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不知道这是不是凯迪拉克CT6卖不好的原因:准D级车看起来比B级车还小一点 [打印本页]

作者: leon5535    时间: 2016-5-28 21:34     标题: 不知道这是不是凯迪拉克CT6卖不好的原因:准D级车看起来比B级车还小一点

今天去车库拿车的时候,看见一辆卡迪拉克的新车停在我车旁边,看起来挺精神的。我猜应该是ATS之类的车吧,没想到屁股一看竟然是号称准D级车的CT4,还是40T的顶配。
不过我前前后后绕了一圈,看起来真的比我的博瑞小一圈。。。。

[ 本帖最后由 leon5535 于 2016-5-28 21:38 编辑 ]
作者: zuccbtpig    时间: 2016-5-28 21: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5
楼主应该去看眼科了。。。
作者: 很苦的熊    时间: 2016-5-28 21:36

很赞么!
作者: leon5535    时间: 2016-5-28 21:38

引用:
原帖由 zuccbtpig 于 2016-5-28 21:3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5
楼主应该去看眼科了。。。
视力还行,没有看眼科的必要。。。

作者: fanko99999    时间: 2016-5-28 21:40

还是帝豪好
作者: leon5535    时间: 2016-5-28 21:42

引用:
原帖由 zuccbtpig 于 2016-5-28 21:3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5
楼主应该去看眼科了。。。
我知道你是想说CT6的参数就是比博瑞大。我的意思是说我绕了两圈,观感就是比博瑞小一些。
观感小就是小,你非要证明我视力有问题来让我说观感比博瑞大,我真的做不到。。。。
作者: elia    时间: 2016-5-28 21:44

白车比黑车大  本人不对以上言论负责
作者: Mr.眼袋    时间: 2016-5-28 21:4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只是低矮一些  你真以为比ct6大?
作者: 孙艺珍    时间: 2016-5-28 21:46

樓主B級車不一定就比A級車大

大小雖然一定程度上能劃分等級

不過最準的還是重量。。。

可能卡迪拉克的鋼板比較厚吧
作者: leon5535    时间: 2016-5-28 21:50

引用:
原帖由 Mr.眼袋 于 2016-5-28 21:46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只是低矮一些  你真以为比ct6大?
看参数CT6确实比博瑞大一圈。
但我指的是观感。比如博瑞和宝马5系停在一起,哪怕对方是黑车,也感觉人家大一圈。可是这辆CT6就是给我观感觉得小一点。
怎样用更大的尺寸设计出让人感觉很娇小的体型,这个也算是水平吧。。。 (开玩笑)

[ 本帖最后由 leon5535 于 2016-5-28 21:55 编辑 ]
作者: SUPERCAR    时间: 2016-5-28 21:51

我操,从车位看还真是差不多大,但不应该啊,XTS看起来都很大了,何况CT6
作者: leon5535    时间: 2016-5-28 21:51

引用:
原帖由 elia 于 2016-5-28 21:44 发表
白车比黑车大  本人不对以上言论负责
看参数CT6确实比博瑞大一圈。
但我指的是观感。比如博瑞和宝马5系停在一起,哪怕对方是黑车,也感觉人家5系大一圈。可是这辆CT6就是给我观感觉得小一点。
怎样用更大的尺寸设计出让人感觉很娇小的体型,这个也算是水平吧。。。 (开玩笑)

[ 本帖最后由 leon5535 于 2016-5-28 21:54 编辑 ]
作者: leon5535    时间: 2016-5-28 21:58

引用:
原帖由 SUPERCAR 于 2016-5-28 21:51 发表
我操,从车位看还真是差不多大,但不应该啊,XTS看起来都很大了,何况CT6
我已经是站偏向CT6的位置拍了,也就是站中线偏右了。我要是站到中线那边拍。博瑞会更显大。。。。。
所以这也是我觉得奇怪的一点
作者: XHWer    时间: 2016-5-28 22:0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胖子表示黑色显瘦。
作者: zuccbtpig    时间: 2016-5-28 22:0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5
引用:
原帖由 @leon5535  于 2016-5-28 21:42 发表
我知道你是想说CT6的参数就是比博瑞大。我的意思是说我绕了两圈,观感就是比博瑞小一些。
观感小就是小,你非要证明我视力有问题来让我说观感比博瑞大,我真的做不到。。。。
没有停车位里比较过两辆车,但是脑补下总觉得四四方方的凯迪拉克应该比圆角的车看起来大一些。
作者: leon5535    时间: 2016-5-28 22:04

引用:
原帖由 zuccbtpig 于 2016-5-28 22:0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5
没有停车位里比较过两辆车,但是脑补下总觉得四四方方的凯迪拉克应该比圆角的车看起来大一些。
我是亲眼看到,要不然我也不会信的啊。
而且我已经是站偏向CT6的位置拍了,也就是站中线偏右了。我要是站到中线那边拍。博瑞会更显大。。。。。
所以这也是我觉得奇怪的一点
作者: zhing86    时间: 2016-5-28 22:0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大不大是其次,这车过两年也许就停产换其他名字了;品牌附加值低,和bbal都没法比。卖的好才奇怪。
作者: leon5535    时间: 2016-5-28 22:05

引用:
原帖由 XHWer 于 2016-5-28 22:0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胖子表示黑色显瘦。
看参数CT6确实比博瑞大一圈。
但我指的是观感。比如博瑞和宝马5系停在一起,哪怕对方是黑车,也感觉人家5系大一圈。可是这辆CT6就是给我观感觉得小一点。
作者: magtree    时间: 2016-5-28 22:0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atsl买到飞起吧。。ct6主要是2.0t的问题吧
作者: AthlonQQ    时间: 2016-5-28 22:09

一个是矮,二是车顶小,所以LZ感官上看起来就会觉得小

如果把车身加高,比如SUV,同样的尺寸,看起来也会觉得大很多
作者: leon5535    时间: 2016-5-28 22:11

引用:
原帖由 AthlonQQ 于 2016-5-28 22:09 发表
一个是矮,二是车顶小,所以LZ感官上看起来就会觉得小

如果把车身加高,比如SUV,同样的尺寸,看起来也会觉得大很多
想来想去,应该就是这个原因了
作者: AthlonQQ    时间: 2016-5-28 22:12

再啰嗦一句,为毛CT6的车门弧度会比博瑞的大?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车门厚呗

车门厚代表重和安全,这么说LZ明白为毛别人是D级了吧?
作者: tobewind    时间: 2016-5-28 22:1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恍然大悟帝豪的商标由来
作者: 鱼丸    时间: 2016-5-28 22:4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帝豪的前脸真难看
作者: leon5535    时间: 2016-5-28 23:01

引用:
原帖由 鱼丸 于 2016-5-28 22:4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这帝豪的前脸真难看
我也觉得确实不好看。侧面不错,比前脸好看多了
作者: 坚定的左派    时间: 2016-5-28 23:0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7 Edge
ct6几大问题:全国产、重量轻(据说是全车铝合金)、做工糙、车内空间小。
作者: 量产QUBELEY    时间: 2016-5-28 23:17

确实是左边的大
我还以为左边的是suv呢
后来一想不对是轿车啊,b级的
作者: kagez    时间: 2016-5-28 23:2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呵呵
作者: DragonHeart    时间: 2016-5-28 23:33

我也在停车场见过一次黑色CT6,绕着转了2圈,真不敢相信是CT6,完全看不出D级车的气派,不由得惊叹凯迪的设计师真是鬼斧神工,这钻石切割能把空间感给割小了。
作者: zuccbtpig    时间: 2016-5-28 23:3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5
引用:
原帖由 @坚定的左派  于 2016-5-28 23:08 发表
ct6几大问题:全国产、重量轻(据说是全车铝合金)、做工糙、车内空间小。
重量轻还不好吗。。。。
作者: dirge    时间: 2016-5-28 23:4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ct6开起来乘坐者晕车感比较严重
作者: cheng010698    时间: 2016-5-29 00:0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胖子请穿黑衣服,显瘦
作者: 饭的说传乐仙    时间: 2016-5-29 00:3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黑色显小白色显大
但凡买过车的人都知道
作者: 饭的说传乐仙    时间: 2016-5-29 00:3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引用:
原帖由 @坚定的左派  于 2016-5-28 23:08 发表
ct6几大问题:全国产、重量轻(据说是全车铝合金)、做工糙、车内空间小。
现在这年代还有把重当好事 放着轻量化铝合金当黑点的人存在啊
作者: ultra312    时间: 2016-5-29 01: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II
黑丝显腿细
作者: xuziyu2006    时间: 2016-5-29 07:0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小米 红米
引用:
原帖由 @坚定的左派  于 2016-5-28 23:08 发表
ct6几大问题:全国产、重量轻(据说是全车铝合金)、做工糙、车内空间小。
全铝合金车身吗?这不是优势吗
作者: 坚定的左派    时间: 2016-5-29 07:5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7 Edge
引用:
原帖由 @zuccbtpig  于 2016-5-28 23:38 发表
重量轻还不好吗。。。。
如果是百万级豪车(不是跑车)定位的话,轻还真不一定是好事。
作者: cloudian    时间: 2016-5-29 07:5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美国车的确不太重视“讨好”中国用户,这一点上远不如大众和日本,所以销量惨淡。当然通用五菱宏光这玩儿,其实并不能算美国车啊。
作者: umi360    时间: 2016-5-29 08:03

凯迪拉克車系完全沒有傳承的概念
DTS XTS CT6
下一代旗艦打算叫啥?
作者: snakegtr    时间: 2016-5-29 08:2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怎么说呢对于豪华车而言,过轻的重量会导致簧上与簧下的质量比低,那么对于路面的波动反馈也就越明显
作者: leon5535    时间: 2016-5-29 09:09

引用:
原帖由 snakegtr 于 2016-5-29 08:2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怎么说呢对于豪华车而言,过轻的重量会导致簧上与簧下的质量比低,那么对于路面的波动反馈也就越明显
1.9吨,不算轻吧
作者: aweiwei    时间: 2016-5-29 09:1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铝合金的劣势是不能钣金。
作者: 大晶    时间: 2016-5-29 09:3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6 EDGE+
引用:
原帖由 @snakegtr  于 2016-5-29 08:24 发表
怎么说呢对于豪华车而言,过轻的重量会导致簧上与簧下的质量比低,那么对于路面的波动反馈也就越明显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作者: ch8hj61    时间: 2016-5-29 09:42

黑色 显小
作者: zuccbtpig    时间: 2016-5-29 09: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5
引用:
原帖由 @aweiwei  于 2016-5-29 09:15 发表
铝合金的劣势是不能钣金。
细思慎恐。。。。换的费用会很高
作者: Veree    时间: 2016-5-29 10:0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zuccbtpig  于 2016-5-29 09:49 发表
细思慎恐。。。。换的费用会很高
割掉一块打补丁,上次试驾jaguar销售是这么和我说的
作者: fenny    时间: 2016-5-29 10:0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车身低的缘故
BCD的区别主要在宽度上
长度其次
作者: Eurydice    时间: 2016-5-29 10:1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CT6是拿D级车配置错位打C级车市场

通用还是很有诚意的
作者: snakegtr    时间: 2016-5-29 10:1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leon5535  于 2016-5-29 09:09 发表
1.9吨,不算轻吧
1.9顿,那的确也不算轻了
作者: snakegtr    时间: 2016-5-29 10:1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大晶  于 2016-5-29 09:35 发表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哈哈,1.9顿是不算轻,但这理论没问题啊
作者: somesun    时间: 2016-5-29 10:3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不会吧, CT6看起来比博瑞小啊, 长十几厘米啊
作者: 大晶    时间: 2016-5-29 10:3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6 EDGE+
引用:
原帖由 @snakegtr  于 2016-5-29 10:17 发表
哈哈,1.9顿是不算轻,但这理论没问题啊
2.0T的只有1.7吨左右,作为5米多的车算很轻了。
车辆驾驶表现不看悬挂看簧上簧下质量比我也是醉了。
作者: anubisx    时间: 2016-5-29 10:45

凯迪拉克不论外观还是技术都没有问题吧,奇怪的是老家销量越来越差,欧洲一年卖365台,雷克萨斯品牌英菲尼迪都能在欧洲卖几万辆,论名气历史凯迪绝壁不输bba多少,太诡异了。

[ 本帖最后由 anubisx 于 2016-5-29 10:50 编辑 ]
作者: maghana    时间: 2016-5-29 11:2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赶紧卖了换博瑞
作者: snakegtr    时间: 2016-5-29 11:4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大晶  于 2016-5-29 10:36 发表
2.0T的只有1.7吨左右,作为5米多的车算很轻了。
车辆驾驶表现不看悬挂看簧上簧下质量比我也是醉了。
.............
去搜一下二自由度的振动系统,你就知道簧上簧下的质量比是有多重要了,和弹簧刚度阻尼系数是一个阶级的。难道没有听过簧下减10斤等于簧上减100斤?
作者: 大晶    时间: 2016-5-29 12:30

引用:
原帖由 snakegtr 于 2016-5-29 11:4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
去搜一下二自由度的振动系统,你就知道簧上簧下的质量比是有多重要了,和弹簧刚度阻尼系数是一个阶级的。难道没有听过簧下减10斤等于簧上减100斤?
呵呵,拿基本公式来看有什么意义。

悬挂形式不看的?MRC的刚度阻尼怎么影响车身减震表现的你倒是说说看?
第一次听说因为簧上质量小所以车身减震表现差的说法,这就和说因为发动机是2.0排量就一定比1.6油耗高一样。

数学公式和工程应用之间的差距你再琢磨琢磨。
作者: snakegtr    时间: 2016-5-29 13:0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大晶  于 2016-5-29 12:30 发表
呵呵,拿基本公式来看有什么意义。

悬挂形式不看的?MRC的刚度阻尼怎么影响车身减震表现的你倒是说说看?
第一次听说因为簧上质量小所以车身减震表现差的说法,这就和说因为发动机是2.0排量就一定比1.6油耗高一样。

数学公式和工程应用之间的差距你再琢磨琢磨。
工程应用没数学公式玩个球啊。任何复杂的机械结构都可以简化为简单的数学模型,对于汽车减震系统,影响的几个基本要素,听我的还是网上去搜一下。实在不行你就体会下空载和满载的避震性能再回来和我讨论。或者最简单买本汽车构造都会提到簧上簧下,非跟我说没影响我也是醉了

随便搜了下算普及下知识吧,里面任何浅显易懂的阐述背后都可以由简化的数学公式解释
http://m.pcauto.com.cn/baike/441/

本帖最后由 snakegtr 于 2016-5-29 13:10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大晶    时间: 2016-5-29 13:14

引用:
原帖由 snakegtr 于 2016-5-29 13:0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工程应用没数学公式玩个球啊。任何复杂的机械结构都可以简化为简单的数学模型,对于汽车减震系统,影响的几个基本要素,听我的还是网上去搜一下。实在不行你就体会下空载和满载的避 ...
我大学学汽车专业的,不要老是让别人去网上搜一下之类的,显得自己很有学识。

我就针对你这句话“怎么说呢对于豪华车而言,过轻的重量会导致簧上与簧下的质量比低,那么对于路面的波动反馈也就越明显”,完全就是胡说八道。

悬挂减震的形式对于路面反馈才是最关键的,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车厂为了降低你所谓的”路面的波动反馈“而采用增加簧上质量的方式。
照你这么说还要空气悬挂,MRC干嘛,还要花这么多精力来优化悬挂机构形式干嘛?直接液压减震筒再加中车身重量就行了。

就算是完全相同的悬挂形式,更轻的车身也有利于车辆的各种动态表现,包括启动制动时候的抬头低头效应,弯道中的表现等等。

现在还觉得车越重越好我真的是无语了。
作者: 大晶    时间: 2016-5-29 13:18

引用:
原帖由 snakegtr 于 2016-5-29 13:01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工程应用没数学公式玩个球啊。任何复杂的机械结构都可以简化为简单的数学模型,对于汽车减震系统,影响的几个基本要素,听我的还是网上去搜一下。实在不行你就体会下空载和满载的避 ...
你贴的那个链接是说簧下质量的,和簧上质量没关系(仔细看了一下,好像提到了簧上)。

另外簧下质量也只是车辆动态表现的因素之一,必须综合考虑。

举个例子,更宽更大的轮胎算上铝合金轻量化轮圈可能质量大于窄胎加上铸铁轮圈,但哪个可以给车辆更好的动态表现不用说了吧。

最后说一下,降低簧下质量是改善车辆动态表现的有效措施,但通过提升簧上质量来提高车辆动态表现就是扯淡,害处远大于得益。不知道我这样说你明白了没有。

[ 本帖最后由 大晶 于 2016-5-29 13:27 编辑 ]
作者: 大晶    时间: 2016-5-29 13:24

CT6确实卖的不好,我在上海马路上只见过1次。

CT6没能打开市场非常遗憾,可能会影响到之后凯迪拉克国产化的进程。

不过听说XT5还是卖得不错的,在国内果然还是SUV王道。

今年通用流年不利,增长率明显下滑,真是着急啊。
作者: toshiya115    时间: 2016-5-29 13:2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那个比重理论是对的,但是太重会影响其它性能,为了追平对手又需要去加强弥补从而增加额外成本有时候还越补越差,造车就是各种折中平衡而已。
至于悬挂结构,避震技术提升最终还是要向物理定律低头,就像一台1000kg的小车你再怎么改进结构设计应用高强度钢材,碰上重和大很多的车对撞就得跪。
所以那些基本不用计较成本油耗排放的超豪华车其实对减重啊应用铝合金什么的根本不太上心。
作者: TJ-NNY    时间: 2016-5-29 13:3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大晶  于 2016-5-29 13:24 发表
CT6确实卖的不好,我在上海马路上只见过1次。

CT6没能打开市场非常遗憾,可能会影响到之后凯迪拉克国产化的进程。

不过听说XT5还是卖得不错的,在国内果然还是SUV王道。

今年通用流年不利,增长率明显下滑,真是着急啊。
你有啥好急的,你买了通用的股票?
卖不好说明市场上有比这车更好的选择,有更好的选择,这是天大的好事儿啊!
作者: snakegtr    时间: 2016-5-29 13:3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大晶  于 2016-5-29 13:18 发表
你贴的那个链接是说簧下质量的,和簧上质量没关系(仔细看了一下,好像提到了簧上)。

另外簧下质量也只是车辆动态表现的因素之一,必须综合考虑。

举个例子,更宽更大的轮胎算上铝合金轻量化轮圈可能质量大于窄胎加上铸铁轮圈,但哪个可以给车辆更好的动态表现不用说了吧。

最后说一下,降低簧下质量是改善车辆动态表现的有效措施,但通过提升簧上质量来提高车辆动态表现就是扯淡,害处远大于得益。不知道我这样说你明白了没有。
我一开始就说了是上下质量的比值嘛。
其实最简单的实验,找一辆全避震的山地车,人坐在上面和用手推过相同的路面,坐垫的振幅哪个更大很明显
作者: 大晶    时间: 2016-5-29 14:0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6 EDGE+
引用:
原帖由 TJ-NNY 于 2016-5-29 13:3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你有啥好急的,你买了通用的股票?
卖不好说明市场上有比这车更好的选择,有更好的选择,这是天大的好事儿啊!
老婆是泛亚员工。。。。。。

本帖最后由 大晶 于 2016-5-29 14:43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大晶    时间: 2016-5-29 14:03

引用:
原帖由 snakegtr 于 2016-5-29 13:3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我一开始就说了是上下质量的比值嘛。
其实最简单的实验,找一辆全避震的山地车,人坐在上面和用手推过相同的路面,坐垫的振幅哪个更大很明显
理论没错,但是你说的这句话不对:“怎么说呢对于豪华车而言,过轻的重量会导致簧上与簧下的质量比低,那么对于路面的波动反馈也就越明显”。
任何车子都不会通过主动的提升重量(簧上质量)来降低路面波动回馈,得不偿失,所以没有必要追求车子越重越好。

把车做轻才是真的难,轻才是技术力的体现。
作者: zuccbtpig    时间: 2016-5-29 16: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5
凯迪拉克高配用的是电磁悬挂?
作者: 丈母娘    时间: 2016-5-29 17:0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不晓得电磁悬挂什么用
好像ats顶配用的电磁悬挂,我乘坐,驾驶没有感觉出来。。。。

ct6拍的蛮好的
作者: 武松    时间: 2016-5-29 17:1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电磁悬挂对乘坐改善很大的
我开带MRC的SLS,乘坐感受提升太明显,我老婆坐副驾驶说乘坐感受很赞。根据传感每秒1000次的反应调整阻尼,传统悬挂比较差距很大。
不过和空气悬挂比较,因为对传感器完全依赖,故障率可能更高。

本帖最后由 武松 于 2016-5-29 17:17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大晶    时间: 2016-5-29 17:1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6 EDGE+
引用:
原帖由 @武松  于 2016-5-29 17:16 发表
电磁悬挂对乘坐改善很大的
我开带MRC的SLS,乘坐感受提升太明显,我老婆坐副驾驶说乘坐感受很赞。根据传感每秒1000次的反应调整阻尼,传统悬挂比较差距很大。
不过和空气悬挂比较,因为对传感器完全依赖,故障率可能更高。

本帖最后由 武松 于 2016529 17:17 通过手机版编辑
看过一次YYP的评测,CTS的。
表现比起传统液压减震器的好很多很多。
作者: 武松    时间: 2016-5-29 17:3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大晶  于 2016-5-29 17:19 发表
看过一次YYP的评测,CTS的。
表现比起传统液压减震器的好很多很多。
但是MRC对运动性没有什么提升,和空气悬挂比较不能调节高低。
我记得XTS最高配可以同时选MRC和空气悬挂。
作者: 大晶    时间: 2016-5-29 17:3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S6 EDGE+
引用:
原帖由 @武松  于 2016-5-29 17:30 发表
但是MRC对运动性没有什么提升,和空气悬挂比较不能调节高低。
我记得XTS最高配可以同时选MRC和空气悬挂。
前悬MRC后悬空气悬挂。
作者: aweiwei    时间: 2016-5-29 17:3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MRC和空气悬挂的故障率太高,于是2016款索性不出铂金版了。
作者: toshiya115    时间: 2016-5-29 19:4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是空气悬挂故障率高,而且空气悬挂一坏车基本没法开,不像螺旋弹簧避震漏油最多像开船,而且气囊一漏气气泵也跟着马上挂。
上回陪朋友去保养就看见一台顶配xts在换后轴的空悬和气泵,最要命的是这种只有顶配有的配置厂家还得备配件做培训销量又小得可怜,确实该取消。
作者: jy01735589    时间: 2016-5-29 20:2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III
ct6卖的不好很正常,你要是问这车,大家都高速你,等年底,一定会有大减价哎,大的折扣。
买了就降价,谁愿意当冤大头。
还是说白了价格与价值不服,品牌溢价能力差了。
全部官降8w,马上销量暴涨
作者: somesun    时间: 2016-5-29 20:2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jy01735589  于 2016-5-29 20:28 发表
ct6卖的不好很正常,你要是问这车,大家都高速你,等年底,一定会有大减价哎,大的折扣。
买了就降价,谁愿意当冤大头。
还是说白了价格与价值不服,品牌溢价能力差了。
全部官降8w,马上销量暴涨
8w不够的, 其实已经优惠快8w了, 销量还没1000把

说实话, 就算10万也不会卖很多
作者: slr    时间: 2016-5-29 20:5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aweiwei  于 2016-5-29 09:15 发表
铝合金的劣势是不能钣金。
老黄历了,现在再说不能修的不是忽悠就是车子本身用料太差。
作者: jy01735589    时间: 2016-5-29 20:5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III
引用:
原帖由 @somesun  于 2016-5-29 20:29 发表
8w不够的, 其实已经优惠快8w了, 销量还没1000把

说实话, 就算10万也不会卖很多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有这么多优惠啊啊,楼上各位,MRC容易坏不
作者: slr    时间: 2016-5-29 21:0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关于铝合金材料的变化,你们可以看看新老一代奥迪a4的后铝合金悬挂臂,之前因为技术不成熟只能牺牲材料韧度来保证强度,而且结构件本身还要做得非常厚实,只要发生严重点的碰撞就一定是断裂而不是变形,这就是韧度不够的表现,所以之前的铝合金才无法进行修复,因为韧度不够很容易碎。

本帖最后由 slr 于 2016-5-29 21:09 通过手机版编辑
作者: dongfang110    时间: 2016-5-29 21:08

引用:
原帖由 somesun 于 2016-5-29 20:2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8w不够的, 其实已经优惠快8w了, 销量还没1000把

说实话, 就算10万也不会卖很多
降10万也很尴尬,对于家庭用车来说这车太大养车太贵而且没必要。

对于公司用车....人家也不差这几万块。。
作者: slr    时间: 2016-5-29 21:33

大小这个问题,B级车再往上走增加的最多的是长度,宽度高度可能只有1-2厘米的差别,你从正面拍当然觉得差不多大。
作者: dirge    时间: 2016-5-29 22:38

引用:
原帖由 大晶 于 2016-5-29 13:24 发表
CT6确实卖的不好,我在上海马路上只见过1次。

CT6没能打开市场非常遗憾,可能会影响到之后凯迪拉克国产化的进程。

不过听说XT5还是卖得不错的,在国内果然还是SUV王道。

今年通用流年不利,增长率明显下滑, ...
我是先看的SRX,但是很喜欢CTS COUPE,比来比去还是喜欢CT6的造型和颜色。但是开过之后觉得除了内饰,确实整体不如XT5啊,准备下半年入手SUV了。
凯迪在90年代明明是超越奔驰的超级咋呼的大牌子,样子夸张得只有黑社会能开。结果就是在追求低调的新世纪稍微浪了几年,中国人民彻底退烧了。黑客帝国的助阵让这车彻底脱离主流豪华车市场了。

[ 本帖最后由 dirge 于 2016-5-29 22:42 编辑 ]
作者: 量产QUBELEY    时间: 2016-5-29 23:3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间接说明豪车的溢价有多夸张
作者: jy01735589    时间: 2016-5-30 09:3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ubia Z7 Max
引用:
原帖由 @dirge  于 2016-5-29 22:38 发表
我是先看的SRX,但是很喜欢CTS COUPE,比来比去还是喜欢CT6的造型和颜色。但是开过之后觉得除了内饰,确实整体不如XT5啊,准备下半年入手SUV了。
凯迪在90年代明明是超越奔驰的超级咋呼的大牌子,样子夸张得只有黑社会能开。结果就是在追求低调的新世纪稍微浪了几年,中国人民彻底退烧了。黑客帝国的助阵让这车彻底脱离主流豪华车市场了。
我没对比xt5,按说底盘高两个级别吧,其它差别在哪里呢
作者: jy01735589    时间: 2016-5-30 09:3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ubia Z7 Max
引用:
原帖由 @dirge  于 2016-5-29 22:38 发表
我是先看的SRX,但是很喜欢CTS COUPE,比来比去还是喜欢CT6的造型和颜色。但是开过之后觉得除了内饰,确实整体不如XT5啊,准备下半年入手SUV了。
凯迪在90年代明明是超越奔驰的超级咋呼的大牌子,样子夸张得只有黑社会能开。结果就是在追求低调的新世纪稍微浪了几年,中国人民彻底退烧了。黑客帝国的助阵让这车彻底脱离主流豪华车市场了。
我没对比xt5,按说底盘高两个级别吧,其它差别在哪里呢
作者: jy01735589    时间: 2016-5-30 09:3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ubia Z7 Max
引用:
原帖由 @dirge  于 2016-5-29 22:38 发表
我是先看的SRX,但是很喜欢CTS COUPE,比来比去还是喜欢CT6的造型和颜色。但是开过之后觉得除了内饰,确实整体不如XT5啊,准备下半年入手SUV了。
凯迪在90年代明明是超越奔驰的超级咋呼的大牌子,样子夸张得只有黑社会能开。结果就是在追求低调的新世纪稍微浪了几年,中国人民彻底退烧了。黑客帝国的助阵让这车彻底脱离主流豪华车市场了。
我没对比xt5,按说底盘高两个级别吧,其它差别在哪里呢
作者: aweiwei    时间: 2016-5-30 17: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XT5的内饰感人……

而且后排空间太小,完全不像一个SUV应有的空间。
作者: 武松    时间: 2016-5-30 18:4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suv为啥后排一定要大?不理解
作者: Veree    时间: 2016-5-30 18:5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武松  于 2016-5-30 18:43 发表
suv为啥后排一定要大?不理解
为了拉上全家老小一起off road?
作者: dirge    时间: 2016-5-31 00:5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武松  于 2016-5-30 18:43 发表
suv为啥后排一定要大?不理解
XT5后排的问题是“矮”……真是活见了鬼了,那么大的个车,后排顶头!
作者: phoenix9    时间: 2016-5-31 16:32

对这牌子棺材尾灯造型完全无爱。改尾灯的话可以考虑
作者: 鬼舞者4    时间: 2016-5-31 17:04

凯迪拉克这个牌子本来销量就这点了,品牌的鸿沟很难跨越的。
作者: slr    时间: 2016-5-31 17:17

引用:
原帖由 武松 于 2016-5-30 18:4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suv为啥后排一定要大?不理解
因为国人普遍认为车身越大的车子空间就越大,而事实上除了路虎这种只生产SUV的牌子,没有哪个公司去专注大SUV空间的,特别是后排空间,因为大SUV车重大油耗高所以为了保证里程油箱也要做大,再加上悬挂结构比小车粗壮,后排空间被侵占太多,实际空间跟紧凑SUV比都没有绝对优势。

[ 本帖最后由 slr 于 2016-5-31 17:19 编辑 ]
作者: dongfang110    时间: 2016-5-31 17:40




  后排座椅的表现,5系则要更好,首先是坐垫高度够高、长度够长,使得大腿能够充分贴合坐垫,不会有“蜷着”的感觉,其次,靠背的角度虽然不能调节,但却能让人得到一个很舒适的坐姿,另外,5系后排座椅的填充物软硬适中,能够为身体提供一定程度下陷的同时,又不至于失去支撑,加上Nappa真皮的细腻质感,对于这套后排座椅,我可以打一个很高的分数。而CT6的座椅填充物相对稍硬,靠背角度要直一些,相比之下舒适度稍逊。总结一下,如果是我自己开车,我更喜欢CT6的前排座椅,如果是坐车,那么我一定会拉开5系的后门。

[ 本帖最后由 dongfang110 于 2016-5-31 17:42 编辑 ]
作者: dirge    时间: 2016-5-31 23:4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引用:
原帖由 @phoenix9  于 2016-5-31 16:32 发表
对这牌子棺材尾灯造型完全无爱。改尾灯的话可以考虑
买这车的人主要就是因为喜欢棺材造型和屁股尾灯部分。
作者: aweiwei    时间: 2016-6-1 09:2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凯迪拉克的座椅舒适度实在是不能忍,太硬。

还是怀念日产的座椅啊!
作者: jy01735589    时间: 2016-6-1 10:3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ubia Z7 Max
引用:
原帖由 @aweiwei  于 2016-6-1 09:21 发表
凯迪拉克的座椅舒适度实在是不能忍,太硬。

还是怀念日产的座椅啊!
日产哪怕12w的轩逸坐起来都很舒服。
作者: aweiwei    时间: 2016-6-1 11:0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引用:
原帖由 @jy01735589  于 2016-6-1 10:32 发表
日产哪怕12w的轩逸坐起来都很舒服。
哪怕是6万的阳光,做起来也很舒服的。
作者: icerus    时间: 2016-6-28 23:25

CT6的尾灯已经改成类似捷豹的那种了,并不是以前两条竖的,所以我觉得不好看
作者: 斯巴达    时间: 2016-6-29 02:27

引用:
原帖由 elia 于 2016-5-28 21:44 发表
白车比黑车大  本人不对以上言论负责
作为白色车的车主表示,自己的车怎么看都比同一款车的其他颜色大一圈的错觉
作者: leon5535    时间: 2016-11-15 21:14

引用:
原帖由 斯巴达 于 2016-6-29 02:27 发表

作为白色车的车主表示,自己的车怎么看都比同一款车的其他颜色大一圈的错觉
比如博瑞和宝马5系停在一起,哪怕对方是黑车,也感觉人家5系大一圈。可是这辆CT6就是给我观感觉得小一点。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