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大容量重要数据这样保存靠谱不? [打印本页]

作者: shigeru    时间: 2017-9-5 19:57     标题: 大容量重要数据这样保存靠谱不?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红米 NOTE
大约3点几T,十分重要,比较频繁使用。

打算买一个4T台式硬盘,拷入后妥善保存。再买一个4T移动硬盘,随时使用,坏了还有台式硬盘的备份。

最小成本前提下可行?
作者: jjx01    时间: 2017-9-5 20:29

数据变动怎么办?从移动硬盘覆盖到4t?一周做一次并且顺便检测4t硬盘的smart的话应该是靠谱的。
作者: easyjinn    时间: 2017-9-5 20:3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买一个支持raid的硬盘盒
作者: 旨旨    时间: 2017-9-5 23:4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win10有版本迭代备份功能,搞个usb或者小米路由器那样准nas就可以做迭代备份
作者: amm    时间: 2017-9-6 02:1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drobo
作者: endrollex    时间: 2017-9-6 07:20

硬盘加网盘比较保险
作者: 0瞎子0    时间: 2017-9-6 07:2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7 Edge
最保险两台机器,两个raid1
作者: 流浪的枪骑兵    时间: 2017-9-6 12:28

还要不要异地灾备?

对了,台式机硬盘整天不用也会坏的
作者: aqcqkv    时间: 2017-9-6 12:3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两个硬盘做raid1就好了。
作者: ray88    时间: 2017-9-6 15:01

一定要做raid
作者: 18000rpm    时间: 2017-9-6 17:1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drobo
作者: trashman    时间: 2017-9-6 18:0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推荐raid的都是入了常见误区,raid不是用来备份数据的,是用于提供冗余。

数据安全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备份,大容量就上磁带机,每晚备份其实不是件麻烦事,也很有必要。

怕麻烦就上网盘备份。
作者: jjx01    时间: 2017-9-6 18:58

raid不好用,全盘扫描重建
作者: ppz2001    时间: 2017-9-7 09:55

硬盘太容易坏了,只能多点备份。
作者: FridgeCN    时间: 2017-9-7 17:28

不要相信raid,raid只能防止硬盘硬件损坏,防止不了病毒、手误删除等等软故障。

我的数据更多,2个3t的盘,所以买了一个双盘位的硬盘盒常接电脑使用。然后又买了2个裸盘,买了个硬盘底座,备份用。其实硬盘多了不方便的,最好还是一个硬盘用,一个硬盘备份。
定好闹钟,每隔一个月,同步一次。同步我用的total commander,其实也就一个晚上的事情,睡觉的时候让他慢慢同步就好了。
作者: jun4rui    时间: 2017-9-7 17:5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raid不好,我现在也不用了。

我现在GEN8,插两块硬盘,主要数据主盘一份,然后会rsync到副盘。然后工作PC和家庭PC都会有syncthing做同步,所以等于有4个硬盘,多处异地备份,相当安全了。
作者: weiges    时间: 2017-9-7 18:02

我还在用BTsync,两台黑群两台电脑实时备份。黑群都做了Raid5,就为了硬盘坏了后方便点,买个新硬盘插上就继续草。
作者: 责任编辑    时间: 2017-9-7 22:5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上阿里云吧,买oss存储很便宜
作者: pauleldwan    时间: 2017-9-8 08:1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raid,网盘备份
作者: aqi    时间: 2017-9-8 08:2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红米Note3
买nas或者路由器+硬盘方案吧,省心省力。
作者: 大头木    时间: 2017-9-8 09:33

双raid加互相备份,我就这样,出问题的可能性很低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