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新闻] THX首席科学家:BD也没戏 [打印本页]

作者: cangying    时间: 2008-3-27 18:26     标题: THX首席科学家:BD也没戏

HD DVD已经宣告失败,当全世界都认为蓝光BD成为胜利者的时候,有人站出来提出了不同的声音。在接受家庭影院杂志Home Cinema Choice采访时,THX公司首席科学家Laurie Fincham表示,蓝光也没戏!
“从个人角度来看,我认为Blu-ray已经来不及普及了。现在的消费者只有在看到高清电影通过闪存来传播时,才会有兴趣替换掉家中的DVD机。我们真的还需要一种新的光盘格式么?”
“未来我们将能够在钱包内装下4到5部高清电影,可以走进商店让售货员把电影拷贝到我的USB存储器上。商家会喜欢这种模式,因为他们几乎可以实现零库存。而用户也喜欢这样的模式,因为他们不需要再腾出一个书架放高清碟片了。”
“当BD最终进入主流市场的时候,我们将看到128GB的闪存卡。你不觉得电影公司直接发行电影闪存卡,或是提供付费下载,要比支持一个新的光盘格式更简单么?”


作者: Winder07    时间: 2008-3-27 18:28

:D 等16G的TF价格跌破100
作者: gil    时间: 2008-3-27 18:30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作者: BD    时间: 2008-3-27 18:30

一拍脑袋想当然的人真多
作者: 谁家那个小那谁    时间: 2008-3-27 18:31

引用:
原帖由 BD 于 2008-3-27 18:30 发表
一拍脑袋想当然的人真多
看你的IS,能同意才怪了 :D
作者: 藕是张力    时间: 2008-3-27 18:51

50G要拷贝多久?

5分钟能完成的话,后面也会排长队吧
作者: zxr007    时间: 2008-3-27 18:51

10年前,已经有一堆专家预测,internet将取代传统报纸了,传统报纸马上就要完蛋了,死亡了。。
10年过去了,情况如何?
作者: hudihutian    时间: 2008-3-27 18:53

先问他老板同意不同意
作者: 念念碎    时间: 2008-3-27 18:55

为什么电子书没有代替传统的书籍?同理可知了.
作者: yansqx    时间: 2008-3-27 18:57

科学家对商业的感觉一般不好
作者: koif    时间: 2008-3-27 19:06

:D 人和人还不一样呢,家里放一堆BD盘,还能出来显摆一下呢。。。
作者: 我想握着你的手    时间: 2008-3-27 19:14

有戏是有戏,关键唱多久
作者: Virtue    时间: 2008-3-27 20:32

收藏 收藏的概念这人不懂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08-3-27 21:10

卓别林还反对有声电影呢

作为Home Video软件产品,成本的主体并不是也不应该是物理栽体本身,而是其中的内容

连这个都没搞懂的业内实在让人扼腕叹息
作者: royhimura    时间: 2008-3-27 21:32

电影公司如果只发行BD, 就不给伟大的M$分羹 怎么办?
作者: sxyzero    时间: 2008-3-27 21:34

天朝PSP游戏都是零库存了,羡慕吧
作者: playez    时间: 2008-3-27 22:19

原来国外也有脑残

等一分钟拷贝10G数据的时候,BD估计差不多淘汰了
作者: coolswan    时间: 2008-3-27 22:22

关键是数据拷贝量

美国大多数所谓专家都多少受到长尾理论的影响,对利基商品垂涎三尺,事实上鸿沟还是个体数据容量的大小问题

都是ipod惹的祸

[ 本帖最后由 coolswan 于 2008-3-27 22:24 编辑 ]
作者: 流龙马    时间: 2008-3-27 22:23

人家科学家是hd dvd饭,说句气话而已:D
作者: 喜欢它likeit    时间: 2008-3-27 23:56

为啥我觉得很有道理?!

拿网络和报纸来比喻不合适,应该是mp3和cd的关系。当初推出32M的mp3机,大家不是也觉得离取代cd很遥远?!

当储存介质和网络带宽问题解决,一切都能解决了~!
作者: 宝塔震河妖    时间: 2008-3-28 00:02

引用:
原帖由 royhimura 于 2008-3-27 21:32 发表
电影公司如果只发行BD, 就不给伟大的M$分羹 怎么办?
主贴说的跟ms没什么关系
作者: 月光狼人    时间: 2008-3-28 00:06

反正说大话和吹牛又不用上税的,人家爱咋咋说.........
作者: no77    时间: 2008-3-28 00:07

报纸...嗯嗯,这两年除了国内,国外的报业可都是每况越下呢,相反网络传媒却是....
作者: dlk007    时间: 2008-3-28 00:33

直接发行闪存卡这个想法不错啊
价格比BD光盘便宜,加密之类也容易,也可以收藏啊
难道有人觉得收藏光盘比收藏闪存卡容易?
作者: wouwou    时间: 2008-3-28 00:54

我是坚定的闪存支持者...
作者: guycc    时间: 2008-3-28 00:55

THX的也被喷倒了……
作者: 久多良木健    时间: 2008-3-28 01:04

引用:
原帖由 Winder07 于 2008-3-27 18:28 发表
:D 等16G的TF价格跌破100
4g的行货已经跌破了:D
作者: solopain    时间: 2008-3-28 03:05

哎~~楼主
作者: solopain    时间: 2008-3-28 03:12

引用:
原帖由 BD 于 2008-3-27 18:30 发表
一拍脑袋想当然的人真多
一部分人的意思是东芝为首的hd阵营和蓝光阵营都很sb,干吗要花费那么多经费来研究没用的东西呢?
作者: solopain    时间: 2008-3-28 03:14

引用:
原帖由 zxr007 于 2008-3-27 18:51 发表
10年前,已经有一堆专家预测,internet将取代传统报纸了,传统报纸马上就要完蛋了,死亡了。。
10年过去了,情况如何?
收音机刚刚出现的时候,也曾经有“专家”说将取代报纸,电视机出现的时候,也也曾经有“专家”说将取代收音机,历史的重逢预言总是那么的有趣,不是么?
作者: solopain    时间: 2008-3-28 03:39

引用:
原帖由 久多良木健 于 2008-3-28 01:04 发表

4g的行货已经跌破了:D
PSP高速8G短棒 380元 特价供应!
作者: isis    时间: 2008-3-28 10:01

引用:
原帖由 喜欢它likeit 于 2008-3-27 23:56 发表
为啥我觉得很有道理?!

拿网络和报纸来比喻不合适,应该是mp3和cd的关系。当初推出32M的mp3机,大家不是也觉得离取代cd很遥远?!

当储存介质和网络带宽问题解决,一切都能解决了~!
伙计,你得搞清楚一问题,
CD里一首歌多大容量,MP3里的又有多大,
一部BD上的高清电影多大,而下载的高清电影又有多大.
你觉得你的比喻合适么?
更何况现在歌手出唱片还是CD的.
作者: qieyifonger    时间: 2008-3-28 10:24

引用:
原帖由 dlk007 于 2008-3-28 00:33 发表
直接发行闪存卡这个想法不错啊
价格比BD光盘便宜,加密之类也容易,也可以收藏啊
难道有人觉得收藏光盘比收藏闪存卡容易?
收藏闪存卡...电压波动一次就88了...

俺对硬盘和闪存卡最不信任,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接触存储设备,太可怕了...
俺自己手上就已经烧掉三个闪存盘和一个移动硬盘了...

俺现在还是最喜欢刻录盘,只要保存得当,十年绝对没问题,嗯。
作者: zhuliang    时间: 2008-3-28 10:40

引用:
原帖由 isis 于 2008-3-28 10:01 发表


伙计,你得搞清楚一问题,
CD里一首歌多大容量,MP3里的又有多大,
一部BD上的高清电影多大,而下载的高清电影又有多大.
你觉得你的比喻合适么?
更何况现在歌手出唱片还是CD的.
美国2007年数字音乐产品销量大幅上升 CD磁带销量下滑15%
Nilsen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数字音乐产品销售量与上年相比大幅上升.
数字音乐产品包括人们从网上购买下载的单首乐曲等.调查发现,2007年美国人共购买数字乐曲约8.4亿首,大大高于2006年的5.8亿首.
与数字音乐产品销售的强势上升相比,美国市场的传统CD唱片、磁带等销售却继续呈现颓势,2007年全年美国共售出CD等约5亿件,同比下降15%.

Nielsen SoundScan公司分析认为,2007年的销售数据进一步表明,传统的唱片行业正在逐步被数字化.
作者: zhuliang    时间: 2008-3-28 10:42

引用:
原帖由 solopain 于 2008-3-28 03:14 发表

收音机刚刚出现的时候,也曾经有“专家”说将取代报纸,电视机出现的时候,也也曾经有“专家”说将取代收音机,历史的重逢预言总是那么的有趣,不是么?
收音机取不取代已经无所谓了,就跟黑胶唱片没有被赶尽杀绝一样.
作者: nullsign    时间: 2008-3-28 10:48

数字下载不仅要解决技术上的问题,还需要解决版权保护的问题,这两个都OK了,就差不多能更新换代了。
作者: isis    时间: 2008-3-28 10:49

楼上的楼上的(...),你说的和我说的不冲突,
我只是想说,MP3能取代CD是因为它小,而音质损失又不高.
它的便携, 下载方便等一系列条件都造就了它取代CD的事实.
而下载的高清影片不具备这些优势.
我最后那个况且,说的是即便MP3有这样先天的优势和美妙的前景,
CD在诞生26年后依然存在.

[ 本帖最后由 isis 于 2008-3-28 10:50 编辑 ]
作者: zhangjingy    时间: 2008-3-28 10:57

口里说着和游戏无关,行动上却如此不甘心,真好玩儿!
作者: zhuliang    时间: 2008-3-28 11:06

引用:
原帖由 isis 于 2008-3-28 10:49 发表
楼上的楼上的(...),你说的和我说的不冲突,
我只是想说,MP3能取代CD是因为它小,而音质损失又不高.
它的便携, 下载方便等一系列条件都造就了它取代CD的事实.
而下载的高清影片不具备这些优势.
我最后那个况且,说的 ...
一个东西要完完全全消亡是很难的,FC现在肯定也有人在玩,但是又如何呢?
作者: liuyicheng    时间: 2008-3-28 11:07

被淘汰不代表从市场中完全消失,收音机发明后,报纸的唯一性立刻降低了;电视机发明后,收音机的即时性立刻降低了;全球互联网络发明后,传统媒体的即时性全部降低了。

同时网络在获取信息的能力和速度上迅速的超过了其他媒体的总和。

数字媒体取代传统媒体称为彻底的主流将会很快。而传统报业、电视业等会不得不迅速加入这个行列,否则必被淘汰。
作者: isis    时间: 2008-3-28 11:10

FC是只能作为中古货,收藏品在货架上出现,
CD可不是.
作者: liuyicheng    时间: 2008-3-28 11:11

现在所有的主流报纸报刊都有自己的网站。

虽然全球的报业集团都想尽可能的改进自身网络建设来保证利润,但报纸的作用降低、购买量相比数十年前下降是不可挽回的局面。

要么改头换面准备迎接全面的数字时代,要么抱残守缺自取灭亡。
作者: isis    时间: 2008-3-28 11:13

咱们说的是现在,不是十年后.
现在,下载不能取代BD.
作者: 为何不分手    时间: 2008-3-28 11:16

引用:
原帖由 qieyifonger 于 2008-3-28 10:24 发表


收藏闪存卡...电压波动一次就88了...

俺对硬盘和闪存卡最不信任,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接触存储设备,太可怕了...
俺自己手上就已经烧掉三个闪存盘和一个移动硬盘了...

俺现在还是最喜欢刻录盘,只要保存得 ...
我和你正好相反  ..............  我的光盘坏的太多了 还是信赖硬盘和闪寸
作者: 孤高的套套    时间: 2008-3-28 11:18

开玩笑

那不就可以随便传播了
作者: liuyicheng    时间: 2008-3-28 11:21

引用:
原帖由 isis 于 2008-3-28 11:13 发表
咱们说的是现在,不是十年后.
现在,下载不能取代BD.
现在的下载速度已经能基本应对DVD容量的东西。很多技术已经完成,但是在铺设上存在问题——比如铺设成本和费用等等。

快的话,大概6年后也就是2014就能实现BD容量级别的迅速下载了(1小时内完成下载)。

甚至可能不是推广下载,而是推广在线高清观看(3200P?)。
作者: MJ3    时间: 2008-3-28 11:27

引用:
原帖由 liuyicheng 于 2008-3-28 11:21 发表

现在的下载速度已经能基本应对DVD容量的东西。很多技术已经完成,但是在铺设上存在问题——比如铺设成本和费用等等。

快的话,大概6年后也就是2014就能实现BD容量级别的迅速下载了(1小时内完成下载)。

甚至 ...
什么都不懂也来喷。。。
一小时下完BD,你知道是什么概念吗?6年后能全面淘汰百兆网络?
还3200p。。真搞笑
作者: voodoo    时间: 2008-3-28 11:29

为啥要一定要下载?带宽高的下载,带宽低的到店里付费COPY不行吗?
作者: solopain    时间: 2008-3-28 11:32

引用:
原帖由 zhuliang 于 2008-3-28 10:42 发表

收音机取不取代已经无所谓了,就跟黑胶唱片没有被赶尽杀绝一样.
收音机赶尽杀绝了?你不打车?
作者: MJ3    时间: 2008-3-28 11:37

引用:
原帖由 voodoo 于 2008-3-28 11:29 发表
为啥要一定要下载?带宽高的下载,带宽低的到店里付费COPY不行吗?
既然已经去店里了,为什么不买或者租?付费拷贝有什么意义?
作者: liuyicheng    时间: 2008-3-28 11:40

引用:
原帖由 MJ3 于 2008-3-28 11:27 发表


什么都不懂也来喷。。。
一小时下完BD,你知道是什么概念吗?6年后能全面淘汰百兆网络?
还3200p。。真搞笑
现在1小时内下载完1张DVD-5很困难吗?别告诉我你用的是ADSL之类的东西。再说了百兆网络目前来看即使应对BD这个容量级别的下载也是能行得。

1张BD是25G,就是DVD-5的5倍而已。

2000年有人跟你说“一小时下载一片DVD”你肯定也喷过,但是现在的事实就是这个很容易实现。

现有的问题就是,高速电信ISP提供商限制了每个月的下载总数(30G-128G不等)。
作者: 喜欢它likeit    时间: 2008-3-28 11:44

这是思维惯性的问题,大家都觉得cd之后,要不就是hdcd、sacd、或者md,开始大家都难以跳出思维框框,去注意那个容量小小,音质差差的mp3.

上面大叫cd还没被取代还活着的哥们,可以想想最近一次买cd是什么时候。最近down mp3又是什么时候。

bd现在的处境,运气好的话可以熬一个产品周期,最终在下个世代被下载取代。

运气不好,可能市场还未成熟,就已经被下载打压得难以长大了。这和当年md很类似。(md商业发行一直发展不起来,只能靠卖机器赚钱)

发达国家的带宽环境和正版保护环境不能拿天朝来相提并论啦。
作者: liuyicheng    时间: 2008-3-28 11:49

引用:
原帖由 MJ3 于 2008-3-28 11:37 发表


既然已经去店里了,为什么不买或者租?付费拷贝有什么意义?
买成品30美元,付费拷贝24.9美元,你选那个?

而且付费下载也便于商家控制成本。
作者: isis    时间: 2008-3-28 11:53

引用:
原帖由 喜欢它likeit 于 2008-3-28 11:44 发表
这是思维惯性的问题,大家都觉得cd之后,要不就是hdcd、sacd、或者md,开始大家都难以跳出思维框框,去注意那个容量小小,音质差差的mp3.

上面大叫cd还没被取代还活着的哥们,可以想想最近一次买cd是什么时候。最 ...
伙计,MP3是有损,要收藏还是要买CD,
如果你也是不在乎画质的选择下载RMVB,
恩,没错,BD已经被取代了.
作者: solopain    时间: 2008-3-28 11:55

引用:
原帖由 isis 于 2008-3-28 11:53 发表


伙计,MP3是有损,要收藏还是要买CD,
如果你也是不在乎画质的选择下载RMVB,
恩,没错,BD已经被取代了.
这么多人高喊下载最高,恐怕还是因为rmvb等资源是免费的吧?
作者: liuyicheng    时间: 2008-3-28 11:56

引用:
原帖由 isis 于 2008-3-28 11:53 发表


伙计,MP3是有损,要收藏还是要买CD,
如果你也是不在乎画质的选择下载RMVB,
恩,没错,BD已经被取代了.
收藏还买CD。。。塑料片子有什么收藏意义。。。

买黑胶唱片岂不是更有收藏意义。
作者: isis    时间: 2008-3-28 11:57

引用:
原帖由 liuyicheng 于 2008-3-28 11:49 发表

买成品30美元,付费拷贝24.9美元,你选那个?

而且付费下载也便于商家控制成本。
要是我就买成品,
我买成品能收藏,能借人,能炫耀.
你拷贝的话指不能哪天硬盘满了还得忍痛删掉.
删掉了...就没了...
作者: liuyicheng    时间: 2008-3-28 12:01

引用:
原帖由 solopain 于 2008-3-28 11:55 发表

这么多人高喊下载最高,恐怕还是因为rmvb等资源是免费的吧?
你这么说的话也可以作用于盗版DVD、HDDVD、BD。

下载和在线点播乃是趋势。
作者: liuyicheng    时间: 2008-3-28 12:06

引用:
原帖由 isis 于 2008-3-28 11:57 发表


要是我就买成品,
我买成品能收藏,能借人,能炫耀.
你拷贝的话指不能哪天硬盘满了还得忍痛删掉.
删掉了...就没了...
付费之后,你将得到一个号码,凭借这个号码(也可能是服务器内部编号),你还能下载数次到无限量次(看什么内容),怎会因为删除了就要再次付费下载?

炫耀这种发烧友行为,恐怕连总用户数的3%都不到吧。
作者: 喜欢它likeit    时间: 2008-3-28 12:08

原来ipod+itune的兴起,是因为免费最高!!!

真是天朝思维~
作者: liuyicheng    时间: 2008-3-28 12:08

付费下载、付费点播、付费拷贝的综合应用才是数字时代便利的体现
作者: 藕是张力    时间: 2008-3-28 12:25

引用:
原帖由 liuyicheng 于 2008-3-28 12:08 发表
付费下载、付费点播、付费拷贝的综合应用才是数字时代便利的体现
难道你现在没有下载,没有点播,没有拷贝

233
作者: MJ3    时间: 2008-3-28 12:47

引用:
原帖由 liuyicheng 于 2008-3-28 11:40 发表

现在1小时内下载完1张DVD-5很困难吗?别告诉我你用的是ADSL之类的东西。再说了百兆网络目前来看即使应对BD这个容量级别的下载也是能行得。

1张BD是25G,就是DVD-5的5倍而已。

2000年有人跟你说“一小 ...
BD现在主流是50G
你知道百兆网络全部换成千兆是什么样的工作量吗?

一小时下完一张d5?你先去查查有几个人能达到这种速度,对于adsl占主流的国内市场来说
作者: MJ3    时间: 2008-3-28 12:49

引用:
原帖由 liuyicheng 于 2008-3-28 12:06 发表

付费之后,你将得到一个号码,凭借这个号码(也可能是服务器内部编号),你还能下载数次到无限量次(看什么内容),怎会因为删除了就要再次付费下载?

炫耀这种发烧友行为,恐怕连总用户数的3%都不到吧。
脑残才会去不停的下载呢,买张bd一劳永逸
作者: 虚无的嵇康    时间: 2008-3-28 12:50

其实  这个和游戏机关联大吗...............
作者: gil    时间: 2008-3-28 13:03

同学们,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作者: elve    时间: 2008-3-28 13:06

喜欢实物

作者: nullsign    时间: 2008-3-28 13:07

引用:
原帖由 MJ3 于 2008-3-28 11:37 发表


既然已经去店里了,为什么不买或者租?付费拷贝有什么意义?
租碟的话,还怕盘花了读不出来,你没租过碟吗?
作者: MJ3    时间: 2008-3-28 13:10

引用:
原帖由 nullsign 于 2008-3-28 13:07 发表

租碟的话,还怕盘花了读不出来,你没租过碟吗?
废话,copy我还怕闪存坏了呢
作者: isis    时间: 2008-3-28 13:11

碟坏坏一张, 闪存坏了丢一片.
作者: nullsign    时间: 2008-3-28 13:11

引用:
原帖由 MJ3 于 2008-3-28 13:10 发表


废话,copy我还怕闪存坏了呢
光碟被租过多次被刮花的机率和你闪存坏掉的机率,有可比性?
作者: nullsign    时间: 2008-3-28 13:13

引用:
原帖由 isis 于 2008-3-28 13:11 发表
碟坏坏一张, 闪存坏了丢一片.
照这个理,那么满大街的怎么都是听MP3的,为了防止“坏了丢一片”,他们应该选择DISCMAN才对。
作者: MJ3    时间: 2008-3-28 13:14

引用:
原帖由 nullsign 于 2008-3-28 13:11 发表

光碟被租过多次被刮花的机率和你闪存坏掉的机率,有可比性?
哦?你统计过?来说说
作者: nullsign    时间: 2008-3-28 13:16

引用:
原帖由 MJ3 于 2008-3-28 13:14 发表


哦?你统计过?来说说
这个还需要统计? 该不是你认为这两个机率相当么?
作者: MJ3    时间: 2008-3-28 13:17

引用:
原帖由 nullsign 于 2008-3-28 13:16 发表

这个还需要统计? 该不是你认为这两个机率相当么?
想当然的就不要拿出来说
作者: isis    时间: 2008-3-28 13:18

引用:
原帖由 nullsign 于 2008-3-28 13:13 发表

照这个理,那么满大街的怎么都是听MP3的,为了防止“坏了丢一片”,他们应该选择DISCMAN才对。
因为电脑上有备份...
但是你高清电影,硬盘里能存几个?再买其他硬盘备份...?
或者你再买BD刻录盘备份...?OTZ...
作者: nullsign    时间: 2008-3-28 13:22

引用:
原帖由 MJ3 于 2008-3-28 13:17 发表


想当然的就不要拿出来说
这个可不是想当然,
用闪存拷贝资料时闪存损坏的机率
租借光碟时发现光碟被刮花的机率
这种平时很常见的现象,还需要去统计什么?
要不你认为这两个机率相当,或者前者更高?
作者: 超越梦想    时间: 2008-3-28 13:25

从长远角度来讲,都没戏,脑后插管才是终极形式
作者: nullsign    时间: 2008-3-28 13:26

引用:
原帖由 isis 于 2008-3-28 13:18 发表


因为电脑上有备份...
但是你高清电影,硬盘里能存几个?再买其他硬盘备份...?
或者你再买BD刻录盘备份...?OTZ...
96、97年那会儿,电脑的硬盘也就500M,1G左右,一张CD就650M,而且要做到MP3解码的话,CPU至少也要166左右,所以那会儿用电脑多媒体听歌基本都用CD,后来发展到现在怎么样了? 你也要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作者: isis    时间: 2008-3-28 13:29

汗...我再说一遍,咱们讨论的是"现在"下载能不能取代BD.
最多咱们把期限推迟3年,甚至推迟5年.
但总不能是10年.
作者: MJ3    时间: 2008-3-28 13:30

引用:
原帖由 nullsign 于 2008-3-28 13:22 发表

这个可不是想当然,
用闪存拷贝资料时闪存损坏的机率
租借光碟时发现光碟被刮花的机率
这种平时很常见的现象,还需要去统计什么?
要不你认为这两个机率相当,或者前者更高?
碟被划花的很多,划花导致读不出来的不多
更何况bd和dvd情况又不同了,所以没有数据就闭嘴吧
作者: liuyicheng    时间: 2008-3-28 13:31

动不动就拿国内的ADSL状况说问题是不可取的,我天朝代表不了世界——非要较真的话,新西兰很多人还用56K拨号呢。

就用我现在在用的10M共享来说,只要对方服务器提供了足够速度,550K-1.5M的下载速度完全没问题。这个速度下载一片DVD很轻松就能在1-2小时完成DVD下载。这还是相对落后的内蒙古网通。

现在硬盘的标准容量已经是250G,而这个容量在2年前还是“大容量”。2014年容量1TB的硬盘(或者更大,2TB甚至3TB)将是主流。

2000年很多人看待硬盘和DVD的关系时也是说“硬盘能存储几个DVD?”但现在呢?
作者: 灵り魂    时间: 2008-3-28 13:33

我支持硬盘~大硬盘最高!
作者: 责任编辑    时间: 2008-3-28 13:33

实际上快了
作者: nullsign    时间: 2008-3-28 13:34

引用:
原帖由 isis 于 2008-3-28 13:29 发表
汗...我再说一遍,咱们讨论的是"现在"下载能不能取代BD.
最多咱们把期限推迟3年,甚至推迟5年.
但总不能是10年.
汗……我只是在反驳上面某位关于租借影碟和数字下载的差别,怎么又扯到下载能不能取代BD上去了,我说过现在取代的话了吗?
作者: hudihutian    时间: 2008-3-28 13:35

引用:
原帖由 liuyicheng 于 2008-3-28 13:31 发表
动不动就拿国内的ADSL状况说问题是不可取的,我天朝代表不了世界——非要较真的话,新西兰很多人还用56K拨号呢。

就用我现在在用的10M共享来说,只要对方服务器提供了足够速度,550K-1.5M的下载速度完全没问题。这 ...
其实我是不愿意把片子尤其是珍贵的片子存硬盘的

一是没有体现收藏价值

二是因为硬盘太不可靠了,1T硬盘挂掉的话,损失超乎想象
作者: liuyicheng    时间: 2008-3-28 13:37

大容量、高速度的闪存如果能够普及,现有磁碟硬盘被取代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东西。

我知道2014年发明不了EVA,但是高速网络能普及,数字报纸也将开始推广。
作者: isis    时间: 2008-3-28 13:38

引用:
原帖由 liuyicheng 于 2008-3-28 13:31 发表
动不动就拿国内的ADSL状况说问题是不可取的,我天朝代表不了世界——非要较真的话,新西兰很多人还用56K拨号呢。

就用我现在在用的10M共享来说,只要对方服务器提供了足够速度,550K-1.5M的下载速度完全没问题。这 ...
我现在也想问你这个问题,硬盘能存几个DVD?
我自己用380G硬盘,不到两个月,就得不断删东西腾地方了.
你觉得未来这个问题会有多大改善?
作者: liuyicheng    时间: 2008-3-28 13:40

MP3的盛行已经说明了收藏价值仅仅是针对部分发烧友或者爱好者的个人行为,塑料这种低成本的东西注定难成为好的收藏品(或许500年后能行?)
作者: nullsign    时间: 2008-3-28 13:40

引用:
原帖由 MJ3 于 2008-3-28 13:30 发表


碟被划花的很多,划花导致读不出来的不多
更何况bd和dvd情况又不同了,所以没有数据就闭嘴吧
这种东西还需要数据?你是不是太教条主义了,这种日常生活里经常经历的事情,碟被划花的很多,划花导致读不出来的不多,但读到中间停顿的有吧? 画面上出现马赛克和乱码的有吧? 只要是用光盘作媒体的,运行的时候有机械运动的,它就免不了会有这种物理损耗,那起码说明你这个租碟和别人数字下载比起来就有这种缺点,你拿什么数据来也不能掩盖这种问题。
作者: hudihutian    时间: 2008-3-28 13:42

引用:
原帖由 liuyicheng 于 2008-3-28 13:40 发表
MP3的盛行已经说明了收藏价值仅仅是针对部分发烧友或者爱好者的个人行为,塑料这种低成本的东西注定难成为好的收藏品(或许500年后能行?)
电影和mp3是不同的

如果mp3一张专辑和一张cd差不多价格,而且你是只在家里听,从不出门听,估计mp3也不一定会比cd卖得好

电影就是这种情况,你不可能用随身设备看高清,而且光碟的成熟的发行销售渠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抵消掉光盘本身的成本
作者: liuyicheng    时间: 2008-3-28 13:44

引用:
原帖由 isis 于 2008-3-28 13:38 发表


我现在也想问你这个问题,硬盘能存几个DVD?
我自己用380G硬盘,不到两个月,就得不断删东西腾地方了.
你觉得未来这个问题会有多大改善?
你没有发现你能存储的东西已经比2000年呈几何倍数增长了么?

2000年的主流硬盘能存下什么?一个WIN98/2000+OFFICE+PS+几个游戏、还有什么?
作者: hudihutian    时间: 2008-3-28 13:46

或者这样看

对一般消费者而言,mp3已经可以完全取代cd,但是cd目前仍有非常大的市场

那么在视频领域,既没有ipod+itunes这种杀手级软硬件,也没有大牌内容供应商的支持,更没有如mp3下载一般简单易行的销售传播手段,而且家用视频的应用范围仅限于起居室的限制,可以说完全脱离物理载体搞视频销售目前看来还是海市蜃楼
作者: Emilio    时间: 2008-3-28 13:48

“科学家”的想法和大众需求往往是相悖的。君不见录像带在老美家庭的实际寿命?
作者: isis    时间: 2008-3-28 13:48

引用:
原帖由 nullsign 于 2008-3-28 13:34 发表

汗……我只是在反驳上面某位关于租借影碟和数字下载的差别,怎么又扯到下载能不能取代BD上去了,我说过现在取代的话了吗?
你引用我的话说的,我怎么知道你跟别人说呢.
你说发展的眼光看,没错,谁都不会否认某一天数字下载会取代光盘存储.
你举了96年到现在的差距,你也可以说10年后BD3必然会被下载取代.
但是这和楼主的帖子有关系么?
我们讨论的是BD,OK?
作者: nullsign    时间: 2008-3-28 13:50

引用:
原帖由 isis 于 2008-3-28 13:48 发表


你引用我的话说的,我怎么知道你跟别人说呢.
你说发展的眼光看,没错,谁都不会否认某一天数字下载会取代光盘存储.
你举了96年到现在的差距,你也可以说10年后BD3必然会被下载取代.
但是这和楼主的帖子有关系么?
...
那就怪了,你这一帖又是怎么进来的?
引用:
原帖由 isis 于 2008-3-28 13:11 发表
碟坏坏一张, 闪存坏了丢一片.

作者: liuyicheng    时间: 2008-3-28 13:52

引用:
原帖由 hudihutian 于 2008-3-28 13:46 发表
或者这样看

对一般消费者而言,mp3已经可以完全取代cd,但是cd目前仍有非常大的市场

那么在视频领域,既没有ipod+itunes这种杀手级软硬件,也没有大牌内容供应商的支持,更没有如mp3下载一般简单易行的销售传播 ...
华纳时代正在研究在线点播高清节目和付费下载高清节目。

MP3一直受到各个音乐制作公司的压制,但不也发展起来了么。

去掉压盘生产线,不用再估算销量和积压问题,对企业来说诱惑力多大啊。

但是对靠制造光盘为生的公司来说,网络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作者: liuyicheng    时间: 2008-3-28 13:55

引用:
原帖由 Emilio 于 2008-3-28 13:48 发表
“科学家”的想法和大众需求往往是相悖的。君不见录像带在老美家庭的实际寿命?
因为还有新西兰的群众觉得56K拨号很好用,所以我们都要用56K拨号?
作者: liuyicheng    时间: 2008-3-28 13:57

H264这个东西出台,就是为了应对当前需求很大的在线高清点播啊。
作者: 为何不分手    时间: 2008-3-28 13:57

引用:
原帖由 isis 于 2008-3-28 13:38 发表


我现在也想问你这个问题,硬盘能存几个DVD?
我自己用380G硬盘,不到两个月,就得不断删东西腾地方了.
你觉得未来这个问题会有多大改善?
380G的硬盘这么不禁用?   我还在用60G的

光盘做为存储载体我不是很喜欢,个人体会,主要是因为,比较容易划伤,经常碰到读不出来郁闷.而且硬盘的话,因为有了软件,管理起来很方便.

我刻了很多张DVD   平时比较懒,前几天想起一个老游戏地牢围攻,翻箱倒柜了好久,最后找出来,第三张的ISO死活读不出来了,我那个郁闷啊.

硬盘也有自己的缺点,容量上无法做到大的突破,受原理的限制吧,而且传输速度慢点,是现在电脑最大的瓶颈,价格也不易降低,不过在我心中还是个可靠的存储品.

闪存也还行的,不过容量上还是差点,最近我购买了8G的U盘,比刻录方便多了,在易用上这点,闪寸要强过光盘,现在就看传输速度和闪寸容量发展会不会遇到瓶颈了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