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推一个老纪录片,安东尼奥尼的《中国》 [打印本页]

作者: 陆逊    时间: 2011-9-15 19:15     标题: 推一个老纪录片,安东尼奥尼的《中国》

这片出来很有争议,国内认为是辱华,安东尼奥尼本人只是认为是客观视角看中国,因为本片造成中意关系僵化,安东尼奥尼1972-1977五年间未拍一片。
这片选取了北京、河南林州红旗渠、南京、苏州、上海五个地方,初看觉得人家没有刻意辱华。
但是看了一个意大利影评人的逐段解析,感觉的确是有点辱华。不能说报道阴暗面就是辱华,但是作为中意建交的纪录片,只盯着阴暗面拍,就真有点别有用心了。安东尼奥尼本人的确是也有点反共产主义的政治倾向。
这片挺怀旧的,虽然拍片时我还没出生,但是从片子里还是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的情景。

[ 本帖最后由 陆逊 于 2011-9-16 11:13 编辑 ]
作者: heartbreaker    时间: 2011-9-15 21:59

连接呢
作者: 阿当    时间: 2011-9-15 23:2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太闷
作者: 哈娜桑    时间: 2011-9-15 23:3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63)

买过碟,感觉一般
作者: dirge    时间: 2011-9-16 01:31

电影院看过几遍,北京的部分都不错,去了上海就没劲了。
作者: 陆逊    时间: 2011-9-16 06:05

引用:
原帖由 heartbreaker 于 2011-9-15 21:59 发表
连接呢
这是北京的部分,原版快四个小时

[flash=640,480]http://share.vrs.sohu.com/283958/v.swf[/flash]

[ 本帖最后由 陆逊 于 2011-9-16 07:03 编辑 ]
作者: dna69    时间: 2011-9-16 06:46

反共和辱华2回事吧?歌功颂德看的还嫌少?
作者: 陆逊    时间: 2011-9-16 06:59

引用:
原帖由 dna69 于 2011-9-16 06:46 发表
反共和辱华2回事吧?歌功颂德看的还嫌少?
反对的不是共产党统治,是反对共产主义。怎么反对呢?就是给你看,共产主义中国,老百姓仍然很穷。
至于是不是带有侮辱性意味,那个意大利影评人说的比较有趣,在河南林州,给了一个猪撒尿的长镜头,还有猪在圈里睡觉,背景音乐是歌颂共产主义的歌曲,但是实际上这个音乐根本就不是实拍的背景音,而是后来配上去的。
安东尼奥尼是我很欣赏的一个导演,《云上的日子》也是佳作,但是《中国》里一些细节处理,的确有失偏颇。
你可以拍一部人文风景纪录片,但是没必要加上太多主观色彩,观众自己会判别。
如果说中国官员通过规定线路来干扰安东尼奥尼的拍摄,那么安导也通过镜头的选择,来表达了一下他的偏见。

如果我去美国拍摄,我专拍美国夫妻打架,马路上交通事故死人,地铁里要饭的,黑人区的持械斗殴,政客的谎言,警察的腐败,这个也的确是美国,也是真实的,但是能全面代表美国吗?不能说拍好的就是歌功颂德,但是好坏一起拍,才叫客观全面。

[ 本帖最后由 陆逊 于 2011-9-16 07:06 编辑 ]
作者: 陆逊    时间: 2011-9-16 07:11

意大利影评人还谈了一些,比如拍到上海浦东陆家嘴时,镜头一直盯着一片荒草地,还有水牛,不知道的以为这是农村,其实旁边不远就是造船厂,但是他不拍,镜头里没有,观众就不知道。

黄浦江上的船,他拍的中国船全是小筏子小渔船,大轮船全是外国的,是的这个确实也是客观事实,但是大轮船就没有中国的吗?旁边就是上海造船厂,江上也有国产大轮船,但是他就是不拍。

这个不叫偏见,那就没有偏见了。
作者: hanzo    时间: 2011-9-16 07:48

这片子我就看到两个字:民生

楼主,上海台纪实频道做过关于这个电影拍摄前因后果的访谈,当事人是当时负责接待安东尼奥尼的政府工作人员,事后被打倒了。应该搜的到视频,如果你说人家有偏见,看完视频再说
作者: ntxdz    时间: 2011-9-16 08:40

马克下下
作者: eastwoodwest    时间: 2011-9-16 08:45

想看看再做评论,最好把自己立场架空再看。
作者: 陆逊    时间: 2011-9-16 10:27

引用:
原帖由 hanzo 于 2011-9-16 07:48 发表
这片子我就看到两个字:民生

楼主,上海台纪实频道做过关于这个电影拍摄前因后果的访谈,当事人是当时负责接待安东尼奥尼的政府工作人员,事后被打倒了。应该搜的到视频,如果你说人家有偏见,看完视频再说
我买的DVD收藏版里,有这期节目,当时驻意大使因为这个事被撤换了,这个随员解释是,江青借此片攻击当时负责外交的周总理。
这个随员表示,他对于安东尼奥尼导演很愧疚。
这些我都明白。
你说的民生,不错,但是民生是不是也包括给猪撒尿长镜头,给猪在圈里睡觉配上歌颂新中国的歌曲呢?在拍黄浦江的时候,长时间拍水牛吃草呢?
我觉得无论是北京的太极拳、孕妇生产,还是河南的农活,苏州的餐饮以及上海的马戏,这都叫民生。但是民生之外,导演的点评,是有政治倾向的。
我买的DVD里,还有个意大利影评人的评论,所以这个批评,不光是人民日报的,也不光是江青的,的确意大利方面也有批评。
作者: 陆逊    时间: 2011-9-16 10:47

这个角度就像我们新闻联播,报道国外新闻,除了起义、暴动、yx、战争这种人祸,就是地震、龙卷风、海啸这种天灾。
你能说他不真实吗?当然真实。你能说这些不是民生吗?也是民生。只不过你看不到好的一面罢了,让你以为资本主义一直是水深火热,这就是选取角度不同。

安东尼奥尼的片子,当然没有新闻联播这么纯粹,他大部分时间还是客观的,但是并不能排除他在局部细节上有所偏颇。特别是1972年,国内文革,国外美苏争霸,西方对于共产主义还是有偏见的,安东尼奥尼来到中国,用他本人的话,就像登上了月球。他在中国看到马路上的汽车、自行车不新鲜,看到驴车才新鲜,就把视角放到驴车上。

如果我到美国拍纪录片,看美国人吃KFC、麦当劳,逛沃尔玛不新鲜,看街头枪战、街头妓女才新鲜,我就多拍一些这个东西,观众会不会觉得我有失偏颇呢?

[ 本帖最后由 陆逊 于 2011-9-16 10:53 编辑 ]
作者: zo    时间: 2011-9-16 11:11

世界上就没有一部电影可以做到完全客观的。所以不必强求客观。
作者: 陆逊    时间: 2011-9-16 11:16

引用:
原帖由 zo 于 2011-9-16 11:11 发表
世界上就没有一部电影可以做到完全客观的。所以不必强求客观。
是的,40年前彻底封杀这部电影,过于偏颇。40年后彻底为这部电影翻案,也有失偏颇。我觉得公正地看,70%是客观,30%是主观,30%的主观里,还有一半是归于成见,比较准确。
作者: hanzo    时间: 2011-9-16 14:48

楼上,如果通篇是当时官员安排的夫妻档双职工做饭谈理想憧憬小康这种情节,你看了会有什么感想?保留以上内容的同时,拍一些真实的东西,不为政治需要粉饰,已经是一个导演的道德体现了,我们需要为当时的社会气氛和贫瘠的生活争论么?真要存心反华,我觉得安东尼奥尼不会缺切入点
作者: 陆逊    时间: 2011-9-16 15:05

引用:
原帖由 hanzo 于 2011-9-16 14:48 发表
楼上,如果通篇是当时官员安排的夫妻档双职工做饭谈理想憧憬小康这种情节,你看了会有什么感想?保留以上内容的同时,拍一些真实的东西,不为政治需要粉饰,已经是一个导演的道德体现了,我们需要为当时的社会气氛和 ...
你要知道,这22天的拍摄,是由中方官员带队的,不是自由行,中国肯定有比这些还差的地方,但是这个路线,你拍不到。北京、南京、苏州、上海,都是大城市,相对发达地区,带队的肯定也是带你去商业街、医院、学校、大型企业这种地方去,肯定不会带你去盲流收容所、精神病院、监狱等地方。但是可以明显看出,在这个沿线旅行中,安东尼奥尼还是偏重于拍摄一些相对比较负面的东西,而且自己的评论,也有很多负面的。

比如幼儿园歌舞,他提及“歌曲政治色彩浓厚”,比如工厂学习,他提及“思想教育”,家里陈设,他的固定镜头是毛主席头像,老人练太极,他提及“曾要被当权者作为封建遗毒取缔”。

这正说明了,大部分场景,他都带有政治眼光去看待。所以你所说的“不为政治需要粉饰”,恰好相反。真正的不为政治需要粉饰,应该是不用政治眼光看事物,而是用平常人的眼光。比如我看到小孩子唱“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第一反应,这是青春的花朵,活力的绽放,是代表美好事物的,而不是首先纠结于她唱的是不是政治歌曲。

举个反例,如果我们看外国球赛,观众里有嘘声,有叫骂,我们第一反应,应该是这属于体育比赛氛围的一部分,而不是先搞清他骂的什么词,然后根据这些骂人的词来判断外国人的伦理、道德、价值观,进而批判西方精神文明是不是正确。

你说呢?
作者: 大盗贼    时间: 2011-9-16 15:1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引用:
原帖由 @陆逊  于 2011-9-16 15:05 发表
你要知道,这22天的拍摄,是由中方官员带队的,不是自由行,中国肯定有比这些还差的地方,但是这个路线,你拍不到。北京、南京、苏州、上海,都是大城市,相对发达地区,带队的肯定也是带你去商业街、医院、学校、大 ...
提到这些都是事实
作者: hanzo    时间: 2011-9-16 15:32

233,那些小孩子摇头晃脑描眉画目的,劈着叉(!)唱歌功颂德的歌曲让我鸡皮疙瘩掉了几身了,在你的眼里是“青春的花朵,活力的绽放,是代表美好事物的”,我们在对事物的判断上确实差异很大,我不回这帖了
作者: 陆逊    时间: 2011-9-16 17:28

任何七八十年代的出生的人,从小都唱过“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也唱过“东方红”,但是有多少小孩子在唱这个的时候,真正理解什么内容呢?要说政治引导,我觉得对于大多数现代人来说,20年的政治教育打下的基础,3年互联网经历就足够推翻了。

高考考政治,又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很多政治概念的含义?大多数都是死记硬背罢了。

真正敏感的是成年人,我们看到小孩子说大人话,会觉得这孩子不纯真了,其实他并不具备成人的思想,只是在模仿成人的举止而已。他真的不纯真吗?他懂得什么叫不纯真吗?

这就是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过去国内媒体动不动就“西方资本主义腐朽制度”、“资产阶级的贪婪本质”这些话语,同样是先有结论,后找论据。

安东尼奥尼的偏见,就在于他先觉得“共产主义”不可能带领人民走向富裕(其实这个思维并没错,但是他错在验证时的取样偏差上),然后他就找共产中国贫穷落后的一面去拍摄。这个取样偏差,就是他的镜头语言所体现。

共产主义的确无法带领中国走向富裕,但是你的证明方法错误,就导致你难以走到这个正确的结论。
作者: 陆逊    时间: 2011-9-16 17:30

引用:
原帖由 大盗贼 于 2011-9-16 15:1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提到这些都是事实
新闻联播的最后5分钟国际新闻也都是事实,未经PS。
作者: 陆逊    时间: 2011-9-16 17:34

必须承认的一点,就是对不熟悉事物的偏见,不仅存在于共产中国,同样存在于西方国家。40年前,西方对共产中国不熟悉不了解,通过各种渠道的错误信息产生的偏见,也是客观存在的,就像安东尼奥尼在河南农村里,拍摄村民时所说的“我们看他们很奇怪,同样他们看我们也很奇怪,我们的外观、举止、衣着全都与众不同,这里我们才是怪物”。
作者: 陆逊    时间: 2011-9-16 17:40

我有个看法,40年前西方人对于共产中国的看法,和现在大多数国人对于非洲国家的看法差不多。长期的新闻报道,让我们觉得非洲充斥着疾病、饥荒、暴力、战争、犯罪,简直是人间地狱,给钱都不去的地方。但是我一个中学同学,在非洲工作了五年以上,到过很多国家,如果非洲真是那么糟糕,他早就跑回来了。
作者: literry1    时间: 2011-9-16 21:10

因为在当时报道一个正常生活的中国,是西方不愿意看到的
因为这等于对他们之前对中国的宣传的颠覆
自抽这种事情,谁都不愿意做

好比现在人都以为穆斯林都是人弹,
其实都是媒体的偏向报道造成的
因为一个正常的穆斯林过着正常的伊斯兰生活没人愿拍愿看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