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我擦勒,PCFX动画压缩技术这么不济? [打印本页]

作者: md2    时间: 2010-6-8 16:44     标题: 我擦勒,PCFX动画压缩技术这么不济?

http://pc-fx.moemoe.gr.jp/colume04.html

这是回放软件的问题还是。。。。。
作者: shinken4503    时间: 2010-6-8 17:35

如果是从CD-ROM中直接提取出的文件,就要考虑一下SS是不是要搭载了VCD卡才有那样的效果了
作者: md2    时间: 2010-6-8 20:52

应该不是MOVIE CARD
列表上这个游戏不对应
作者: shinken4503    时间: 2010-6-8 21:26

那就是游戏制作的问题了,这人给的评价都是“史上最悪のクソゲー”,那还什么好说的
作者: 力丸and彩女    时间: 2010-6-8 23:26

我不知道LZ有没有玩过或见过PC-FX,但是我可以以自己的亲眼所见亲身体会极其负责任的告诉你:这机器与SS根本没法比!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

如果再有人跟你说这主机游戏的动画或者画面有多NB什么什么,你尽管上去狠狠抽他几耳光。
作者: md2    时间: 2010-6-9 09:48

引用:
原帖由 力丸and彩女 于 2010-6-8 23:26 发表
我不知道LZ有没有玩过或见过PC-FX,但是我可以以自己的亲眼所见亲身体会极其负责任的告诉你:这机器与SS根本没法比!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

如果再有人跟你说这主机游戏的动画或者画面有多NB什么什么,你尽管上去狠 ...
果然外行公司出的压缩芯片就是不灵啊

啊,不,仔细一想NEC会出一大堆加速卡解码卡外挂DVD什么的,无所谓了

[ 本帖最后由 md2 于 2010-6-9 10:13 编辑 ]
作者: chenke    时间: 2010-6-9 11:07

没见过PC-FX实机,但我用模拟器玩的DER LANGRISSER FX

OP动画回放质量明显比PS/SS好啊
作者: 模拟器高手    时间: 2010-6-9 11:19

MPEG解压技术每秒回放30帧,和PS,SS的那种JPEG解压是不一样的
作者: 坳由根    时间: 2010-6-9 13:33

改神的pc-fx还在我这里,sbl你真想知道不妨过来看看实机~别再搬运了
作者: 力丸and彩女    时间: 2010-6-9 22:28

引用:
原帖由 md2 于 2010-6-9 09:48 发表

果然外行公司出的压缩芯片就是不灵啊

啊,不,仔细一想NEC会出一大堆加速卡解码卡外挂DVD什么的,无所谓了
不是格式与芯片灵不灵的问题,那PC-FX的设计理念实在是太落后太寒掺,都什么时代了还TM把放动画片真当回事,看动画片=玩游戏?我想看动画片我拿起遥控器搜索电视台就完了我买你这PC-FX干嘛?我一直就没想通那Hudson是哪根筋搭错了,自个儿一软件小厂明明也不是块玩硬件的料,却偏偏好个不务正业整日里抱着NEC的大腿要过把硬件商的瘾~~~

当初94年PS,SS,3DO,PC-FX四机战国乱世,PS能胜出绝非偶然~~~索尼的商业手段如何如何其实都还在其次,归根结底还是主机性能起了决定性作用。不信咱们把这四台机器都放一块儿开机各自播放个几分钟,想必PS光凭那CG片头就能把其余几个抽得找不着东南西北,谁强谁弱那可真正是放眼望去一目了然。你说怎么咱们这些个外行看热闹的玩家们都能看出个道道来了,那些个第三方软件厂商能看不出来?这四个主机大伙儿用的可都是CD载体按理制作游戏的话容量上都不存在问题,可那SQUARE为啥却偏偏就挑中了PS?

充满悲剧色彩的世嘉和SS咱搁一边就不说了,可NEC和松下这两家却真该好好检讨一下自己,和人家索尼原本都是混同一碗饭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既然想来搅游戏业这坛混水,那么麻烦就请先学学人家索尼先专业点认真点投入点好不好?~~~尤其是那个NEC更该抽,人家松下是一年级刚入学新生还情有可原,你丫都二年级了居然在最基本的性能科目上考了个满门鸭蛋,被勒令退学其实一点都不冤~~~
作者: GAYBL    时间: 2010-6-9 22:35

PC-FX在开发的时候本来是打算加入3D机能的,但是HUDSON碰到了技术瓶颈,导致94年12月23日之前发售是不可能的,最后NEC没办法只好把该机能取消,用动画做卖点。

3DO毕竟是93年的产物了,而且价格太贵了,699美元和54800日元一台,SONY明显吸取了松下的教训。
作者: shinken4503    时间: 2010-6-9 23:01

引用:
原帖由 力丸and彩女 于 2010-6-9 22:28 发表
不是格式与芯片灵不灵的问题,那PC-FX的设计理念实在是太落后太寒掺,都什么时代了还TM把放动画片真当回事,看动画片=玩游戏?我想看动画片我拿起遥控器搜索电视台就完了我买你这PC-FX干嘛?我一直就没想通那Hudson是 ...
1.你可以考察一下PC-E后期是靠什么类型的软件吃饭的,HUDSON当时给不动产业拖得一塌糊涂无心PC-FX,一家PC厂本来也就这点本事了
2.3DO的开发和松下无关,松下拿这个东西是当多媒体家电卖的,说白了就是松下炒概念炒失败了而已
3.PS就等于是SONY和NAMCO的PC-E,是NAMCO的设计,再由SONY变成了实机罢了
4.SEGA的家用机在设计上没有一个是不杯具的,这个无须解释了
作者: GAYBL    时间: 2010-6-9 23:16

不过据说PC-FX的3D芯片是HUDSON没做出来,导致NEC最后没辙。
作者: yangjuniori    时间: 2010-6-10 01:03

是NAMCO的设计??有趣啊 说来听听
作者: 喜欢它likeit    时间: 2010-6-10 08:1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硬件和namco的街机通用,ps应该说是namco技术力加nintendo理念加sony光驱
作者: 喜欢它likeit    时间: 2010-6-10 08:3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硬件和namco的街机通用,ps应该说是namco技术力加nintendo理念加sony光驱
作者: GAYBL    时间: 2010-6-10 10:28

引用:
原帖由 yangjuniori 于 2010-6-10 01:03 发表
是NAMCO的设计??有趣啊 说来听听
基板是NAMCO开发的。
作者: shinken4503    时间: 2010-6-10 17:34

引用:
原帖由 yangjuniori 于 2010-6-10 01:03 发表
是NAMCO的设计??有趣啊 说来听听
NAMCO和SEGA是第一批在3D POLYGON上有建树的厂商,没有NAMCO的提案SONY即使有芯片上的技术力也无法对3D POLYGON有如此深入的理解
其实FX和SS就是很明显的对比案例:NEC有硬件技术但HUDSON不给力结果FX不知所谓,SEGA有经验但HI不给力结果就是SEGA只好沿袭AC的做法搞出个失败的双CPU设计
作者: 风流盲侠花满楼    时间: 2010-6-11 12:56

posted by wap, platform: GoogleChrome
引用:
GAYBL 发表于 2010-6-9 22:35
PCFX在开发的时候本来是打算加入3D机能的,但是HUDSON碰到了技术瓶颈,导致94年12月23日之前发售是不可能的,最后NEC没办法只好把该机能取消,用动画做卖点。

3DO毕竟是93年的产物了,而且价格太贵了,699美元和5 ...
扯淡,nec才是硬件厂商。pcfx纯粹是hudson脑抽以动画为卖点的概念失败的产物。
作者: 模拟器高手    时间: 2010-6-11 14:56

3DO还是在沿袭SEGACD的思路,搞什么多媒体,其实就是些真人影像,这个没法做出游戏性的,失败是肯定的。
土星先天设计失败,双CPU是服务器用的设计,服务器是干啥用的?根本连个显示芯片都不用,只要有UNIX界面就行了。没有专门的GPU,画面肯定惨。再加上土星编程是用汇编语言写的,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人士,表示难度很大。
PS作为94年发售的游戏机,理念真的够先进,那时PC也没有GPU的,所以游戏画面被游戏机甩的很远,而PS号称画面超过几万元的工作站,就是因为有了GPU这个利器,PC游戏直到3DFX建立起VOODOO王朝,才开始有了能看的3D画面。
PC-FX在重走PCE的老路,当年PCE对付FC都很勉强,次时代战争,PS强大到把老任都压下去了,不思进取的PC-FX当然没有生存空间了
作者: 聋则嗅明XP    时间: 2010-6-11 17:3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UC

楼上不清楚,不要乱说,许多概念都不对
作者: asdqwe    时间: 2010-6-11 21:22

引用:
原帖由 shinken4503 于 2010-6-10 17:34 发表


NAMCO和SEGA是第一批在3D POLYGON上有建树的厂商,没有NAMCO的提案SONY即使有芯片上的技术力也无法对3D POLYGON有如此深入的理解
其实FX和SS就是很明显的对比案例:NEC有硬件技术但HUDSON不给力结果FX不知所谓, ...
当时ss不要日立的话有没有其它的选择?
作者: sonicteam    时间: 2010-6-12 00:29

引用:
原帖由 模拟器高手 于 2010-6-11 14:56 发表
3DO还是在沿袭SEGACD的思路,搞什么多媒体,其实就是些真人影像,这个没法做出游戏性的,失败是肯定的。
土星先天设计失败,双CPU是服务器用的设计,服务器是干啥用的?根本连个显示芯片都不用,只要有UNIX界面就行 ...
SS有2个图像处理单元 VDP1和VDP2 作用和GPU一样,只不过这2块芯片偏重于2D处理,不要简单的认为只有3D的才需要GPU,
作者: shinken4503    时间: 2010-6-12 00:42

引用:
原帖由 asdqwe 于 2010-6-11 21:22 发表

当时ss不要日立的话有没有其它的选择?
model系列已经上了HI的船,基本上就是没得选了
作者: GAYBL    时间: 2010-6-12 08:49

引用:
原帖由 asdqwe 于 2010-6-11 21:22 发表

当时ss不要日立的话有没有其它的选择?
一开始是打算跟美国那家给N64开发3D芯片的公司合作的。
作者: asdqwe    时间: 2010-6-12 10:08

引用:
原帖由 GAYBL 于 2010-6-12 08:49 发表

一开始是打算跟美国那家给N64开发3D芯片的公司合作的。
sgi?真的话到好了
作者: asdqwe    时间: 2010-6-12 10:16

引用:
原帖由 shinken4503 于 2010-6-12 00:42 发表


model系列已经上了HI的船,基本上就是没得选了
为何不用power pc?
作者: 模拟器高手    时间: 2010-6-12 11:07

引用:
原帖由 sonicteam 于 2010-6-12 00:29 发表


SS有2个图像处理单元 VDP1和VDP2 作用和GPU一样,只不过这2块芯片偏重于2D处理,不要简单的认为只有3D的才需要GPU,
3d加速是跨时代的技术,这是PS画面远超其余32位机的王牌。你没弄清楚DPS和GPU的区别,专用图像的DPS,超任的卡带就有了,最出名的就是压榨机能的StarOcean系列。
土星的3D画面全是软件渲染出来的,和3D加速卡出现前的PC游戏是一路货色,两者的差别在PC上体现的很明显,ID公司的QUAKE系列,DOOM系列,EA的NFS系列,能火起来,都是靠了VOODOO的出现,否则没有机器能带起这样好的画面,而NOVALOGIC公司死守着软件渲染不放,就是不肯加入3D加速的阵营,结果当然是惨淡收场。
作者: GAYBL    时间: 2010-6-12 11:56

引用:
原帖由 asdqwe 于 2010-6-12 10:08 发表

sgi?真的话到好了
中山隼雄还去看了当时的演示,不过他后来还是选择了HI,他不信任美国人。
作者: asdqwe    时间: 2010-6-12 13:55

引用:
原帖由 GAYBL 于 2010-6-12 11:56 发表

中山隼雄还去看了当时的演示,不过他后来还是选择了HI,他不信任美国人。
叫中山隼雄谢罪
求演示图
作者: hein    时间: 2010-6-12 21:14

中山隼后来不谢罪去了?
作者: yangjuniori    时间: 2010-6-12 21:17

2D和3D 本来是说不清 可以说是SCE自己带起了潮流
作者: iamzelda    时间: 2010-6-12 21:29

选了又如何,PS不是照样赢得市场。
作者: GAYBL    时间: 2010-6-13 00:02

即使SEGA选择了美国的技术,注重3D技术,其销售策略的严重失误,仍然无法让SS占据市场主流。
作者: yangjuniori    时间: 2010-6-13 00:28

LS这就不对了 到时候发现PS搞3D游戏SS也搞  谁也不怕谁
作者: asdqwe    时间: 2010-6-13 08:12

起码土星能活到2000年
作者: GAYBL    时间: 2010-6-13 08:20

引用:
原帖由 yangjuniori 于 2010-6-13 00:28 发表
LS这就不对了 到时候发现PS搞3D游戏SS也搞  谁也不怕谁
但是SS得游戏开发费比PS高,主机售价也比PS贵,其北美的销售策略实在是太愚蠢了,日本的销售策略在后期的失误也注定SS不可能成功。
作者: hourousha    时间: 2010-6-13 10:17

引用:
原帖由 模拟器高手 于 2010-6-11 14:56 发表
再加上土星编程是用汇编语言写的,作为计算机专业的人士,表示难度很大。
我不清楚这种可怕的观点是从何而来的。稍微回忆一下土星上的游戏,就会发现用全用汇编编写是基本不可能的事。
Saturn可以使用一个特制的C compiler来编程————这个编译器的特别之处在于可以显式使用寄存器传参。
作者: asdqwe    时间: 2010-6-14 20:35

68020 vs SH2
作者: poloevo    时间: 2010-6-16 23:42

真长知识了~~~~
作者: turnlive    时间: 2010-6-17 00:18

引用:
原帖由 模拟器高手 于 2010-6-12 11:07 发表

3d加速是跨时代的技术,这是PS画面远超其余32位机的王牌。你没弄清楚DPS和GPU的区别,专用图像的DPS,超任的卡带就有了,最出名的就是压榨机能的StarOcean系列。
土星的3D画面全是软件渲染出来的,和3D加速卡出现 ...
DOOM和voodoo有毛关系。。。
quake也一直到第二年才开始支持3D API
作者: chenke    时间: 2010-6-17 10:18

据说SS和DC的CPU设计,最终选择日本本土产品而非美国货,有政治因素在里面
作者: 模拟器高手    时间: 2010-6-17 11:15

引用:
原帖由 turnlive 于 2010-6-17 00:18 发表

DOOM和voodoo有毛关系。。。
quake也一直到第二年才开始支持3D API
quake和doom的关系类似三国和信长的关系,doom是采用了3D概念,而到了quake,3D加速使画面有了质的飞跃,doom2有了新的进化,这个引擎改进到Q3,确立了ID公司游戏成为显卡测试标准的地位。quake是靠了3dfx的glide才能成为当时的神作,后来ID公司选择opengl作为开发平台。
作者: md2    时间: 2010-6-17 12:14

引用:
原帖由 模拟器高手 于 2010-6-17 11:15 发表

quake和doom的关系类似三国和信长的关系,doom是采用了3D概念,而到了quake,3D加速使画面有了质的飞跃,doom2有了新的进化,这个引擎改进到Q3,确立了ID公司游戏成为显卡测试标准的地位。quake是靠了3dfx的glide才 ...
DOOM不是3D游戏
真正的3D FPS起源是QUAKE


QUAKE出来时还根本没有3D加速硬件的概念,全都是软件计算的
QUAKE出来很久以后才有支持3D卡的版本

[ 本帖最后由 md2 于 2010-6-17 12:16 编辑 ]
作者: backman    时间: 2010-6-22 17:24

那时候的压缩技术还是比较局限得
作者: shinken4503    时间: 2010-6-22 18:09

引用:
原帖由 yangjuniori 于 2010-6-13 00:28 发表
LS这就不对了 到时候发现PS搞3D游戏SS也搞  谁也不怕谁
竞争的关键不在于硬件而在于市场运作和第三方支持,即使SS机能比PS强又如何呢,SEGA的那种态度和作风完全没有吸引力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