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业评] 与君赛诗有感:为何我独独痴情大叔萝莉之戏(补完) [打印本页]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9-3-19 21:22     标题: 与君赛诗有感:为何我独独痴情大叔萝莉之戏(补完)

昨晚手机上网看赛冷诗老师的帖子(《每人心中的唯一:假如,只允许你留下一款本世代的游戏?》),没细看,就回了个直觉的反应: BioShock

今天又仔细看了一下,赛冷诗老师选择《花》,除了最后一条感性标准,前面貌似都是理性推导的结果。

我自己也很意外,谈到“次世代唯一”这个话题,为什么直觉反应就是 BioShock呢?



是因为我那时正好有机会参与了2K Games Shanghai 的 BioShock 的内测吗? 还是因为 BioShock 的水花真得让我感到了次世代画面的震撼?

Hanzo提到的 Dead Rising,我也是非常之喜欢; Halo 3 更不用说,有太多理由可以成为我的唯一; Gears of War 两作我花的时间也绝对比只通了两遍而已的 BioShock 多得多……

今天仔细一想,其实 BioShock 让我做出直觉的第一反应的全部原因,只是因为: 这是个好故事。甚至好故事都谈不上,只是一团浓的化不开的文学氛围。

浪花之下的这个说荒诞不荒诞,说阴郁不阴郁的传奇故事,竟如此深刻地抓住了我,只用一次就抓住了我。甚至当我第一次接触它的时候,还经常因为致命Bug而死机,重来。

这氛围让我想起了上个世代我最念念不忘的作品之一, Silent Hill 2: Restless Dreams。如果说构成《寂静岭2》文学氛围的要素由这些构成:神秘主义小说惯用的遮遮掩掩(雾的意象、工业噪音的配乐、沙沙作响的收音机),各种象征与隐喻(尤其是三角头象征的压抑感,和小护士的性暗示),昏暗、甚至是单调的节奏(雾中近乎盲目的行船;下到城市博物馆时那段仿佛没有尽头的通道,都让人怀疑手柄是否失效)——那么到了 BioShock 这里,视觉中心主义的文学意象被表达得更为错综、高明,足以用来表达更为复杂的主题。打个比喻,如果《寂静岭2》是一首波德莱尔《恶之花》一般的象征主义阴郁抒情诗;那么 BioShock 就是乔治·奥威尔的深水版《1984》,是一部蕴含了形形色色角色与具体事件的“反乌托邦”小说。



要用电子游戏这样的多媒体手段,让玩家在这团浓得化不开的文学氛围里既感到“有所为”(有事做,有得玩,不是看播片),又能自觉感受到复杂的世界观,不错过各种背景故事和“有所悟”(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BioShock想了很多办法。比如一开始,向玩家解释小妹妹与大叔之间的“伴生”关系,没有让玩家直接去虐小萝莉,而是先隔着玻璃窗,展示了虐小萝莉的下场:被潜水员大叔无情的钻头穿心!

当玩家第一次有权力对虐、救小萝莉做出选择的时候,两种选择带来的不同结果就已经慢慢开始显现了。这样把剧情要素和人物成长(游戏系统)高度融合起来的做法,是经过精心设计,且非常成功。

然而这不是全部。真正让次世代画面(实际上是UE2的某种强化版,并非完全的UE3)、音效、物理效果、脚本和AI一起和谐发挥作用的,还是这条文学的叙事线索。

这条文学线索才让电子游戏早已给过我的东西,在 BioShock 中更加完整,更加迷人,更加接近一种艺术形态,更接近“文学”的灵魂,而非一般的大众娱乐。



让我换种说法。很多游戏特别有“游戏味”,就像我们熟悉的老游戏,纯娱乐,你很清醒自己是在玩游戏。一关关下去,舞台转换之间没有太多继承关系,制作者如果有兴趣就来段过场动画,不高兴也没关系,玩家完全能接受场面跳转的突然性。这些特点在老游戏,和现在的许多动作游戏中表现得比较突出。比如大部分横板动作、射击游戏;到了3D时代,比如前一阵某人研究的《生化危机》“几天几夜”的问题。都是“舞台的跳转”,BioShock 的表现手段则真正做到了“剧情推动”(story-driven),也就是你来到一个新的舞台是平顺的,具有叙事功能的。这种推进更接近戏剧剧本的手法,不是“舞台”(stage)的转换,而是“章节”(chapter)、“幕”(act)的推进。体现在 BioShock 中就是每一关场景之间的视觉区别并不是特别明显(集中在室内),不会像 Halo 一代中那样第一关在飞船狭小的空间,第二关来到风和日丽,蓝天绿地的环带上豁然开朗那样产生强烈的视觉与空间对比。这并不是 BioShock 所要追求的“视觉飨宴”,它更注重的是场景之间的“剧情逻辑”。这种叙事过去在游戏中得到比较充分展现的是RPG。BioShock本身也差点成为一款RPG——之所以制作组最后放弃了RPG的念头,大幅删减系统,简化为一款FPS,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是:“因为我们越做越觉得销魂城这样一个充满生存威胁的地方,和慢吞吞的RPG的成长曲线太不匹配了。”也就是说,只有打枪、快速习得的生物能力才能让不断出现的怪物、无处不在的直升机警报消停,让玩家尽快融入这种黑暗的氛围。

原来我也认为这是制作组因为迷恋于打枪的爽快和考虑到受众面做出的某种妥协。现在想来,BioShock 如果做成RPG的确未必会更好玩,可能变成一个“水下版辐射”,玩家虽然有某种在大地图上周游的悠哉与自由度,但会让这个故事失去叙事节奏。

纵观故事线,玩家从意外坠机,来到销魂城,慢慢学会生存技能(了解世界规则),然后跟从Atlas一路来到Ryan办公室,在用铁棍“弑父”后达到高潮,再急转直下,到成为老爹,最后灭掉Atlus,可说一气呵成。

这样一个紧凑的剧情,要有可信度和代入感,必须建立在玩家深入了解一连串新概念(老爹、萝莉、质粒能力、反乌托邦,形形色色的人物)基础上。如果放弃对剧情的控制,和概念导入,让玩家迷失于“支线任务”,或者开放地图,营造一个NPC走来走去的花花世界,下场很可能就是“水下版辐射+二流GTA+怀旧Deus Ex+室内版半条命”的四不像。

BioShock选择了纯线性的叙事方式(虽然有两个结局,但不会对之前的游戏体验造成太大影响)和相对浓缩保守的打枪gameplay(这个“保守”是相对其他FPS而言),把玩家的大部分注意力吸引到了了解世界、倾听录音、打怪,在各种错综的派系斗争剧情中找到生存意义。可有可无的接水管小游戏则不失为重玩价值的提现和某种放松。这样看来,抛弃RPG看似在叙事上的天然优势,转而用更好上手的“浅成长系统”,反而可以把注意力更多转移到剧情和世界设定上,不会浪费在人物属性界面、道具整理上。这正是BioShock的高明之处。

Art Deco 的视觉风格,对 Fallout 某种颓废氛围恰到好处的把握,比B厂的Fallout 3更为出色。Fallout 3是一款截个图看起来“很辐射”,行走其中却一点都“不辐射”的正统续作。黑岛在建立一个虚拟世界,使之可信、感人、具有带入感的功力和精神气质,全被 BioShock 的幕后功臣们偷师去了。

(说到这里不妨扯些题外话。不用多比,开场10分钟 BioShock 就可以秒杀 Fallout 3,云泥立判。同样是概念导入和游戏基本机制的学习,Fo3可以做得拖沓、笨拙,编出过生日的时候老爸带儿子去地下室打BB枪这种白痴情节,节奏混乱;而BioShock则用一系列惊悚,天王殿前怒目圆睁的金刚像般的莱恩塑像、电梯里的影像让你强烈地接受水下世界的世界观,过目难忘。一出Fo3的避难所彻底失去控制,变成一个巨大的沙盘,和上古4出下水道一模一样;BioShock则是不放过一分一秒,步步为营,直接给你不断揭开大叔萝莉、扮头与枪、冰与火的乐趣……所以说Fo3这种大而无当的所谓“自由”还不如BioShock这样的紧密多汁的线性)

有些人把体感带来的新体验视作次世代;有些人把1080P、5.1杜比环绕和蓝光带来的新体验视作次世代;有些人把无缝插管的Live体验视作次世代;我则把高度统一、独具品味、把游戏叙事推上一个新台阶的 BioShock 视作次世代。老想让游戏叙事,老是用堪比既往艺术形态的标准去衡量尚且稚嫩的电子游戏,这恐怕也是我逃不出去的乌托邦吧。





[ 本帖最后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9-3-20 02:12 编辑 ]
作者: tjt1983    时间: 2009-3-19 21:34

沙发???
最后一句里的BF是亮点
作者: shiningfire    时间: 2009-3-19 21:39

BF来消息了,先出门去
作者: 世博安全套    时间: 2009-3-19 21:40

盐水大叔拌萝莉酱.
作者: Ophelia    时间: 2009-3-19 21:44

我现在也只能遗憾,当初被2K最后一轮面试拒之门外了
作者: d2loader    时间: 2009-3-19 21:49

最后一句话。。。

这就是叉包大哥说的放真相么
作者: wety    时间: 2009-3-19 22:39

X包晒基友贴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9-3-20 02:12

嗯,码完了。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9-3-20 02:13

引用:
原帖由 Ophelia 于 2009-3-19 21:44 发表
我现在也只能遗憾,当初被2K最后一轮面试拒之门外了
playtest build的虐萝莉画面比发行版血腥,萝莉的尖叫撕心裂肺
作者: 世博安全套    时间: 2009-3-20 03:29

把1984都扯上了,差了十万八千里,难道所有敌托邦题材的东西看上去都一样?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9-3-20 04:10

引用:
原帖由 世博安全套 于 2009-3-20 03:29 发表
把1984都扯上了,差了十万八千里,难道所有敌托邦题材的东西看上去都一样?
BioShock明显受了1984的影响
作者: zafm0861    时间: 2009-3-20 07:23

/me 也毫不犹豫的选bioshock
作者: Ceruto.SC    时间: 2009-3-20 07:47

毫无娱乐性的游戏被一些所谓CU向的玩家挖掘到了犹如天籁一般的文学内涵,并由此用所谓的比较文学来阐述一个并不存在甚至于荒诞无稽的结果。
作者: 匿名    时间: 2009-3-20 08:25

文学馊饭贴


作者: foxhounds    时间: 2009-3-20 10:39

便当怎么越看越象几坨*
作者: 纵海行舟    时间: 2009-3-20 10:49

X包已经有bf了?
唉,我晚来一步。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9-3-20 15:28

引用:
原帖由 foxhounds 于 2009-3-20 10:39 发表
便当怎么越看越象几坨*
肉丸而已。没注意到火腿肉的小萝莉才是亮点吗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9-3-20 15:29

引用:
原帖由 Ceruto.SC 于 2009-3-20 07:47 发表
毫无娱乐性的游戏被一些所谓CU向的玩家挖掘到了犹如天籁一般的文学内涵,并由此用所谓的比较文学来阐述一个并不存在甚至于荒诞无稽的结果。
一个大字不识,不看剧情,玩BioShock也会被独特的气氛感染到

玩过的都知道 :D
作者: marketanalyst    时间: 2009-3-20 16:15

"BioShock 的表现手段则真正做到了“剧情推动”(story-driven),也就是你来到一个新的舞台是平顺的,具有叙事功能的。这种推进更接近戏剧剧本的手法,不是“舞台”(stage)的转换,而是“章节”(chapter)、“幕”(act)的推进。体现在 BioShock 中就是每一关场景之间的视觉区别并不是特别明显(集中在室内)"

......................................................
作者: mcp    时间: 2009-3-20 16:15

哈哈
作者: zafm0861    时间: 2009-3-20 16:19

引用:
原帖由 纵海行舟 于 2009-3-20 10:49 发表
X包已经有bf了?
唉,我晚来一步。
这是谁的马甲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9-3-20 17:01

引用:
原帖由 纵海行舟 于 2009-3-20 10:49 发表
X包已经有bf了?
唉,我晚来一步。
你可以领号排队。
作者: kesobanana    时间: 2009-3-20 21:4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玩了试玩版后立刻打开搜索引擎把所有相关的背景设定看了一遍然后直奔书店买了安 雷德的阿特拉斯耸耸肩而且现在看的精精有味…游戏倒是没再去玩…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9-3-20 23:49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E71)]

引用:
原帖由 marketanalyst 于 2009-3-20 16:15 发表
"BioShock 的表现手段则真正做到了“剧情推动”(story-driven),也就是你来到一个新的舞台是平顺的,具有叙事功能的。这种推进更接近戏剧剧本的手法,不是“舞台”(stage)的转换,而是“章节”(chapter)、“幕 ...
要把场景跨度做大很容易,参考GEOW2,或者更偷懒的老滚4/FO3,大沙盘,联合国救难一样随便在大地图上空投点任务,搞个瞬移。但是BS里场景之间是有紧密剧情联系的,不能乱来。我这里可能写简单了,要说的是你别指望突然发现一个什么地下城,精灵遗迹之类的。和剧情无关的,纯“刷怪”场景在BS里是找不到的

[ 本帖最后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9-3-21 01:22 编辑 ]
作者: 夹心饼干    时间: 2009-3-20 23:54

[posted by wap]


强文
作者: qdbcn    时间: 2009-3-21 08:21

强烈要求射精
作者: 明着贪可难    时间: 2009-3-21 09:16


作者: Ophelia    时间: 2009-3-21 21:38

Bioshock我觉得应该理解为一个“没有坚持客观主义理想的反乌托邦”,而不是“因为客观主义理想而崩溃的反乌托邦”,不知道叉包是否同意?:D

当然“客观主义理想”本来就是基本不可能的东西,跟communism刚好是镜面对称。。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9-3-22 00:38

引用:
原帖由 Ophelia 于 2009-3-21 21:38 发表
Bioshock我觉得应该理解为一个“没有坚持客观主义理想的反乌托邦”,而不是“因为客观主义理想而崩溃的反乌托邦”,不知道叉包是否同意?:D

当然“客观主义理想”本来就是基本不可能的东西,跟communism刚好是镜 ...
是的。客观主义更多地像自由知识分子为了在资本主义殿堂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做的宣言,告诉大家不要怕,有知识是好事,而且有了知识要善用理性,鼓励资本主义中的人都成为君子。
并不是什么“革命输出主义”。

其实按照客观主义的理想,资本主义会得到自由健康的发展,不会诞生 Ryan 之类的集权化人物,因为客观主义玩的是“合理的自私”,用兰德那本书的名字“The Virtue of Selflessness”。Bioshock里整个城市都是Ryan一人所建,里面的权力斗争也基本是寡头之间的厮杀,所以我说这受了1984的影响,人性的欲望最终消灭了一切理性,哪怕是基于知识的理性。哪怕是高智商的科学家和知识分子,建立起的乌托邦一样会崩坏。销魂城是一个始于客观主义而繁荣的城市,但在主角去的时候已经崩坏,并且被遗弃了。

“因为客观主义理想而崩溃的反乌托邦”概括的很完美。

[ 本帖最后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9-3-22 00:40 编辑 ]
作者: 逆寒冰冷雨    时间: 2009-3-22 00:39

LZ用心
写得很好

谢谢
作者: Tiberium    时间: 2009-3-22 00:53

引用:
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9-3-22 00:38 发表

是的。客观主义更多地像自由知识分子为了在资本主义殿堂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做的宣言,告诉大家不要怕,有知识是好事,而且有了知识要善用理性,鼓励资本主义中的人都成为君子。
并不是什么“革命输出主义”。 ...
叉包这么一说我想起了海因莱因的良性军国主义的假设。有位评论者就说,这个假设如同市场经济的市场有效性假设一样,都是良性的,自我完善的,但一般来说这样的假设是有问题的。

扯远了。

话说当年玩BS,刚进电梯,看到水下城在窗外缓缓掠过,真的被震撼的一塌糊涂……
作者: wants    时间: 2009-3-22 00:58

便当图收了
不错

叉包知道得太多了
口味也不对
不利于推广

SL2不错,我直到现在都没通
BS也是

通了就没了无尽的期待和回味

[ 本帖最后由 wants 于 2009-3-22 01:07 编辑 ]
作者: kesobanana    时间: 2009-3-22 10:32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ayn rand所宣扬的那种每个人的个人利益得到最大伸张的理想社会本身就是矛盾的
作者: kesobanana    时间: 2009-3-22 10:45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我的理解是不论是bioshock还是atlas shrugged,说的其实是:自由经济学派或者需要政府管制的理论起点都是对之前的历史经济政策进行的批判进而选择一些相反的方法,刚开始的确卓有成效,到后来又都不例外的成了政客和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用工具,因为掌权人的利益而走向相反的极端.如此循环,也带动着经济周期在萧条和繁荣间上下震动
作者: redmusds    时间: 2009-3-24 12:53

我理解bioshock其实是反atlas shrugged的,海底城不就是atlas shrugged所描绘的"精英"们组成的城市嘛,只不过虽然都是"精英",还不是在追求秩序\美\力量等等的过程中迷失了原来的目的,从游戏里的录音带听得出来,为了追求完美的身体,超人的能力,不断的开发亚当物质,导致变异,为了维持秩序和力量,莱恩使用暴力镇压的方法,阿特拉斯为了篡权,利用人们对极权的反抗,假扮反抗军领袖,
游戏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反抗者的基地里听到的录音带,阿特拉斯自言自语的时候,那个可怜的女人冲了进来,被灭口;还有就是被利用的舞女,接近莱恩,怀了孩子,最后孩子没了,情人没了,自己也被干掉了.真tm的阴暗,故事写的太好了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9-3-24 13:44

引用:
原帖由 redmusds 于 2009-3-24 12:53 发表
还有就是被利用的舞女,接近莱恩,怀了孩子,最后孩子没了,情人没了,自己也被干掉了.真tm的阴暗,故事写的太好了
嗯,那张满是血污的密室小床,真是让我徘徊良久,不能忘怀啊,太美了~~

我一直在yy,说不定这就是主角的老妈。舞女生下第一胎原型。然后通过基因不断强化克隆,直到“我”坠机…………
作者: redmusds    时间: 2009-3-24 16:48

引用:
原帖由 RestlessDream 于 2009-3-24 13:44 发表

嗯,那张满是血污的密室小床,真是让我徘徊良久,不能忘怀啊,太美了~~

我一直在yy,说不定这就是主角的老妈。舞女生下第一胎原型。然后通过基因不断强化克隆,直到“我”坠机…………
,是yy吗,我一直就是这么理解的啊,atlas通过这个舞女搞到了小孩,然后修改基因,植入指令,送到外面去,作为大杀器,然后坠机前发出召唤指令,把"我"搞回了家,从时间上来说差不多啊,
另外pc版汉化的很全,所有的录音带都有字幕,真是太好了,虽然尸体被搞成小铁盒了,  
作者: RestlessDream    时间: 2009-3-24 17:39

引用:
原帖由 redmusds 于 2009-3-24 16:48 发表
,是yy吗,我一直就是这么理解的啊,atlas通过这个舞女搞到了小孩,然后修改基因,植入指令,送到外面去,作为大杀器,然后坠机前发出召唤指令,把"我"搞回了家,从时间上来说差不多啊,
另外pc版汉化的很全,所有的录 ...

作者: linxiaojiu    时间: 2009-3-24 22:21

一如既往的支持插包的头像。
性感!。。。
作者: kesobanana    时间: 2009-3-25 12:17

[posted by wap, platform: Nokia]


35楼说的有理.atlas shrugged里十分鄙视政府和行业内管制,而bioshock则是对过于放纵的批判,这些可能都是和它们所处时代的社会经济状况相联系的吧.比如之前布什政府对金融管制的放纵.然而让人感觉到的是即使都知道过去相似的历史,社会还是在两个极端中跳来跳去,现在奥巴马政府有些做法我觉得是太过了.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