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搬运,巴西对意大利。复盘 [打印本页]

作者: 道林格雷    时间: 2013-6-26 01:41     标题: 搬运,巴西对意大利。复盘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比赛的结果没有意外,缺少了皮尔洛和德罗西的意大利完败东道主巴西。虽然意大利使用了后场摆大巴的防守阵型,但是巴西队依然用精湛的技战术为比赛奉献了四个进球。
巴西的进攻套路
    斯科拉里还是摆出了介于4231/433的阵型,仅有一个变动是用埃尔纳内斯换下了保利尼奥。他的战术意图估计是:面对意大利更为保守密集的防线,中场球员前插空间会有限,巴西队更需要通过流动性更强的进攻战术来扯开对手有限的防线空隙,于是,用传控带技术更出色的埃尔纳内斯换下更倾向前插射门的保利尼奥。与此同时,他减少了内马尔拿球作为吸引对手幌子的任务,内马尔控球时间减少,这一职责由内马尔身边的其他球员分担。具体安排以下将重点分述。
    开场不久,中锋弗雷德几次后撤拉左边与内马尔呼应,拿球顶替后者吸引意大利3名球员(一名边锋、拉边的后腰和一名前顶中卫),内马尔趁机从边路游动到中路,弗莱德回传中场球员或边路后上的马塞洛过渡,内马尔中路拿球即可单挑另一名后腰,既可突破后射门,也可以为奥斯卡或胡尔克送出直塞。
    当内马尔后撤中路偏左位置控球,马塞洛边路前顶拉开进攻宽度,让边后卫远离中卫,弗莱德中路稍微后撤佯装接应内马尔引出中后卫或后腰位置前移,真正的接应者是往这一侧通过弗莱德在纵向和马塞洛斜向的换位移动制造出来的防守空当游动的胡尔克。马塞洛让后卫线人员的间距变大,弗莱德则把中场线与后卫线之间的防守距离拉大。胡尔克获得足够大的空间活动,既可以打穿中卫线,又可以拉边传中。

    巴西强大的个人实力以及意大利谨慎的比赛态度使巴西的整体阵型可以前压过半场,两名边后卫前顶到中场与双后腰平行的位置,球队的站位可以很长时间处于2-4-4形状。巴西中场线4名球员横向倒脚,意大利双后腰、双边锋和前腰迪亚曼蒂组成的中场防线也得随之不断在横向上切换防守重心,这样可以便于在前场与中场之间纵向来回走动的内马尔寻找更多的前插空间。由于巴西2-3名球员在前场中路压制意大利后卫线,边后卫又要协防边锋防守边路,双后腰被巴西中场球员牵制,意大利对内马尔纵向活动的防守只能通过临时调配位置最靠近的防守球员进行短暂跟防而没有专人贴身。两名边卫拉开对手防线宽度,内马尔在防线中间前插意大利后卫线身后接应中场球员的直传是最终实现射门的有效手段。
    巴西两名个人能力超强的边后卫是斯科拉里战术重要的一环,他们的存在不单可以拉开对手防线之间的空隙,也可以直接参与到进攻,当奥斯卡从前场回撤双后腰附近拿球的时候,通过引出意大利中场防线,两名边卫可立即在纵向位置产生的边路空当前插接应中场的过顶长传。他们优异的个人突破技术让意大利边卫不得不往边路移动,同时也吸引了对手边锋后撤和后腰往边扯动。这时拿球的边卫再往意大利防守球员跑动路线的相反方向传球,巴西在中路就能获得更大的进攻空间,无论是直塞后卫线身后由前锋射门,抑或是直接在该区域远射,都能更加自如。
    上述的各种套路,其大致思想都是通过不间断地以传导控突相结合的有球运动,把对手的防线形状压得扁平,然后在中路防线出现空当的时候加快向前进攻的节奏制造杀机。以下截取的视频是一个典型的战例。奥斯卡的大范围跑动以及其出色的无球技术,提升了巴西进攻的流动性,他不单可以后撤中场中路协助双后腰的传控,又能在边路顶替胡尔克或阿尔维斯拉开对手防线宽度,最后适时从边路拉到中路准备为内马尔的射门捡漏。

巴西的进球与意大利的站位有关
    巴西球员个人能占尽优势,意大利防守的时候被迫使用多对一的战术安排,在巴西的传球转移面前,意大利局部范围总是显得人数不够用,不过幸好,当意大利两条防线之间保持很近的距离,阵型覆盖面积变得比较小的时候,防守球员彼此之间的呼应更加容易,他们进行防守重心切换所需的时间更短,勉强能够应付巴西各式攻击套路的撕扯。但是,一旦在纵向上出现缝隙,他们的防线就岌岌可危。本场比赛的三个失球都源于直接或间接在纵向上给以巴西人足够的活动空间。先看看第一个失球的情况,巴西在后场的控带吸引了意大利防守前压,中场线与后卫线之间距离拉大,席尔瓦忽然长传前场边路空当的内马尔,后者被匆匆回防的坎德雷瓦犯规博得定位球,内马尔主罚,中路头球争顶,丹特补射中的。第二个失球则是处于进攻状态的意大利阵型要前压,结果坎德雷瓦被断球后,其身后的巨大空当虽然有后腰和边卫迅速补防,但均被马塞洛个人出色盘带技术一一化解,最后内马尔禁区肋部拿球单挑后卫被犯规博得任意球,内马尔主罚命中。第三个进球如出一辙,意大利右路进攻被马塞洛断球,后者直接过顶长传,弗雷德面对没有中场防守球员保护的意大利后卫轻松突破并射入。

意大利的进攻
    意大利采取主动收缩防守的战术,再加上巴西中前场球员的积极反抢,他们的中后场与前场的衔接非常不顺,很难通过控球和传递往前推进。巴洛特利被迫中路后撤接应作为支点,他拿球后,左边锋马尔基西奥、前腰迪亚曼蒂和右边锋坎德雷瓦一起分别从三路快速插上接应,他们的速度很快,因为技术不占优势,必须尽量缩短传递推进时间来换取更多的进攻空间。由于进攻节奏很快,意大利的准确率无法得到保障,进攻的效率自然上不去。不过,他们的第一个进球,实质上就是这种战术的其中一个变招,利用布冯的长传实现纵向传递的加速,坎德雷瓦和后上的马乔在边路等于作为接应的支点,连同中路的巴洛特利一起,既为前插的贾凯里尼制造空间,又保证了皮球的向前传递线路。
    德西里奥的站位相对另一侧边卫马乔更加靠前,他和马尔基西奥(后来换成贾凯里尼)在边路组成的攻击群作为吸引对手往边侧移动的幌子,为迪亚曼蒂中路得球突破制造更多的空当。但是迪亚曼蒂能力有限,虽然他已经是场上意大利阵中脚法最好的球员之一。意大利大多数的进攻都是由守转攻的快速推进。左边锋贾凯里尼被迫回撤中路呼应双后腰,分担迪亚曼蒂的压力,但是他和马尔基西奥的叠瓦推进功力不足屡屡被断。

意巴最后的斗法
    意大利的第二个进球是发生在内马尔下场之后。当内马尔被换下,巴西前场少了一个威胁,意大利的阵型有所前压,加大对巴西中场球员的压迫力度。迪亚曼蒂中路后撤呼应双后腰,他的控球把马塞洛引出来后,再往巴西的边路防守空当传递,制造界外球后,意大利球员进一步前压巴西半场,进行前场疯狂逼抢。迪亚曼蒂在前场的控球是关键,他是意大利唯一能控制节奏的球员,在马尔基西奥、贾凯里尼和德西里奥周边的策应下,他吊入禁区巴洛特利,贾凯里尼争到巴洛特利头球摆渡后制造角球。意大利连续两个角球后,攻入第二球。迪亚曼蒂下场后,由贾凯里尼承接了他在中路的组织职责,替换上场的沙拉维则顶替了贾凯里尼左边锋的位置。意大利的后程发力是基于对手的体力下降和内马尔下场后前场实力减弱。
    面对意大利疯狂逼抢制造的进攻优势,斯科拉里用后腰费尔南多换下右边锋胡尔克,球队改为4-4-2阵型,通过加强中场中路的防守加宽中场防线来应对不利局势。费尔南多上场后,意大利把进攻转为边路,右边锋坎德雷瓦后撤拿球,马乔边路顶上,两人在边路叠瓦或由坎德雷瓦传给中路由贾凯里尼和巴洛特利继续配合推进,或者直接在中路后场长传边路前场较为空虚的地方。
    由于巴西下半场体力下降不敢随便使用前场紧逼,导致对手控球时间上升。巴西的控球优势已经不太明显,他们改用长传发起进攻,弗雷德中路后撤争顶,贝尔纳德和奥斯卡前插接应头球。最后,巴西借用前场定位球有更多巴西球员进入意大利半场的机会,再一次使用前场逼抢,并通过这种手段打进第四个入球。以下截图是入球前双方的站位,处于进攻状态的意大利,由于阵型前压,中场线与后卫线的纵向距离不得不拉大,后卫线失去保护后,巴西进攻球员就有可趁之机。

    巴西的前场配合显得更加默契,他们的长传转移功力很厉害,几次进球都是长传发起。不过,当意大利拉开进攻阵型的时候,逼抢的巴西球员因防守难度上升容易犯规,这也许是他们仅存的瑕疵。意大利败于技不如人,但是比赛末段的反扑依然能看出普兰德利和意大利球员高超的战术素养。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