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一篇关于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的剧情分析(警告!全文剧透) [打印本页]

作者: anubis42    时间: 2012-1-22 12:57     标题: 转一篇关于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的剧情分析(警告!全文剧透)

电影只有2个小时,里面的人物关系和剧情却相当复杂,很难一次看懂,特此撰文,全文百分百剧透,仅给那些不想看原著,看过电影仍想梳理剧情的同学:
  
  按时间顺序排列:
  
  1.伦敦剑桥Circus(马戏团)是英国秘密情报局驻地,以老总(Control)为首带领着George Smiley(乞丐)和Connie Sachs等一干人等,服务英国情报,直接听命于部长和助理部长Oliver Lacon。
  
  2.在英国,Smiley和老总等人孕育新一代特工,包括Toby Eesterhase(穷人),Percy Alleline(锅匠),Roy Blande(士兵),Jim Prideaux,以及Bill Haydon(裁缝)。其中Toby Eesterhase是老总当年救回来的,老总算是于他有恩。Jim Prideaux和Bill Haydon两人关系十分要好,被称为“分不开的两个人”。两人不仅有亲密合照,Jim Prideaux遇刺后回到英国当老师的时候也回忆到“我认识过很多Bill,都是好人啊!”这说明了两人非同一般的关系。(请自行脑补)
  
  3.依照原著和影片里的设定,苏联的情报中心名为“莫斯科中心”,依原著,于1950至1956年间,Bill Haydon(裁缝)被莫斯科中心的传奇人物Karla策反,成为安插在英国“马戏团”里的双面间谍,也就是“鼹鼠”,向Karla和莫斯科中心提供情报。
  
  4.而在这期间的1955年,莫斯科中心支离破碎,清洗不断,Smiley四处奔走,收归那些叛逃的或者有可能挖过来的特工,其中一个自称Gerstmann的特工,也就是Karla,宿命是回到莫斯科,极有可能被处死,他在德里有24小时的转机时间,是Smiley唯一可能说服其归顺的时间,Smiley策反失败,却留给了Karla一个自己的打火机,上面的字暴露了他的挚爱是自己的妻子Ann。Karla拿走打火机,之后飞回莫斯科。
  
  5.之后两大阵营各自对垒,矛盾激化愈演愈烈。Karla不但没有死,反而继续在莫斯科中心独当一面,与英美情报中心形成鼎立格局。之后Karla还设立了一个特别的组织,训练那些前军事人员,与“鼹鼠”接头,传递情报。其中一人叫Alexsey Polyakov,这个人表面上被行动组归顺,1963年(依原著)以苏联驻伦敦大使馆文化专员的身份来到伦敦,表面上对英国情报局示好,假意提供苏联情报,而实际上却是和Bill Haydon(裁缝)这个“鼹鼠”接头,窃取英国情报。
  
  6.1963年3月(依原著),Polyakov抵达伦敦没多久,Connie作为研究人员,对他进行了政治背景审查,但是因为背景太干净,引起了Connie的疑心,她在审查中发现在柏林劳动节阅兵式的时候,Polyakov收到了一个军礼,证明Polyakov绝非一个普通的文化参赞,他本人应该就是一个军人,而他隐瞒自己的前军人身份,更说明他就应该是Karla派来与“鼹鼠”接头的人。Connie立即向Percy Alleline(锅匠)和Toby Eesterhase(穷人)报告,不但没有引起重视,反而被责难过分纠缠这位“友善”的朋友Polyakov。
  
  7.原著中没有的圣诞晚会,取材于作者的真实经历,在片中并未说明时间,但鉴于是Smiley的回忆,应在Jim Prideaux遇刺之前的某一年,那时候老总还很矍铄,责备Percy兑酒无方,而Bill Haydon和Jim Prideaux两人也奸情明显,Jim看着Bill先微笑然后变得严肃的脸,说明他已经猜到了Bill变质,成了内奸。但Bill Haydon不仅有老相好Jim Prideaux,更是在Karla的提示下,为了让Smiley“不敢再正眼看自己”,与Smiley的妻子Ann有一腿,这年的圣诞晚会,Smiley撞见Ann与Bill Haydon在窗外耳鬓厮磨,电影由此透露Smiley的心魔之一。这个晚会被打散成几部分,散落在电影中,其实透露了很多信息。
  
  8.其后英美关系越发紧密,“马戏团”也试图和美国人称兄道弟,妄图共享信息,以财政部长为首,对美国人格外殷勤。Percy拍着部长的马屁,僭越了老总和Smiley等人,与部长和助理部长Lacon关系亲密,一起做着联合美国的美梦。他们利用财政部的钱在伦敦租下一间房子,发起行动Witchcraft,其实就是上面第5点提到的,利用Polyakov获得苏联情报,而实际上他们却不知道,Polyakov给英美提供的情报都是零星的甜头,而这些零星的甜头带给了美国人对英国人的信心,建立起英美情报共享的桥梁,并通过Bill Haydon这只“鼹鼠”,反而将英美两国的重要情报,反向传给了Polyakov,进而传向了Karla和莫斯科中心。
  
  9.“马戏团”的特别行动组,又被称为剥头皮小组,组长是Peter Guillam,手下的一名特工Ricki Tarr,与另一名特工Tufty Thesinger一起,被派往伊斯坦布尔执行一项外勤任务:策反苏联贸易代表Boris归顺英国,然而Boris并非贸易代表,实际上是一名苏联特工。Ricki Tarr知道策反是不可能了。然而却发现了Boris的世俗法妻子Irina有利用价值,于是Ricki告知Peter没有下文,放弃回到英国的机会,假扮商人,与Irina共度假期,渐生情愫。Irina想用自己的知道的秘密换取西方的新生活,告知Ricki所有秘密:“马戏团”内有一名内奸。Ricki想要借此扬名立万,过分张扬地把情报发回“马戏团”。却没想到内奸先他一步,截取了电报,并通知Karla,将Irina劫走,并杀死了特工Tufty,嫁祸Ricki,至此Ricki走投无路。
  
  10.因为内奸Bill截获了Ricki的电报,担心自己的身份暴露,于是通知Karla,让Karla为了保住自己的身份不择手段。这也是后来Karla追捕Jim的原因。
  
  11.而马戏团这边,老总也早料到局子里也有内奸的存在,他透露给了助理部长Lacon,也告诉Jim Prideaux,内奸就在包括Smiley的五个人中,令其秘密去布达佩斯找一位将军获取内奸的名单,而即便这个任务极其秘密,Jim Prideaux仍被Karla发现,遭到射杀。
  
  12.Jim被射杀的当天晚上,老总焦急等待Jim的消息,特地安排值班人Jerry Westerbys留守,电报传到“马戏团”,Jerry告诉老总Jim被杀,老总被坏消息严重打击,料到内奸不仅无法拔除还痛失爱将,心情悲恸无法发话。Jerry只好按照紧急程序给Smiley打电话,然而Smiley当时正在从柏林赶回来的路上,Smiley的妻子Ann接到电话,知道发生急事。Bill Haydon也飞速赶回“马戏团”,声称他从俱乐部电报上得知消息。而事实上,那是因为Bill Haydon当时正在与Smiley家与他的妻子Ann偷情,这个消息是他从Ann接电话而得知的,电影这一幕表现得非常晦涩。Bill赶回“马戏团”,是因为他之前将Ricki发给“马戏团”的信报第一时间告诉了Karla,可没想到自己的好伙伴Jim会卷入局中惨遭射杀,因此他紧急通知Karla保住Jim不要杀他。
  
  13.Jim糟枪击,却没有死,被苏联特工囚禁起来严刑拷打,他在此期间招供了所有信息,Karla想通过拷打Jim获知内奸的信息到底透露了多少,并当着Jim的面枪杀了Irina。
  
  14.在Ricki流离逃窜和Jim被严刑拷打的这个期间,老总和Smiley双双退休,仅仅两周时间,Connie也被辞退,原因当然是她曾经怀疑过Polyakov,以及怀疑过局子里有内奸。老总也在这个时间段撒手人寰。
  
  15.之后Ricki搭飞机到巴黎,然后辗转到了英国,因为被嫁祸通敌,他只得秘密告知助理部长Lacon他的情报:“马戏团”有一个内奸。
  
  16.Lacon电话Peter确认了Ricki的身份,因为想起老总死前也跟他说过有内奸,对此情报终于重视起来,并找到Smiley,希望他以局外人的身份调查,揪出内奸。
  
  ------------------------------------------------------------------------------------------------------------
  分割线:由此开始即为Smiley的推理调查过程,他试图还原真相,了解上述十余条事实点。
  
  17.Smiley租借宾馆客房,收Peter入麾下,派其先搞到了老总退休后其他人员的退休名单,(因为一旦老总下台内奸便可以自由清理不利于他的门户了)Smiley发现Connie的退休,并从Connie那里了解到事实点6:Polyakov很可能是与内奸接头的人。之后Smiley又派Peter拿到了爬虫基金的明细,了解到Jim依然在收到资金支持,料定Jim没死。
  
  18.Ricki潜入Smiley的住所,将他所知道的一切告知了Smiley。即事实点9和15。Smiley推测出Ricki被内奸先行一步,嫁祸陷害。于是他派Peter去“马戏团”偷取去年11月的值班记录,因为Ricki在那个时候给“马戏团”发的秘密电报。Peter偷出电报,期间有过和几大疑犯关于自己手下Ricki的一场小风波,让Peter误以为Ricki真是被策反了。Peter带回电报交给Smiley,Smiley发现11月20日的记录被人为删除。
  
  19.Smiley担心入局越陷越深,叫Peter清理家事,于是Peter忍痛将同性爱侣驱逐。之后Smiley向值班人员Jerry Westerbys问询,了解到事实点事实点12。并忆起那天他从柏林回家撞见Bill Haydon,明显他是刚和自己的老婆Ann发生过苟且之事。
  
  20.Smiley顺藤摸瓜,找到了苟活的Jim,了解到事实点11、13。并了解到是Toby Eesterhase(穷人),给他钱和车,让他忘记老总的阴谋论,另谋生计。
  
  21.至此Smiley推理出了事实点8,于是他会见部长,通知其Witchcraft项目的本质,告知其背后的阴谋。
  
  22.至此所有的线索也串联起来,真相渐渐浮出水面,仅仅第3和第5条事实点还未完全还原,“鼹鼠”的身份还未完全确认,于是Smiley心生一计,撒下大网,准备瓮中捉鳖,生擒内奸。
  
  他首先震慑嫌疑较小的Toby Eesterhase(穷人),用Smiley的话说,他只不过是个传话的(Messenger),通过此他得知Witchcraft项目中“马戏团”高层几人(即几位嫌疑犯)和Polyakov接头的房子的地址。自己先赶到那里,布下埋伏。然后派Ricki去巴黎的情报中心劫持工作人员,给“马戏团”发电报假称自己有关于内奸的情报,引得几位嫌犯纷纷出动,商议大事。而作为真正的内奸Bill Haydon(裁缝),料到大事不妙,必然想保住自己的内奸身份,于是急忙想着和接头人Polyakov见面,好让Karla先下手为强,除掉巴黎不利于自己的线索。他赶到会面地点,却被我们的Smiley和Peter生生擒住。
  
  23.片尾,Smiley去监狱探望Bill Haydon,Bill回忆了自己的过去,叛变的历史,即事实点3和5。之后Bill的好伙伴Jim也来到监狱,将几十年的交情忍痛射杀。而Smiley也终于重回“马戏团”,坐上了第一把交椅。Smiley三部曲的第一部,至此落幕。
  
    
  
    
  
    
  
  ------------------------------------------------------------------------------------------------------------------
  
  电影点评:这么一部情节复杂的书,想改编成电影实在是太难了,2个小时的时间要交代清楚人物关系,更要刻画人物性格,还要把剧情毫无疏漏、又充满悬疑和紧张感地抖出来,真是几乎不可能。所以我倒是建议大家在看这部电影前不妨多做功课,看原著也好,看79年版的电视剧版也好,先了解剧情内容,才容易理解电影的精髓。我想说电影其实拍得很美,英伦冷峻的气质展露无遗,而里面语言的精悍深邃,也非常值得玩味。再加上一众国宝级骨灰级英伦男演员飚起了群戏,已经算是非常精彩。至于那些想考据细节的剧情控原著控,这部电影或许不太合适。但对于喜爱英伦文学、英伦电影的普通影迷,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作者: anubis42    时间: 2012-1-22 12:58

另附上我的个人意见:

第7点关于jim发现bill是鼹鼠的推理有穿凿附会嫌疑,既然jim一开始已得知bill是鼹鼠,按常理推测,作为一名老牌特工其在布达佩斯的遭遇很可能就不会发生,更加难解释最后极大的感情波动导致其射杀bill。
作者: freetail    时间: 2012-1-22 13:33

需要这样么
作者: ztxzhang518    时间: 2012-1-22 16:53

看不懂的依然看不懂~~~剧透无用~~~
作者: 惆怅的蚂蚁    时间: 2012-1-22 17:0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仔细的看完了,觉得楼主说的句句在理,逻辑完全准确,无脑补,非常完整。只是不理解,bill被抓后,Percy从雨中走过的含义是什么?还有ann最后又回来了吗?其他人又怎样了?
作者: 朵拉    时间: 2012-1-23 12:06

神了,我单看片子居然看懂了,至于jim和bill应该不是交情是基情吧?
另外大赞这片子的英伦风
作者: nonoh    时间: 2012-1-23 17:03

看了半小时 名字还是对不上人
作者: anubis42    时间: 2012-1-23 18:29

引用:
原帖由 朵拉 于 2012-1-23 12:06 发表
神了,我单看片子居然看懂了,至于jim和bill应该不是交情是基情吧?
另外大赞这片子的英伦风
朵拉真是个可儿。jim和bill之间的基情一眼就能看出来了,不然jim也不会在最后愤而射杀bill。而这也从侧面推理出jim在圣诞晚会上与bill对视一霎间就窥出端倪的假说不成立。
作者: 朵拉    时间: 2012-1-23 19:21

引用:
原帖由 anubis42 于 2012-1-23 18:29 发表

朵拉真是个可儿。jim和bill之间的基情一眼就能看出来了,不然jim也不会在最后愤而射杀bill。而这也从侧面推理出jim在圣诞晚会上与bill对视一霎间就窥出端倪的假说不成立。
这里是个疑问,还有个疑问是关于peter的,George难道知道peter是同性恋,所以才让他回去把私事理清楚,还是仅仅是出于对peter安全的考虑?
作者: anubis42    时间: 2012-1-23 19:51

以smiley的老奸巨猾,不会不知道peter那点小九九吧
作者: survivorcn    时间: 2012-1-23 19:5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66)

名字就是这个?没有听到过。
作者: anubis42    时间: 2012-1-23 20:23

就是这个名字,高清已出
作者: Doing    时间: 2012-1-24 09:4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2)

@Doing mark
作者: 勇哥    时间: 2012-1-24 13:32

有一个问题我没有找到答案,明明是两个阵营,为什么在圣诞节会唱苏维埃歌曲,是不是圆场里的很多人策反过来的,或是当时骨子里这些人还有一个社会主义乌托邦的梦想。那个打扮成列宁的人是谁?
作者: anubis42    时间: 2012-1-24 14:04

引用:
原帖由 勇哥 于 2012-1-24 13:32 发表
有一个问题我没有找到答案,明明是两个阵营,为什么在圣诞节会唱苏维埃歌曲,是不是圆场里的很多人策反过来的,或是当时骨子里这些人还有一个社会主义乌托邦的梦想。那个打扮成列宁的人是谁?
第一次看到圆场圣诞晚会唱牢不可破的联盟我喷了。这跟意识形态或策反与否无关,纯粹是晚会高潮助兴节目,可以理解为一种调侃与恶搞。
作者: nokia5510    时间: 2012-1-24 14:4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结尾大叔手扶楼梯那下肢体语言,配合音乐,太赞了,应该是ann回来了吧。
作者: 孟德尔    时间: 2012-1-24 16:0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刚看完,表示完全没看懂
作者: toshiki    时间: 2012-1-25 03:2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楼主说的都看明白了,补充一下上面说的圣诞晚会,首先那曲子神圣联盟是国歌,似乎俄罗斯,苏联时期有过很多首国歌,现在还是不是这个在用我不清楚。唱歌的时候圣诞老人似乎带着列宁面具,应该是恶搞。
作者: lbyonlineoasis    时间: 2012-1-25 07:03

帮楼主添加图一张
作者: lbyonlineoasis    时间: 2012-1-25 07:26

另 据有媒体采访oldman时大叔表示:三部曲的另两部将合在一起拍摄!!!!
太爽了!!!!!!!!!!
作者: dzgxg    时间: 2012-1-25 12:01

前两天才看完,这片真的很赞,收尾的la mer太煽情了
作者: xjndfdfe    时间: 2012-1-25 20:38

卷福居然是基佬?看的不仔细..
作者: nokia5510    时间: 2012-1-25 20:41

http://115.com/file/c2dept52#

La Mer  --- Julio Iglesias

希望当年的loli,去年的影后亲手把小金人交给大叔
作者: survivorcn    时间: 2012-1-25 22:0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66)

看你们评价都这么高,刚刚开始下载了
作者: 朵拉    时间: 2012-1-25 22:24

真心希望大叔能凭此剧捧得小金人~从当年德古拉伯爵的惊鸿一瞥,坏水直冒的史丹利警官,直到后来的星际哈利等等等,大叔一直是俺的心头好啊
作者: anubis42    时间: 2012-1-26 00:16

引用:
原帖由 朵拉 于 2012-1-25 22:24 发表
真心希望大叔能凭此剧捧得小金人~从当年德古拉伯爵的惊鸿一瞥,坏水直冒的史丹利警官,直到后来的星际哈利等等等,大叔一直是俺的心头好啊
+1,最爱的还是Leon中的恶警
作者: hsu    时间: 2012-1-28 11:40

1、我看的版本翻译巨烂
2、本来是个不难理解的故事,却剪的支离破碎,一塌糊涂,开场30分钟绝对不知道想干嘛,典型的英国人装逼风
3、就是部烂片
作者: 斯科尔斯    时间: 2012-1-29 06:0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我觉得剪辑很经典,很喜欢里面的配乐。电影里每处都是大量的细节,Gary oldman的表演真是让人叫绝。一开始Control和Smiley被开除那段,没有一句对白,但是两人的落寞却表现无遗。
作者: 流川枫    时间: 2012-1-29 19:24

引用:
原帖由 朵拉 于 2012-1-23 19:21 发表


这里是个疑问,还有个疑问是关于peter的,George难道知道peter是同性恋,所以才让他回去把私事理清楚,还是仅仅是出于对peter安全的考虑?
那个人是Peter的同性爱侣?我以为是他老爹……
作者: limited    时间: 2012-1-30 10:0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onyEricsson (Xperia Play)

就我一个人觉得结尾射杀是不想基友遭受酷刑折磨么
作者: 阿卡    时间: 2012-1-31 00:21

比较赞同LZ的意见,如果JIM早知道BILL是内奸,那接受老总的任务就有点说不过去……最多有点小怀疑。可以肯定的是,JIM是知道BILL是内奸的,但不是在圣诞舞会上。但不管如何,JIM在BILL被抓后去刺杀,则更符合楼上一位朋友说的,更多是为了让BILL不受折磨……很基情!

这个片子其实逻辑很清晰,一次还是容易看懂的,剧情本身并没有刻意制造什么悬疑,一步步看下来,自然就会了解人物关系,不需要观众去猜和沉思!下面是我关于JIM知道BILL是内奸时间线的推断!

其实里面细节真实不少,而且也可以让观众自己推理一下。我印象最深的是,JIM被抓后,看到女间谍说不认识,然后女间谍当场被杀,之所以KARLA没有抓住女间谍立刻就杀,也是为了印证英国到底对内奸了解多少的缘故!从这里可以推断,BILL也不知道女间谍到底对英方透露了多少,加上JIM任务败露中枪后,苏联方气急败坏说非要抓活口,又可以推断,这个任务本身就是一个阴谋,就是为了抓获JIM而设置的,那么又可以推断,BILL是肯定知道JIM要外出执行任务的。由于这个任务是老总亲自布置,法不传二人,那么再次可以推断出,BILL知道这个任务的原因是JIM把这个事情告诉了BILL,那么如此绝密的任务被泄露,可以肯定的是圆场内部有内奸,这个内奸只可能是老总、JIM和BILL三人之一,最终作为受害者的JIM才会知道内奸是BILL……也就是说,当JIM被抓后,BILL是内奸的事情,JIM才知道!

当然也不排除,BILL不知道这个任务,而是KARLA为了抓获英国一个高级间谍,而故意放出风声说会有高级将领背叛,并以知道圆场内奸作为诱惑,设置的一个陷阱……不过这么大一个陷阱,而且又有关内奸身份,如果内奸本身不知道并参与这个事情,那么实在也有点说不过去了!当然,中枪是在BILL和KARLA意料之外的事情,不管如何,BILL都没想过让JIM死就是了!

[ 本帖最后由 阿卡 于 2012-1-31 00:30 编辑 ]
作者: 朵拉    时间: 2012-2-1 17:40

昨天又看了一遍,Connie在和Smiley回忆Jim和Bill的时候,拿着他们的照片说这是形影不离的一对,侧面佐证了两人是华丽丽的基情啊
作者: figure    时间: 2012-2-2 13:44

电影版理解起来应该已经很轻松了吧……
电影里面已经把小说里面更支离破碎、且完全打乱时间线索的各个事件都理顺了的
另:看小说真没看出来PETER是个基……
小说最后smiley去找ann,似乎ann没有回头的意思啊……
smiley当老大是第二部开头提到的情节,所以感觉应该会有续集
作者: Yododo    时间: 2012-2-3 16:07

LZ整理地强大!忍到昨晚看完后才进这个帖子,再看了LZ的整理,差不多全清楚了。

由于没读过原著,影片也不采用以往明确的循序渐进式人物交代,半小时后才把名字和每个人对起来。几个老戏骨飚戏很精彩,搞清了名字后理解起情节就不难么难了。主要是处理地比较隐晦,各种事情和关系都不是直接说明的,把前后对话场景细节联系起来才能领会。许多情节就一个镜头(比如Control的死),不注意看就忽略了。

最主要的是贯穿影片始终的几处情结,这些情结也都是通过细节来隐晦地体现的,理解了这几处情结,很多地方就不言自明了。

表现Peter是基佬的细节:
没看LZ帖子之前真没看出来,看的时候还在想Smiley让Peter遣散家人后有个宿舍管理员样的大叔整理房间算什么意思(汗)

表现Bill和Ann奸情的细节:
1.圣诞晚会,众人聚集在舞台周围,Smiley不见妻子四处寻找,瞥见Ann与Bill在窗外拥吻。
2.收到Jim被枪击信息那晚,最先得知的Bill说他是在自动收报机上得悉的,Peter和Smiley讨论时质疑为何这么晚自动收报机还开着,然后Smiley神情落寞地说因为当晚Bill在他家(鬼混)。
3.Smiley回家,Bill坐着和他招呼说正好路过来打招呼,鞋带却没系好。当Smiley的目光停留在扣在桌上的一副画时(这幅画应该对Smiley夫妇有特殊意义),Bill目光闪烁地说画得烂但Ann很喜欢。
4.圣诞晚会上,Bill的目光越过Smiley跟Ann眉来眼去,然后被Smiley察觉回头望去,Bill向他掩饰地招了招手。

表现Jim和Bill基情的细节:
1.最明显的当然是圣诞晚会,两人先是相互走近举杯交错耳鬓厮磨,深情对望许久。之后Bill转身,Jim看着Bill的脸随即变得严肃,说明此时他已知道Bill变节。
2.Connie翻看旧照片有张Jim和bill勾肩搭背的合影,并说“Jim and Bill,together,of course. The inseparables”。(用inseparables这个词已经很赤裸裸了)。
3.Jim被枪击那晚,在Smiley家和他老婆Ann苟且的Bill意外从打到Smiley家的来电首先得知此事,Bill立刻赶到办公室并气急败坏地把众人赶走,致电匈牙利大使馆(也可能是Karla)威胁说敢动Jim就要他们好看,再然后一个人失声痛哭。
4.去Jim家清理物品时,Bill看到了Jim珍藏的两人的合照,放进自己的贴身衣襟衬里。
5.死里逃生后隐姓埋名的Jim爱屋及乌,特别关照胖版哈利波特小Bill,一听到他名字就神情复杂,说认识不少叫Bill的都是好人,还说小Bill一定是个good watcher、best watcher,正说明Bill这个名气对他的特别意义,同时也说明他心中了解的Bill就是个good watcher
5.Bill落入Smiley设下的陷阱后坦白,Jim去匈牙利执行任务之前来警告过他,并默认了是因为他的缘故Karla没有杀死Jim,并特别向Smiley说明自己和Ann的事只是Karla的指示,目的是为了让Smiley不敢再正眼看自己,潜台词Ann是任务需要Jim才是真爱。
6.Bill被捕后,Jim流着泪将其射杀以使其早日解脱以免受审讯之苦(Bill向Smiley说过明白将受到如何对待,因为他就是教审讯的)。而Bill死前也完全感觉到Jim来杀他,因为正如Jim所说他是个good watcher,并且似乎正在等待这一刻。
7.Jim杀Bill之前赶走了来送礼物的小Bill,个人猜测一是要在和目前隐居生活告别之前强迫小Bill独立,二是不希望小Bill成为感觉敏锐但离群索居的人,即第二个Bill。

另外,小Bill送给Jim的那块有个三角缺口的木板状东西应该是个渔具,本人曾在伊斯坦布尔看到过,用来驾着渔竿用的(见下图)。
作者: woodd    时间: 2012-2-5 22:37

引用:
原帖由 anubis42 于 2012-1-23 19:51 发表
以smiley的老奸巨猾,不会不知道peter那点小九九吧
招来干这种活的人,事先肯定已经仔细调查过背景了。
作者: woodd    时间: 2012-2-5 22:44

引用:
原帖由 hsu 于 2012-1-28 11:40 发表
1、我看的版本翻译巨烂
2、本来是个不难理解的故事,却剪的支离破碎,一塌糊涂,开场30分钟绝对不知道想干嘛,典型的英国人装逼风
3、就是部烂片
可能你没把握住时间线。注意SMILEY的眼镜,就可以知道哪些剧情是回忆,哪些剧情发生在现在。
作者: nido    时间: 2012-2-5 22:49

主线一遍下来基本看懂了
但本片的细节十分丰富,值得一再品味
作者: woodd    时间: 2012-2-5 22:50

“1.最明显的当然是圣诞晚会,两人先是相互走近举杯交错耳鬓厮磨,深情对望许久。之后Bill转身,Jim看着Bill的脸随即变得严肃,说明此时他已知道Bill变节。”

比尔当时拿着两杯酒,吉姆以为是拿给他的,结果比尔微微一笑就转身走了。所以吉姆知道他在比尔心中已经没位置了。
作者: 朵拉    时间: 2012-2-6 13:19

引用:
原帖由 woodd 于 2012-2-5 22:50 发表
“1.最明显的当然是圣诞晚会,两人先是相互走近举杯交错耳鬓厮磨,深情对望许久。之后Bill转身,Jim看着Bill的脸随即变得严肃,说明此时他已知道Bill变节。”

比尔当时拿着两杯酒,吉姆以为是拿给他的,结果比尔微 ...
Jim才是Bill的真爱,影片最后Bill明确告诉Smiley,勾引Ann只是受了Karla指使,包括Jim被抓也是因为Bill才能活着回来开始隐姓埋名过日子的
作者: tzenix    时间: 2012-2-28 15:42

那么复杂,我都不敢看了,233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