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阿童木》严重亏损 制作公司清盘员工解散 [打印本页]

作者: 拳人类    时间: 2010-2-8 14:10     标题: 《阿童木》严重亏损 制作公司清盘员工解散

去年10月,由500位华人动画师耗费两年多时间打造的动画电影《阿童木》在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同步公映。原本寄期望于此片能带动华语动画制作的发展,然而,《阿童木》内地发行方放映期间票房造假,使得最后票房仅4000多万元人民币,而其在全球范围的成绩也是不如人意。

    据香港媒体的报道,意马动画此次清盘其实并不突然。早在去年12月,公司就曾大幅裁减百余员工,约占全体人员的四分之一。加上市场多次传出公司有财政问题,因此意马公司的员工对于公司的清盘早有心理准备。前日,意马公司内部召开大会,正式宣布了清盘,所有员工可即日收拾私人物品离开,且周一(2月8日)起无须上班。300多名员工将一箱箱的个人物品从柴湾办事处运走时,大家都显得较为平静。

    意马动画此次遭遇清盘,与《阿童木》的全球票房失利密切相关。据相关数据显示,意马动画在《阿童木》的制作上耗资约5亿元人民币。加上其在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推广的费用,合计成本高达8.2亿元人民币。然而,截至去年12月底,该片在全球8000多家影院上映的票房收入仅为1.9亿元人民币,严重亏损

    《阿童木》的诞生原本是华语动画电影的一次契机。制作方意马国际控股动画部副总张汉宁曾豪言:“现在亚洲的动漫市场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各方面的成本都比较低,意马用比较低的成本制造完全达到好莱坞标准的作品,这是我们比较强的核心。”然而,市场远比充满理想的制作方想象的要残酷。《阿童木》太过低龄化且不符合全球理念的故事,使得其在海外市场票房惨淡。原本冀望颇高的内地市场,又因该片的首周末票房虚报事件而陷入尴尬境地。最终,只以4000多万元的总票房草草收场。这个结果,与发行方最初预期的2亿元票房相去甚远。

    据了解,意马国际的前身是香港经营人造圣诞树的实业公司宝途,公司于1997年在香港上市。2002年,公司开始转型为动画电影制作公司,并易名为意马国际控股。2004年,意马国际在洛杉矶设立工作室。2005年购入制作了动画片《忍者神龟》。票房的不如人意加上与华纳公司的分账协议处于不利,意马国际的股价一度大幅下跌。原本期望倚仗《阿童木》提升公司股价,但最终却为这部高额投入的电影所累。
作者: stryker    时间: 2010-2-8 14:24

阿童木的水准的确是不行
作者: 小饼干    时间: 2010-2-8 14:27

这片子成本都要1.2亿刀?  好吧...

以票房作假作为票房失利的借口也太sb了
作者: HKE    时间: 2010-2-8 15:5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Firefox]

艾....幸好没去影院捧场,这sb剧本不知道是几年级小学生写的日记,要温情不到位,要打斗没高潮,要感动没激情,要人设没人设,要音乐没音乐,要什么没什么,

就是动画流畅了点,内容健康向上,拿回家骗侄儿侄女去还行
作者: casiosushi    时间: 2010-2-8 16:57

这种制作水平倒闭是自然的
作者: 孤高的弑神者    时间: 2010-2-8 18:43

这片确实不行
制作费也太夸张了吧?
作者: 熊抱禁止    时间: 2010-2-8 19:18

這製作費。。。
作者: langke888    时间: 2010-2-8 20:01

片头把阿童木那首经典的歌曲放上去可能还能让很多人怀旧一下~
作者: scalper    时间: 2010-2-8 20:36

制作费也是吹水的吧
作者: 明日SAKURA    时间: 2010-2-8 21:37

看这片子时,我正在玩宿命传说....

天地战争哈
作者: kingcrimson    时间: 2010-2-8 22:2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引用:
langke888 发表于 2010-2-8 20:01
片头把阿童木那首经典的歌曲放上去可能还能让很多人怀旧一下~
就是。电影版本和童年记忆天差地别,太恶心了!
作者: 小邋遢1    时间: 2010-2-8 23:21

[posted by wap]

拍的人恐怕没看过原著
作者: stryker    时间: 2010-2-9 00:03

我觉得和原著不同不是问题,毕竟时代不同了,故事需要有新意
但是这新的故事也没什么意思。。。。。
造型方面定位失败,想突破但没搞好,造型上没突破到很nb的地步,又偏离了原著,两头不讨好
其他方面,人物的表情、动作还是和人家差距太大。
当时是先看了阿童木又看了美食从天而降,在动画制作水平上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者: hahahaha天线宝    时间: 2010-2-9 16:19

整个片子就像白开水,阿童木就是一个毫无个性的优秀少先队员。
作者: skyxia    时间: 2010-2-9 18:23

阿童木的三维轨迹

“不要迷恋阿童木,怀旧只是个传说。”70后的方茴已为人母,儿子倒是对阿童木屁股后冒出的机关枪、喷气式引擎等稀奇玩艺颇为兴奋,可走出影院的她未免心有不甘,“我以为至少能听到那首《阿童木之歌》”,并边抱怨边低声唱了起来:“十万马力,七大神力,我是无私无畏的阿童木……
最新上映的三维动画电影《阿童木》,改编自手冢治虫的漫画,由香港意马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投资6500万美元打造。全球同步上映后,北美首周票房仅列第六名,在日本则干脆垫底,直接导致意马国际股价大跌37%。但在国内,上映仅三天,就以近4000万元的票房创下同类影片新纪录,一大群70后、80后、90后纷纷踏进影院,享受铁臂阿童木带来的快乐。
而在不同市场境遇大相径庭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这部涵括日本经典动漫、好莱坞故事、香港电脑制作诸多元素的影片,有着怎样的“东西方混血”故事。
“混血”阿童木
“制造业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亚洲金融风暴后,我就一直想找一个新的项目,不是单靠便宜的劳动力来竞争。”意马国际创办人高伟豪生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留学归来后一直帮助父亲打理家族的圣诞树生意。2002年高伟豪正式接管家族企业并更名为意马国际。
高家在深圳的工厂旁就是业务蒸蒸日上的IT企业华为,在传统与新兴行业的强烈反差之下,高伟豪意识到必需依靠技术与创意的结合才能够摆脱低廉成本的竞争。
他开始将意马国际的资源转向动画制作。此后数年间,意马国际陆续为美国及日本市场制作多部电脑动画片。高伟豪还投资了日本一家有30年历史的二维动画公司,由于这家公司与梦工场有着业务往来,意马国际通过这次收购不仅壮大了自己的动画部门,还得到了与梦工场握手合作三维动画业务的机会。
基于与梦工厂的合作经验,意马国际于2005年及2006年分别宣布购入《忍者神龟》和《阿童木》动画制作权。2007年,意马国际推出的三维动画电影《忍者神龟》,全球斩获1亿多美元的票房成绩,使当时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
而对于这次《阿童木》高达6500万美元投资回报的问题,高伟豪则显得非常平和:“我并不担心票房,这是圆我自己的一个梦想。”
“让这个影响了几代人成长的动漫人物首次以三维形象登上大银幕,是完成我儿时的一个梦。”高伟豪说。
在日本浩如烟海的漫画作品当中,很少有哪个角色能像阿童木一样拥有如此强大和持久的影响力。这个小机器人自1951年在日本“漫画之父”手冢治虫的首部科幻连载漫画作品《原子大使》中初次亮相之后便迅速走红,此后又登上荧屏被制作成黑白和彩色动画,并在全球40多个国家播放。
而在1980年,《阿童木》作为国内引进的第一部海外动画系列片,亮相黑白电视机,引起了极大轰动,伸出拳头喊“十万马力”、《阿童木之歌》等已成为70后一代温馨的童年记忆。
对于动画公司来说,制作部门决定了公司的技术水平和发展潜力。“现阶段技术力和制作人才是我们的核心优势,好莱坞90%以上的电脑特效中后期都是由中国动画公司完成的。我们做电影不是只给国人看的,而是要放在全世界的电影银幕上。”高说。
作为全程参与过《忍者神龟》和《阿童木》制作的意马国际技术运营主管麦知行向记者介绍,意马国际自成立初期便组建了一支优秀的程序开发队伍,他们根据制作部门的需要编写了很多程序插件,例如能够让角色的肌肉跟随动作变化,做出相应变形的IMAGI Muscle(肌肉系统);可以使角色的皮肤呈现真实质感及色泽的IMAGI Skin(皮肤系统)、IMAGI Fur(毛发系统)、植物系统、流体模拟系统和rigging tool(骨骼绑定工具)等等。
此外,除了自身的技术研发力量,远程协作也是意马的绝活之一。在与梦工场的合作过程中,意马专门在美国洛杉矶建立了创意部和制作分部,电影导演和这里的60名拥有丰富的好莱坞电影经验的制作人员,完成有关剧本、角色和概念设计等工作。
而在香港柴湾的意马国际400多名员工,则根据前期的准备工作完成所有的制作工作,如建模、动画、灯光、渲染、合成等。
高伟豪对此感叹,“在动漫创意、影视编剧上我们的确还距离日美同业很远,但我们有好的工具和最好的使用者,就好比一支笔,要看你如何去用,最终呈现一幅完美的创意作品。我们在软件上开发了很多新东西,积累了大量有经验有创意的工程师,这些都是中国三维动画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原创追问
从《忍者神龟》到《阿童木》,意马国际一直选择的是对经典动漫作品进行改编,再制作成三维动画电影,仿佛缺少了国人所推崇的原创精神。
“现在有很多公司做了自己的原创,但是没什么人知道。”高伟豪的算盘是,《忍者神龟》和《阿童木》把意马国际带到国际化市场里,以后再推出原创就会有更多人去留意。
“归根结底,《阿童木》不同的票房遭遇,还是要落到文化差异上。”影评人谭飞表示,其在中国受欢迎,原因非常明确,《阿童木》在中国群众基础十分牢固。而比起《功夫熊猫》中近乎刻意的中国元素,《阿童木》的中国元素是潜藏的,却更天然,也更深切,制作方也深知这点,于是刻意迎合。
“我专门去梦工场看过他们开发《功夫熊猫》,虽然是熊猫,但是这个角色很西方,而从影片里我们还能看到许多香港电影的影子。”高伟豪反倒认为文化的差异不是障碍,而是很好的机会,“金融危机以后只有中国的情况还好,当一个国家富强以后,全世界的人都想了解这个国家。就像以前好莱坞的电影一样,是以西方的市场为中心,以后要以亚洲为中心。而电脑动画可以最大限度地突破演员的表演,最有效地去实现编剧天马行空的创意,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要实现突破,三维动画绝对是必需掌握的利器”。
“意马一定会去做自己的原创。”高伟豪说,由于做电脑动画需要很长时间,起码3年,所以等时机成熟的时候第一年会先推出漫画书,第二年在网上出现小游戏,第三年再让它登上大银幕,“我们可以用最便宜的方式先做漫画,然后通过互联网做自己原创的动画,当它受到欢迎,我们再做电视动画片和电影”。
动画软件提供者欧特克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王春文指出,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全球影视、动漫以及游戏等创意文化产业却逆势上扬,但发展中国创意产业仅仅靠多接几个外包订单是不行的,“我们要将自己的特色文化与创意相结合,并配合先进的制作技术,才能生产出优秀的文化作品来”。
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数字媒体技术系系主任、中国动画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中秋则表示,中国的创意产业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任何瓶颈的突破总是需要一定的积累,从量变到质变,通过学习、引进、合作、消化、吸收,逐步推进中国动漫的产业化。
作者: 看看    时间: 2010-2-10 11:21

游戏也是渣,让你折腾经典,活该
作者: 莎木迷    时间: 2010-2-10 11:26

人设就一点都没兴趣看
作者: hahahaha天线宝    时间: 2010-2-10 13:58

高伟豪对此感叹,“在动漫创意、影视编剧上我们的确还距离日美同业很远,但我们有好的工具和最好的使用者,就好比一支笔,要看你如何去用,最终呈现一幅完美的创意作品。我们在软件上开发了很多新东西,积累了大量有经验有创意的工程师,这些都是中国三维动画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就是这句话害死了他,其实如果好好搞,能和外国比肩的也就可能是创意和编剧,靠砸技术和投资只能自寻死路。
作者: 进出境    时间: 2010-2-10 18:29

mark
作者: Apocalypse    时间: 2010-2-14 00:51

这片要USD100000000?
作者: otz    时间: 2010-2-14 13:48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喷了!活该!
作者: bigstone    时间: 2010-2-15 17:45

两边不讨好吧。

在电影院看的时候旁边有位阿姨带着个小LOLI一起看,电影开始前阿姨不断说:“妈妈小时候最喜欢阿童木了……”

片子一边放小LOLI一边问各种问题,显然没看进去

影片结束,小LOLI问:”妈妈怎么没了?然后怎么了?“

阿姨无奈:”这个……这个跟妈妈以前看的完全不一样……“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