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新闻] 为什么BD不应该存在,IT专家狂批BD [打印本页]

作者: ad900    时间: 2007-9-7 08:29     标题: 为什么BD不应该存在,IT专家狂批BD

原文详细地址:http://www.digi-fashion.com/ArticleShow.asp?ArticleID=188
时尚数码网转帖: 在HD DVD与BD的次世代光碟标准大战中,现在一种公认的趋势就是后来者居上的BD正在快速赶超HD DVD,BD的未来发展态势明显好于HD DVD。但近日,IT业界的专家—Enderle Group主席Rob Enderle却突然公开撰文,以“为什么BD不应该存在(Why Blu-Ray Should Never Have Existed)”为题,对BD展开了猛烈的抨击,下面笔者就翻译了该篇文章内容以供各位发烧友参看。(注释:以下内容中的我全部指Rob Enderle,而不是译者)    很多专家都指出BD是一片混乱,以我的后见之名来说,BD本来就是不应该存在的。尽管现在很多人还认为BD会赢(随着派拉蒙和梦工厂的突然退出,现在持此观点的人已经大副减少了),但回顾该项技术诞生之日开始的种种是非,你会发现BD其实正在做的事就是确保HD DVD也不会胜出,而代价就是整个电影业界的几十亿美元损失。
    下面,就是我要提出的BD面临的三大严重危险:
    第一、不能独立生存(It Can’t Stand on Its Own)
    假如一件产品需要母公司持续的资金投入以确保其生存地位,那它的失败可能性就会越大,这样的事例我已经见过多次了,上世纪90年代初的IBM OS/2操作系统就是最好的例子。而成功的商品通常只需要在市场营销和后部支援方面投入一定的资金,假如长期处于赤字状态的话,那就意味着需要进行策略上的调整了。
    至于BD,危险的地方就在于其与PS3的过分紧密关系。虽然大多数人会认为PS3是BD成功的有力支持物,但实际上与其说PS3确保BD的成功,但不如说BD保证了PS3的失败(rather than PlayStation assuring the success of Blu-Ray, Blu-Ray assured the failure of the PS3)。

(PS3的失败是因为BD?)

    一件商品要成功需要三个方面因素:一是它必须满足期望;二是它必须带有消费者想要的东西;三是它是买得起的。实际情况就是BD的昂贵性不但将自己逼上了绝路,也断送了PS3的成功机会。相比而言,HD DVD就没有所谓的支持物,因此进入市场就更加容易和简便。
    第二、不重要的竞争优势(Key Competitive Advantage Unimportant)
    在商品竞争中,包含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但两者的关系又不是绝对的。比如说,在Windows与Linux的桌面操作系统竞争中,作为Linux最大优势的源代码开放性,在一般消费者眼中,根本不能算什么优势,反而(因过于开放导致的各类软件的兼容性问题)会吓走一部分人。
    BD最大的优势就是高容量和特殊功能(比如BD-JAVA)。在高容量方面,由于现在的电影用不找那么大的容量,而游戏开发商因考虑多平台开发而倾向于标准化的DVD光碟。如果要把BD当作存储工具的话,容量过小(相对于现在的硬盘媒介)、光驱刻录速度过慢等,使得其完全无不是便携式移动硬盘的对手。在特殊功能方面,消费者其实一点也不会介意,他们关心的是从头到尾看一部电影,所以争论BD(比HD DVD)有更多的特殊功能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1] [2]  下一页


作者: qustttt    时间: 2007-9-7 08:33

能不能生存还得用时间来证明,沙发
作者: lee.rei    时间: 2007-9-7 08:34

找个枪手要花多少钱?
作者: 司徒正美    时间: 2007-9-7 08:37

有没有搞错,为什么不全部贴过来?!我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过高的价格(Excessive Cost)
    在谈论IT商品时,就必须考虑到定价问题。如果你想高价生产商品并期望在市场上顺利卖出,那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一是进入的是一块未开垦的全新处女地市场(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成功就是一例);二是你开发的是一种与现在已经停止发展的老技术完全不同的全新技术(比如苹果成功进入MP3播放器市场)。
    而BD呢,进入市场时已经有HD DVD这种先发售一年的同类产品,不符合条件一;老技术的DVD在市场上仍在推陈出新,也不符合条件二,也就是说BD不具备高定价的先决因素。
    不论从软、硬件两方面看,HD DVD定价都较低;而BD却不是这样,它更像是一种不考虑成本的、纯粹高技术展示,在生产阶段就已经投入了过多资金。
    目前,HD DVD播放机价格从200美元起,已经显得稍微高了点,而BD播放机想要达到(200美元)此水平起码要花上1-2年时间。现在高清影碟机的强大竞争对手就是带有倍线(Up Converter)机能的DVD播放机,可以将低分辨率影像轻松得提高到高清分辨率显示。在200美元价位上的DVD播放机倍线能力是非常优秀的,效果全面超越了同价格上的高清播放机。
    明年,该类倍线DVD播放机价格将下降到200美元以下,对HD DVD和BD播放机都将是个强大的挑战,而BD从诞生之日起就没有很好的规划,因此其受到的影响也将更大。
    总结
    对新技术产生兴奋感是可以接受的,但千万不要太兴奋而冲昏了头脑,失去了应有的判断力。请记住:当一件产品:1、不能独立生存;2、空有些不需要的竞争优势;3、不能及时达到成本控制要求时,不要在它身上浪费你的金钱。当你在做选择时,不是想要赢,而是客观上会赢,这是最重要的。
作者: Pepsi123    时间: 2007-9-7 08:39

引用:
由于现在的电影用不找那么大的容量

作者: gil    时间: 2007-9-7 08:39

Rob Enderle? 丫就是个喷子...
作者: solopain    时间: 2007-9-7 08:40

引用:
原帖由 lee.rei 于 2007-9-7 08:34 发表
找个枪手要花多少钱?
日语版的孙子兵法
作者: solopain    时间: 2007-9-7 08:42

引用:
原帖由 司徒正美 于 2007-9-7 08:37 发表
有没有搞错,为什么不全部贴过来?!我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过高的价格(Excessive Cost)
    在谈论IT商品时,就必须考虑到定价问题。如果你想高价生产商品并期望在市场上顺利卖出, ...
下面的2可以点击的
作者: yangzhicai    时间: 2007-9-7 08:43

dvd电影也玩独占是一件很不爽的事情,最好有兼容播放器
作者: Scowbing    时间: 2007-9-7 08:54

BD的高价确实影响了ps3的低迷,但是现在还没到了墙倒众人推的 地步吧
作者: 司徒正美    时间: 2007-9-7 09:05

索尼总以为自己的东西很了不起,天价都会有人卖,终于有报应了!让它吃点苦头,还敢出这样的垄断价格!
作者: 金碧辉煌    时间: 2007-9-7 09:14

为什么要买又贵 而且画质其实和HDDVD一样的东西?
作者: 2047    时间: 2007-9-7 09:19

lz连转贴都不贴全
作者: 网上的final    时间: 2007-9-7 09:21

说的 蛮有道理的 。。。。。。。。。。
作者: Pepsi123    时间: 2007-9-7 09:21

引用:
原帖由 金碧辉煌 于 2007-9-7 09:14 发表
为什么要买又贵 而且画质其实和HDDVD一样的东西?
价格早晚会下来
就目前来看BD的片源要更吸引人一些~
作者: 金碧辉煌    时间: 2007-9-7 09:23

引用:
原帖由 Pepsi123 于 2007-9-7 09:21 发表

价格早晚会下来
就目前来看BD的片源要更吸引人一些~
时间=金钱

浪费时间不赚钱股东不答应的
作者: firemaster    时间: 2007-9-7 09:30

楼主的翻译有些问题,有些话原文中没有,不知是不是楼主自己加上去的
作者: ad900    时间: 2007-9-7 09:39

引用:
原帖由 firemaster 于 2007-9-7 09:30 发表
楼主的翻译有些问题,有些话原文中没有,不知是不是楼主自己加上去的
呵呵,这个是意译,有些东西是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加上去的,因为纯粹完全按照原文翻译我觉得有些地方很难理解,所以稍微加了点,主要是: 在谈论IT商品时,就必须考虑到定价问题。如果你想高价生产商品并期望在市场上顺利卖出,那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一是进入的是一块未开垦的全新处女地市场(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成功就是一例);二是你开发的是一种与现在已经停止发展的老技术完全不同的全新技术(比如苹果成功进入MP3播放器市场)。
    下面的这段:而BD呢,进入市场时已经有HD DVD这种先发售一年的同类产品,不符合条件一;老技术的DVD在市场上仍在推陈出新,也不符合条件二,也就是说BD不具备高定价的先决因素。
如果不写出来,我感觉显得上下很不连贯,所以就冒昧按照我的理解写出来了
当然,我的英文水平也有限,比不上专业的啦。
不过我敢保证,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绝对我是如实翻译出来了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07-9-7 10:17

引用:
原帖由 ad900 于 2007-9-7 09:39 发表


而BD呢,进入市场时已经有HD DVD这种先发售一年的同类产品,不符合条件一
不得不说



这是神



作者: 遥远的星    时间: 2007-9-7 10:19

应该加分吧,如果是原创的话。

还是不看好BD,不是SONY的原因。主要还是价钱。就和数码单反一样,相同功能有更便宜的牌子。

相同价钱又有更专业的机器,为什么还一定要买SONY的呢?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07-9-7 10:19

引用:
原帖由 金碧辉煌 于 2007-9-7 09:23 发表

时间=金钱

浪费时间不赚钱股东不答应的
是谁先搞亏本销售的


你搞明白了没?
作者: ad900    时间: 2007-9-7 10:25

引用:
原帖由 遥远的星 于 2007-9-7 10:19 发表
应该加分吧,如果是原创的话。

还是不看好BD,不是SONY的原因。主要还是价钱。就和数码单反一样,相同功能有更便宜的牌子。

相同价钱又有更专业的机器,为什么还一定要买SONY的呢?
呵呵,这是本人的原创翻译,不是自己的想法,我可没这么大的能耐能写出这么高深的文章,只是将其翻译过来给各位TGFC网友参看参考。
翻译过程中如有纰漏,也请各位见谅。唯一能保证的是,这篇翻译文章中心意思绝对与原文一样
作者: 金碧辉煌    时间: 2007-9-7 10:25

引用: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07-9-7 10:19 发表




是谁先搞亏本销售的


你搞明白了没?
PS3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07-9-7 10:29

引用:
原帖由 金碧辉煌 于 2007-9-7 10:25 发表

PS3
果然阁下就这点见识


东芝泪流满面
作者: 金碧辉煌    时间: 2007-9-7 10:32

引用: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07-9-7 10:29 发表



果然阁下就这点见识


东芝泪流满面
哪里有说东芝亏?
作者: kh2840    时间: 2007-9-7 10:39

不能苟同
作者: MIMURA    时间: 2007-9-7 10:39

tg出人才,走了战神,高清,现在来it了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07-9-7 10:43

引用:
原帖由 金碧辉煌 于 2007-9-7 10:32 发表

哪里有说东芝亏?
可爱的同学,难道你认为凭东芝从去年一开始的那个原料成本就差不多比售价还要高的HD PLAYER是赢利的?还没算生产线折旧等等制造成本和分摊的研发成本。



这玩意和PS3的唯一区别在于,他的出货量小,所以损失总额小。大概也就个几千万美金。不过,对于纯PLAYER市场,上来就亏本销售,真是让人orz



东芝现在还是好好想想把自己半导体业务的利润率和占有率再搞上去点才是正途
作者: 爱你一棒陲    时间: 2007-9-7 11:36

最后总结部分说得也没啥不对
作者: firemaster    时间: 2007-9-7 12:11

引用:
原帖由 ad900 于 2007-9-7 09:39 发表


下面的这段:而BD呢,进入市场时已经有HD DVD这种先发售一年的同类产品,不符合条件一;老技术的DVD在市场上仍在推陈出新,也不符合条件二,也就是说BD不具备高定价的先决因素。
自己加话没什么不好,但要有事实根据,不能乱加,谁说HD DVD比BD早先发售一年了?如果论最早的产品,BD比HD DVD早4年,如果只论影碟机,那么HD DVD只比BD早两个月。
作者: ad900    时间: 2007-9-7 12:33

引用:
原帖由 firemaster 于 2007-9-7 12:11 发表


自己加话没什么不好,但要有事实根据,不能乱加,谁说HD DVD比BD早先发售一年了?如果论最早的产品,BD比HD DVD早4年,如果只论影碟机,那么HD DVD只比BD早两个月。
这个是失误,昨晚翻得太困了,谢谢指正
作者: polaris918    时间: 2007-9-7 13:54

还要点下一页。。。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