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fenrile 于 2018-10-20 07:51 发表
和地狱叫屁眼交易,和另外两家呢,阴门交易,肚脐眼交易?
原帖由 @flies 于 2018-10-20 08:57 发表
另外我发现BNEI对NS态度也松动了,三大国民特摄独占NS,这信号太明显了。另外说了NS机能不够SAO上不了,结果SAO冷饭两连发,再看看GE3那可怜的预约。BNEI虽然是业界平衡者,但最终不会和钱过不去的,明后两年NS日本第三方要大爆发了
原帖由 @flies 于 2018-10-20 10:19 发表
LABO圣诞还能卖出一点,但这东西已经定性了,我估计LABO被砍只是时间问题了
原帖由 @flies 于 2018-10-20 10:29 发表
硬件双屏独特性导致移植到其他平台困难,NS重归硬件普适性说明DS3DS打造硬件独特性的战略是失败的
还好任天堂第一方壁垒足够高,加上另外两家军备竞赛导致中小型游戏受到冷落,这才给了NS差异化竞争的空间
大趋势上看,NS已经从日本索系第三方IP撕开了条口子,现在以KT为首。除非索尼推出混合机,否则其他第三方最终还会跟随这个趋势
原帖由 @flies 于 2018-10-20 10:29 发表
硬件双屏独特性导致移植到其他平台困难,NS重归硬件普适性说明DS3DS打造硬件独特性的战略是失败的
还好任天堂第一方壁垒足够高,加上另外两家军备竞赛导致中小型游戏受到冷落,这才给了NS差异化竞争的空间
大趋势上看,NS已经从日本索系第三方IP撕开了条口子,现在以KT为首。除非索尼推出混合机,否则其他第三方最终还会跟随这个趋势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8-10-20 10:3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只要老任掏钱kt连独占都给,这有啥口子的,老任不把钱用于扩张自己研发团队喜欢送人本质上是打击了ns未来的开发力量,可以说是作死。当然旁观者知道ns也没有未来。
原帖由 flies 于 2018-10-20 10:45 发表
明年NS会非常厉害,索饭要做好傻眼的准备,明年NS的软硬件会双管齐下
在日本,装机量过了1000万下个目标就是1500万,到了1500万看2000万,到2000万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民机了
原帖由 @flies 于 2018-10-20 10:45 发表
明年NS会非常厉害,索饭要做好傻眼的准备,明年NS的软硬件会双管齐下
在日本,装机量过了1000万周销仍不失速下个目标就是1500万,到了1500万看2000万,到2000万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民机了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8-10-20 10:51 发表
明年有啥呢?
大概有400人的开发团队在2017年初从狂吹中解放,其中专门做塞尔达的可能有150人,这些是dlc2之后才解放的。那额外的250人如果组2~3个组,开发2年周期的作品,应该2019年上半年能相比今年多拿出2~3款作品。
原帖由 flies 于 2018-10-20 10:45 发表
明年NS会非常厉害,索饭要做好傻眼的准备,明年NS的软硬件会双管齐下
在日本,装机量过了1000万周销仍不失速下个目标就是1500万,到了1500万看2000万,到2000万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民机了
原帖由 @majian1 于 2018-10-20 07:45 发表
posted by edfc, platform: iPhone 8
楼主想象力极为丰富,但你忘记说三国志,信长野望,太阁立志,大航海了。
原帖由 @睡睡平安 于 2018-10-20 11:08 发表
kt要真在ns上出太阁大航海,我再也不黑暗荣
本帖最后由 睡睡平安 于 20181020 11:09 通过手机版编辑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8-10-20 10:53 发表
但这前提任天堂领导层是已经接受我的意见拨乱反正。
如果这400人的开发力量没有解放出来,而是被拉走继续做下一作塞尔达,虽然有狂吹的技术积累,做个类似资料片的作品应该3年足够,那也需要2020年才能问世。2019年依旧是空窗。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8-10-20 10:53 发表
但这前提任天堂领导层是已经接受我的意见拨乱反正。
如果这400人的开发力量没有解放出来,而是被拉走继续做下一作塞尔达,虽然有狂吹的技术积累,做个类似资料片的作品应该3年足够,那也需要2020年才能问世。2019年依旧是空窗。
原帖由 @FantasyJim 于 2018-10-20 11:26 发表
真的笑喷了…………您太搞笑了
原帖由 @majian1 于 2018-10-20 11:47 发表
有一点我同意卖哥,我也认为下一作塞尔达2019年出不来,最快也要2020年才有。
原帖由 FantasyJim 于 2018-10-20 11:4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我确实没指望2020之前有可能有塞尔达
感觉ns在第三方这个部分的确失算了,现在游戏阵容非常不行,看任天堂后面用什么办法吧。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8-10-20 10:58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现在任天堂软硬件和决策层都很无能,已经不能简单通过一个精妙的决策改变困局,需要进行彻底的重组,执行的完全可以不是我,但至少要有我的水平。
原帖由 @jk02 于 2018-10-20 12:49 发表
卖哥可以去任总部面试高管,把年底买ns的钱省下来买张机票,然后回答面试官的第一个问题:你玩过nintendo switch吗?
原帖由 @岩波书店 于 2018-10-20 13:32 发表
嘴上说着无双垃圾但看到能上ns还是会发这种贴。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8-10-20 10:5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明年有啥呢?
大概有400人的开发团队在2017年初从狂吹中解放,其中专门做塞尔达的可能有150人,这些是dlc2之后才解放的。那额外的250人如果组2~3个组,开发2年周期的作品,应该2 ...
原帖由 @flies 于 2018-10-20 15:51 发表
明年不说软件,光硬件方面就有大招
目前限定在任天堂官网发售的第二台NS(去底座纯掌机版)价格是250刀,如果明年不限量公开发售包含动森和PM正统下载版的NS去底座纯掌机版,价格也是250刀,这样就完成了对3DS的替代
对玩家来说,因为游戏是50刀,扣掉游戏硬件只有200刀,等于3DSLL的价格
而对任天堂来说,由于提供的是下载版节省了卡带成本,所以实际还是以250刀卖出了硬件,只不过是送一个成本忽略不计的下载版游戏
所以这个方案对玩家和任天堂来说是双赢,如果明年出新型NS再采取这个方案,会刺激铁杆和部分任饭重复消费,销量会更加不得了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8-10-20 16:0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eizu M9
不够,要卖150,并且体积小一半。
而且也没大用,大概也就多挖掘500万潜在市场,比较掌机已死。
基本上是死路。
原帖由 @flies 于 2018-10-20 16:10 发表
智能机发展到现在是越做越大,掌机也验证过了,N3DS早就停产,N3DSLL还在卖
现在四五岁的小孩都可以拿着平板玩,NS这点大小算什么?
200刀早就被验证是适合掌机普及的价格,150刀那是更好了,但是现在的任天堂怎么可能有这动力?
原帖由 @BeastMa 于 2018-10-20 15:05 发表
请证明说无双垃圾的和楼主是同一人
原帖由 @flies 于 2018-10-20 15:51 发表
明年不说软件,光硬件方面就有大招
目前限定在任天堂官网发售的第二台NS(去底座纯掌机版)价格是250刀,如果明年不限量公开发售包含动森和PM正统下载版的NS去底座纯掌机版,价格也是250刀,这样就完成了对3DS的替代
对玩家来说,因为游戏是50刀,扣掉游戏硬件只有200刀,等于3DSLL的价格
而对任天堂来说,由于提供的是下载版节省了卡带成本,所以实际还是以250刀卖出了硬件,只不过是送一个成本忽略不计的下载版游戏
所以这个方案对玩家和任天堂来说是双赢,如果明年出新型NS再采取这个方案,会刺激铁杆和部分任饭重复消费,销量会更加不得了
原帖由 SDEMOX 于 2018-10-20 23:3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成本忽略不计喷了,敢情你以为游戏开发最大的成本是卡带吗?正统新作说送就送
原帖由 @SDEMOX 于 2018-10-20 23:30 发表
成本忽略不计喷了,敢情你以为游戏开发最大的成本是卡带吗?正统新作说送就送
原帖由 以父之名 于 2018-10-20 23:23 发表
可以说全面跪舔ns的时代即将到来。日本厂商终于开始觉醒了吗?只能怪ps4不争气,在日本买了56年,被ns1年就追上,两年就超越。3年看不到尾灯。可怕,现在扭捏,明年就大规模跪舔了!
原帖由 @flies 于 2018-10-21 08:12 发表
日本PS4虽然不如NS,但基本盘很稳固,不过大多数日系IP参入NS将是趋势
关键是PS4相比PS2和PS3,日式游戏全面衰弱,欧美游戏全面崛起。PS4上日式游戏坟的迹象初现,所以这些日系IP要寻找新的出路,NS成了唯一的选择
原帖由 flies 于 2018-10-21 08:12 发表
日本PS4虽然不如NS,但基本盘很稳固,不过大多数日系IP参入NS将是趋势
关键是PS4相比PS2和PS3,日式游戏全面衰弱,欧美游戏全面崛起。PS4上日式游戏坟的迹象初现,所以这些日系IP要寻找新的出路,NS成了唯一的选 ...
原帖由 @MegaDr 于 2018-10-21 07:45 发表
斧子都上了357都是现成的了,移植到到同样tegra架构的NS基本上是零成本吧
这也能当成宝
本帖最后由 MegaDr 于 20181021 07:48 通过手机版编辑
原帖由 MegaDr 于 2018-10-21 08:4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NOTE
关键是PS4相比PS2和PS3,日式游戏全面衰弱,欧美游戏全面崛起。
上面这句话也是瞎扯淡。
PS4相比PS3,日式游戏明明呈现了复苏的趋势。PS3时代才是日式游戏的最低谷。由此可 ...
原帖由 @flies 于 2018-10-21 10:52 发表
我一切是以数据说话,从来不假大空
PS3上还有一大批2050万的日本第三方,到PS4要么没了要么缩到1020万级别(当然任系平台也是这个趋势,30万左右中型游戏数量萎缩的很厉害)
所以这叫复苏?复苏个屁,没有实际数据支持的想当然罢了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8-10-21 10:10 发表
ns的配置更低,也是不容易的。
原帖由 @flies 于 2018-10-21 10:52 发表
我一切是以数据说话,从来不假大空
PS3上还有一大批2050万的日本第三方,到PS4要么没了要么缩到1020万级别(当然任系平台也是这个趋势,30万左右中型游戏数量萎缩的很厉害)
所以这叫复苏?复苏个屁,没有实际数据支持的想当然罢了
原帖由 MegaDr 于 2018-10-21 11:0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NOTE
所谓日式游戏复苏当然是指全球范围内。你用日本市场来衡量日式游戏复苏是几个意思?
既然喜欢数据,麻烦查查尼尔,P5,FF15,如龙,血源,黑魂的全球销量,再和PS3时代的比比
原帖由 @MegaDr 于 2018-10-21 10:57 发表
我就知道你拿cpu主频来说事。
现实是,游戏效果tk1就是比PS360,NS这一水平线低不少。老黄亲自移植的神盾初代版的生化5掉帧严重,几乎到了没法玩的程度
原帖由 @flies 于 2018-10-21 11:05 发表
全球你有数据吗,请贴出来再说,千万别拿VG啊,VG不靠谱,我有日本市场数据
原帖由 @卖哥 于 2018-10-21 11:10 发表
神盾盒子的硬件优势客观存在。
至于tk1那个平板?那个和ns差不多缩水,tk1能满速的设备应该只有斧子。
原帖由 @MegaDr 于 2018-10-21 11:29 发表
斧子版357画面并不如PS3版,我不觉得移植到NS有什么困难
原帖由 @flies 于 2018-10-22 07:21 发表
香港渠道商的链接到现在还没删掉,淘宝也出现了两家预约,应该说概率很大了
现在官方说辞全是扯谈,猜测6月公布时NS版在技术上存在很大的问题,过了几个月总算搞定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被358搞伤了,上NS哪怕多卖10万对财务上也有帮助
————————————————————
上周光荣特库摩正式公布了《死或生6》,游戏将登陆PC/PS4/Xbox One三大平台,光荣对任天堂Switch的支持向来很活跃,但这次《死或生6》却没有登陆Switch。
在E3 2018展会上,外媒对《死或生6》制作人兼导演Yohei Shimbori进行了采访,他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应。
Yohei Shimbori表示,他们目前没有考虑让《死或生6》登上Switch,主要原因是移植switch在技术上的挑战十分的难,让他们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
原帖由 MegaDr 于 2018-10-21 08:3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NOTE
说来说去,也就PSV的那一摊子转移到ns而已。
顶尖的日式游戏,鬼泣5,生化2,MHW,刀魂6,皇牌空战,如龙这些,依然没NS的份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