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电影原著小说值不值得读? [打印本页]

作者: DoloresI    时间: 2011-2-24 09:54     标题: 电影原著小说值不值得读?

有多少人看过Stephen King版的【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作者: Dox    时间: 2011-2-24 11:13

没看过肖申克救赎
看过侏罗纪公园,比电影好看很多
作者: adds    时间: 2011-2-24 11:17

引用:
原帖由 Dox 于 2011-2-24 11:13 发表
没看过肖申克救赎
看过侏罗纪公园,比电影好看很多
侏罗纪公园好看+1
作者: Data-Lore    时间: 2011-2-24 13:11

问题在于:
很多电影,如果你只看过电影,也许可以给它打个不错的分;
看过原著以后,你可能给它打不及格,甚至直接丢垃圾堆。
作者: 还珠楼主    时间: 2011-2-24 13:23

肖申克的原著一般,我觉得就不如电影,看过电影之后看原著还是觉得电影更好~

霸王别姬我也觉得超过了李碧华写的原著~
作者: 逆寒冰冷雨    时间: 2011-2-24 14:48

我看过哈里波特后再去看书
觉得就是在回忆电影而已……
作者: 1945    时间: 2011-2-24 16:06

教父和乱世佳人都是一流电影二流原著。

我读过这两个英文原著。
作者: jahaman    时间: 2011-2-24 16:43

无间道3~
电影很多问题交代的很模糊,直接看小说豁然开朗
作者: Dox    时间: 2011-2-24 17:24

引用:
原帖由 1945 于 2011-2-24 16:06 发表
教父和乱世佳人都是一流电影二流原著。

我读过这两个英文原著。
教父原著很好看的,不知道你怎么会把它列为二流
电影之所以牛逼就是因为它基本还原了原著的精髓
作者: 菜    时间: 2011-2-24 18:54

posted by wap

教父电影去掉了原著中关于桑尼情人, 教子约翰尼和他伙伴尼诺的情节, 我觉得这些情节很无聊, 和主线完全不搭界.
作者: anubis829    时间: 2011-2-24 19:21

肖申克电影比小说好
作者: zhengyizijiren    时间: 2011-2-24 19:49

阿甘正传小说也不错,和电影各有所长
作者: 1945    时间: 2011-2-24 19:58

引用:
原帖由 Dox 于 2011-2-24 17:24 发表

教父原著很好看的,不知道你怎么会把它列为二流
电影之所以牛逼就是因为它基本还原了原著的精髓
小说不是单看情节的,而是要包含文学艺术这些东西在里边。

教父作为黑帮题材,小说里根本没有什么史诗情结,就是打打杀杀的描写。

电影才拍出这种史诗氛围来。

所以小说不入流。

如果你当故事书看,那是不错的,但是故事书编的好不等于它是一流小说。
作者: only、烦烦    时间: 2011-2-24 20:04

肖申克值得一看的。
作者: 神之右手    时间: 2011-2-25 10:49

引用:
原帖由 Dox 于 2011-2-24 11:13 发表
没看过肖申克救赎
看过侏罗纪公园,比电影好看很多
迈克尔·克莱顿的小说都很好看,大学时候基本看了个遍
可惜作者08年光棍节那天去世了!



[ 本帖最后由 神之右手 于 2011-2-25 10:50 编辑 ]
作者: bluefire    时间: 2011-2-25 12:12

引用:
原帖由 1945 于 2011-2-24 19:58 发表


小说不是单看情节的,而是要包含文学艺术这些东西在里边。

教父作为黑帮题材,小说里根本没有什么史诗情结,就是打打杀杀的描写。

电影才拍出这种史诗氛围来。

所以小说不入流。

如果你当故事书看, ...
难道原著不文学? 就是只是打打杀杀的描写? 这种看法也太个人了点。古龙在写作风格上可是借鉴了不少这类西方小说的。教父电影的台词和场景也很多都是小说的还原和银幕化。原著在当时可是相当畅销的,不入流这种总结还是慎用比较好。
作者: escape    时间: 2011-2-25 13:14

指环王值得读。
作者: duryu    时间: 2011-2-25 13:58

指环王原著小说3部曲好看到爆,电影完全没法小说比
作者: 1945    时间: 2011-2-25 15:49

引用:
原帖由 bluefire 于 2011-2-25 12:12 发表




难道原著不文学? 就是只是打打杀杀的描写? 这种看法也太个人了点。古龙在写作风格上可是借鉴了不少这类西方小说的。教父电影的台词和场景也很多都是小说的还原和银幕化。原著在当时可是相当畅销的,不入流这 ...
你对于一流小说的评价就是bestseller。

我对于一流小说的评价是classic。

我很喜欢金庸古龙,但是你要说他们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是第一流的,我绝壁反对。
作者: 1945    时间: 2011-2-25 15:51

红楼梦这叫一流小说。

天龙八部就是畅销小说。

从我个人爱好讲,我更爱看天龙八部。

但是从文学艺术上来说,我必须承认天龙八部给红楼梦提鞋有没有资格还待考。
作者: 1945    时间: 2011-2-25 15:54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受欢迎作品。

但是只有那种跨时代的,展现人类本性的,散发永恒光辉的作品,才配称为一流。

教父的原著,还远远不够。
作者: 1945    时间: 2011-2-25 15:56

但是教父的电影,却做到了电影史上跨时代的散发永恒光辉的地步,所以电影是classic。
作者: bluefire    时间: 2011-2-25 17:44

引用:
原帖由 1945 于 2011-2-25 15:49 发表


你对于一流小说的评价就是bestseller。

我对于一流小说的评价是classic。

我很喜欢金庸古龙,但是你要说他们的作品,在文学史上是第一流的,我绝壁反对。
乱扣帽子似乎是你的强项,逻辑混乱也是你的一贯作风,我表达了“一流小说就是bestseller”类似的意思吗?

你自己都承认了小说有不同类型,难道在通俗类小说中教父不入流? 即使欣赏经典文学,也不用一竿子打死,用那么理直气壮,俯瞰式的眼光看待更有娱乐性的别的事物。
作者: 1945    时间: 2011-2-25 18:45

引用:
原帖由 bluefire 于 2011-2-25 17:44 发表


乱扣帽子似乎是你的强项,逻辑混乱也是你的一贯作风,我表达了“一流小说就是bestseller”类似的意思吗?

你自己都承认了小说有不同类型,难道在通俗类小说中教父不入流? 即使欣赏经典文学,也不用一竿子打 ...
喷了,小说还分通俗类?

小说就是小说,从文体区别于诗歌和杂文。

你可以说金庸古龙的作品在武侠小说里是扛鼎之作。

我也可以说武侠小说在整个小说世界里,算不上一流作品。

这个一点不矛盾。

当然你可以坚持你认为教父是一流通俗小说的看法。

我也可以坚持我的教父不是一流小说的看法。
作者: 1945    时间: 2011-2-25 18:52

说到武侠,我都忘记了金庸是不是自己说过,他的武侠小说,就是成人童话。

古龙的小说,借鉴了很多西方的侦探小说和日本的推理小说。

那么你可以看看,童话、侦探小说、推理小说在西方文学史是什么地位。

这个从题材上,就很难成为顶级作品。
作者: 1945    时间: 2011-2-25 19:03

既然要评价小说,就要看小说在文学界的地位。

你可以看看历届文学NOBEL奖获奖作者和作品的评语。

摘录一些

------------------------------------------------------------------------------------------

获奖理由: “表彰他所写的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

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作品中为人类面临的永恒的疑难寻求解答所表现出的艺术活力和真正独立的见解”

获奖理由是“因为他在他的小说中剖析了人生的戏剧,对心灵的深刻观察和紧凑的艺术》。”

获奖理由: “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的造诣,同时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

获奖理由:“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为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

1958年作品《日瓦戈医生》获NOBEL文学奖。获奖理由:“在当代抒情诗和俄国的史诗传统上,他都获得了极为重大的成就”

获奖理由是:“由于他高超的飞越与丰盈的想像,表达了一种关于目前这个时代之富于意象的沉思”

获奖理由:“由于他作品中史诗般的力量——他籍著它在祖国的历史中追寻主题,并描绘人的命运”
作者: Yododo    时间: 2011-2-28 11:04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Stephen King的大多数小说改编的电影都比较沉闷,包括改编的还比较经典的shining,但Shawshank Redemption绝对比原著更有张力,个人观点
作者: DoloresI    时间: 2011-3-1 02:40

这个问题很有趣

“小说”这个词本来就是茶余饭后的消遣,随便读读的意思

三国演义就是大众文化,登不上大雅之堂,就像日本的浮世绘,包括今天的动漫,属于庶民艺术

但是既然已经成为经典,那么金庸古龙在今天就是雅文化,三联书店都可以出版的

你说赵本山和Luciano Pavarotti,哪个更受欢迎?
作者: oxox    时间: 2011-3-1 08:16

引用:
原帖由 1945 于 2011-2-24 16:06 发表
教父和乱世佳人都是一流电影二流原著。

我读过这两个英文原著。
不敢苟同啊,乱世佳人和飄比還差很遠很遠很遠
作者: 1945    时间: 2011-3-1 09:53

关于乱世佳人的小说,我给出中译者的前言,各位自己看

-------------------------------------------------------------------------------------------------

前年我将《吉诃德先生传》续译完书之后,便颇倦于译事,以为这种工作究属太机械,于人于己都没有多大好处,不如趁我这无几的余年,多做一点不为他人作嫁的笔墨,或许可以比较心安理得。所以当时我曾对朋友们宣说:《吉诃德先生传》是我最后一部译稿了。

  今年夏初,由本书拍摄成的电影《乱世佳人》(前曾译作《随风而去》)在上海上映四十余曰,上海的居民大起其哄,开了外国影响映演以来未有的纪录,同时本书的翻印本也成了轰动一时的读物,甚至有人采用它做英文教科书了,我却还像一个初到上海的乡下人,全不晓得这回事。当电影开映的前几日,有些朋友怂恿我译这本书,意思甚是殷切,仿佛这书的翻译非我莫属似的。那时我厌倦译书工作的心理并未改变。又以为一部时髦书未必一定就是一部好书,所以迟疑不决,停顿了近一月。直至书的内容涉猎过了,电影也领教过了,才觉得它虽不能和古代名家的杰作等量齐观,却也断不是那种低级趣味的时髦小说可比——它的风行不是没有理由的,它确实还值得一译。同时那位怂恿我译的朋友又告诉我,这书日本已经有两个译本,都销得很好。于是我就发了一股傻劲,把事情决定下来——他们有,我们怎么能没有?

  但是这么一部百余万言的巨著,碰在这么一个纸昂墨贵的时期,即使我自己不怕精力的中折,又哪有不怕资本亏折的出版家呢?真是事有凑巧,那时节国华编译社刚刚组织起来,听到我有意思要译这部书,立即派代表跟我接洽。我们彼此至诚相见,三言两语就把事情商妥了。于是我从六月二十五日动起笔来,现在邀天之幸,总算可以如期出版上册了,下册的时间比较从容,而且已经驾轻就熟,大约可以不成问题的。

  以上就是我翻译这书的缘起。读者诸君如果读了之后觉得还不大失望,那我可以代替诸君谢谢那几位怂恿我译的朋友,以及国华编译社的诸君,因为没有他们的怂恿和帮忙,这一个译本是无从产生的。

  照理,译者已将一部译本奉献在读者面前,他的任务就已算尽了,无须再说什么了。但是为对读者诸君特别表示殷勤起见,有几句话似乎不能不说一说。

  从前我们的诗人李义山指出“杀风景”的事情一共十二件,如“花间喝道”、“月下把火”之类(见《杂纂》)。我现在要给他补上一件,就是“给艺术品戴帽子”。譬如我们从前的老先生们不许年轻人看《红楼梦》、《水浒》(虽然他们自己都是看过的,并且也喜欢看的,不然的话,他们怎么知道应该不许人看呢),说它们是“诲淫诲盗之书”,便是“给艺术品戴帽子”的一种方式。现在这种方式的帽子已经没有人戴了,但是红红绿绿的新式帽子仍旧是层出不穷。虽则凡是好的艺术品总一定是真金不怕火炼,决不是一顶帽子所掩没得了的;但是,譬如是一块纯净无瑕的白璧,凭空给它涂上了一笔颜色,那也不是大杀风景吗?

  凡是真正的艺术品,它的结构必定都是极复杂极精微的,尽可由鉴赏者自己去见仁见智,但决不容人一眼看穿。单以好的小说而论,你若要从人物方面去看它,你总可以看出里面有一些是你在哪里见过的,有一些是你的朋友,甚至有一些就是你自己。但是实际上,那些人物决不会和你所见过的人或是你的朋友或是你自己完全一样。你在那些人物身上见出来的你见过的人或是你的朋友或是你自己,都不过是那些人物的一部分,决不是那些人物的全体。因若不然,那部小说就没有具备创造性,因而也不能成其伟大了。就如本书的女主人公郝思嘉,你有时觉得她很面熟,有时又觉得她很陌生,有时你很能谅解她,有时却要觉得莫名其妙,然而你始终都会觉得她十分真实,始终都会觉得作者的写法无懈可击。这一点,就是一个人物描写成功的要素,而惟其具有这一种要素,这一个人物就不容你给她戴帽子了。

  再从小说的情节方面看,那就比较容易引起歪曲的解释。歪曲解释的一个极普通的方式,就是从情节里去断章取义,不加分析地抽取教训,或抽取批判的标准。即如现在这本书,我已经听见有人给它加上“和平主义”四字的考语了。究竟这一个帽子是荣是辱,当然要以那给与者的心理为转移,客观上是无从论定的。但是我极不愿意给这本书戴上这样一个帽子,更不愿意读这书的人先有这一句考语横梗在胸中。因为本书的作者不过要借一段真实的史迹来烘托几个特殊的人物,来刻画一番普遍的人情,此外并无任何的主义,也根本不想宣传什么、鼓吹什么,我们何苦要这样诬陷她呢?何况她这书里所描写的是美国的南北战争,和我们现在时隔八十年,地隔数万里,又跟我们自己的事情有什么相干呢?所以我对于这种断章取义的考语家,唯有名之日“杀风景”而已。

  关于这书的译法。我得向读者诸君请求一点自由权。因为译这样的书,与译Classics究竟两样,如果一定要字真句确地译,恐怕读起来反要沉闷。即如人名地名,我现在都把它们中国化了,无非要替读者省一点气力。对话方面也力求译得像中国话,有许多幽默的、尖刻的、下流的成语,都用我们自己的成语代替进去,以期阅读时可获如闻其声的效果。还有一些冗长的描写和心理的分析,觉得它跟情节的发展没有多大关系,并且要使读者厌倦的,那我就老实不客气地将它整段删节了。但是这样的地方并不多。总之,我的目的是在求忠实于全书的趣味精神,不在求忠实于一枝一节。倘使批评家们要替我吹毛求疵。说我某字某句译错了,那我预先在这里心领谨谢。

  最后关于本书的译名,也得稍稍解释一下。原名Gone with the Wind取义见于本书的第二十四章,原意是说本书主人公的故乡已经“随风飘去”了。上海电影院起初译为“随风而去”,与原名固然切合,但有些不像书名,后来改为“乱世佳人”,那是只好让电影去专用的。现在改为“飘”,“飘”的本义为“回风”,就是“暴风”,原名Wind本属广义,这里分明是指暴风而说的;“飘”又有“飘扬”、“飘逝”之义,又把Gone的意味也包含在内了。所以我觉得有这一个字已经足够表达原名的蕴义。

  傅东华
  一九四〇年九月十五日

[ 本帖最后由 1945 于 2011-3-1 09:57 编辑 ]
作者: oxox    时间: 2011-3-1 10:14

问题是 电影跟小说比啊。如果小说算2流,那电影最多只能算2流
正如『杀死比尔』一样,『乱世佳人』华而不实。
  在我第二次再看它的时候,就有了这样的感觉,它并不是想像中那么好的。
  在英语中有一个词"pretensious",它的意思是某样东西集合了许多美好事物的特质,例如名称、颜色、外表等,但它自身却不如人意。换句话说,它是在伪装,用美丽的外表伪装自己。对我来说,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乱世佳人』。
  也许你会说“那不过是因为『乱世佳人』演绎的是一个早已过去的时代,那时的生活方式早已过时,一去不返,所以演员们必须以一种高于生活的方式来表演而已”,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应该遵循奥坎氏简化论或者宁缺勿滥的原则。当一种简单的诠释就可以说明问题的时候,他们不应该把问题复杂化,费尽心机地炮制出另一种又长又详细的诠释。
  (此句因水平有限,无法译出。)但是奥利弗在『乱世佳人』中要求我们,去信仰一个内战时期古老南方的故事,去膜拜一个讨厌的、被宠坏的孩子,她得到她想要的所有东西,可一旦得到,就不再珍惜。这部电影的卖点全在“个性”,思嘉的个性。这是一个关于个性的故事,但是我从不崇拜某种个性,除非我坚信它是真实的。
  问题是我并不相信『乱世佳人』里的个性是真实的,当他们用手捂着脸(尤其是莱斯利·霍华德),而不是哭泣,也不是真正表明某种意思的时候,当他们说着自以为深刻的话的时候。克拉克·盖博尤其不真实。不要告诉我演戏跟生活是不一样的。看看施特罗海姆,埃利切·冯1922年的作品『愚妇』,那会是你今生所看到过的最自然的表演之一。看看卡格尼·詹姆斯,格雷戈里·派克,甚至吉米·斯图尔特,他们也有更能打动人心的表演。
  『乱世佳人』是一系列不真实时刻、不必要场景、夸大的事件的集合,而且条理不清,个性虚假,演员们也许是在吟诗,也许是在唱戏,但总之不是在对话,这真是雪上加霜。
  『乱世佳人』的问题在于它的制作者过于刻意地赋予它一种外在的标志,一种有可能赢得奥斯卡奖杯的电影所具有的标志。明亮的颜色,华丽的服装,恢宏的音乐,淡入淡出效果的史诗般的名字,完全是『杀死比尔』的模式(事实上,也正是与『杀死比尔』的比较,才让我对『乱世佳人』下了这样的结论)--忘记了最基本的东西,对话、条理和表演等。
  也可以这么说吧,它太忙着宣告自己的优秀,反而忘记了要真正地优秀。 还有,那个时代的彩色电影没有“色彩还原”的技术,有的只是大批的美工在胶片上硬生生的“上色”,『乱世佳人』这样做是为了烘托场面的宏大,但呈现出来的画面却是不真实的色彩,反而失去黑白年代特有的经典,在胶片上涂上不真实的颜料不可能达到“色彩叠加”的效果,而且,这种做法,为以后的彩色修复带来的是“不可能”,因为颜色是直接涂在胶片上,根本没有办法进行“颜色剥离”,现在的电影技术再高,资金再多也只能是“略做修复”,没有办法“重新填色”,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乱世佳人』中的颜色还是硬生生的,根本不真实!真是失败中的失败!
,《乱世佳人》在选演员这方面又是一大败笔!这两位巨星关系很差,当时费雯丽曾极力推荐奥立弗出演白瑞德而未能如愿,以至于在合作中与盖博交恶,费雯丽揭发盖博有严重口臭,盖博则指责费雯丽过于骄横。费雯和他在现场争执,克拉克.盖博还故意在拍吻戏前故意吃大蒜,可怜我们费雯丽一边要忍受大蒜和盖博假牙上的怪味,还得装出享受的样子.她讲克拉克.盖博身上充满了优越感和好莱坞金钱奢靡的味道,连《乱世佳人》的首映式他们两个都极少站在一起!这种 “逢场作戏”的表演没有半点真实性可言!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充斥着“巨资乐色”的腐臭!对白做作,动作浮夸!
影评人施罗德评价《乱世佳人》为“用最潜白的方式来赚取观众的情感,音乐明显的华而不实,演员的表演单一而造作,镜头的剪辑也没有任何新奇之处。所有好莱坞影片的缺陷在该片中暴露无遗——这些却成为了该片久映不衰的精髓所在!?”,我想用这样的评价来说《乱世佳人》亦是恰如其份的。
作者: 1945    时间: 2011-3-1 10:27

如果说飘的选角失败,那我就没话了。

劳伦斯奥利弗是莎翁作品的代言人,那个文邹邹的气质能演白瑞德?

白瑞德一个带有流氓气的人,岂是学院派演员可以胜任的?
作者: leedsun    时间: 2011-3-1 11:29

国内武侠电影的原著小说都可以看
作者: DoloresI    时间: 2011-3-1 19:18

不管怎么说,乱世是成功的商业电影,就像脑白金大卖,有什么可说的?
作者: 恶魔的微笑    时间: 2011-3-2 05:01

《活着》 小说 > 电影

电影更直观更容易被接受,但是缺少细节,而且展现不出原著作者文笔之精妙。
作者: 菜    时间: 2011-3-2 11:39

引用:
原帖由 恶魔的微笑 于 2011-3-2 05:01 发表
《活着》 小说 > 电影

电影更直观更容易被接受,但是缺少细节,而且展现不出原著作者文笔之精妙。
那要看观众的欣赏水平了。电影的画面能表现的细节绝对远超小说的文字描述,前提是你仔细品味镜头语言所传达的内容。

对于小说,大多数读者只要认真看过一遍,就可以了解作者所表达的绝大多数内容。而对于电影,观影经验丰富的人所了解的内容远远超过普通观众。对于一个场景,小说可以花很长的篇幅不厌其烦地交代清楚,而电影需要用尽可能简短的镜头表达出场景的内容。
作者: 菜    时间: 2011-3-2 11:42

引用:
原帖由 1945 于 2011-2-25 18:52 发表
说到武侠,我都忘记了金庸是不是自己说过,他的武侠小说,就是成人童话。

古龙的小说,借鉴了很多西方的侦探小说和日本的推理小说。

那么你可以看看,童话、侦探小说、推理小说在西方文学史是什么地位。

这 ...
成人童话指的是鹿鼎记吧。
我觉得古龙的小说在风格上也借鉴了西部片,尤其是西部往事。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