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woodd 于 2013-2-16 15:34 发表
没错,我也一直这么认为的。
大部分人买车的主要目的是代步,而不是去飙车。车只要能开,发动机怎么转变速箱有几个齿轮根本就无所谓。
昨天跟朋友聊车,他说涡轮增压的主要目的是增大动力。我不同意他的观点, ...
原帖由 woodd 于 2013-2-16 15:40 发表
关于四门升降,我觉得也是一个可靠性问题,而不仅仅是防夹模块的成本问题。
一键升降其实是很危险的,我认为这种带有一定危险性的开关,就应该放在实际使用者的位置,而不能由远离该位置的人来操控。除非有100%的可 ...
原帖由 woodd 于 2013-2-16 15:40 发表
关于四门升降,我觉得也是一个可靠性问题,而不仅仅是防夹模块的成本问题。
一键升降其实是很危险的,我认为这种带有一定危险性的开关,就应该放在实际使用者的位置,而不能由远离该位置的人来操控。除非有100%的可 ...
原帖由 武松 于 2013-2-16 14:5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是不是因为喜欢应用"成熟"技术,以及减少汽车各部分机械的复杂程度,简单说就是用简单的配置来换取可靠性?
看看这两年日车和欧美车型的对比。
欧美车的问题,比如双离合不 ...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3-2-16 17:28 发表
1. 楼主观点大致同意。关于为什么卡罗拉用了很久的4AT,据说是丰田认为在中国够用且实用。
我很同意,站在我的角度,实用和稳定比高技术更重要。上周路边摊上找小工换了速霸1000的机油,没感觉有啥不好的,极其实惠 ...
原帖由 佐罗来的 于 2013-2-16 17:24 发表
说日本人的家用车以成熟技术为主导,保证可靠性没错。
但说日本人一定要什么可靠性 99.99%才卖。。。我只能吐槽
R35第一版那里可靠了?
STI 10代玻璃发动机哪里可靠了?
明明都是改了又改之后才越来越可靠的啊… ...
原帖由 武松 于 2013-2-16 17:46 发表
日本人太过死脑筋,对于第三世界国家市场的开发,从策略上就应当不同.
说实话,日本的家电业衰弱,也是因为类似的理念原因,当然也有民族性格的问题.
原帖由 武松 于 2013-2-16 17:46 发表
日本人太过死脑筋,对于第三世界国家市场的开发,从策略上就应当不同.
说实话,日本的家电业衰弱,也是因为类似的理念原因,当然也有民族性格的问题.
通用当年在中国和巴西用老款欧宝corsa部署市场,获得巨大成功 ...
原帖由 anubisx 于 2013-2-16 17:49 发表
那些国家都不是第三世界,巴西可是金砖四国,人均GDP比TG高多了,欧美厂家只会欺负那些没有自主品牌的国家,你看印度穷死,但大众就不敢在印度卖过时车,全是同步的新车,虽然卖不出多少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3-2-16 17:52 发表
这点你说反了,日本由于过度依赖海外市场,因此对于海外市场上的法规遵从性、市场偏好等方面是下足了功夫的。
也正因为依赖,所以追求品质和成熟稳定的技术。
打个比方,如果丰田在中国推出涡轮,并且出现跟大 ...
原帖由 武松 于 2013-2-16 17:52 发表
从企业角度来说,推出最适合市场需求的汽车,这难道不是最应该做的事情么?
就别说欺负什么的,当年赛欧是第一部号称10万级别的家轿.人家就是成功了.丰田干什么去了?
原帖由 武松 于 2013-2-16 17:54 发表
我是说决策层的僵化.
比如用过时车型重新包装,用相对低廉的价格推出,即迎合了市场,又赚取了利润.
这种决策,日本人永远做不出...
而市场决策是这两年欧美企业集体勃起的关键因素之一.
原帖由 anubisx 于 2013-2-16 18:03 发表
不过庆幸的是,日车在巴西,虽然平平淡淡,但是卡罗拉 思域 飞度 CITY CRV是大众同级同步新车型销量的好几倍,过度依赖老爷车的厂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原帖由 @梦天海 于 2013-2-16 18:15 发表
到底一键升降的好处是什么,一直没体会出来……有时候想半开点车窗透气控制起来还麻烦
原帖由 补充卡路里 于 2013-2-16 19:03 发表
瞎白话的能力还能再强点么?
http://bestsellingcarsblog.com/2 ... hest-margin-on-gol/
另外,巴西Jetta卖的不好是因为贵,入门配置就70K BRL起,60K BR ...
原帖由 大晶 于 2013-2-16 18:2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II (CDMA)
一键升降十分方便,而且是两档输入,想半开窗的完全可以只操到第一档即可。
说危险的朋友我只能呵呵后了。
原帖由 大晶 于 2013-2-16 18:2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II (CDMA)
一键升降十分方便,而且是两档输入,想半开窗的完全可以只操到第一档即可。
说危险的朋友我只能呵呵后了。
原帖由 我不玩游戏好多年 于 2013-2-16 20:56 发表
一键升降绝壁是好处多过坏处的,不然你看看LS600H带不带?
日本车不在入门版上使用,还是因为小气,这玩意能有多少可靠问题?
当然就国内市场来说,虽然已经很大,可是消费水平还是很低级,不然大众能怎么横?
原帖由 @kdscw 于 2013-2-16 20:04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od (iTouch)
还有一种说法日系车厂的零件供应商也是优先找日系,知根知底有保障。
而欧美车厂好像比较开放,英雄不问出处的感觉。
原帖由 saintshin 于 2013-2-16 23:0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第一条是对的,日本人非常抱团,丰田的电器系统有电装,变速器有爱信,玻璃有旭硝子,灯具有小糸,线束有矢崎…座椅内饰都是自家丰田纺这个就不消说了。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3-2-16 23:15 发表
欧美系也抱团的吧?
我接触过不少丰田系、日产系的部件供应商,销售对象都很单一,很难卖给欧美系。
当然也见过某个丰田供应商,同时也向BYD供应相同的零部件...
原帖由 @woodd 于 2013-2-16 20:43 发表
家里有小孩么?
原帖由 大晶 于 2013-2-17 06:4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II (CDMA)
有,驾驶舱可以锁掉后排窗户的升降功能,作用同儿童门锁。关心小孩的安全完全可以使用。
原帖由 @breadabo 于 2013-2-16 22:00 发表
我觉得如果是一键升降由小孩子去操作的话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如果小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脖子被升起的玻璃卡住的话,他自己可能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反应重新按按钮把玻璃降下去,很快就会窒息。虽然只是一个很小概率的 ...
原帖由 大晶 于 2013-2-17 08:00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ALAXY NOTE II (CDMA)
驾驶员可以关闭其他车窗的升降功能,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小概率事件,和一键升降的便利性比起来可以忽略不计。
原帖由 @woodd 于 2013-2-17 08:13 发表
我倒不觉得一键升降能增加多少便利,保持3秒和按一下,似乎没有多大影响。再说平时一个人开的时候很少会去开其他车窗。
原帖由 雾桑 于 2013-2-16 23:15 发表
欧美系也抱团的吧?
我接触过不少丰田系、日产系的部件供应商,销售对象都很单一,很难卖给欧美系。
当然也见过某个丰田供应商,同时也向BYD供应相同的零部件...
原帖由 saintshin 于 2013-2-16 23:2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欧美系不了解,抱团是丰田只用他们的货,不代表他们只给丰田或者日系供,丰田系里面,至少爱信和小糸也向欧美系供货,我去上海小糸的时候顺手拿了几个奥迪的灯壳子研究了半天…
原帖由 liansy 于 2013-2-16 19:08 发表
欧系车加涡轮是为了规避排量税吧。日本不知道有没有没有排量税,美国倒是没有。
电子系统的耐用度日本肯定有优势,毕竟它是靠这个起家的。
论到新技术那个日系车很早就用过了,不过只是针对性能车,双离合,四轮转 ...
原帖由 @woodd 于 2013-2-17 07:58 发表
作为厂家可不能这么想,再方便也有忘记的时候。万一出事,厂家能以有锁窗键为由而免责么?
再说,这样还要全车一键升降干什么,只是为了熄火后确保关窗么?
原帖由 saintshin 于 2013-2-16 23:2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欧美系不了解,抱团是丰田只用他们的货,不代表他们只给丰田或者日系供,丰田系里面,至少爱信和小糸也向欧美系供货,我去上海小糸的时候顺手拿了几个奥迪的灯壳子研究了半天…
原帖由 @朱爷吉祥 于 2013-2-16 22:45 发表
另外,某楼说的排量税,欧洲好像不存在,只是欧盟环境法规更为严格,对工业企业碳排放的要求逐年严格,逼着厂家不得不从各方面节能减排。在小排量na发动机上好像没希望打得过日本了,另辟蹊径了。。。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