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CCTV6那个新片简介太垃圾了 [打印本页]

作者: 烟雨江山    时间: 2011-1-2 23:14     标题: CCTV6那个新片简介太垃圾了

posted by wap

马的,吃晚饭时看了几分钟,居然把黑天鹅正个快进了一遍,最后还怕你看不懂,又重点介绍个别镜头,剧透的太彻底了!
作者: MysterioJr    时间: 2011-1-3 00:01

这世界有许多种艺术,有的让人流泪;有的让人流血;有的让人流汗;也有的艺术让人先流泪,再流汗,最后流血;也有的艺术让人先流血,再流汗,再流泪——当然,后两者不再讨论范围之内。



怀尔特·斯杜尔勋爵在他那本名声昭著的《论我们时代的精神》给剧透作了一个定义:“剧透是一种高雅、精致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沃纳·海森堡在《哥本哈根:我与玻尔不得不说得故事》里也提到:“我对核裂变原理的灵感,完全得益于剧透这一种智慧体操。剧透和核裂变的原理基本一样:用剧透去撞击阅读的乐趣,让它裂变,并释放出双倍剧透的乐趣。”



如你所见,以上的名人名言均属伪造,但这并不影响剧透的正当性。



那么,什么是剧透呢?



是在1977年5月25日的美国37家电影院前高举着牌子,告诉每一个买票的人:“黑勋爵是卢克的爸爸,他后来死了。”



是在1980年春节前夜的中国大陆,用大喇叭在胡同里用最大分贝拜完年以后说:“许文强一出门就被乱枪打死。”



是在1999年《第六感》放映到一半的时候,对还在同情汤尼-科莱特的观众说:“死的其实是布鲁斯-威利斯。”



是在1993年蹲在租漫画店门口,告诉手里捧着《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幸福少年们说:“悲恋湖杀人事件的凶手是远野英治,他没死,后来在《黑死蝶》里又出现了。”



是在2004年用群发EMIAL的形式告诉邮件列表里的每一个人:“圣杯就在卢浮宫里,耶稣有后裔,是索菲娅。”



是在2005年拿到首发的《哈里波特与混血王子》以后,先翻开目录页,然后打电话给等待中文版的朋友:“邓不利多死了。”



关于哈里波特,我有一位罗姓朋友作的更绝,他把自己的MSN名字改成“邓不利多死了”,然后不停地上线和下线。于是所有人——包括完全不想被剧透的不幸人们——悲哀地看着屏幕上MSN提示窗口反覆提示“您的朋友‘邓不利多死了’已经上线……”



可见,神圣的剧透并不违背道德,事实上它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道德境界:剧透把真相带给人类——只不过时间稍微提早了那么一阵罢了。当对方知道情节后那一瞬间的错愕,真的,没有比这更好的奖赏了,之前为了提前知道剧情而付出的一切辛苦都得到了回报。阿门。



从广义的范围来说,耶稣是第一个剧透者,他剧透了自己在未来的死亡,但是他还不够彻底;而流传最广泛的剧透者并不是我、罗姓朋友、祝姓朋友或者任何一个单独的个人,而是一个巨大的团伙:他们每天靠剧透为乐,并在各地设置分部,让所有的人都第一时间被剧透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中国电视报》剧情简介栏目。



没有什么比推理和悬疑更怕剧透了,它们就想是雪人畏惧太阳一样畏惧剧透。我至今还记得我的第一次是在中学时。



那是一个夏日的黄昏,我的一位初中女同学一个人在教室里安静地翻阅着书卷,齐耳的短发,细腻修长的手指轻轻搁在散发着香气的书页上。夕阳轻柔地照进来,把一切都涂成金黄色,蝉鸣声声。



我抨然心动,带着笑容走过去,向她问候:“你好。”她抬起头来,露出文静的微笑:“你好。”我注意到了书名是《十个小印地安人》。



“你第一次看?”



“嗯,刚开始看。”她有些羞涩地点了点头,面色微红。



“法官后来死了,但他是凶手”



我平静地说完,以后扬长而去。



而剧透党的敌人则是动作片。比如《虎胆龙威》系列,这几乎没什么可透的,人人都知道布鲁斯·威利斯最后会胜,但在那之前会被敌人打成狗。《007》系列也是没什么能透的,人人都知道他会在开头日一个女人,在结尾时日一个女人,在中间日许多的男人。至于《洛奇》系列,你剧透以后对方的唯一冷漠回应就是:“哦,那家伙又上场了么?”



每一篇哲理性的短文,都会以一个发人深省的小故事结束,我也不例外。这个故事很短,但是很悲伤——我保证它就和《读者》里的小故事一样感人肺腑。



故事的主角是我的一位朋友。出于隐私考虑,我不能透露李霁的姓名,姑且称他为A吧。A是个住在新疆的汉人,北京读书,每年回家要坐上五十几个小时火车。



有一次聚会,A在席间忽然感慨,说现在市面上没有任何一种电子娱乐设备能够支撑全程,所以他决定今年回家带一些耐读的书。我们问他选了什么书,A回答说《三国演义》。



“什么?你竟然还没看过《三国演义》?”



“没怎么认真读过……”A老实地答道,浑然不觉他已经唤醒了恶魔。



周围所有的人眼睛都红了,大家彼此对视了一番,一起对他笑眯眯地说:“你知道吗?诸葛亮后来死了。”



“我知道!”A完全抓狂了,他泪雨滂沱。



我从来没如此快乐过,原来《三国演义》也是可以剧透的。
作者: aweiwei    时间: 2011-1-3 00:1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红楼梦剧透黛玉死掉算么
作者: jiaju的马甲    时间: 2011-1-3 11:22

記得說有人看偵探漫畫,結果翻開第二頁就看到某角色的頭被用圓珠筆圈出,旁邊註釋:兇手!
作者: 啊扑    时间: 2011-1-3 12:5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ad

牛爹贴的那个,看一次乐一次...
作者: 狮子歌歌    时间: 2011-1-3 15:27

2L神帖 在TG就看过2,3次了 次次笑喷
作者: eva3d    时间: 2011-1-3 16:1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剧透者要下拔舌地狱的...
作者: PENNYSHAW    时间: 2011-1-3 21:03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5530)

剧透建国大业……
作者: happydigua    时间: 2011-1-3 21: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马克为二楼,哈哈
作者: KONAMIX    时间: 2011-1-3 23:31

引用:
原帖由 MysterioJr 于 2011-1-3 00:01 发表
这世界有许多种艺术,有的让人流泪;有的让人流血;有的让人流汗;也有的艺术让人先流泪,再流汗,最后流血;也有的艺术让人先流血,再流汗,再流泪——当然,后两者不再讨论范围之内。



怀尔特·斯杜尔勋爵在 ...
mb神了!
作者: mike7882    时间: 2011-1-3 23:40

posted by wap

我觉得剧透最牛叉的就是二楼说的那个举牌子说达斯维达是卢克的爸爸……绝壁被星战迷打死……
作者: 白死之二    时间: 2011-1-4 00:20

二楼是马伯庸的文章啊,你们都不祥瑞赦免的么?!!!
作者: 益生菌    时间: 2011-1-4 00:4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其实马爵爷这文才是剧透,一口气n个
作者: shawood    时间: 2011-1-4 12:39

我觉得除了2楼还要补上个这个


再谈剧透的艺术

马伯庸


很久以前,我写过一篇短文,论述剧透是一门艺术,现在我想再谈谈更多的想法。

最近大行其道的电影《风声》是所有剧透狂的飨宴,他们最挚爱这种悬疑情节,只需要俯在别人耳边轻声呢喃一句“XX(女)是老鬼,XXX(男)与XXX(女)也是”,就可以彻底摧毁受害者的一整个周末。

可惜象《风声》这样天然适宜剧透的影片毕竟太少了,更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忍受太多电影里冗长的剧情、一眼就看穿的内幕和自作聪明的拙劣悬念,让人毫无透露给别人情节的兴致。穷极无聊的时候,甚至会有人去选择剧透《建国大业》,比如我。从《建国大业》首映场出来之后,我给每一位朋友都发了短信,内容很简单:蒋介石输掉了战争,但是他逃去了台湾,哈哈哈哈。”这种剧透当然无法毁掉别人观影的乐趣,但却可以让对方有一瞬间的错愕,然后愤怒地大嚷:“我靠,你剧透给我这个有TM什么意义!”

说实在的,这未尝不是另外一种乐趣,就象是告诉别人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后来死了一样。

我一向以为,所谓“剧透”,也无非就是这回事了,这种可笑的自满直到上个周末,才得到了纠正。

那天我和几个朋友坐在望京某一处烤肉店门口,店里人声鼎沸,排坐的人一直排到了走廊。我们捏着一个很后面的号码,卑微而谦恭地等候着,随口闲谈天下大事,话题不可避免地转移到电影上来。

从刚看完的《阿童木》聊到即将上映的《This is it》、《2010》,从古老的星战三部曲说到各类僵尸电影,最后我们谈到了电影名的中译问题。这是一门精密雅致的学问,译者——尤其是一些老译者——大多不取电影名英文直译,而是根据电影情节进行意译,再配以隽永中文,意韵绵长,达到“皮骨不一,意境相阖”。

比如将《Lolita》译成《一枝梨花压海棠》, 把《BathingBeauty》译成《出水芙蓉》,《Gone with the Wind》译成《乱世佳人》,都是不拘于原文而意境相阖的典范。近年来的如《兵临城下》(Enemy at the Gates)、也是上佳之作。少不得也要提一句惊世之作《皇上回宫》《The return of the king》

在闲谈中,我们忽然发现,在这些风雅的电影意译中,其实已经隐藏着剧透的影子。剧透的历史,似乎要比想象中要长,而且古人的剧透手法,要比我们上等多了,也风雅得多。

比如《Waterloo Bridge》,译为《魂断蓝桥》,一望便知费雯丽一定活不过结尾。

这还算是比较收敛的。再比如1956年那一部大名鼎鼎的《Helen of Troy》,曾经被译为《木马屠城记》。仔细想一想的话,就会发现,这个标题,就是一个完美的剧透。短短五个字,把这一部电影的关键情节透了一个罄净。考虑到特洛伊故事在亚洲并非家喻户晓,这个剧透的杀伤力恐怕会相当的大。

阿加莎奶奶的《十个小印第安人》更惨,它比较流行的另外一个名字,是《无人生还》,也把关键情节透了一个罄净,读者在翻开第一页之前就知道这十条好汉一个也活不了……

重点在于,这几个名字剧透不说,偏偏还译的颇雅,教人挑不出毛病。和这些前辈相比,时下津津乐道的所谓“剧透”,实在是简单、粗暴而且缺乏美感。比如 007系列,被港台一群俗人冠以“铁金刚XXX”的名字,无比直白。象《铁金刚勇破太空城》这种,连反派带结局都交待的一清二楚。虽然剧透,但是粗俗—— 好在看007的观众重点也不在这儿,就算被透了也无关痛痒。


2007年有一部讲连环杀手的片子叫做《十二宫》(Zodiac),被大卫芬奇老爷拍得乏味无比,从头到尾都让人昏昏欲睡,结尾倒是很让人愕然,因为杀手居然还没抓到。这片子直译为“十二宫”,对不熟悉杀手代号的观众来说有些不知所云。本着剧透的精神,应该翻成《追凶遗恨》,四个字就把整个片子的情节透得干净,且文字隽永,言简意赅。

可以想象,当观众坐在电影院里,看到预告片中出现这样的广告语:“悬疑惊悚之最高杰作,究竟谁才是连环杀手?义胆警探,千里追凶,谁胜谁负?请看《追凶遗恨》……”时露出来的错愕表情。

顺带一说,这个杰出译名是罗四维罗老师的杰作,因此他那天丢了银行卡,还哭着向我借钱。

按照这个思路的话,也许我们就有机会作更多的事情。用这种电影译名剧透的方式,可以让剧透的效率在一瞬间提高数万倍,基本上每一个看电影的人都会不可避免地被剧透到,不管他愿意与否。

“达芬奇作品的惊世秘密,耶稣世系的真实传承,人类千年以来最大秘密即将揭开,圣杯究竟在何处?《卢浮宫下的圣杯》,今年夏季,敬请期待。”。”(这部电影还有个续集,叫做《兰登教授大破教皇内侍》)

“扑朔迷离的火车谋杀案,离奇的死亡现场,波洛探案最高成就,阿加莎克里斯蒂原作,侦探小说悬疑经典之《东方快车十二凶徒》。”(或译《东方快车集体谋杀案》)

“下面即将播放好莱坞大片《搏击俱乐部之双重人格》,请观众们买票入场。”

“星球大战正传第二部《父子生死斗》,DVD绝赞发售中。”

《哈里波特》系列的名字,也可以再斟酌一下。为了确保读者们第一时间了解到内容的精髓,可以学习007的意译方式,虽然直白但却直抒胸臆。

“初入霍格瓦彻魔法世界的哈里波特并不知道,邪恶的阴谋正在滋生。隐藏在一系列诡秘事件的幕后,是谁在操纵这一切呢?哈利波特第一年的学生生涯可否安全地度过呢?请看哈里波特第一部:《哈里波特勇破奇洛教授》”

其他还有诸如《哈里波特2之日记中的密室》、《哈里波特3之智破小矮星》(又译《哈里波特勇斗斑斑》)、《哈里波特4之伏地魔复活》、《哈里波特5之痛失义父》、《哈里波特6之痛失校长》,以及《哈里波特7之大团圆》。等等等等,在书店里摆成一排,完全展现在读者面前,岂不是很美妙么?

我觉得这事儿靠谱儿。
作者: literry1    时间: 2011-1-4 13:25

没看过搏击俱乐部的慎看上文
作者: shawood    时间: 2011-1-4 17:21

又有新受害者了...



“ @马伯庸:最终完治选择了里美,抛弃了可怜的莉香

@小白ibaby:从没看过《东京爱情故事》,因为看到马亲王转贴的现场版live《突然发生的爱情故事》,勾起了兴致。看完第一集,立马喜欢上了莉香,这丫头除了嘎嘎乐还会别的吗?! 原文转发(145)|原文评论(54) ”

[ 本帖最后由 shawood 于 2011-1-4 17:22 编辑 ]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