络化这块如此滞后?(不过连一个账号系统都搞不定,gc时代好像也不能期待太多)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6 08:36

引用:
原帖由 乐克.乐克 于 2020-8-26 08:3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船长能不能说说gc时代其它两家都在搞网络化,唯独任天堂没动静吗?

早在dc发售之初联机也在未来预想的蓝图里了,99年的64dd也具备下载和上传这种最基本的网络化机能,反而是gc在这 ...
任天堂的网络化历史很早,从FC到N64一直在搞
但是64DD失败了,NGC不是说完全没有网络,而是消极应对
当时任天堂的说法是——无论这是不是他们的真实想法——NGC的共斗以GBA联动而非互联网为中心
大概就这样
不过之后NDS和Wii的网络系统又很积极了,账号系统做的好不好另一说,起码第一方的联机游戏在卖力
作者: 1945plus    时间: 2020-8-26 09:24

引用:
原帖由 realzeus 于 2020-8-26 02:1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沉浸在小圈子里的欢呼的副作用就是一旦遇到不认同的就觉得是troll,前段有个说游戏业产业分析的说的好,为什么国内对于游戏这个产业分析的好像都不怎么能看,主要是因为有强大分析 ...
你在论坛混了20年也不过发了这么点帖子,你又做了多少贡献?
作者: 282699590    时间: 2020-8-26 09:28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5 19:56 发表

我就统一回复了吧
PowerVR用的不是S3TC而是自己的压缩格式
PowerVR当年就是有PC显卡的,为什么还要跟S3比,虽然PC版少了一些功能,但血缘关系总比S3亲

DC确实没有完全发挥出贴图压缩的优势,但这和GD ROM的容 ...
当年SEGA给过N厂700万美元,在N厂快完蛋的时候?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6 09:35

引用:
原帖由 282699590 于 2020-8-26 09:28 发表
当年SEGA给过N厂700万美元,在N厂快完蛋的时候?
不是快完蛋的时候,是刚成立的初始资金
NV1和NV2用的都是土星的技术,但世嘉自己其实已经逐渐知道QTM不行,三角形才是主流这件事了
那笔钱一直用到NV3开发出来,这时候老黄才走上正轨,不过那时候世嘉已经去找别的公司了

详情直接看去年这个帖子
https://club.tgfcer.com/thread-7781062-1-1.html
作者: yfl2    时间: 2020-8-26 09:4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乐克.乐克  于 2020-8-26 08:30 发表
船长能不能说说gc时代其它两家都在搞网络化,唯独任天堂没动静吗?

早在dc发售之初联机也在未来预想的蓝图里了,99年的64dd也具备下载和上传这种最基本的网络化机能,反而是gc在这一块毫无动静?几百万的马车玩家只能面连和单机,彼时彼刻,xbox的光环和坏松鼠这种大作都是主打联机,成功敲开了欧美市场,像忍龙这种也能通过网络追加新要素,ps2bb也让联机成为可能,任天堂作为游戏巨头不可能看不到这个趋势,尤其是它的游戏最适合同乐,为什么网络化这块如此滞后?(不过连一个账号系统都搞不定,gc时代好像也不能期待太多)
有,梦幻之星



马车不支持完整功能的联网应该还是技术上的问题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6 09:54

引用:
原帖由 yfl2 于 2020-8-26 09:4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有,梦幻之星



马车不支持完整功能的联网应该还是技术上的问题
NGC要网络接口是有的,拨号和宽带都有,问题是支持力度
NGC一共就八个联机游戏,有互联网的只有四个,其中有三个是PSO的不同版本
马车,1080滑雪和卡比滑板,这些任天堂第一第二方游戏,只有局域网联机

NGC没硬盘就注定了任天堂没在网络这块上心
至于马车只有局域网其实也不是很奇怪的事情,NGC后面那个把手就是让用户拎了直接带走的

这就是我所说的消极应对
有没有互联网,有,但没硬盘,第一方也不支持,第三方更没几个敢上的
至于中裕司?那是立派索黑233

我甚至还没提到,NGC的默认记忆卡就和PS1差不多大容量
所以后来推出了一个加大容量记忆卡,不用这个的话,连一个WE6的存档都塞不下
这种条件搞网络,太难了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6 10:00 编辑 ]
作者: jk02    时间: 2020-8-26 09:56

啊?谁给摩尔的勇气去利物浦养老?从世嘉到EA到利物浦绝对是青铜、白银到王者的晋级,也是摩尔的人生巅峰,本月底回美国才是养老
作者: 282699590    时间: 2020-8-26 09:58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6 01:35 发表

不是快完蛋的时候,是刚成立的初始资金
NV1和NV2用的都是土星的技术,但世嘉自己其实已经逐渐知道QTM不行,三角形才是主流这件事了
那笔钱一直用到NV3开发出来,这时候老黄才走上正轨,不过那时候世嘉已经去找别 ...
历史不能重来,SEGA如果是N的大股东,日子也要好不少。
作者: sisik    时间: 2020-8-26 10:36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6 03:56 发表

我就统一回复了吧
PowerVR用的不是S3TC而是自己的压缩格式
PowerVR当年就是有PC显卡的,为什么还要跟S3比,虽然PC版少了一些功能,但血缘关系总比S3亲

DC确实没有完全发挥出贴图压缩的优势,但这和GD ROM的容 ...
DC是用VQ纹理压缩,可压到1:6,有个厂商说在DC上开发,相当于用28MB的显存.
S3TC在Wii有用到,但死亡鬼屋2的版本,我以前玩时,材质表现不如DC,有点糊掉.

其实GD够用,PS2的剑魂2也不过才1GB左右,还是加上美术画廊这会占容量的东西,
但放一堆CG动画就不够用了.

DC跟MODEL3比,制作人员的说法,一个是软体,一个是硬体,所以移植等于重做,
然后莎木用掉SEGA很多的人,所以移植作应是没多的人手去做.

不做莎木,DC的大型电玩作品也许能多一点,毕竟可空出许多人手.

[ 本帖最后由 sisik 于 2020-8-26 10:42 编辑 ]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6 10:42

引用:
原帖由 sisik 于 2020-8-26 10:36 发表


DC是用VQ纹理压缩,可压到1:6,有个厂商说在DC上开发,相当于用28MB的显存.
S3TC在Wii有用到,但死亡鬼屋2的版本,我以前玩时,材质表现不如DC,有点糊掉.

其实GD够用,PS2的剑魂2也不过才1GB左右,还是加上美术画廊这 ...
DC的VQ压缩比是8,PMX1的VQ是4
PS2的8位贴图是3
Voodoo 3用的FXT1是4
NGC和Xbox的S3TC是6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6 10:43 编辑 ]
作者: cnmbanzhu    时间: 2020-8-26 11:16

“Model 3有好几个型号,DC比早期版强,比后期版弱”
船长,原始MODEL3也比DC强吧?梦游美国2用的是不是后期版?
作者: 贪心王    时间: 2020-8-26 11:4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同志们,书在哪里买啊,纪录片在哪里看啊
作者: sisik    时间: 2020-8-26 11:45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6 10:42 发表

DC的VQ压缩比是8,PMX1的VQ是4
PS2的8位贴图是3
Voodoo 3用的FXT1是4
NGC和Xbox的S3TC是6
看来我把VQ压缩比记成S3TC的

补充一点,日本人英语不好是正常的,因为他们的原文书大多有日语版(德国也是这样做)
方便日本大学生能方便读完一本书,所以有些人看不懂专业英文辞语是正常.
(日本大学生基本的英语能力还是有的,专业的不行)

日本人许多是用日语来发英语(老一辈的老师是这样教,新的就不一定)
所以就算EPIC的人去指导,日本人很多专有名词及句子也听不懂,
反之EPIC的人也听不懂日本人在说什么英语.

CELL研发时,就有沟通上的问题,但都顺利解决,只是很花时间.
作者: samusialan    时间: 2020-8-26 12:20

我觉得莎木系列就和压榨的结果差不多了,很明显能看出多边形已经跟不上材质的精细程度,有些别有用心的人黑莎木的画面就是从这个角度入手的,专门找多边形最少的物体(人物),这样就会呈现出最奇葩的画面;反过来,赞莎木画面的人则是搬出不可操控的演示内容(尤其是特写镜头这种)多边形被控制过的场景。说明材质上再下功夫捣腾也不会起什么作用了,如果只是要风格方面的不同(写实应该已经是最需要复杂素材的了),那并不是技术的范畴
那个年代,多盘游戏主要还是塞预渲染cg(动画)和重复内容所致,莎木这样的是少数,后面gc也还一样,多盘的游戏基本都是有预渲染cg的,也就生化4这样的例外(印象中生化4好像都还有e3放的片在里面吧)。最多只能说没有大容量光盘不好做场景多而复杂的游戏而已,尤其是gta这种,并不能直接关联到材质的质量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6 16:48

引用:
原帖由 cnmbanzhu 于 2020-8-26 11:16 发表
“Model 3有好几个型号,DC比早期版强,比后期版弱”
船长,原始MODEL3也比DC强吧?梦游美国2用的是不是后期版?
https://segaretro.org/Sega_Model_3
这里有详细的参数
梦美2用的是最后的Step 2.1了

当然这个网站列出的DC参数我是不会直接拿来用的
数字没造假,问题是PowerVR的TBR技术在当年还不成熟,多边形增加后效率会不增反降
所以那些超越Geforce的数据只能是个理论值,实际上DC就是TNT或TNT2这个级别
作者: cnmbanzhu    时间: 2020-8-26 23:39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6 16:48 发表

https://segaretro.org/Sega_Model_3
这里有详细的参数
梦美2用的是最后的Step 2.1了

当然这个网站列出的DC参数我是不会直接拿来用的
数字没造假,问题是PowerVR的TBR技术在当年还不成熟,多边形增加后效率会 ...
这网站数据够详细的,不过好多看不懂。MODEL3初版的CPU主频才66MHZ?显卡浮点性能1GFLOPS?内存251MB?!!!除了内存带宽外其他参数确实不如DC,但这个内存好恐怖。

[ 本帖最后由 cnmbanzhu 于 2020-8-26 23:40 编辑 ]
作者: 小粉粉    时间: 2020-8-27 14:59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1 17:05 发表

2:1是1991年GENSIS和SNES在美国的销量对比,但是后来SNES降价追上
在1991年显然不能说世嘉的市场占有率就是任天堂两倍了,因为那时候8位机和掌机还有很大份额
我最近从NEOGAF看到了了一组数据:https://www.neogaf.com/threads/c ... -hw-revised.116454/,这组数据底下有1994年其余月份的,我加了一下1994年数据MD硬件销量是大于SFC的,这些数据到底准不准确?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7 19:54

引用:
原帖由 小粉粉 于 2020-8-27 14:59 发表

我最近从NEOGAF看到了了一组数据:https://www.neogaf.com/threads/c ... -hw-revised.116454/,这组数据底下有1994年其余月份的,我加了一下1994年数据MD硬件销量是大于SFC的 ...
这贴我看过,只是你要考虑其他数据和这个帖子的对比
我说SNES降价追上,这个追上指的是美版总销量

维基百科引用有一份报告,Genesis 1850万,SNES 2000万
https://equities.wedbush.com/cli ... F-8520-AF38BEDD3E43

就算不谈降价,1995年MD的大作已经断掉了,而SFC到了1996年还有新的大作

55%的数据说的是世嘉在1994年获得了16位机市场55%的份额
但这显然不是全部游戏市场的55%,因为GB掌机还有销售额
作者: 小粉粉    时间: 2020-8-27 20:2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7 19:54 发表
这贴我看过,只是你要考虑其他数据和这个帖子的对比
我说SNES降价追上,这个追上指的是美版总销量

维基百科引用有一份报告,Genesis 1850万,SNES 2000万
https://equities.wedbush.com/cli ... F8520AF38BEDD3E43

就算不谈降价,1995年MD的大作已经断掉了,而SFC到了1996年还有新的大作

55%的数据说的是世嘉在1994年获得了16位机市场55%的份额
但这显然不是全部游戏市场的55%,因为GB掌机还有销售额
原先我也一直对这个55%市场份额有疑惑,如果世嘉占据了美国游戏市场的55%,那就是MD+GG大于SFC+FC+GB,而GG销量远小于GB,那SFC会有那么惨?原来是16位机市场呀!
作者: 小粉粉    时间: 2020-8-27 20: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7 19:54 发表
这贴我看过,只是你要考虑其他数据和这个帖子的对比
我说SNES降价追上,这个追上指的是美版总销量

维基百科引用有一份报告,Genesis 1850万,SNES 2000万
https://equities.wedbush.com/cli ... F8520AF38BEDD3E43

就算不谈降价,1995年MD的大作已经断掉了,而SFC到了1996年还有新的大作

55%的数据说的是世嘉在1994年获得了16位机市场55%的份额
但这显然不是全部游戏市场的55%,因为GB掌机还有销售额
不好意思,还要再请教你。我很少看到有文章介绍FC,SFC和PS时代的欧洲市场,之前仅仅看过零星报道,很困惑为什么FC和SFC在欧洲市场打不过MS和MD呢?SS怎么连欧洲市场也丢了呢?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7 21:16

引用:
原帖由 小粉粉 于 2020-8-27 20:3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不好意思,还要再请教你。我很少看到有文章介绍FC,SFC和PS时代的欧洲市场,之前仅仅看过零星报道,很困惑为什么FC和SFC在欧洲市场打不过MS和MD呢?SS怎么连欧洲市场也丢了呢?
我先把美国市场的问题结了吧
任天堂那边是有官方数据的,SNES 2335万,全球4910万
至于跟NPD的区别是怎么回事,首先NPD在1994年才开始统计,他们可以找零售商查历史数据但毕竟不如官方全
其次那个PDF还有其他公司的引用

MD的销量到现在也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纽约时报在1993年写Genesis已经2000万了
全球总销量更是玄学,主要原因是巴西生产的时间太长不知道究竟卖了多少

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SMS,甚至这个玄学还被世嘉官网承认了,表示“MARK 3+SMS合计大概有1800万”
这主要就是巴西堆出来的,2016年巴西媒体说过SMS在巴西卖出了800万
详情看这里
http://club.tgfcer.com/viewthrea ... ;page=2#pid31086539

不过总的来说所有人都承认SNES后期反超了Genesis,多出来的两年大作供应自然不是摆设

按照任天堂的官方数据,SFC在美国日本之外销量是858万
而MD反推出来也是类似的数字,且不包含巴西,那么欧洲就是大头,二者在欧洲算平手
SMS在欧洲是680万,FC去掉美日版是856万,也差不多
不是打不过,就是平手

FC在欧洲是一堆地头蛇代理商在不同国家经销,而不是直营,所以这个开局就不好
其实SMS也是在欧洲代理经销,所以搞成什么样就得看这些欧洲公司

16位机时代两家逐渐收回了经营权,但是上一代打下的盘子又延续了一代
其实卡林斯基那番自吹我不太感冒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世嘉最棒的广告在欧洲,英国的pirate tv比sega scream更有观赏性

还有个问题,欧洲市场远比日本和美国复杂,各种乱七八糟的电脑占据了更大的市场
索尼在欧洲获得巨大成功,是因为他们想办法把之前的非游戏强大营销网络用在了PS上
再加上PS本身就很有战斗力,就这样拿下了主要市场,至此欧洲的战国时代才算结束,任天堂也只能靠掌机和Wii反击
作者: jk02    时间: 2020-8-28 07:56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4 13:35 发表

摩尔不是说有钱就能让DC活下去,而是说有信心在美版PS2发售前让DC的月销量高于N64
这反而是从技术角度来说看上去比较正常的想法

然而实际情况是N64最后一波软件来的最猛,把DC的销量压过去了
只是任天堂这么一 ...
引用:
原帖由 乐克.乐克 于 2020-8-24 14:1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04年的gc九十九英镑依然卖不出去,不亏才怪
??
[attach]1147310[/attach]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8 08:19

引用:
原帖由 jk02 于 2020-8-28 07:56 发表


??
1147310
任天堂亏损那事我记错了,是半年财报亏损30亿日元,不是全年
https://www.nintendoworldreport. ... endo-reports-losses

不过零售商和发行商开始对NGC吹胡子瞪眼就是这个时候开始的,2003年初有几家公司退出了
再说的直接点就是风之杖到马车中间那段空档期非常惨淡,而马车也就是NGC的回光返照
至于最后全年还是盈利了,那当然是掌机的功劳

5CH有个比较全的统计,是带销售额的

任天堂

1982年度 売上677億 営業利益205億円
1983年度 売上681億 営業利益166億円 FC発売
1984年度 売上814億 営業利益207億円
1985年度 売上1230億 営業利益415億円 Dシステム発売
1986年度 売上1445億 営業利益457億円
1989年度 売上2033億 営業利益484億円
1988年度 売上2912億 営業利益639億円
1989年度 売上2402億 営業利益651億円 GB発売
1990年度 売上4714億 営業利益1379億円 SFC発売
1991年度 売上5618億 営業利益1475億円
1992年度 売上6346億 営業利益1592億円
1993年度 売上4856億 営業利益1037億円
1994年度 売上4156億 営業利益949億円
1995年度 売上3542億 営業利益719億円 VB発売
1996年度 売上4182億 営業利益650億円 N64発売
1997年度 売上5346億 営業利益1277億円
1998年度 売上5728億 営業利益1561億円 GBC発売
1999年度 売上5306億 営業利益1450億円
2000年度 売上4625億 営業利益847億円 GBA発売
2001年度 売上5549億 営業利益1192億円 GC発売
2002年度 売上5041億 営業利益1001億円 GBASP発売
2003年度 売上5148億 営業利益1077億円 
2004年度 売上5152億 営業利益1115億 DS発売
2005年度 売上5092億 営業利益903億 GBミクロ発売
2006年度 売上9665億 営業利益2260億 Wii発売
2007年度 売上1兆6724億 営業利益4872億
2008年度 売上1兆8386億 営業利益5552億
2009年度 売上1兆4343億 営業利益3565億
2010年度 売上1兆143億 営業利益1710億 3DS発売
2011年度 売上6476億 営業利益▲373億
2012年度 売上6354億 営業利益▲364億 WiiU発売
2013年度 売上5717億 営業利益▲464億
2014年度 売上5497億 営業利益247億
2015年度 売上5044億 営業利益328億
2016年度 売上4890億 営業利益293億 Switch発売
2017年度 売上1兆556億 営業利益1775億
2018年度 売上1兆2005億 営業利益2497億円
2019年度 売上1兆3085億 営業利益3525億円 Switch lite発売

https://krsw.5ch.net/test/read.cgi/ghard/1588835703/

SCE、SIEを含むソニーゲーム&ネットワーク部門
   売り上げ  営業利益
1994 *1994億円  ***1億円 PS1発売
1995 *2009億円  ***1億円
1996 *4193億円  *570億円
1997 *7226億円  1169億円
1998 *7838億円  1365億円
1999 *6547億円  *774億円

2000 *6609億円 ▲*511億円 PS2発売
2001 10037億円  *829億円
2002 *9550億円  1127億円
2003 *7802億円  *676億円
2004 *7298億円  *432億円
2005 *9586億円  **87億円

2006 10168億円 ▲2323億円 PS3発売
2007 12842億円 ▲1245億円
2008 10531億円 ▲*585億円
2009 *8407億円 ▲*570億円
2010 *7982億円  *465億円
2011 *8050億円  *293億円
2012 *7071億円  **17億円

2013 10439億円 ▲*188億円 PS4発売
2014 13880億円  *481億円
2015 15519億円  *887億円
2016 16498億円  1356億円
2017 19438億円  1775億円
2018 23109億円  3111億円


https://krsw.5ch.net/test/read.cgi/ghard/1580803057/

[ 本帖最后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8 08:32 编辑 ]
作者: 昵称无效    时间: 2020-8-29 16:3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喷了,为啥说s3显卡和dc,因为当时1998年规格特性最接近,power vr的PC显卡上市那都1999年了,没记错叫kyro什么
1998年,大前提,囧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9 18:18

引用:
原帖由 昵称无效 于 2020-8-29 16:3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喷了,为啥说s3显卡和dc,因为当时1998年规格特性最接近,power vr的PC显卡上市那都1999年了,没记错叫kyro什么
1998年,大前提,囧
Kyro系列是2001年才上市的,算第三代PowerVR
1999年上市那个PMX1是DC的阉割版,算第二代
作者: 取暖的刺猬    时间: 2020-8-29 19:4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6 09:54 发表
NGC要网络接口是有的,拨号和宽带都有,问题是支持力度
NGC一共就八个联机游戏,有互联网的只有四个,其中有三个是PSO的不同版本
马车,1080滑雪和卡比滑板,这些任天堂第一第二方游戏,只有局域网联机

NGC没硬盘就注定了任天堂没在网络这块上心
至于马车只有局域网其实也不是很奇怪的事情,NGC后面那个把手就是让用户拎了直接带走的

这就是我所说的消极应对
有没有互联网,有,但没硬盘,第一方也不支持,第三方更没几个敢上的
至于中裕司?那是立派索黑233

我甚至还没提到,NGC的默认记忆卡就和PS1差不多大容量
所以后来推出了一个加大容量记忆卡,不用这个的话,连一个WE6的存档都塞不下
这种条件搞网络,太难了
Mkdd这些游戏的lan模式用的是pso的那个猫?
作者: Nemo_theCaptain    时间: 2020-8-29 19:54

引用:
原帖由 取暖的刺猬 于 2020-8-29 19:4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Mkdd这些游戏的lan模式用的是pso的那个猫?
拨号和宽带是两个套件,但主机方面接口是同一个,局域网用的是宽带套件
作者: asdqwe    时间: 2020-8-30 11:1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9 18:18 发表
Kyro系列是2001年才上市的,算第三代PowerVR
1999年上市那个PMX1是DC的阉割版,算第二代
显卡叫大力神
作者: raidentime    时间: 2020-8-30 18:47

Posted by TGFC·NG
我发现在这坛子撞上250级别的troll找船长麻烦对咱们这些看戏的还是很利好的,船长一惹火了大段大段往外面倒干货,看都看球不赢。。。
作者: 小粉粉    时间: 2020-8-31 15:06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7 21:16 发表

我先把美国市场的问题结了吧
任天堂那边是有官方数据的,SNES 2335万,全球4910万
至于跟NPD的区别是怎么回事,首先NPD在1994年才开始统计,他们可以找零售商查历史数据但毕竟不如官方全
其次那个PDF还有其他公 ...
那是不是说当年土星在欧洲市场惨败其实也就是美国市场惨败的一个翻版?发售时间也跟美版一样提前了,得罪了很多零售商,软件也没跟上。
作者: FPZ_ALEX    时间: 2020-9-1 09:53

最喜欢看船长发游戏历史的干货
作者: cnmbanzhu    时间: 2020-9-1 14:24

引用:
原帖由 Nemo_theCaptain 于 2020-8-26 16:48 发表

https://segaretro.org/Sega_Model_3
这里有详细的参数
梦美2用的是最后的Step 2.1了

当然这个网站列出的DC参数我是不会直接拿来用的
数字没造假,问题是PowerVR的TBR技术在当年还不成熟,多边形增加后效率会 ...
船长我觉得,DC到死内天也做不出1996年MODEL3 1.0上SCUD RACE的效果。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