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关于ssd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的数据保存 [打印本页]

作者: aiboers110    时间: 2018-3-11 06:58     标题: 关于ssd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的数据保存

posted by wap, platform: OPPO
ssd还有长时间不通电的问题吗?一般软件肯定都是装到固态硬盘上,那么重要的重要的数据文件都是怎么处理?自动转存?
作者: 不是他    时间: 2018-3-11 09:2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重要的数据不是要多地备份吗?
作者: aiboers110    时间: 2018-3-11 10:0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OPPO
引用:
原帖由 @不是他  于 2018-3-11 09:29 发表
重要的数据不是要多地备份吗?
多地这个要求有点高,家用多盘备份差不多
作者: sharonsl    时间: 2018-3-11 12:5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重要数据安全性,私有云>网盘>刻光盘>机械硬盘>ssd硬盘,用上面几种方法多备份才是正道。
作者: samusialan    时间: 2018-3-11 15:27

自己备份的话确实光盘可靠性是最高的,毕竟单设计寿命就在70年以上,机械硬盘也只是10年以上,固态硬盘有说法是1年内不通电就没法保证里面数据的完整性了,不过不知道是不是真有这样的测试
作者: AndMe    时间: 2018-3-11 15:4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samusialan  于 2018-3-11 15:27 发表
自己备份的话确实光盘可靠性是最高的,毕竟单设计寿命就在70年以上,机械硬盘也只是10年以上,固态硬盘有说法是1年内不通电就没法保证里面数据的完整性了,不过不知道是不是真有这样的测试
光盘可靠性高不是指自己刻的盘,自己刻的盘几块钱一张的可靠性都很差
固态硬盘,就是个u盘,就是ps的记忆卡,u盘一年后里面东西都没了?
作者: dorn    时间: 2018-3-11 16:36

网盘。。删去吧,一点也不可靠
作者: trivsel    时间: 2018-3-11 16:4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刻录光盘自杀的多了去了
作者: AndMe    时间: 2018-3-11 17:4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trivsel  于 2018-3-11 16:44 发表
刻录光盘自杀的多了去了
我研究过,所有刻录盘都是塑料片加金属薄片盘基得结构,盘基太薄,极易氧化,最常见的就是脱落
正版的压盘没有这个问题,因为盘基上再有一层塑料薄膜隔绝空气
作者: 多余的云    时间: 2018-3-11 18:53

光盘的可靠性就是个笑话,10元/张以下的刻录盘会在刻好之内5年丧失读取性。
曾经整理光盘,翻出来个2000年以前的CD盘仍然能读,不过购买价格70/张,剩下的几乎全灭~~
作者: LHQJJJGX007    时间: 2018-3-11 19:05

自己刻的盘有可靠性???还比机械盘可靠???真是个笑话。真是傻子太多~~~~~~~
不知道这煞笔理论怎么得出来的,还广为流传,真正有可靠性的是正规大厂的压盘
作者: samusialan    时间: 2018-3-11 22:43

我发现你们真的没救了,重要数据你跟我说用几块钱的刻录盘就想解决了!?几块钱你连网盘一个月服务费都不够!自己先搜索看看“蓝光档案级刻录盘”是什么东西再来说是你自己无知还是别人傻吧
至于固态硬盘,我没见过常规测试,但是!——
“我们知道SSD的NAND单元,是利用保存在FG(Floating Gate)里的电子来保存数据的。SSD断电后,FG的电子,会随着时间逃逸,当逃逸掉的电子数量达到一定程度,这个单元保存的数据就丢失了,如果很多单元的数据都丢失了,超出了主控纠错能力,那么SSD上的数据就丢了。电子逃逸这个过程在常温下很慢,不过高温可以加速这个过程。
按规范,消费级SSD在PE用完后,要求数据在30度保持1年。不过1年实在太久,测试不会等一年来测,都是用高温加速模拟这个过程。”
作者: shen2980    时间: 2018-3-12 01:01

百科 档案级光盘的归档寿命大于20年。
松下的标50年
价格也还可以
作者: dboy99    时间: 2018-3-12 03:3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VIVO
冰箱配合slc ssd,保存10年不是问题

一年通电一次,将ssd的数据对倒一次就能避免数据丢失了
作者: Alloyo    时间: 2018-3-12 08:5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私有nas + raid0 + 机械硬盘冷备份

抵抗丢数据可以达到百年安全90%,基本可以保证不丢了,

如果害怕在做一个x2,像九阴真经一样,南方北方放一份,可以达到99%,抵御火山地震洪水,

余下1%是地球毁灭的可能性

云盘,呵呵,死的云盘还少么
作者: Davidsesd    时间: 2018-3-12 09:1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samusialan  于 2018-3-11 22:43 发表
我发现你们真的没救了,重要数据你跟我说用几块钱的刻录盘就想解决了!?几块钱你连网盘一个月服务费都不够!自己先搜索看看“蓝光档案级刻录盘”是什么东西再来说是你自己无知还是别人傻吧
至于固态硬盘,我没见过常规测试,但是!——
“我们知道SSD的NAND单元,是利用保存在FG(Floating Gate)里的电子来保存数据的。SSD断电后,FG的电子,会随着时间逃逸,当逃逸掉的电子数量达到一定程度,这个单元保存的数据就丢失了,如果很多单元的数据都丢失了,超出了主控纠错能力,那么SSD上的数据就丢了。电子逃逸这个过程在常温下很慢,不过高温可以加速这个过程。
按规范,消费级SSD在PE用完后,要求数据在30度保持1年。不过1年实在太久,测试不会等一年来测,都是用高温加速模拟这个过程。”
索尼那种广电用蓝光是不错要高端还有ODA可以选择,但是这和消费电子的蓝光能一样?
当然对于NAND来说越是先进越是存储bit数高的颗粒反而断电后越是容易丢失数据,还有对于NAND来说运行温度高一些反而比较好但是存储温度不能高。如果你NAND如果一直通电运行反而能发挥出最佳颗粒寿命,所以看到SSD持续读写超过标称寿命别觉得意外很正常合理的一件事情,但是你断电后在高温环境存储一段时间数据早就崩的无影无踪了
作者: sceic    时间: 2018-3-12 09:18

引用:
原帖由 sharonsl 于 2018-3-11 12:5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重要数据安全性,私有云>网盘>刻光盘>机械硬盘>ssd硬盘,用上面几种方法多备份才是正道。
私有raid1 nas》ssd》机械盘=刻录盘》网盘
作者: DarkCrow    时间: 2018-3-12 11:50

马克吐温
作者: AndMe    时间: 2018-3-12 12:1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Alloyo  于 2018-3-12 08:56 发表
私有nas + raid0 + 机械硬盘冷备份

抵抗丢数据可以达到百年安全90%,基本可以保证不丢了,

如果害怕在做一个x2,像九阴真经一样,南方北方放一份,可以达到99%,抵御火山地震洪水,

余下1%是地球毁灭的可能性

云盘,呵呵,死的云盘还少么
云盘是很可靠的,大云盘死之前也会发通知给你时间挪数据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