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美一电影公司专注山寨近十年 没做过亏本生意 [打印本页]

作者: Geo    时间: 2013-8-6 18:55     标题: 美一电影公司专注山寨近十年 没做过亏本生意

美一电影公司专注山寨近十年 没做过亏本生意
2013-08-06 08:20:59 来源: 《信息时报》


山寨《环太平洋》的《环大西洋》

  信息时报8月6日报道 7月31日,好莱坞3D科幻片《环太平洋》进入内地影市。但早在此之前,一部名为《环大西洋》的影片已遍及网络,将不明真相的影迷们雷得外焦里嫩:“80年代的电脑特技,蓝翔技校毕业的演员,小学水平的对白,看完之后知道啥叫‘风中凌乱’!”

  这就是电影公司中的奇葩——美国TheAsylum公司,其专注山寨影片已有将近十年。他们的作品大多取材于主流影业公司的大制作,从片名到海报都能做到神同步。

  他们也曾玩过原创

  实际上,The Asylum的背景相当专业。1997年,大卫·迈克尔·拉特、大卫·里马维和雪莉·斯特兰成立了这家公司。三人都曾是威秀影业(该公司后来制作了《黑客帝国》系列、《大侦探福尔摩斯》系列、《了不起的盖茨比》等)的高管,成立公司时也曾高举原创大旗,并希望通过DVD的发行闯出一条生路。跟很多小制片公司一样,他们主要做音像发行的低成本恐怖片。这些小成本作品没法与主流影业公司的作品同台竞技,但靠卖DVD活得还不错。

  转折出现在2004年,美国音像市场开始走下坡路。这时,拉特读了H·G·威尔斯的小说《世界大战》,准备改编成电影。巧合的是,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也在准备改编这一题材,The Asylum决定抓住这个机会,他们为电影投入了50万美元,是以往该公司电影成本的两倍多。

  2005年,两个影片同年上映。与大片同行,让美国影片出租龙头百视达公司注意到这家小公司,并且买了The Asylum的《世界大战》10万份拷贝。在当时,这甚至超过了一些大公司的销量,大卫·迈克尔·拉特和大卫·里马维从中看到了希望,他们决定重新定位公司的商业模式。

  没做一单亏本生意

  一般来说,The Asylum从商讨项目到发行,只需要4个月,他们每年可以生产10-15部影片。从2004年做“李鬼片”至今,他们坚持电影的成本要远低于100万美元。现在,他们还接管了街对面的仓库,原因很显然:生意兴隆。

  这9年,TheAsylum没做过一单亏本生意。2012年,这家公司纯收入有500万美元。当《战舰》让环球影业亏损2亿美元时,The Asylum的《美国军舰》在收回成本外还赚了50%——25万美元。“我们从来不会用高过销售价来做一个电影”,拉特说。

  “只是借用大片概念”

  2005年后,TheAsylum制作了大量与大片神似的山寨片,比如与《加勒比海盗2:亡灵宝藏》神似的《海贼王》,揩《达芬奇密码》油的《达芬奇财宝》,跟《歌舞青春:毕业季》同期的《周日高校音乐剧》。与“李逵片”相比,“李鬼片”的画面更暴力。

  有意思的是,该公司大多“山寨电影”在原作上映前就已完成制作,并能抢先发行。TheAsylum是不是有点太神了?拉特表示,他们并没有在大制作公司安插间谍,只是稍稍发挥了一下想象而已。他们的资料全都是公众能看到的资料,比如说电影宣传时公布的片名、海报、类型、简介等,他们根据这些构想大致内容,然后再按猜想套剧情,“我们的内容完全是原创的,只是借用了他们的概念而已。”
 
作者: ayxgaly    时间: 2013-8-6 19:05

haha
作者: woodd    时间: 2013-8-6 19:12

哪天出一部IMDB评分超过正片的作品就NB了。
作者: Raven    时间: 2013-8-6 19:19

有才
作者: 扑街仔    时间: 2013-8-6 20:3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看了几分钟,真的雷死我了
作者: 暗蛹    时间: 2013-8-6 20:4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还以为是专门出h版大片的。
作者: csnlm    时间: 2013-8-7 02:0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exus

还以为会说奥林匹斯陷落是他们出的。。。。
作者: 去日留痕    时间: 2013-8-7 10:5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同意楼上,但是应该不是
作者: zhaolinjia    时间: 2013-8-7 11:1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讲真,这么搞不会被告?
作者: 飞天猪    时间: 2013-8-7 11:1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II
引用:
原帖由 @zhaolinjia  于 2013-8-7 11:1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讲真,这么搞不会被告?
当然不会,名字相似又不犯法,美国法律精明。
作者: HKE    时间: 2013-8-7 20:40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引用:
原帖由 @zhaolinjia  于 2013/8/7 11:1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讲真,这么搞不会被告?
卓别林的 大独裁者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