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endrollex 于 2016-12-28 13:24 发表
黄老板保密工作做的好,拿开发机X1做掩护
等发布会公布定制的Tegra Parker引爆NS
原帖由 @endrollex 于 2016-12-28 13:45 发表
开发机配置是X1,1GHz,带风扇用来模拟性能更高的NS掌机模式
TV模式可以直接在电脑上测试,毕竟引擎用UE4,或者10月份再配合真•开发机最终测试
原帖由 @endrollex 于 2016-12-28 13:45 发表
开发机配置是X1,1GHz,带风扇用来模拟性能更高的NS掌机模式
TV模式可以直接在电脑上测试,毕竟引擎用UE4,或者10月份再配合真•开发机最终测试
原帖由 @endrollex 于 2016-12-28 13:59 发表
开发机 CPU 2G 还低啊?
原帖由 yfl2 于 2016-12-28 14:0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红米Note3
那个是没有可信度的小道爆料,本帖中说的前一版开发机性能低是指频率明显低于tx1标准版,被媒体检查验证为真的版本
原帖由 @endrollex 于 2016-12-28 14:14 发表
你说上次那个1G CPU,GPU 300/700多频率的新闻?那个是指实机,没说开发机
开发机的爆料我只找到这篇:http://www.neogaf.com/forum/showthread.php?t=1297191
原帖由 MegaDr 于 2016-12-28 13:3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NintendoSwitch :转一篇“自称老任内部人士的Nintendo Switch爆料”。这次是Reddit的一个网友,洋洋洒洒写一大堆,也不是知名舅舅,应上一篇回复网友要求,这里也转发一下。简单摘录 ...
原帖由 yfl2 于 2016-12-28 14:1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红米Note3
开发机无所谓,性能就是泰坦也没关系,主要是基准性能,你说计划秘密临时提升性能有啥意义啊?难道还有其他对手?
原帖由 @endrollex 于 2016-12-28 15:06 发表
顶楼:也就是说老任和老黄的定制加强版芯片到了10月份才成功流片、然后制作成开发机派发给开发商们
PS4 PRO的CPU还比PS4初版高呢,也就一个补丁的事,老黄在先行开发加入兼容选项就行
原帖由 from416 于 2016-12-28 14:4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http://m.mydrivers.com/newsview/513103.html?ref=
此前曾多次准确爆料Switch相关消息的《华尔街日报》记者Takashi Mochizuki再次从线人那里得到不少干货消息。
Takashi Mochizu ...
原帖由 @MegaDr 于 2016-12-28 13:39 发表
NintendoSwitch :转一篇“自称老任内部人士的Nintendo Switch爆料”。这次是Reddit的一个网友,洋洋洒洒写一大堆,也不是知名舅舅,应上一篇回复网友要求,这里也转发一下。简单摘录一些大家听个响看个乐子吧,不要当真,就当看个YY了。反正官方发布还有两星期。原帖:http://t.cn/RIEcRIk(墙外)
楼主是做市场的,好多东西其他人都爆料过了,我说一点可能之前别人没有的。先谈谈老任的“新思路”。
在前代主机马失前蹄之后,老任决定把Switch、与苹果的合作、amiibo路线和市场营销推广作为企业再起的方向。现在的三巨头是君岛达己、宫本茂、竹田玄洋,各司其职。
深思上一代的弊端,例如WiiU的发售空窗、3DS的3D使用不充分等,决定NS在架构上尽可能便于开发,审美上吸引顾客,保证持续的游戏阵容和类型广泛性,而不会被主机特性绊住。
任天堂内部新建立了一个概念,叫“新轻度玩家”。过去Wii时代的蓝海指的是抛弃复杂操作、动动身体就能玩的游戏。但是现在任天堂目标要开始拉拢“新轻度玩家”。这类玩家都可能过去是核心玩家,但由于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疲于奔命,游走于公司、孩子、家庭之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享受他们热爱的游戏,从而被迫去接受更加快餐的手游甚至放弃游戏爱好。主机游戏过长的载入时间和开启程序,过于复杂的环境需要让他们不得不放弃心爱的游戏,成为了“轻度玩家”。岩田聪在世的时候他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这次任天堂还要新增一类新人群,就是所谓“新轻度玩家”,用NS的理念,让他们重新回到热爱的游戏世界,无需下载,无需安装,插卡就玩,随时随地,不受地点时间条件环境限制。
关于任天堂的市场营销。东京展会声势浩大,大量访谈和播片、特性展示会轮番播放,不只是游戏阵容的演示,还有系统UI、操作系统OS的演示。虽然乍一看很像智能手机的界面,但里边融入了任天堂风格的“游戏”语汇。这个操作系统将会收纳各种app,比如直播软件、视频软件之类,如果你愿意的话,当机顶盒也行,虽然只是提供一种可能而已,不会有谁真用NS看动画。
除了以前介绍过的手柄,还有JoyCon Shell(?)、JoyCon Shoot(枪托)、JoyCon Wheel(方向盘),JoyCon Arcade(街机摇杆面板),JoyView(头戴式的简单VR),有没有回到Wii时代的感觉?这些都是本应该都会有的,但Wii U里失去了这些。
游戏阵容方面,NGC的VC是有的,很多人都说过了,首发有路易吉鬼屋1、阳光马里奥、大乱斗DX(Melee),今后一大波NGC都会出V ...
原帖由 @MegaDr 于 2016-12-28 13:39 发表
NintendoSwitch :转一篇“自称老任内部人士的Nintendo Switch爆料”。这次是Reddit的一个网友,洋洋洒洒写一大堆,也不是知名舅舅,应上一篇回复网友要求,这里也转发一下。简单摘录一些大家听个响看个乐子吧,不要当真,就当看个YY了。反正官方发布还有两星期。原帖:http://t.cn/RIEcRIk(墙外)
楼主是做市场的,好多东西其他人都爆料过了,我说一点可能之前别人没有的。先谈谈老任的“新思路”。
在前代主机马失前蹄之后,老任决定把Switch、与苹果的合作、amiibo路线和市场营销推广作为企业再起的方向。现在的三巨头是君岛达己、宫本茂、竹田玄洋,各司其职。
深思上一代的弊端,例如WiiU的发售空窗、3DS的3D使用不充分等,决定NS在架构上尽可能便于开发,审美上吸引顾客,保证持续的游戏阵容和类型广泛性,而不会被主机特性绊住。
任天堂内部新建立了一个概念,叫“新轻度玩家”。过去Wii时代的蓝海指的是抛弃复杂操作、动动身体就能玩的游戏。但是现在任天堂目标要开始拉拢“新轻度玩家”。这类玩家都可能过去是核心玩家,但由于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疲于奔命,游走于公司、孩子、家庭之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享受他们热爱的游戏,从而被迫去接受更加快餐的手游甚至放弃游戏爱好。主机游戏过长的载入时间和开启程序,过于复杂的环境需要让他们不得不放弃心爱的游戏,成为了“轻度玩家”。岩田聪在世的时候他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这次任天堂还要新增一类新人群,就是所谓“新轻度玩家”,用NS的理念,让他们重新回到热爱的游戏世界,无需下载,无需安装,插卡就玩,随时随地,不受地点时间条件环境限制。
关于任天堂的市场营销。东京展会声势浩大,大量访谈和播片、特性展示会轮番播放,不只是游戏阵容的演示,还有系统UI、操作系统OS的演示。虽然乍一看很像智能手机的界面,但里边融入了任天堂风格的“游戏”语汇。这个操作系统将会收纳各种app,比如直播软件、视频软件之类,如果你愿意的话,当机顶盒也行,虽然只是提供一种可能而已,不会有谁真用NS看动画。
除了以前介绍过的手柄,还有JoyCon Shell(?)、JoyCon Shoot(枪托)、JoyCon Wheel(方向盘),JoyCon Arcade(街机摇杆面板),JoyView(头戴式的简单VR),有没有回到Wii时代的感觉?这些都是本应该都会有的,但Wii U里失去了这些。
游戏阵容方面,NGC的VC是有的,很多人都说过了,首发有路易吉鬼屋1、阳光马里奥、大乱斗DX(Melee),今后一大波NGC都会出V ...
原帖由 @from416 于 2016-12-28 14:46 发表
http://m.mydrivers.com/newsview/513103.html?ref=
此前曾多次准确爆料Switch相关消息的《华尔街日报》记者Takashi Mochizuki再次从线人那里得到不少干货消息。
Takashi Mochizuki表示,线人告诉他称,Switch主机的屏幕分辨率并非之前所说的720p或者1080p,而是2K超高清(2560*1440),考虑到6.2英寸的屏幕尺寸,这一分辨率的显示效果还是相当值得期待的。
原帖由 @真忘私绵 于 2016-12-28 13:33 发表
宝可梦日月的续作……光
原帖由 @olongnet 于 2016-12-29 00:20 发表
任天饭的意淫套路:
先是意淫机能能灭微软和sony, 秒天秒地,挖到威震天的那种。
一旦被打脸,就可以开始意淫哪所谓的 老任新概念,看,这次又意淫出什么“新轻度玩家”了,哎呀,好庞大的是市场啊。
接下来又可以编出吓死人的首发游戏列表,这些列表里必然有大量哭着喊着现在要给任天堂做游戏,而以前不给任天堂做游戏的第三方大牌。“所有的游戏都在这里集结”, 好像说错广告词了。
20年过去了,每次都这样的套路,你们开心就好。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