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其他] 其实美末2最大的喷点在剧本的后期逻辑上不通(有剧透) [打印本页]

作者: realsquall    时间: 2020-6-27 21:33     标题: 其实美末2最大的喷点在剧本的后期逻辑上不通(有剧透)

末世里,艾比和艾丽这样的角色能活下来的原因是
1、群体性强,身边有值得放心的人 2、潜意识里就已经是杀手了,只要有威胁,第一反应就是杀,而且一招致命 3、运气好。
逻辑不通的地方是,1已经没了,因为身边的人基本死绝了,那么生存已经变得很困难的情况下,必然将2放在最优先级。如果2是优先级,那么会杀掉一切有潜在威胁的人,以及尽可能回避一切的危险,他们又救疤脸族,又反复找对方复仇的,真是死多少次都不够,都不知道怎么还能活那么多年不死掉,合理的解释其实还是好好留在木屋里带着小孩。只能用运气好,有主角光环来解释了。傻白甜在那个世界是不可能存在的,饶了对方并不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好处,所有一切行为都要考虑利益和活着的唯一目标,毕竟已经杀人不眨眼杀了几百个人了,对方也永远不可能和自己成为同伴。就这点来看,里面很多情节确实有点站不住脚。
我一周目26小时打完了。总体还是给个高分,毕竟gameplay和细节刻画已经无敌了。

[ 本帖最后由 realsquall 于 2020-6-28 08:40 编辑 ]
作者: 学远凸    时间: 2020-6-27 21:5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参考好莱坞电影巅峰对决,南边战争时期,布鲁斯南无意烧死了尼姆连森的独生爱子,尼姆和雇佣兵追杀他很多年,双方斗智斗勇。布鲁斯南本来有机会反杀对方,但是因为内心有愧饶了尼姆一命,尼姆继续追杀他,最后时刻他杀不下手选择了宽恕,两人分道扬镳。因为尼姆明白双方各为其主,很多时候身不由己,这跟美末是一个道理,谁的手里没有沾染鲜血?谁亏欠谁更多?谁代表的是正义?
几乎所有的枪战片还有武侠小说,主角最需要的永远都是运气,没毛病。基督山伯爵是这样,张无忌是这样,韦小宝是这样,艾莉也是这样。

本帖最后由 学远凸 于 2020-6-27 22:00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realsquall    时间: 2020-6-27 22:05

末世里的信仰是只能信任自己,以及为了团队利益而为自己身边最信任的对象来相互付出,因为群体性太重要了,单枪匹马死得快。艾比最大的问题是和艾丽之间缺少互动,都是双方内心戏,对白没几句,也就是艾丽解释了乔尔可能伤害了艾比的原因,虽然不知道艾比父亲就是手术台上的那个医生,也没人跟她说,这个地方确实是个败笔,两条线没问题,交织到一起,还各管各打来打去,如果是前面那么细腻的回忆和情感,以及人设的立起,艾比为了救疤脸族,甚至首脑要对自己开枪都无动于衷,之后对wlf队员的那么凶残,艾丽见佛杀佛,见人杀人,也没觉得有任何犹豫。两人那最后交织到一起的两段戏到儿女情长起来,确实有点没有铺垫以及情感割裂。
作者: viewboy    时间: 2020-6-27 22:07

细节刻画和场景可以吹,但是gameplay 8分水平,不值得吹。跟一代比有改进但又称不上进化,而且有的地方还有退步,比如人类敌人AI,打下来感觉就是非常蠢,只要不刚枪(本身游戏也不鼓励),人类必定排队送,管你几层楼多少个人驻守,一代有几个场景周旋了好久。艾莉更偏向潜行,战斗除了场景变换基本都一个套路,也还真就靠着丰富的场景支撑我打过了艾莉篇。搜刮部分还是老样子,翻箱倒柜走遍每个角落,这作场景更丰富了,经常出现连着几幢楼房,我有点路痴每次看见都发怵,房子里转到头晕。零件和药丸搞不懂为什么一定要拆成几份摆在那,多按几次三角的交互特别好?有时候开柜子拿东西还能感受到明显延迟。
这些都是客观评价,gameplay上依然可以大幅优化进步。
作者: realsquall    时间: 2020-6-27 22:08

我自己的猜测是艾丽对乔尔的死内心非常纠结,觉得乔尔为了自己杀了那么多人,自己也需要背负一定的责任,乔尔的死,也是他为之付出的代价。慢慢的接受了这个现实,又看到艾比带着的孩子,想到乔尔带着的自己,这个时候突然也有了同理心,也想到自己杀了艾比身边所有人,又放了自己两次,所以最后才明白。但是编剧把这么重要的内容都让玩家脑补,显得非常割裂,因为之前的那么细腻的剧情回顾,这里应该也会做出合理的细节来补全才更合理。不然被人喷也是情有可原了。
但是编剧强行让艾比带着孩子这件事来让艾丽同理心也很说不过去,艾比和孩子之间本身不像乔尔因为女儿被开枪打死了,遇到艾丽像对女儿一样照顾这样逻辑上说的通,艾比其他人设立的住,但是为了疤脸族两个孩子真心说不通,她到底为什么而活,我没看出来。和艾丽复杂的内心来说,毕竟有1作铺垫,艾比的铺垫还是少许逊色了,所以双女主的剧不平衡了,虽然没有垮,但这些剧情的问题确实很遗憾。因为没有铺垫,所以正常逻辑艾丽应该杀了艾比,因为艾丽的人设立的比艾比更有说服力,大家喷最后那段我很理解,是编剧偏心了。

[ 本帖最后由 realsquall 于 2020-6-27 22:16 编辑 ]
作者: realsquall    时间: 2020-6-27 22:21

引用:
原帖由 kukutiti 于 2020-6-27 22:16 发表
挺快啊,我一周目用了29小时。
总体上没有啥问题,结局需要改改平息民愤,把艾比按在水里即将掐死的时候给出两个选择:
1、杀死,会被咬断两根手指,回到小屋,人去楼空,断指弹吉他五音不全。
2、放生,手指不会 ...
确实这样会好很多很多,起码让玩家感觉自己能选
作者: 大晶    时间: 2020-6-27 22:2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realsquall  于 2020-6-27 22:08 发表
我自己的猜测是艾丽对乔尔的死内心非常纠结,觉得乔尔为了自己杀了那么多人,自己也需要背负一定的责任,乔尔的死,也是他为之付出的代价。慢慢的接受了这个现实,又看到艾比带着的孩子,想到乔尔带着的自己,这个时候突然也有了同理心,也想到自己杀了艾比身边所有人,又放了自己两次,所以最后才明白。但是编剧把这么重要的内容都让玩家脑补,显得非常割裂,因为之前的那么细腻的剧情回顾,这里应该也会做出合理的细节来补全才更合理。不然被人喷也是情有可原了。
但是编剧强行让艾比带着孩子这件事来让艾丽同理心也很说不过去,艾比和孩子之间本身不像乔尔因为女儿被开枪打死了,遇到艾丽像对女儿一样照顾这样逻辑上说的通,艾比其他人设立的住,但是为了疤脸族两个孩子真心说不通,她到底为什么而活,我没看出来。和艾丽复杂的内心来说,毕竟有1作铺垫,艾比的铺垫还是少许逊色了,所以双女主的剧不平衡了,虽然没有垮,但这些剧情的问题确实很遗憾。因为没有铺垫,所以正常逻辑艾丽应该杀了艾比,因为艾丽的人设立的比艾比更有说服力,大家喷最后那段我很理解,是编剧偏心了。
艾比是冲动型的,再加上有不能对小孩子见死不救的圣母心,所以选择回去救两个孩子,其实就是这么一个选择,之后就是由于自己不放弃的执拗或者说偏执越陷越深,最后姐姐死了就带着小的一个走天涯也是个顺理成章的结果。
作者: realsquall    时间: 2020-6-27 22:28

引用:
原帖由 viewboy 于 2020-6-27 22:07 发表
细节刻画和场景可以吹,但是gameplay 8分水平,不值得吹。跟一代比有改进但又称不上进化,而且有的地方还有退步,比如人类敌人AI,打下来感觉就是非常蠢,只要不刚枪(本身游戏也不鼓励),人类必定排队送,管你几层 ...
最低难度通关,收集感觉和一代没啥差异,无缝连接,就是枪械的音效实在太强了,如果配一台不错的环绕音箱估计体验会更好。我主要还是看剧情和画面以及满足一部分收集欲,总体而言达标了。
ai而言,就人脑的结构,目前游戏的ai都太低能了,只要爽可以突突突就行了,哈哈。
作者: realsquall    时间: 2020-6-27 22:30

引用:
原帖由 大晶 于 2020-6-27 22:2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艾比是冲动型的,再加上有不能对小孩子见死不救的圣母心,所以选择回去救两个孩子,其实就是这么一个选择,之后就是由于自己不放弃的执拗或者说偏执越陷越深,最后姐姐死了就带着小 ...
说实在话,是冲动型的,但是就回到主楼里说的,冲动的人死得快才对,冷静能救命。而且,都是玩家脑补,没有合理的铺垫,最多的细腻的情感是在水族馆和欧文的那段,这段没问题,逻辑和动机都很通,但和两个小孩无论如何都不通啊,动机不成立,角色自然没法立起来了。
作者: 大晶    时间: 2020-6-27 22:3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realsquall  于 2020-6-27 22:30 发表
说实在话,是冲动型的,但是就回到主楼里说的,冲动的人死得快才对,冷静能救命。而且,都是玩家脑补,没有合理的铺垫,最多的细腻的情感是在水族馆和欧文的那段,这段没问题,逻辑和动机都很通,但和两个小孩无论如何都不通啊,动机不成立,角色自然没法立起来了。
艾比从你上手开始玩她就是心肠很好的形象,救小孩就是一时的冲动,和当时一时冲动一个人下山找乔尔一样,不是运气好也就挂了。

本帖最后由 大晶 于 2020-6-27 22:34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realsquall    时间: 2020-6-27 22:35

引用:
原帖由 大晶 于 2020-6-27 22:3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艾比从你上手开始玩她就是心肠很好的形象,救小孩就是一时的冲动,和当时一时冲动一个人下山找乔尔一样,不是运气好也就挂了。

本帖最后由 大晶 于 2020-6-27 22:34 通过手机版编 ...
冲动一次是冲动,为一个人冲动很多次,那就是爱了,我没看到她为什么爱两个小孩的原因。
作者: 大晶    时间: 2020-6-27 22:4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realsquall  于 2020-6-27 22:35 发表
冲动一次是冲动,为一个人冲动很多次,那就是爱了,我没看到她为什么爱两个小孩的原因。
只有第一次是选择,后面就是不肯放弃的执拗了,当然到第四章被抓的时候应该已经有比较深的感情了。
作者: realsquall    时间: 2020-6-27 22:53

引用:
原帖由 大晶 于 2020-6-27 22:4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只有第一次是选择,后面就是不肯放弃的执拗了,当然到第四章被抓的时候应该已经有比较深的感情了。
我同意你的说法,但是戏剧作品一定要在情节上有铺垫才能立的住人物,不能靠玩家脑补,这是大忌,但是和两个小孩的剧情,主要就是怎么去救他们了,而不像和欧文之间的那些细腻的东西。
整体来说叙事头重脚轻,节奏感没有一代好。这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作者: ikaruga    时间: 2020-6-27 22:5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NOTE
引用:
原帖由 @viewboy  于 2020-6-27 22:07 发表
细节刻画和场景可以吹,但是gameplay 8分水平,不值得吹。跟一代比有改进但又称不上进化,而且有的地方还有退步,比如人类敌人AI,打下来感觉就是非常蠢,只要不刚枪(本身游戏也不鼓励),人类必定排队送,管你几层楼多少个人驻守,一代有几个场景周旋了好久。艾莉更偏向潜行,战斗除了场景变换基本都一个套路,也还真就靠着丰富的场景支撑我打过了艾莉篇。搜刮部分还是老样子,翻箱倒柜走遍每个角落,这作场景更丰富了,经常出现连着几幢楼房,我有点路痴每次看见都发怵,房子里转到头晕。零件和药丸搞不懂为什么一定要拆成几份摆在那,多按几次三角的交互特别好?有时候开柜子拿东西还能感受到明显延迟。
这些都是客观评价,gameplay上依然可以大幅优化进步。
分几份是让你长按三角一次收光,延迟是因为短三角按成长三角,松开了才开始拾取,这是延续1代的设定啊
作者: viewboy    时间: 2020-6-27 23:04

引用:
原帖由 ikaruga 于 2020-6-27 22:5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NOTE
分几份是让你长按三角一次收光,延迟是因为短三角按成长三角,松开了才开始拾取,这是延续1代的设定啊
合成一份让我按一次三角收完不行吗?
延迟我敢肯定没按错,我捡垃圾从不长按,普通的抽屉或者柜子,不需要长按,按下之后很明显延迟1s才去开,有时候捡柜子里东西也有延迟。
作者: 林则徐    时间: 2020-6-27 23:0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kukutiti  于 2020-6-27 22:16 发表
挺快啊,我一周目用了29小时。
总体上没有啥问题,结局需要改改平息民愤,把艾比按在水里即将掐死的时候给出两个选择:
1、杀死,会被咬断两根手指,回到小屋,人去楼空,断指弹吉他五音不全。
2、放生,手指不会断,坐着哭泣中出现乔说了一句话:“我希望你能平安快乐的活着。”,回到小屋,人去楼空,拿起吉他,下面有张字条:“如果你能回来的话,我带着马铃薯回杰克森了,署名狄娜。”,弹唱乔一开始的曲子。
这样也不错,不落俗套,也没谄媚玩家,提供价值判断完全不一致的多选择(发免责声明)。复仇成功不是皆大欢喜,只会带来更深的空虚。

本帖最后由 林则徐 于 2020-6-27 23:12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realsquall    时间: 2020-6-27 23:11

所以看的出编剧还是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在部分工业流水线的系统里的编剧,会收敛一些,会有一个简单的立意来表明立场,通过一定的节奏感把控来操控观众情绪。游戏难就难在,行进的速度和方式每个玩家不同,这就有一个节奏感的问题,如果不能前后连贯,所有的人物和矛盾冲突都通过合理方式展现,那这个作品在艺术性上就会略逊一筹。游戏比电影好的一点是,有很多细节可以玩家自己去探索,也可能我之前说的这么多会被打脸,因为一些细节我没有看到的关系。没有框架收敛的编剧有可能会放飞自我,很多一举成名的电影导演会做一些文艺性小众风格,偏向于自我救赎的影片,比如李安、张艺谋这种自编自导的,李安的很多电影投资巨大也垮了,所以有时候太放飞也容易被诟病。因为编剧的基础是文学创作,而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作者自我人格的圆满为目标的,里面所有的叙事、立意、人物设定、戏剧冲突都是带有自己的倾向性以及部分未完成事件的另一种完成方式,包括玩家为什么会那么痛恨结局,可能就代入了生活里的仇人不能杀和暴打,连游戏里都不能杀,这游戏简直吃屎的这种念头,因为很多砍砍砍杀杀杀的电影和游戏作品,其实就是人生的另一种方式的延续,很多时候能够让自己放松,部分缓解了未完成的那些个事件,这本身就是艺术的伟大价值。所以对编剧的诟病也能理解,因为放飞自我,所以带了很多私货,而且不容置疑。不过,产生争论总是好事,一边倒的称赞,有可能让他在第三部里更加放飞自我,那就是真正废了这个伟大ip了。

[ 本帖最后由 realsquall 于 2020-6-27 23:12 编辑 ]
作者: 林则徐    时间: 2020-6-27 23:1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realsquall  于 2020-6-27 22:08 发表
我自己的猜测是艾丽对乔尔的死内心非常纠结,觉得乔尔为了自己杀了那么多人,自己也需要背负一定的责任,乔尔的死,也是他为之付出的代价。慢慢的接受了这个现实,又看到艾比带着的孩子,想到乔尔带着的自己,这个时候突然也有了同理心,也想到自己杀了艾比身边所有人,又放了自己两次,所以最后才明白。但是编剧把这么重要的内容都让玩家脑补,显得非常割裂,因为之前的那么细腻的剧情回顾,这里应该也会做出合理的细节来补全才更合理。不然被人喷也是情有可原了。
但是编剧强行让艾比带着孩子这件事来让艾丽同理心也很说不过去,艾比和孩子之间本身不像乔尔因为女儿被开枪打死了,遇到艾丽像对女儿一样照顾这样逻辑上说的通,艾比其他人设立的住,但是为了疤脸族两个孩子真心说不通,她到底为什么而活,我没看出来。和艾丽复杂的内心来说,毕竟有1作铺垫,艾比的铺垫还是少许逊色了,所以双女主的剧不平衡了,虽然没有垮,但这些剧情的问题确实很遗憾。因为没有铺垫,所以正常逻辑艾丽应该杀了艾比,因为艾丽的人设立的比艾比更有说服力,大家喷最后那段我很理解,是编剧偏心了。
完全认同。2代剧本的两大问题就是两次不杀(剧场艾比不杀艾莉和结局)的动机没铺垫交代清楚,还有艾比的人设立不起来。
作者: 林则徐    时间: 2020-6-28 00:0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引用:
原帖由 @realsquall  于 2020-6-27 23:11 发表
所以看的出编剧还是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在部分工业流水线的系统里的编剧,会收敛一些,会有一个简单的立意来表明立场,通过一定的节奏感把控来操控观众情绪。游戏难就难在,行进的速度和方式每个玩家不同,这就有一个节奏感的问题,如果不能前后连贯,所有的人物和矛盾冲突都通过合理方式展现,那这个作品在艺术性上就会略逊一筹。游戏比电影好的一点是,有很多细节可以玩家自己去探索,也可能我之前说的这么多会被打脸,因为一些细节我没有看到的关系。没有框架收敛的编剧有可能会放飞自我,很多一举成名的电影导演会做一些文艺性小众风格,偏向于自我救赎的影片,比如李安、张艺谋这种自编自导的,李安的很多电影投资巨大也垮了,所以有时候太放飞也容易被诟病。因为编剧的基础是文学创作,而文学创作本身就是作者自我人格的圆满为目标的,里面所有的叙事、立意、人物设定、戏剧冲突都是带有自己的倾向性以及部分未完成事件的另一种完成方式,包括玩家为什么会那么痛恨结局,可能就代入了生活里的仇人不能杀和暴打,连游戏里都不能杀,这游戏简直吃屎的这种念头,因为很多砍砍砍杀杀杀的电影和游戏作品,其实就是人生的另一种方式的延续,很多时候能够让自己放松,部分缓解了未完成的那些个事件,这本身就是艺术的伟大价值。所以对编剧的诟病也能理解,因为放飞自我,所以带了很多私货,而且不容置疑。不过,产生争论总是好事,一边倒的称赞,有可能让他在第三部里更加放飞自我,那就是真正废了这个伟大ip了。
从part2对暴力的表现方式就看得出来,顽皮狗想通过让玩家直面这样赤裸的暴力来反思暴力,最终达到同艾丽复仇过程中渐渐产生的自我怀疑同一,实现角色的带入。说实话,开篇还觉得很刺激的暴力元素到后期已经让我很疲倦了,尤其是碰到响尾蛇的最后两场大规模战斗,我只觉得非常疲惫, 怎么还要再杀这么多无辜的人。但这种让玩家产生自身怀疑的表现方式,放在3A游戏里无疑是很冒险的,下场也都知道了。但作为一个玩家,我衷心佩服索尼给予的创作自由和顽皮狗的勇气,也希望玩家群体在这次事件上多些包容,好让顽皮狗吸取教训下次做出创新但又老练的游戏叙事方式。不然的话,照现在这态势,好不容易有个敢挑战游戏叙事的3A大作被踏上100只脚永不的翻身,那3A游戏创作的保守化趋势只会越演越烈,这绝对是玩家们的最大损失。
作者: kmp1987    时间: 2020-6-28 07:5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游戏代入编剧和编剧同频,那就是好游戏,代入乔尔就会气炸了,代入角色不同而已
作者: 久多良木健    时间: 2020-6-28 08:1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realsquall  于 2020-6-27 22:28 发表
最低难度通关,收集感觉和一代没啥差异,无缝连接,就是枪械的音效实在太强了,如果配一台不错的环绕音箱估计体验会更好。我主要还是看剧情和画面以及满足一部分收集欲,总体而言达标了。
ai而言,就人脑的结构,目前游戏的ai都太低能了,只要爽可以突突突就行了,哈哈。
我特地全程7.1玩,环绕做得没你想那么好,真环绕估计得ps5了……
作者: 南丫岛的龙猫    时间: 2020-6-28 08:18

引用:
原帖由 kmp1987 于 2020-6-28 07:5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游戏代入编剧和编剧同频,那就是好游戏,代入乔尔就会气炸了,代入角色不同而已
正解。
正确的看片方式,当然是跟着编剧走。

即使有疑问,也是在理解编剧的理念的基础上,再提出疑问。
而不是,一味地,我以为我以为,只要不符合我心意就是垃圾就是喂屎。
作者: 南丫岛的龙猫    时间: 2020-6-28 08:19

引用:
原帖由 viewboy 于 2020-6-27 23:04 发表

合成一份让我按一次三角收完不行吗?
延迟我敢肯定没按错,我捡垃圾从不长按,普通的抽屉或者柜子,不需要长按,按下之后很明显延迟1s才去开,有时候捡柜子里东西也有延迟。
我也感觉是有延迟。
这游戏所谓的『末世资源太少』,变成了满屋子捡垃圾,挺难受的。
作者: realsquall    时间: 2020-6-28 08:19

引用:
原帖由 林则徐 于 2020-6-28 00:0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从part2对暴力的表现方式就看得出来,顽皮狗想通过让玩家直面这样赤裸的暴力来反思暴力,最终达到同艾丽复仇过程中渐渐产生的自我怀疑同一,实现角色的带入。说实话,开篇还觉得很 ...
游戏毕竟是游戏,不是真人演出的电影,可以说我们都理解编剧的想法,但是结果却搞砸了,这表明任何形式的创作自由,如果需要大众喜欢,都必须在一个框架里制作,比如好莱坞的电影,绝大多数人都喜欢,不太会两极分化。美末2那么巨大的投入和玩家的期待,虽然本作最终引起了话题,但这可能部分以消耗顽皮狗品牌价值和3代作为代价。如果定位艺术类小众作品,可以放飞自我,但却不值得巨大投入,如果反思暴力,那就突出反思暴力的主题,千万不能搞的那么艰涩难以理解,毕竟我看了头条文章或者up主称赞剧本的朋友说的并不是一个点,什么点都有,非常混乱。杀人啥的大家觉得累,其实不会想到编剧的良苦用心,毕竟无双系杀的更多,末世背景要生存也必须要杀人,放在那个游戏背景里,非常正常。这个游戏最大的问题是主题混乱,令人莫衷一是。如果反思暴力,那没觉得双女主真的反思到了什么,之前为了小孩却狂杀wlk成员,那可是朝夕相处的战友啊,给我的感觉艾比就是个神经质,那属于暴力倾向,并非正常人,这个人设立的实在太奇怪了。编剧想说的事情太多,反而把整部戏弄的支离破碎。为什么说节奏感差,因为该出来的主题没出来,却出现了更多的东西,该戛然而止的没停止,却又横生生塞进去更多的东西,小木屋以后那段感觉是后期赶工突发奇想弄出来的,顽皮狗和编剧应该讨论了很多次,才出来最终结局,节奏感和前面完全对不上,从游戏角度或者艺术作品的角度来看,锦上没添花,吃力不讨好。
作者: realsquall    时间: 2020-6-28 08:34

反战或者说反思暴力更多应该考虑现实主义题材,曾经看过一个视频,美军攻打中东国家,在一栋楼的两楼,一个孩子冲出来,美军士兵让他放下武器,他仍然举起枪来,美军只能一枪击毙他,然后他的父亲,打死,接着,他的爷爷冲出来,同样的动作,同样的选择,同样的死亡,一家三代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美军士兵的表情和情绪以及bgm,视角的变化,让整个主题升华,观众无不动容。美末2技术好,但毕竟没真人那么好,情绪和表情有了,但没那么生动,也没有主题的升华,唯一升华的就是几段回忆里返地空间舱或者射箭以及鲨鱼等等剧情,有形,但无神,玩家没有代入感太正常了。希望ps5能做的更好。
作者: oversleep    时间: 2020-6-28 11:3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kmp1987  于 2020-6-28 07:57 发表
这游戏代入编剧和编剧同频,那就是好游戏,代入乔尔就会气炸了,代入角色不同而已
真带入乔儿也不会气炸,只会希望艾莉别去复仇,会气炸的只能说是带入了固定思维。
作者: realsquall    时间: 2020-6-28 12:49

编剧要求玩家对剧情和角色有同理心,但却对玩家没有太多的同理心,导致了那么多的对立出来。好的编剧,至少一个3A大作的编剧,确实真的应该更体恤一下玩家的情绪。大的理想和抱负以及对艺术性的探索,可以用其他形式展现,小品类游戏或者是访谈或者配合游戏dlc。。
作者: openaq    时间: 2020-6-28 19:3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代入编剧也是很烂的剧本啊
作者: 久多良木健    时间: 2020-6-28 19:41

引用:
原帖由 realsquall 于 2020-6-28 08:19 发表


游戏毕竟是游戏,不是真人演出的电影,可以说我们都理解编剧的想法,但是结果却搞砸了,这表明任何形式的创作自由,如果需要大众喜欢,都必须在一个框架里制作,比如好莱坞的电影,绝大多数人都喜欢,不太会两极 ...
小木屋后期一定是早就想好要达成的结局, 但是怎么去达成一直没有想好, 结局很好, 但是情节没有过度好, 所以突兀了
两条独立的线缺少互动, 如果加入穿插就会好得多, joel不应该立刻死, 应该被抓, ellie去救途中杀几个denny这类偏向暴力的abby伙伴, 然后ellie再被抓, 再杀死joel
不杀abby其实很简单, 因为看到了当年的joel和自己
作者: kidthief    时间: 2020-6-28 20:10

引用:
原帖由 oversleep 于 2020-6-28 11:3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真带入乔儿也不会气炸,只会希望艾莉别去复仇,会气炸的只能说是带入了固定思维。
因为操纵的角色是艾丽,观众是把自己的情感代入了艾丽这个角色,所以很多人在艾丽放了艾比之后才会非常不理解
因为普通观众带着对一代乔尔的喜爱之情,把自己代入到所操纵的角色(艾丽),看见乔尔死了,当然就是要干脆利落的复仇
建立在一代如此成功的前提下。
结果编剧强行让玩家放走艾比,才是玩家愤怒的原因

一代也是只能杀医生救艾丽,为什么玩家都能接受?因为乔尔的这个选择虽然有争议,但是仍然符合玩家的情感
一路玩下来玩家把自己代入了乔尔,和艾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选择救自己的女儿在情理之中
二代很难接受的一个点就在于艾比是在乔尔冒着危险救了她之后突然背刺虐杀,那么所谓艾比放了艾丽,艾丽就要原谅艾比的思维就很难行得通
仇人可以不把拯救当回事,凭什么就要求玩家强行原谅
作者: jimtao    时间: 2020-6-28 20:53

艾比根本就没想到是艾丽杀的朋友,人家又没有上帝视角,那她必然认为杀朋友的艾丽那伙人的头和主犯是汤米,既然主犯已经干掉那在同伴求情的情后从愤怒中清醒过来放过她心目中的从犯孕妇顺带也放过另一个从犯艾丽也蛮合理的。其实换过来也一样如果艾丽一开始知道那是孕妇的话,一样这会放过他们的。艾丽艾比这两位做人的底线都是还在的。

[ 本帖最后由 jimtao 于 2020-6-28 21:00 编辑 ]
作者: kidthief    时间: 2020-6-28 21:04

引用:
原帖由 jimtao 于 2020-6-28 20:53 发表
艾比根本就没想到是艾丽杀的朋友,人家又没有上帝视角,那她必然认为杀朋友的艾丽那伙人的头和主犯是汤米,既然主犯已经干掉那在同伴求情的情后从愤怒中清醒过来放过她心目中的从犯孕妇顺带也放过另一个从犯艾丽也蛮 ...
说到做人底线,一代里的医生随随便便就想把一十来岁少女开脑做疫苗,死亡率极高,成功率很低
艾比还赞同这种做法,这个底线算高吗?
作者: TJ    时间: 2020-6-28 21:10

引用:
原帖由 kidthief 于 2020-6-28 09:04 PM 发表

说到做人底线,一代里的医生随随便便就想把一十来岁少女开脑做疫苗,死亡率极高,成功率很低
艾比还赞同这种做法,这个底线算高吗?
只说游戏里的世界观,估计除了乔尔之外,所有人都会赞同。。。
作者: 学远凸    时间: 2020-6-28 21:13

引用:
原帖由 kidthief 于 2020-6-28 21:04 发表

说到做人底线,一代里的医生随随便便就想把一十来岁少女开脑做疫苗,死亡率极高,成功率很低
艾比还赞同这种做法,这个底线算高吗?
人类都快灭绝了,还在乎实验品多大年纪?更何况医生又不是决策者,他也只是个工具好不好?
作者: jimtao    时间: 2020-6-28 21:13

引用:
原帖由 kidthief 于 2020-6-28 20:10 发表

因为操纵的角色是艾丽,观众是把自己的情感代入了艾丽这个角色,所以很多人在艾丽放了艾比之后才会非常不理解
因为普通观众带着对一代乔尔的喜爱之情,把自己代入到所操纵的角色(艾丽),看见乔尔死了,当然就是 ...
艾丽的复仇之心是被她自己杀死孕妇的行为所泯灭的。第一次找艾比是因为仇恨,但第二次已经不是仇恨了,艾丽只是无法对乔的死还是无法释怀,所以去找艾比来寻求答案,了结心中的疙瘩。
作者: 泡泡嘴    时间: 2020-6-28 21:3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红米
引用:
原帖由 @oversleep  于 2020-6-28 11:33 发表
真带入乔儿也不会气炸,只会希望艾莉别去复仇,会气炸的只能说是带入了固定思维。
对的,乔尔绝逼不会让艾莉和汤米去复仇。
作者: Guycc    时间: 2020-6-28 21:5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楼主我就碎嘴一说…

你说张艺谋李安自编自导?


别的都支持哈…
作者: Alusell    时间: 2020-6-28 22:3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南丫岛的龙猫  于 2020-6-28 08:18 发表
正解。
正确的看片方式,当然是跟着编剧走。

即使有疑问,也是在理解编剧的理念的基础上,再提出疑问。
而不是,一味地,我以为我以为,只要不符合我心意就是垃圾就是喂屎。
电影和游戏还是有区别,
游戏的代入和感情连接要大的多,很多时候不能理智的用上帝视角,过于强迫玩家客观,作品就很难有感染力,
1代从始至终感情发展自然合理,而2代有太多地方反直觉,比如乔尔的人设失常,比如刚目睹乔尔惨死两人悠闲的逛街,比如巨量篇幅让玩家操作仇人艾比,比如放弃复仇等等
作者: Alloyo    时间: 2020-6-29 02:5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别洗了,剧本设定一开始就是喂屎
https://club.tgfcer.com/viewthread.php?tid=8314136
作者: 伪装同学丶    时间: 2020-6-29 08:14

引用:
原帖由 jimtao 于 2020-6-28 21:13 发表

艾丽的复仇之心是被她自己杀死孕妇的行为所泯灭的。第一次找艾比是因为仇恨,但第二次已经不是仇恨了,艾丽只是无法对乔的死还是无法释怀,所以去找艾比来寻求答案,了结心中的疙瘩。
我不太同意复仇之心泯灭,艾莉背着包打算出门,跟汤米说话的时候说“可艾比还活着”,即便失手杀死孕妇也没打算放弃,复仇过程中艾莉一步一步越来越狭隘
剧院搏斗后艾莉断了一条胳膊,蒂娜中箭,汤米重伤,杰西被杀,已经无力复仇,不得不放弃
后面也说,想忘忘不掉,吃饭吃不好睡觉睡不香,必须得去做个了断
如果剧院是艾莉占上风,必然会杀死艾比
作者: realsquall    时间: 2020-6-29 10:16

引用:
原帖由 伪装同学丶 于 2020-6-29 08:14 发表


我不太同意复仇之心泯灭,艾莉背着包打算出门,跟汤米说话的时候说“可艾比还活着”,即便失手杀死孕妇也没打算放弃,复仇过程中艾莉一步一步越来越狭隘
剧院搏斗后艾莉断了一条胳膊,蒂娜中箭,汤米重伤,杰西 ...
因为睡不着,难受而去复仇,这么随意地回复tina,这个信念太肤浅了,完全没法让玩家有同理心。和tina之间的感情之前都风景如画,还有宝宝相伴,就因为睡不着而去复仇,这个又站不住脚了,所以显示的是艾利的纠结和编剧和制作人本身的纠结,那玩家纠结也很正常了。
作者: 伪装同学丶    时间: 2020-6-29 10:22

引用:
原帖由 realsquall 于 2020-6-29 10:16 发表


因为睡不着,难受而去复仇,这么随意地回复tina,这个信念太肤浅了,完全没法让玩家有同理心。和tina之间的感情之前都风景如画,还有宝宝相伴,就因为睡不着而去复仇,这个又站不住脚了,所以显示的是艾利的纠结 ...
你没经历过,所以觉得站不住
作者: 大晶    时间: 2020-6-29 10:2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realsquall  于 2020-6-29 10:16 发表
因为睡不着,难受而去复仇,这么随意地回复tina,这个信念太肤浅了,完全没法让玩家有同理心。和tina之间的感情之前都风景如画,还有宝宝相伴,就因为睡不着而去复仇,这个又站不住脚了,所以显示的是艾利的纠结和编剧和制作人本身的纠结,那玩家纠结也很正常了。
睡不着这个非常痛苦,多少抑郁症患者走上绝路都是因为这个,在你口中如此轻描淡写啊。。。
作者: realsquall    时间: 2020-6-29 10:47

引用:
原帖由 大晶 于 2020-6-29 10:2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睡不着这个非常痛苦,多少抑郁症患者走上绝路都是因为这个,在你口中如此轻描淡写啊。。。
抑郁症这种事情如何让玩家有代入感啊。。。而且是舍弃了家庭和爱情。。。
那么这游戏主题到底是什么?为了解决心魔而复仇,最后又解决了心魔?为啥那么难以理解和琢磨。
好的剧本是主题突出而全部脚本为其服务的,这剧本有支离破碎之感,靠玩家脑补和各个小众群体的解读。
3A大作跟好莱坞大投资影片一样,主题应该是贯穿全剧始终的,而且是非常简单而且不断强化然后升华的。
作者: 大晶    时间: 2020-6-29 11:3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引用:
原帖由 @realsquall  于 2020-6-29 10:47 发表
抑郁症这种事情如何让玩家有代入感啊。。。而且是舍弃了家庭和爱情。。。
那么这游戏主题到底是什么?为了解决心魔而复仇,最后又解决了心魔?为啥那么难以理解和琢磨。
好的剧本是主题突出而全部脚本为其服务的,这剧本有支离破碎之感,靠玩家脑补和各个小众群体的解读。
3A大作跟好莱坞大投资影片一样,主题应该是贯穿全剧始终的,而且是非常简单而且不断强化然后升华的。
主题非常清晰啊,复仇的代价以及救赎的意义。
作者: realsquall    时间: 2020-6-29 12:00

引用:
原帖由 大晶 于 2020-6-29 11:3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主题非常清晰啊,复仇的代价以及救赎的意义。
刚感觉有那么回事了,又被其他线索干扰,刚进入高潮,又进入另一条主线。。。好的主题是情绪缓慢进入,冲突产生,点题,反馈,冲突升级,再反馈,不断重复到高潮后再升华的过程。美末2没有。看看其他电影或游戏的主题一句话可以概括。而且全剧为之服务。
例如“肖申克的救赎”,涵盖全片的主题是“希望”,全片透过监狱这一强制剥夺自由、高度强调纪律的特殊背景来展现作为个体的人对“时间流逝、环境改造”的恐惧。
哪吒的主题“我命由我不由天”。
最终幻想7的主题是生命,通过对神罗组织改造人类而引发的一系列时间讲述了以一个因命运而扭曲的鲜活的生命的不同道路。
所有的剧情推进都为主题服务,毫无支离破碎之感,节奏拿捏非常精准,这是优秀作品的基础。
作者: 南丫岛的龙猫    时间: 2020-6-30 08:05

引用:
原帖由 realsquall 于 2020-6-29 12:00 发表


刚感觉有那么回事了,又被其他线索干扰,刚进入高潮,又进入另一条主线。。。好的主题是情绪缓慢进入,冲突产生,点题,反馈,冲突升级,再反馈,不断重复到高潮后再升华的过程。美末2没有。看看其他电影或游戏的 ...
你这是强行把美末2说成主题不清晰。

还是那个我认为应该如何,但导演没按照我的思路来的套路啊。
作者: jiayujia    时间: 2020-6-30 08:39

乔尔死没问题、结局选择原谅也没问题、艾莉线也没问题
关键在abby这个人设没在这三天带给玩家多大的触动,主要是人设不讨喜、剧情为洗白而洗白、第一天想说明和前男友的感情,最后千里送炮,第二天想说明救那两个娃的善心,第三天目前还没玩到,总之感觉abby这个人物没立起来,所以后面才有剧情的割裂
作者: realsquall    时间: 2020-6-30 15:36

引用:
原帖由 南丫岛的龙猫 于 2020-6-30 08:05 发表


你这是强行把美末2说成主题不清晰。

还是那个我认为应该如何,但导演没按照我的思路来的套路啊。
并没有强行,这是按照大众的审美以及剧本的专业角度来说的,不算是我个人意见。
所以这个剧本被喷太正常了啊。
作者: Zechs    时间: 2020-6-30 15:4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引用:
原帖由 @realsquall  于 2020-6-29 12:00 发表
刚感觉有那么回事了,又被其他线索干扰,刚进入高潮,又进入另一条主线。。。好的主题是情绪缓慢进入,冲突产生,点题,反馈,冲突升级,再反馈,不断重复到高潮后再升华的过程。美末2没有。看看其他电影或游戏的主题一句话可以概括。而且全剧为之服务。
例如“肖申克的救赎”,涵盖全片的主题是“希望”,全片透过监狱这一强制剥夺自由、高度强调纪律的特殊背景来展现作为个体的人对“时间流逝、环境改造”的恐惧。
哪吒的主题“我命由我不由天”。
最终幻想7的主题是生命,通过对神罗组织改造人类而引发的一系列时间讲述了以一个因命运而扭曲的鲜活的生命的不同道路。
所有的剧情推进都为主题服务,毫无支离破碎之感,节奏拿捏非常精准,这是优秀作品的基础。
游戏就不说了,电影理解不了可以先看看豆瓣再发言,特别是肖申克这种被反复说到烂了的片子。何必来现短呢
作者: realsquall    时间: 2020-6-30 15:47

引用:
原帖由 Zechs 于 2020-6-30 15:4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游戏就不说了,电影理解不了可以先看看豆瓣再发言,特别是肖申克这种被反复说到烂了的片子。何必来现短呢
没关系的啊,有不同想法很正常。我也只说我的看法,而且多数人觉得有问题的,也请具体说说,不然就是秀存在感。
作者: Zechs    时间: 2020-6-30 15:5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引用:
原帖由 @realsquall  于 2020-6-30 15:47 发表
没关系的啊,有不同想法很正常。我也只说我的看法,而且多数人觉得有问题的,也请具体说说,不然就是秀存在感。
不不不,你不是在说自己的看法,50楼你说你是代表“大众的审美以及剧本的专业角度”来说的

豆瓣看了么?电影不像游戏,可以耍耍嘴皮子死不让步,这种讨论了几十年的片子不可能有“自己发挥”的余地了,何必呢?
作者: realsquall    时间: 2020-7-4 09:21

暴机的人越来越多,其实冷静下来,也越来越理性可以进行分析了。
越来越一边倒了。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