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经验交流] 拆车坊是什么路数?(地址更新) [打印本页]

作者: miku    时间: 2012-8-29 09:23     标题: 拆车坊是什么路数?(地址更新)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OS

看完这个网站,大部分日本车前面和后面都是用3块泡沫挡着,不敢买了.当然即使自己买防撞量,里面也太那啥了,大众也这鸟样,稍微好点,看来还是神车golf

http://chaiche.chexun.com/

[ 本帖最后由 miku 于 2012-8-29 12:53 编辑 ]
作者: sztzh    时间: 2012-8-29 09:38

被洗脑洗的吗?后面也就算了,确实有些车没有,前面哪个日本车泡沫后没防撞梁啊
作者: kdscw    时间: 2012-8-29 10:09


作者: allspace    时间: 2012-8-29 10:23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作者: gnorz    时间: 2012-8-29 10:36

麻逼我的车前保里面没有泡沫被偷工减料了。。。。
作者: Einzbern    时间: 2012-8-29 11:16

那就买神车狗夫啊
作者: nosmoking    时间: 2012-8-29 11:59

我记得大众也是这个鸟样,还专门把泡沫涂黑,让人以为一大块黑色的都是防撞杆
作者: miku    时间: 2012-8-29 13:38

看完对轩逸,niassn,都死心了,思域还算可以,其他的都这样,大众的途观也这鸟样。!!!
作者: xxhunter    时间: 2012-8-29 13:45

那怎么办
作者: assa    时间: 2012-8-29 14:2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BlackBerry (9700)

用看来衡量的安全性,就看出这网站的水平了
作者: 家明    时间: 2012-8-29 14:33

这网站貌似很吊,自费买车来拆个遍,很多热门车都原形毕露了。。。
作者: BTPIG    时间: 2012-8-29 14:44

:D :D :D :D 看看就知道安全系数,牛逼的
作者: 玩的就是心跳81    时间: 2012-8-29 15:56

本来很喜欢途观,现在决定换crv了
作者: viperbite    时间: 2012-8-29 16:10

明显等着厂家上钱的路数
作者: weekend    时间: 2012-8-29 16:12

我感觉就是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碰撞测试分数都在那儿摆着,有必要这样拆开看吗,看能看出什么
作者: 野人之吼    时间: 2012-8-29 16:57

多兩條金屬槓你覺得你的車就能應付多強的碰撞了?
作者: stkoichi    时间: 2012-8-29 19:46

这年头有碰撞测试都不信了嘛。。。

其实我觉得最大问题就是...目前汽车的防撞杆的高度都不是统一的
所以无论啥车互相追尾还是啥的,根本就不可能保证两条防撞杆可以对碰上....
因为防撞杆本来就不是用来保命用的- -
作者: 礼嚒揍hi啊    时间: 2012-8-29 20:0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引用:
原帖由 @weekend  于 2012-8-29 16:12 发表
我感觉就是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碰撞测试分数都在那儿摆着,有必要这样拆开看吗,看能看出什么
问题是我们没有像样的碰撞机构,cncap就是牙防组!国外的机构碰的不是合资车,拆车坊的也只能参考。。

所以只能综合这三者来看了。。
作者: anubisx    时间: 2012-8-29 20:32

引用:
原帖由 礼嚒揍hi啊 于 2012-8-29 20:09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问题是我们没有像样的碰撞机构,cncap就是牙防组!国外的机构碰的不是合资车,拆车坊的也只能参考。。

所以只能综合这三者来看了。。
CNCAP就本身碰撞测试的环节并没有问题。
作者: ルーニー    时间: 2012-8-29 21:11

CNCAP测不测车辆被60码爆菊时后排乘客的情况?
作者: 大晶    时间: 2012-8-29 21:21

cncap要求还是有点的,汽车设计部门也是将其作为一个必须达到的要求指标来做的。
作者: anubisx    时间: 2012-8-29 22:31

引用:
原帖由 ルーニー 于 2012-8-29 21:11 发表
CNCAP测不测车辆被60码爆菊时后排乘客的情况?
国外的机构也没有这个测试
作者: 9iNCHNaiLS    时间: 2012-8-29 22:58

信他们忽悠的真是233了
作者: 鬼舞者4    时间: 2012-8-29 23:55

总有人信的,,比如楼主。:D
作者: 南宫飞云    时间: 2012-8-29 23:58

泡沫就是吸能设计啊,头盔好多也泡沫的,原理就是碰撞的时候破碎吸能,给乘员舱更少撞击能量,你前边是个大钢管,碰撞的时候绝壁给顶进驾驶室
作者: miku    时间: 2012-8-30 00:41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最好看下日本车本土哪里是怎么设计的,真的还是泡沫?
作者: sleepd    时间: 2012-8-30 00:44

汽车整体结构的重要性远远比所谓防撞梁大多了。
作者: ルーニー    时间: 2012-8-30 02:09

日本本土威姿:
[attach]458834[/attach]


本土天籁:
[attach]458835[/attach]


本土翼豹:
[attach]458836[/attach]


本土飞度:
[attach]458837[/attach]

[ 本帖最后由 ルーニー 于 2012-8-30 02:11 编辑 ]
作者: 礼嚒揍hi啊    时间: 2012-8-30 05:39

引用:
原帖由 anubisx 于 2012-8-29 20:32 发表

CNCAP就本身碰撞测试的环节并没有问题。
见到这里,本来想开新帖说的,想想也算了。
年半前一亲戚的克鲁兹走到十字路口时被一冲灯sb长安之星侧撞,速度不快,忘了速度了,反正不快,亲戚基本没事~
但副驾头碰在b柱上,人当场昏了过去,医院一验属于轻微脑震荡。

想起之前看过牙防组的克鲁兹侧撞成绩真是对比明显,测试车也是没气帘的低配。
也说明了安全气帘确有重要性!
作者: anubisx    时间: 2012-8-30 08:01

引用:
原帖由 礼嚒揍hi啊 于 2012-8-30 05:39 发表


见到这里,本来想开新帖说的,想想也算了。
年半前一亲戚的克鲁兹走到十字路口时被一冲灯sb长安之星侧撞,速度不快,忘了速度了,反正不快,亲戚基本没事~
但副驾头碰在b柱上,人当场昏了过去,医院一验属于轻 ...
你说的跟我的不冲突,CNCAP对于车辆本身测试环节并没有作弊行为,车子就是正常销售的车子(除了一汽大众厂家方面的宝来作弊过一次),结构没有特别的改动,测试碰撞环节的评价也没有什么问题。你说的的配置问题就是CNCAP之前的一个把柄,的确在测试时候要说明公示测试车型的配置,高配低配的安全配置有不同,会对结果有很大影响。
作者: nosmoking    时间: 2012-8-30 08:4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之前看过拆美版花冠的,比国产卡罗拉还省料
作者: 干八爹    时间: 2012-8-30 09:3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52)

拆就拆彻底点
作者: miku    时间: 2012-8-30 09:47

LS说的是,应该把发动机一类的也拆干净,如果日本,美国那边车子真都这样销售,我虽然自己对泡沫还是很没信心,但是至少相信这样做还是有原因,不会针对中国这样故意做,如果有机会让我看到权威的日本,美国的各系列拆解,那就一切ok了
作者: sztzh    时间: 2012-8-30 09:47

楼主你是不是不知道现在很多车前杠里都有泡沫的?大众里有,福特也有
作者: miku    时间: 2012-8-30 10:25

回ls的,我本人对车是小白,真的不知道那么多,大众的新朗逸貌似也有泡沫,都不是很靠谱,选车也累。我爸的蓝鸟都开了很久,也没啥问题。
作者: ppigadvance    时间: 2012-8-30 11:52

这网站不就是靠黑厂商收钱的么?
作者: 家明    时间: 2012-8-30 16:53

关键不在于用泡沫,而在于二等公民待遇,全球车型到了中国就各种偷工减料,反正看的着的地方光鲜亮丽,看不着的地方藏污纳垢,卖得还比国外贵,国内消费者还一蜂窝追捧,傻多速,怒其不争
作者: assa    时间: 2012-8-31 12:0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BlackBerry (9700)
引用:
原帖由 @家明  于 2012-8-30 16:53 发表
关键不在于用泡沫,而在于二等公民待遇,全球车型到了中国就各种偷工减料,反正看的着的地方光鲜亮丽,看不着的地方藏污纳垢,卖得还比国外贵,国内消费者还一蜂窝追捧,傻多速,怒其不争
做生意都是利益最大化,只要满足了国家标准,谁不希望省点
作者: 家明    时间: 2012-8-31 12:56

引用:
原帖由 assa 于 2012-8-31 12:0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BlackBerry (9700)

做生意都是利益最大化,只要满足了国家标准,谁不希望省点
那就只好甘愿做二等、三等公民了?
作者: 零太郎.    时间: 2012-8-31 13:01

引用:
原帖由 家明 于 2012-8-29 14:33 发表
这网站貌似很吊,自费买车来拆个遍,很多热门车都原形毕露了。。。
媒体才不会那么傻。媒体是可以免费向厂商借车的。当然咯,对自己不利的厂商是肯定不会借给他们,但是可以通过其它媒体渠道去借,最多稍微付点好处费就是。自己买车,你真当那些人是傻逼啊。
作者: miku    时间: 2012-8-31 13:56

ls,你可以看这个网站,都是自己出钱去卖的,然后分析性能拆解,当然暗箱操作我也许不懂,至少到国内简配是肯定有的,
我不想信新轩逸的内饰做工,可以在日本通过,内饰环境那么糟糕,为什么到国内都变成二等待遇,很不解。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