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大杂烩趋势下的Love plus+ - [ラブプラス]
xvidxvid
Love plus到底算什么级别的作品呢?
从 MC年末的销量榜来看,即使在日本这个日益狭小的市场里,也仅仅可以排到60位以外,说它是个三流作品应该是不过分的,实话实说,不仅是销量,其制作水平和内容的充实度也算不到一流行列里。不只是相对于其他的Galgame而言,即便是考虑与制作能力的相衬,达到目前的状态也算是比较成功的创意了。那么,这种小小的成功来源于什么呢?
其实我觉得在富士电视台那期L+专题中三宅裕司说得很对,男人在结婚以后,那种初恋的感觉就冬眠了,而L+正是唤醒了冬眠的第二次初恋。注意,这里是“唤醒”,只是给玩家一个提示,而让以前曾经有过的体验得到一定程度的重现。
内田在fami通的访谈中曾经明确指出,玩L+的实际更多是有老婆的大叔们,奔着40甚至是50岁的人,很多人心里已经只能装下养家糊口的事情,对于恋爱早已经没什么期待,可以说,L+就是大叔们的电子小三儿,难怪有人会在吵架的时候对老婆说宁可回家的时候是宁宁出来迎接他。然而,二次元又和三次元不同,互相不可替代,所以那个人最后还是向老婆求饶了。
不过在国内的情况却完全不同,这么一个三流作品却受到了超一流大作程度的关注,发布的汉化版也达到了NDS游戏少有的下载量。但是,繁华过后,能够坚持玩下去的人大概连20%都没有。究其原因,以前S1 的一位朋友说得很对,L+是很考验脑补力的,对于大叔们来说是用回味去补,而毒男就是用幻想来补了。实际上大多数人认为L+不好玩非常正常,习惯于引导式剧情的人会非常不爽,L+并不存在完整的剧情这种事。就好像一个好忘事的老太太,她说要给你讲故事,讲了个开头以后就开始瞎唠叨,想要知道故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只能从她的唠叨里找些线索然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去猜。10个人听故事,10个人听的故事都不一样,而且估计其中8个人听到一半就走了。不过,最后留下的2个人会比较喜欢把那些只言片语组织起来,变成自己的故事。
另外,国内NDS的持有人群和日本也相当不同。国内的大叔可能会手捧一台 PSP在地铁上打开,但绝少会去关心一下DS。几年前曾经在商场里看到一位大叔,痴痴地望着台索尼液晶电视嘟囔着“这是Sony啊~”,当我发现屏幕上实际只是播放着VCD而且是布满马赛克的图像时,深深地被Sony在国内成熟人士中的统治力震撼了。可以说,在国内能知道任天堂DS,肯花钱去买台DS认真玩的多数是年轻人,而且作为L+开发者的内田恐怕也没想过他当时用来钓大叔的开发策略会有多少年轻人接受。因为年轻人的爱情是不应该冬眠的,绝少有年轻人会对三次元女性产生“看透了”的想法,而仅仅满足于L+所提供的极其有限的幸福感中。
可是,确实也能看到某些年轻宅男,甚至是不足20岁的年轻人把他们的初吻献给DS,很认真地把爱花作为初恋对象,我觉得这会是很悲剧的事情。初恋对于男人是很重要的,即使衰老到了想不起自己的岁数也仍然会回想起来。但是,永远都不可以真心地把爱花作为初恋来回忆,因为没有人是不为利益驱动而活的,不仅是女人,你不能把一个受利益驱动的女人和一个受程序驱动的理想去作比较,那样的话人生可能真会像2ch宅所说的是个“粪game”。活在三次元里,体验三次元女性的优点,然后像日本的大叔们那样仅仅把L+作为人生的一种reminder和bonus就够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L+的确就只是个游戏,不必认真。然而,宅往往也意味着狭义的纯情,越是这种带有强烈排他的纯情越可能对不该那么执着的东西执着下去,所以L+可能不但不是做给宅玩的游戏,甚至可能是不适合宅玩的游戏呢。
原帖由 md2 于 2011-6-25 16:55 发表
转个文章,可以解释为何LOVE PLUS被称为日本的国民游戏,而其他国家的玩家却不感冒
简单一句话:普通的游戏是部电影,里面有完整的情节,而LP只是一本相册,里面收藏的都是生活片段,对日本人来说,看到的是回忆,而 ...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 Powered by Discuz! 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