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jinye2001 于 2018-5-8 05:42 发表
这线就是炒作,国外大把货,国内就没货
不过好在最近官网一直有货了
另外线材真的是玄学,其实8芯线佩戴都不舒服
原帖由 @jjx01 于 2018-5-9 08:18 发表
专门论坛Audioholics的一位老牌发烧友就进行了这样一次有趣的测试。
测试使用的是Martin Logan SL3音箱,两种线材都连接在专门用于黑箱测试的ABX转换器上,用户从外部无法得知目前使用的是哪种线材。测试的对手,一方是价值80美元左右的Monster 1000“怪兽线”,另一方则是用四个普通晾衣架拉直后拧在一起焊接而成。两根“线材”均为2米长,测试者为12位音响发烧友,音量75dB @ 1000KHz,播放所有参测者从未听过的高质量录音爵士乐曲。
经过5次反复测试后得出的结论是:所有参测者都没有听出哪种线材的音质更好。在使用衣架作为线材时,所有测试者都同意,他们听到的音乐回放音质良好。而当测试结束后,参测者看到了他们刚刚使用的所谓“线材”,人们脸上的表情可想而知。
原帖由 @hikari34 于 2018-5-9 09:56 发表
“在使用衣架作为线材时,所有测试者都同意,他们听到的音乐回放音质良好。”
这不是正好说明了不同线材声音是不同的么?
我说,模拟线可以带来音色的改变
有错么?
这个测试其实是想说明拿价格说事的发烧友是傻比而已
原帖由 hikari34 于 2018-5-9 09:5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在使用衣架作为线材时,所有测试者都同意,他们听到的音乐回放音质良好。”
这不是正好说明了不同线材声音是不同的么?
我说,模拟线可以带来音色的改变
有错么?
这个测 ...
原帖由 jjx01 于 2018-5-9 08:18 发表
专门论坛Audioholics的一位老牌发烧友就进行了这样一次有趣的测试。
测试使用的是Martin Logan SL-3音箱,两种线材都连接在专门用于黑箱测试的ABX转换器上,用户从外部无法得知目前使用的是哪种线材。测试的对手,一方是价值80美元左右的Monster 1000“怪兽线”,另一方则是用四个普通晾衣架拉直后拧在一起焊接而成。两根“线材”均为2米长,测试者为12位音响发烧友,音量75dB @ 1000KHz,播放所有参测者从未听过的高质量录音爵士乐曲。
经过5次反复测试后得出的结论是:所有参测者都没有听出哪种线材的音质更好。在使用衣架作为线材时,所有测试者都同意,他们听到的音乐回放音质良好。而当测试结束后,参测者看到了他们刚刚使用的所谓“线材”,人们脸上的表情可想而知
原帖由 @jjx01 于 2018-5-9 12:41 发表
ABX盲听的过程是先随便听A或B,然后听X,说出X是A或者是B
不同音色?那么很容易区分A和B
盲听结论里“不能区分某线更好”的意思就是某条线材不能被正确识别
原帖由 @ztxzhang518 于 2018-5-9 11:05 发表
所有参测者都没有听出哪种线材的音质更好
声音不同是如何分析出来的。。。
原帖由 @hikari34 于 2018-5-9 13:16 发表
都说晾衣架好,不就说明晾衣架和高端线不一样么?
原帖由 hikari34 于 2018-5-9 13:1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那和我的结论没任何关系,你举错例子了
我本来就是说线的材料不同,声音也会不同而已
原帖由 @ztxzhang518 于 2018-5-9 13:17 发表
没人说哪个更好,能看懂中文吧?
原帖由 @hikari34 于 2018-5-9 16:55 发表
我看不出韩红和刘欢哪个更美,说明我分不出刘欢和韩红么?
原帖由 jjx01 于 2018-5-9 08:18 发表
专门论坛Audioholics的一位老牌发烧友就进行了这样一次有趣的测试。
测试使用的是Martin Logan SL-3音箱,两种线材都连接在专门用于黑箱测试的ABX转换器上,用户从外部无法得知目前使用的是哪种线材。测试的对 ...
原帖由 jjx01 于 2018-5-9 08:18 发表
专门论坛Audioholics的一位老牌发烧友就进行了这样一次有趣的测试。
测试使用的是Martin Logan SL-3音箱,两种线材都连接在专门用于黑箱测试的ABX转换器上,用户从外部无法得知目前使用的是哪种线材。测试的对 ...
原帖由 @jjx01 于 2018-5-9 12:41 发表
ABX盲听的过程是先随便听A或B,然后听X,说出X是A或者是B
不同音色?那么很容易区分A和B
盲听结论里“不能区分某线更好”的意思就是某条线材不能被正确识别
原帖由 yang6451 于 2018-5-9 20:43 发表
傻多速的烧油来吐个槽
1、“80美元的怪兽线”……这是整个测试最大的槽点了。这种线没有烧油会玩的,会买这种线的都是不知道发烧为何物的普通用户。而且玄学产品价格标价和实价之间差距大的可能超过你的想象 ...
All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ry (e.g. bass boost, filters) must be turned off, and if the amplifier still exhibits nonlinear frequency response, an equalizer will be set by Richard Clark and inserted inline with one of the amps so that they both exhibit identical frequency response. The listener can choose which amplifier gets the equalizer .
原帖由 @jjx01 于 2018-5-10 08:06 发表
吐槽这么多,不如做个ABX实验来打脸![]()
玄学建立在玄想的基础上,碰到现实就烟消云散了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81538044/
盲听测试汇总(线,功放,喇叭,音源)ZF
牧雲
来自: 牧雲 20151120 21:02:42
http://www.headfi.org/t/769887/ ... riginalcompilation
因为我时间有限,匆忙翻译了部分。
3. 所有的放大器都一样?
13次,每次都有多人。 其中有怀疑的,有相信的。
对比功放,一台先锋便宜功放,另外一台和Mark Levison类似价格,没提名字。
对比测试结果正确率50.5%, 和扔硬币效果一样。
Bob Carv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ob_Carver#Amplifier_modeling
为了进一步证实,Bob声称他可以做出任何放大器的仿制品,并且保证无法听出区别。
Bob首先制造了一台ML2的复制品,听起来和真品效果一样。
1985年, Stereophile杂志让他复制一台当时12000美元以上的放大器。
Bob做了仿品出来,杂志编辑们无法听出区别。 后来Bob对外销售,售价400美元。
5. HeadFi 线材测试 2006年8月
三条线:Canare, Radio Shack, 还有一条银线,外表套上一层相同的伪装,发给很多人测试。
最终,只有一个人听出了区别。
11. Matrixhifi.com 西班牙. ABX 切换测量两套系统,2006年六月.
两套系统
便宜的: Sony DVD,百灵达放大器(放在折叠椅上) 很便宜的线
贵的: Classe, YBA, Wadia 高档线材和器材架
两套系统都用布遮起来,推同样的ATC音箱.
测试结果:
38人参加测试。
14人认为便宜的更好
10个人认为贵的更好
14个人说听不出任何区别。
12 AVReview. 线材盲听. 2008年4月
2英磅和8英镑的线对比500英镑的线。 70%的人听出了区别。
按:唯一的有效证据,但原始实验的链接已经挂了,英文里也附加了一句:But like What Hiif it shows the difference in results from Blind to ABX testing and how easy it is to try and obscure the two types of test.可能实验只是做到了盲听,没有用ABX流程来盲听
20. 300美元的sony对比1800美元的功放,参与人猜中正确率50%.
21. 黑胶对比CD, Hydrogenaudio 2003
正确率50%.
25. Stereomojo Digital amp shootout 2007。
从130美元到数千美元的放大器。 盲听的情况下,$130的TA10夺冠。
28. 2005年5月,Taralabs, VDH, Audioquest 和 DIY。
结果,没人能可靠的听到区别。
34. 测试6 ...
原帖由 @jjx01 于 2018-5-10 12:09 发表
不需要,我就想你拿10000美元的挑战奖励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