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绩效主义毁了SONY  [打印本页]

作者: cangying    时间: 2007-1-7 09:23     标题: 绩效主义毁了SONY 



【 日本(文艺春秋》 月刊1 月号文章】题:
(作者索尼公司前常务董事、作家天外伺朗)

2006年索尼公司迎来了创业60年。过去它像钻石一样晶莹璀璨,而今却变得满身污垢、暗淡无光。因笔记本电脑锂电池着火事故,世界上使用索尼产锂电池的约960万台笔记本电脑被召回,估计更换电池的费用将达510亿日元。

PS3游戏机曾被视为索尼的“救星”,在上市当天就销售一空。但因为关键部件批量生产的速度跟不上,索尼被迫控制整机的生产数量。PS3是尖端产品,生产成本也很高,据说卖一台索尼就亏3.5万日元。索尼的销售部门预计,2007年3月进行年度结算时,游戏机部门的经营亏损将达2000亿日元。

  多数人觉察到索尼不正常恐怕是在2003年春天。当时据索尼公布,一个季度就出现约1000亿日元的亏损。市场上甚至出现了“索尼冲击”,索尼公司股票连续两天跌停。坦率地说,作为索尼的旧员工,我当时也感到震惊。但回过头来仔细想想,从发生“索尼冲击”的两年前开始,公司内的气氛就已经不正常了。身心疲惫的职工急剧增加。回想起来,索尼是长期内不知不觉慢慢地退化的。

“激情集团”消失了

我是1964年以设计人员的身份进入索尼的。因半导体收音机和录音机的普及,索尼那时实现了奇迹般的发展。当时企业的规模还不是很大,但是“索尼神话”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从进入公司到2006年离开公司,我在索尼愉快地送走了40年的岁月。

进入公司第二年,奉井深大总经理的指示,我到东北大学进修。其间我提出了把天线小型化的理论并因此获得了工学博士学位。其后我带领项目小组,参与了CD技术以及上市后立即占据市场头把交椅的商用电脑的开发工作,最近几年还参加了机器狗“爱宝”的开发工作。

我46岁就当上了索尼公司的董事,后来成为常务董事。因此,对索尼近年来发生的事情,我感到自己也有很大责任。伟大的创业者井深大的影响为什么如今在索尼荡然无存了呢?索尼的辉煌时代与今天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激情集团”不存在了。所谓“激情集团”,是指我参与开发CD技术时期,公司中那些不知疲倦、全身心投入开发的集体。在创业初期,这样的“激情集团”接连不断地开发出了具有独创性的产品。我认为,索尼当初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有井深的领导。

  井深最让人佩服的一点是,他能点燃技术开发人员心中之火,让他们变成为技术献身的“狂人”。在刚刚进入公司时,我曾和井深进行激烈争论。井深对新人并不是采取高压态度,他尊重我的意见。

为了不辜负他对我的信任,我当年也同样潜心于研发工作。比我进公司更早,也受到井深影响的那些人,在井深退出第一线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仍以井深的作风影响着全公司。当这些人不在了,索尼也就开始逐渐衰败。

从事技术开发的团体进入开发的忘我状态时,就成了“激情集团”。要进入这种状态,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基于自发的动机”的行动。比如“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发机器人”,就是一种发自自身的冲动。

与此相反就是“外部的动机”,比如想赚钱、升职或出名,即想得到来自外部回报的心理状态。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热情,而是出于“想赚钱或升职”的世俗动机,那是无法成为“开发狂人”的。

“挑战精神”消失了

今天的索尼职工好像没有了自发的动机。为什么呢?我认为是因为实行了绩效主义。绩效主义就是:“业务成果和金钱报酬直接挂钩,职工是为了拿到更多报酬而努力工作。”如果外在的动机增强,那么自发的动机就会受到抑制。

如果总是说“你努力干我就给你加工资”,那么以工作为乐趣这种内在的意识就会受到抑制。从1995年左右开始,索尼公司逐渐实行绩效主义,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非常详细的评价标准,并根据对每个人的评价确定报酬。

但是井深的想法与绩效主义恰恰相反,他有一句口头禅:“工作的报酬是工作。”就是说,如果你干了件受到好评的工作,下次你还可以再干更好、更有意思的工作。在井深的时代,许多人都是为追求工作的乐趣而埋头苦干。

但是,因实行绩效主义,职工逐渐失去工作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产生“激情集团”的。为衡量业绩,首先必须把各种工作要素量化。但是工作是无法简单量化的。公司为统计业绩,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在真正的工作上却敷衍了事,出现了本末倒置的倾向。

因为要考核业绩,几乎所有人都提出容易实现的低目标,可以说索尼精神的核心即“挑战精神”消失了。因实行绩效主义,索尼公司内追求眼前利益的风气蔓延。这样一来,短期内难见效益的工作,比如产品质量检验以及“老化处理”工序都受到轻视。

“老化处理”是保证电池质量的工序之一。电池制造出来之后不能立刻出厂,需要放置一段时间,再通过检查剔出不合格产品。这就是“老化处理”。至于“老化处理”程序上的问题是否是上面提到的锂电池着火事故的直接原因,现在尚无法下结论。但我想指出的是,不管是什么样的企业,只要实行绩效主义,一些扎实细致的工作就容易被忽视。

索尼公司不仅对每个人进行考核,还对每个业务部门进行经济考核,由此决定整个业务部门的报酬。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业务部门相互拆台,都想方设法从公司的整体利益中为本部门多捞取好处。

团队精神消失了

2004年2月底,我在美国见到了“涌流理论”的代表人物奇凯岑特米哈伊教授,并聆听了他的讲演。讲演一开始,大屏幕上放映的一段话是我自进入索尼公司以来多次读过的,只不过被译成了英文。

“建立公司的目的:建设理想的工厂,在这个工厂里,应该有自由、豁达、愉快的气氛,让每个认真工作的技术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技能。”这正是索尼公司的创立宗旨。索尼公司失去活力,就是因为实行了绩效主义。

没有想到,我是在绩效主义的发源地美国,聆听用索尼的创建宗旨来否定绩效主义的“涌流理论”。这使我深受触动。绩效主义企图把人的能力量化,以此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我认为事实上做不到。它的最大弊端是搞坏了公司内的气氛。上司不把部下当有感情的人看待,而是一切都看指标、用“评价的目光”审视部下。

不久前我在整理藏书时翻出一封令我感慨不已的信稿。那是我为开发天线到东北大学进修时,给上司写信打的草稿。有一次我逃学跑去滑雪,刚好赶上索尼公司的部长来学校视察。我写那封信是为了向部长道歉。

实际上,在我身上不止一次发生过那类事情,但我从来没有受到上司的斥责。虽然这与我取得了研究成果有关,但我认为最根本的是他们信任我。上司相信,虽然我贪玩,但对研究工作非常认真。当时我的上司不是用“评价的眼光”看我,而是把我当成自己的孩子。对企业员工来说,需要的就是这种温情和信任。

过去在一些日本企业,即便部下做得有点出格,上司也不那么苛求,工作失败了也敢于为部下承担责任。另一方面,尽管部下在喝酒的时候说上司的坏话,但在实际工作中仍非常支持上司。后来强化了管理,实行了看上去很合理的评价制度。于是大家都极力逃避责任。这样一来就不可能有团队精神。


创新先锋沦为落伍者

不单是索尼,现在许多公司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引进评价体制。但是,这些企业的业绩似乎都在下滑。索尼公司是最早引进美国式合理主义经营理论的企业之一。而公司创始人井深的经营理念谈不上所谓“合理”。1968年10月上市的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电视机的开发,就是有代表性的例子。

当时索尼在电视机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几乎到了破产的边缘。即便如此,井深仍坚持独自开发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电视机。这种彩色电视机画质好,一上市就大受好评。其后30 年,这种电视机的销售一直是索尼公司的主要收人来源。

但是,“干别人不干的事情”这种追求独自开发的精神,恐怕不符合今天只看收益的企业管理理论。索尼当时如果采用和其他公司一样的技术,立刻就可以在市场上销售自己的产品,当初也许就不会有破产的担心了。投人巨额费用和很多时间进行的技术开发取得成功后,为了制造产品,还需要有更大规模的设备投资,亦需要招募新员工。但是,从长期角度看,索尼公司积累了技术,培了技术人员。此外,人们都认为“索尼是追求独技术的公司”,大大提了索尼的品牌形象。更重要的是,这种独自开发能给索尼员工带来荣誉感,他们都为自己是“最尖端企业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电视机之所以能长期成为索尼公司的收入来源,是因为技术开发人员怀着荣誉感和极大热情,不断对技术进行改良。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因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电视机获得成功而沾沾自喜的索尼,却在液晶和等离子薄型电视机的开发方面落后了。实际上,井深曾说过:“我们必须自己开发出让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成为落伍产品的新技术。”包括我自己在内的索尼公司高管没有铭记井深的话。如今,索尼采取了极为“合理的”经营方针。不是自己开发新技术,而是同三星公司合
作,建立了液晶显示屏制造公司。由这家合资公司提供零部件生产的液晶电视机“BRAVIA ”非常畅销,从而使索尼公司暂时摆脱了困境。但对于我这个熟悉索尼成长史的人来说,总不免有一种怀旧感,因为索尼现在在基础开发能力方面,与井深时代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今天的索尼为避免危机采取了临时抱佛脚的做法。

    高层主管是关键

今天的索尼与井深时代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呢?那就是在“自豪感”方面的差别。当年创始人井深和公司员工都有一种自心:努力争先,创造历史。当时索尼并不在意其他公司在开发什么产品。某大家电公司的产品曾被嘲讽为“照猫画
虎”,今天索尼也开始照猫画虎了。一味地左顾右盼,无法走在时代的前头。在我开发“爱宝’,机器狗的时候,索尼的实力已经开始衰落了,公司不得不采取冒险一搏的做法,但是出现亏损后,又遭到公司内部的批评,结果不得不后退。

今天的索尼已经没有了向新目标挑战的“体力”,同时也失去了把新技术拿出来让社会检验的胆识。在导致索尼受挫的几个因素中,公司最高领导人的态度是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索尼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时期,公司内流行这样的说法:“如果你真的有了新点子,来。”也就是说那就背着上司把它搞出,与其口头上说说,不如拿出真东西来更直接。但是如果上司总是以冷漠的、“评价的眼光”来看自己,恐怕没有人愿意背着上司干事情,那是自找麻烦。如果人们没有自己受到信任的意识,也就不会向新的更高的目标发起挑战了在过去.有些索尼员工根本不畏惧上司的权威,上司也欣赏和信任这样的部下。所以,能否让职工热情焕发,关键要看最高领导人的姿态。索尼当年之所以取得被视为“神话”的业绩,也正是因为有井深。但是,井深的经营理念没有系统化,也没有被继承下来。也许是因为井深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已经营理念的重要性。我尝试着把井深等前辈的经营理念系统化、文字化,出版了《经营革命》一书。在这本书中,我把井深等人的经营称为“长老型经营”。所谓“长老”是指德高望重的人。德高望重者为公司的最高领导人,整个集团会拧成一股绳,充满斗志的向目标迈进。

在今天的日本企业中,患抑郁症等疾病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公司内有不称职的上司,推行的是不负责任的合理主义经营方式,给职工带来了苦恼。不论是在什么时代,也不论是在哪个国家,企业都应该注重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正
是索尼在创立公司的宗旨中强调的“自由,豁达,愉快”过去人们都把索尼称为“21世纪型企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进入21世纪后,索尼反而退化成了“20世纪型企业” 。我殷切希望索尼能重现往日辉煌。

(转载于《参考消息》2007年1月4号,1月5号,1月6号 世界经济 版)

[ 本帖最后由 cangying 于 2007-1-7 09:52 编辑 ]
作者: 大头木    时间: 2007-1-7 09:31

“工作的报酬是工作。”

文化大革命吗?
作者: srxteam    时间: 2007-1-7 09:34

好文要顶!
作者: muranus    时间: 2007-1-7 09:46

索尼危机重重呀。先看看上个季度PS3要赔多少钱。然后想想07年SCE的亏损,还有1亿的震动费等着交,惨呀。
作者: 315516145    时间: 2007-1-7 10:39

SONY没有NIN  奸
2Y的东西比不过1.5Y的东西
作者: arrow    时间: 2007-1-7 10:46

工作的报酬就是工作,说得好啊
作者: memories    时间: 2007-1-7 10:55

,.o,.慢mmm看,.,
作者: 青青乐园    时间: 2007-1-7 11:02

强文要顶
作者: flysnow    时间: 2007-1-7 11:08

人才储备差距太大。现在的SONY根本无法和MICROSOFT,GOOGLE这类公司相比。SONY的底气就不足。唯一的优势就是老本。等老本吃完了也差不多该GAME OVER了。
作者: wants    时间: 2007-1-7 11:10

赶紧回个帖子,的确涨见识了,但是不知道作者说的够不够客观
作者: 红叶    时间: 2007-1-7 11:11

面对的信息化,网络化大潮...SONY还用以前的那套东西来应对当然是失败...
作者: fakerocky    时间: 2007-1-7 11:20

PS3一旦失败 SONY就。。。。。。。
作者: 收集者    时间: 2007-1-7 11:27

悼念一下SONY
作者: finegirl    时间: 2007-1-7 11:28

ps3就算失败sony还不至于倒吧
作者: Rainheart    时间: 2007-1-7 11:32

写的很好的文章,我也很讨厌绩效主义,但是没绩效没加薪,拿什么买游戏机
作者: gwm0000    时间: 2007-1-7 11:36

这文章………………很有内涵!
作者: 潜水艇的水    时间: 2007-1-7 11:41

深刻感觉的出来,官僚绩效注意害死人阿
作者: rooj    时间: 2007-1-7 12:00

:D SONY垮了也没啥大不鸟的,那里不有个公司在等着收购嘛.说不定以后就是SAMSUN SONY鸟
作者: fakerocky    时间: 2007-1-7 12:02

引用:
原帖由 潜水艇的水 于 2007-1-7 11:41 发表
深刻感觉的出来,官僚绩效注意害死人阿
是啊  官僚最可怕
作者: 上杉不谦信    时间: 2007-1-7 12:03

内讧才可怕~~~
作者: 真奥丁神    时间: 2007-1-7 12:05

引用:
原帖由 上杉不谦信 于 2007-1-7 12:03 发表
内讧才可怕~~~
非常同意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07-1-7 12:23

前朝遗老的哀叫而已

现在已不是他们的时代


现在主要的CE公司谁不是绩效主义?工程师文化为主导在这个时代已经吃不开,大公司或改变,或剥离。相比,SONY还算工程师文化成分更多一些的地方。照这篇文章的说法,三星早就完蛋了。

井深大和盛田昭夫那个时代的做法,本来也符合一个悖论

引导潮流、一炮而红的东西往往是疯狂的
疯狂的东西往往失败

当年一个SONY成功,但大家没看到的是千千万万和SONY一样但没有成功的创新型小企业

从小到大没有点疯狂的东西是不行,变大了之后当然要考虑公司稳定和安全


这一贴里,我看到了时代的泪水
作者: west2046    时间: 2007-1-7 12:31

引用: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07-1-7 12:23 发表
这一贴里,我看到了时代的泪水
和你的头像完美的结合起来了!
作者: 网上的final    时间: 2007-1-7 12:54

文章写的很深刻  ,身边很多企业 就是如此的啊
不过说回sony开发力就不说了 ,问题是很多产品都没 严格测试 ,比如PS3的网络,没有断点续传
很明显 当初测试的时候 只是在局域网 内测试 ,没有进行广泛的测试
作者: carnon    时间: 2007-1-7 13:01

创业难,守业更难
作者: dboy99    时间: 2007-1-7 13:26

技术的sony在95年就已经死了
作者: doomking    时间: 2007-1-7 13:33

SONY产品线拉得太长,又没有军工作后盾,自然守业比较难,被迫要收缩产品线,
5年以后3*也要遇到这个难题
作者: fakerocky    时间: 2007-1-7 15:45

有点可怜SONY了
作者: Zico2003    时间: 2007-1-7 16:42

引用:
原帖由 doomking 于 2007-1-7 13:33 发表
SONY产品线拉得太长,又没有军工作后盾,自然守业比较难,被迫要收缩产品线,
5年以后3*也要遇到这个难题
主要还是在研发创新上投入得太少, 技术全靠买

3*这方面做得比SONY好多了, 5年后肯定不会出问题, 去看看3*手上的专利项目就知道了, 世界第三位
作者: maidofhonor    时间: 2007-1-7 16:46

期待SAMSUNG SONY的成立。:D
作者: fakerocky    时间: 2007-1-7 16:48

引用:
原帖由 maidofhonor 于 2007-1-7 16:46 发表
期待SAMSUNG SONY的成立。:D
手机变成  SAMSUNG SONY Ericsson
作者: ジークフリート    时间: 2007-1-7 17:00

....PS2完了~S一定完
作者: 糖滕蛋    时间: 2007-1-7 17:06

真搞不懂了,SONY在电影,加电业活的好好的,还是那么风光!!
SONY被毁了?
难道一天不喷SONY就一天不爽吗?
作者: 青青乐园    时间: 2007-1-7 17:10

引用:
原帖由 糖滕蛋 于 2007-1-7 17:06 发表
真搞不懂了,SONY在电影,加电业活的好好的,还是那么风光!!
SONY被毁了?
难道一天不喷SONY就一天不爽吗?
确实如此
作者: kitano    时间: 2007-1-7 17:16

引用:
原帖由 fakerocky 于 2007-1-7 16:48 发表

手机变成  SAMSUNG SONY Ericsson
应该是SAMSUNG Anycall SONY
作者: doomking    时间: 2007-1-7 17:19

引用:
原帖由 Zico2003 于 2007-1-7 16:42 发表


主要还是在研发创新上投入得太少, 技术全靠买

3*这方面做得比SONY好多了, 5年后肯定不会出问题, 去看看3*手上的专利项目就知道了, 世界第三位
SONY10年前不也是这样,何况3*的主业液晶,手机和内存 5年后都会面临巨额萎缩的,3*很难像SONY一样通过品牌优势度过转型期,现在已经有苗头了
作者: 责任编辑    时间: 2007-1-7 17:22

和游戏机无关
作者: Zico2003    时间: 2007-1-7 18:41

引用:
原帖由 doomking 于 2007-1-7 17:19 发表

SONY10年前不也是这样,何况3*的主业液晶,手机和内存 5年后都会面临巨额萎缩的,3*很难像SONY一样通过品牌优势度过转型期,现在已经有苗头了
IT企业, 特别是电子&电器型的公司强不强, 关键看他的半导体技术及研发能力,  也就是说半导体技术是这类公司的基础 , 这点上3*仅次于INTEL和IBM, 产能则为第二; SONY则连本国的HITACHI,NEC,甚至TOSHIBA都比不上

10年前的"技术的SONY"手上最厉害的也只是TRrinitron, 更何况这张王牌4年前被欧盟暗杀...  何况05年显示, 3*的品牌价值已经超过SONY了

TFT 5年后会萎缩我信, (不过BRAVIA的面板全靠3*提供,5年后他怎么办?谁能提供他那么大的量?)

"内存"方面, XB360,PS3, 甚至WII的NAND以及NOR均来自于3*, 其他NAND公司的产量依然不能满足以上三位的胃口, 而且NAND领域今后几年内还会增长

其实呢, 连摩尔也只能预测18个月的边化, 谁又会清楚60个月后的情况呢:D



不在半导体体上多投钱, SONY已经是很好的榜样了, 相信SAMSUNG会很明白该去做些什么
作者: marco123    时间: 2007-1-7 18:42

求《经营革命》一书
作者: iceliking    时间: 2007-1-7 18:49

苹果大概是作者理念发挥到极致的公司吧
作者: qieyifonger    时间: 2007-1-7 18:59

无聊地回一帖,本文立意太高深了,不是给俺看的,顺便也bs一下某些不分场合地点光会喷的睁眼瞎~~~~~
作者: doomking    时间: 2007-1-7 19:09

引用:
原帖由 Zico2003 于 2007-1-7 18:41 发表


TFT 5年后会萎缩我信, (不过BRAVIA的面板全靠3*提供,5年后他怎么办?谁能提供他那么大的量?)
5年后会换新的生产线,不知道激光和LED背投发展情况,如果发展起来了大尺寸全面秒杀液晶没有问题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07-1-7 20:08

引用:
原帖由 Zico2003 于 2007-1-7 16:42 发表


主要还是在研发创新上投入得太少, 技术全靠买

3*这方面做得比SONY好多了, 5年后肯定不会出问题, 去看看3*手上的专利项目就知道了, 世界第三位
实在看不下去了

你把双方相互倒一倒还差不多


三星崛起重要的一条是大规模采用技术购买和技术合作手段,而不是SONY喜欢大包大办,在如今这个全球经济不景气、研发能力过剩的时段,成本是低的。


三星手上专利多大的比例是他的外型专利,你自己去看看。
作者: killmesoftly    时间: 2007-1-7 20:10

引用:
原帖由 Zico2003 于 2007-1-7 18:41 发表


IT企业, 特别是电子&电器型的公司强不强, 关键看他的半导体技术及研发能力,  也就是说半导体技术是这类公司的基础 , 这点上3*仅次于INTEL和IBM, 产能则为第二; SONY则连本国的HITACHI,NEC,甚至TOSHIBA都 ...
菲利普刚把自己的半导体事业部给卖了


你的意思是不是想说


菲利普离死不远矣?
作者: 猛男乙    时间: 2007-1-7 21:11

引用: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07-1-7 20:10 发表



菲利普刚把自己的半导体事业部给卖了


你的意思是不是想说


菲利普离死不远矣?
你这就是断章取义了.
PHILIP在全球范围卖了很多产业,包括前不久的mobile display system.
这并不说明这块业务不赚钱或者没有前景.
产业整合和转型的案例,并不是这么痊释的.

一个公司如果在某方面有很好的资源和开发能力,
哪怕这个产业是夕阳产业,
也一样会有好的前景.
作者: no77    时间: 2007-1-7 21:15

引用: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07-1-7 20:08 发表



实在看不下去了

你把双方相互倒一倒还差不多


三星崛起重要的一条是大规模采用技术购买和技术合作手段,而不是SONY喜欢大包大办,在如今这个全球经济不景气、研发能力过剩的时段,成本是低的。

...
完了完了m$跟google肯定要死了。研发能力都过剩的时段,他们两家居然还在不断的增加研究费用....
作者: fakerocky    时间: 2007-1-7 21:16

引用:
原帖由 猛男乙 于 2007-1-7 21:11 发表


你这就是断章取义了.
PHILIP在全球范围卖了很多产业,包括前不久的mobile display system.
这并不说明这块业务不赚钱或者没有前景.
产业整合和转型的案例,并不是这么痊释的.

一个公司如果在某方面有很 ...
是的 PHILIP已经在转型了
作者: 萝卜    时间: 2007-1-7 21:17

引用:
原帖由 killmesoftly 于 2007-1-7 20:08 发表



三星手上专利多大的比例是他的外型专利,你自己去看看。

...
刚才去基本只收发明专利的derwent wpi库里看了一下

144395 *PA=SAMSUNG
128864 *PA=SONY


不知不觉就赶超了哦
作者: 糖滕蛋    时间: 2007-1-7 21:22

等液晶生产线钱差不多捞回来,就开始铺硅晶生产线了
不知道哪个白痴公司先出硅晶
作者: 猛男乙    时间: 2007-1-7 21:31

引用:
原帖由 糖滕蛋 于 2007-1-7 21:22 发表
等液晶生产线钱差不多捞回来,就开始铺硅晶生产线了
不知道哪个白痴公司先出硅晶
呵呵,以您的水平,
我看不宜对那些公司做评论.
作者: md2    时间: 2007-1-7 21:35

看到这个文章的作者
就知道SONY为什么完蛋
时代剧变,SONY里却还是这种50年代的遗老把握权利,想不倒都不行
日本人自己学不会美国人的激励机制,扭曲了人家的绩效考核体质
反过来说人家有问题
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这和150年前的封建大臣又有何区别

同样的逻辑,小日本搞得好好的5S到了中国就搞得各个厂子鸡犬不宁,还把一个卫星搞飞了
是5S不行吗?
当然不是
是在中国由错误的领导派错误的人用错误的方式推行的结果

工作的报酬就是工作
很好啊
你自己带领有这些想法的老头子去创造吧
放眼世界,哪个以创新为重的公司不是以利益奖励人才
只有日本人还梦想回到50年前的奴隶制社会

诺贝尔奖得主的遭遇最典型了
如果不是得奖
他到现在也是公司的一个奴隶而已
现在美国人请去直接就是董事
哪边更能激励人才已经不言而喻

[ 本帖最后由 md2 于 2007-1-7 21:44 编辑 ]
作者: 猛男乙    时间: 2007-1-7 21:45

引用:
原帖由 md2 于 2007-1-7 21:35 发表
看到这个文章的作者
就知道SONY为什么完蛋
时代剧变,SONY里却还是这种50年代的遗老把握权利,想不倒都不行
日本人自己学不会美国人的激励机制,扭曲了人家的绩效考核体质
反过来说人家有问题
简直滑天下之 ...
你说的那些,只是表面现象.
我觉得,单从这篇文章来看,体现了SONY国际化中体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
这些问题的根源和你所说的,或者我们所看到的其实并不是一回事.

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其实就是文化间的冲突造成的.
SONY从前是个日本公司,这样一个庞大的公司在国际化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文化的冲突和尴尬.
日本文化(其实可以归结为东亚文化,也包括中国和韩过),在西化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本思想和西方那套考良标准间的冲突.同样的一套制度,在西方国家可以很好地被接受,因为那套东西本就是为西方文化量体裁衣的,但到了提倡儒家思想东亚国家,就必定会有不伦不类的感觉.

这个题材太大,我没兴趣一一详叙.
但是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这中间有对错之分吗?
如同你不能否定量化考核制度那样,你同样也无法否定这篇文章中这个老人提到的"工作热情".因为这就是文化.

SONY的成功离不开那套思想,
同样,如果SONY失败,也不能归咎于某些人或事,或许我们能从中发现些什么.

[ 本帖最后由 猛男乙 于 2007-1-7 21:47 编辑 ]
作者: fakerocky    时间: 2007-1-7 21:54

引用:
原帖由 猛男乙 于 2007-1-7 21:45 发表


你说的那些,只是表面现象.
我觉得,单从这篇文章来看,体现了SONY国际化中体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
这些问题的根源和你所说的,或者我们所看到的其实并不是一回事.

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其实就是文化间的冲突造 ...
十分赞同
作者: razor    时间: 2007-1-7 21:55

sony无论怎么样 都值得尊敬
作者: firemaster    时间: 2007-1-7 22:38

引用:
原帖由 猛男乙 于 2007-1-7 21:45 发表


你说的那些,只是表面现象.
我觉得,单从这篇文章来看,体现了SONY国际化中体现的很大的一个问题.
这些问题的根源和你所说的,或者我们所看到的其实并不是一回事.

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其实就是文化间的冲突造 ...
很同意你的看法,现在在中国也都在讲绩效,比如我所的在IT媒体领域,但一些老编辑就很不适应,网站的绩效看点击量,每天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更新,否则就要扣钱,结果让编辑们每天都疲于更新,而自己要踏踏实实的写点或钻研点东西时不太可能了。看看现在的IT网站,内容越来越简短,深度也越来越浅,就这样的更新频率,还有很多编辑要被扣钱。一方面是读者怨声载道,一方面是被上面的绩效规定压得喘不过来气,所以我感觉东方人引入绩效考核不是不可以,但真的要有一定的变通,否则很多企业都将慢慢失去活力,IT媒体尤为明显,大家都是在为了拉流量,拉广告而拼搏,可内在的内容却难以提高,不是编辑不想,而是更多的精力用在应付考核上了……
作者: firemaster    时间: 2007-1-7 22:42

再补充一句,在当前非本专业职业经理人盛行的时候,绩效的确是一个很便利的评价机制。因为只要求管理,而他们又不懂技术。但老一代管理者一般都是本专业出身,可以很清楚的判别员工的能力高低,所以在他们眼中的绩效也就不那么死板了。
作者: 无忧的烦恼    时间: 2007-1-7 22:42

微软何时收购索尼,麻烦楼主提前告诉一声,或者其他软饭也行,好买股票去
作者: 猛男乙    时间: 2007-1-7 22:45

引用:
原帖由 firemaster 于 2007-1-7 22:38 发表


很同意你的看法,现在在中国也都在讲绩效,比如我所的在IT媒体领域,但一些老编辑就很不适应,网站的绩效看点击量,每天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更新,否则就要扣钱,结果让编辑们每天都疲于更新,而自己要踏踏实 ...
这种情况在中国又稍稍有些变味,
可以说,变得更加不堪.
为啥?中国人其实太懂得"变通"了,你要考核?那也无所谓,要造数据还不简单吗?于是种种弄需作假的手段便出来了.
至少日本人和韩国人都比咱们认真.搞不来这一套. 那些欧洲人更是做梦也想不到原来可以这么做.
作者: firemaster    时间: 2007-1-7 22:50

引用:
原帖由 猛男乙 于 2007-1-7 22:45 发表


这种情况在中国又稍稍有些变味,
可以说,变得更加不堪.
为啥?中国人其实太懂得"变通"了,你要考核?那也无所谓,要造数据还不简单吗?于是种种弄需作假的手段便出来了.
至少日本人和韩国人都比咱们 ...
苦就苦在网站内部考核,流量怎么造假呀,所以接着的问题也就来了……
作者: 猛男乙    时间: 2007-1-7 22:53

引用:
原帖由 firemaster 于 2007-1-7 22:50 发表



苦就苦在网站内部考核,流量怎么造假呀,所以接着的问题也就来了……
这个很简单呀,
学习SINA呀,
标题怎么YD怎么来,
有实力的开发个tool bar这样的垃圾到处散播,
没实力的雇几个人到各大聊天室发垃圾信息.

这都是常识了.
作者: firemaster    时间: 2007-1-7 22:59

引用:
原帖由 猛男乙 于 2007-1-7 22:53 发表


这个很简单呀,
学习SINA呀,
标题怎么YD怎么来,
有实力的开发个tool bar这样的垃圾到处散播,
没实力的雇几个人到各大聊天室发垃圾信息.

这都是常识了.
能坚持下来就行,长期奋斗吧
作者: van601030    时间: 2007-1-7 23:20

写得好 看了很有收获
作者: 阿竿    时间: 2007-1-8 00:08

唉,凡是在工作了的人,看了这篇文章,多多少少都有有些许感慨的……
作者: eos    时间: 2007-1-8 00:34

文章不错。
不过SONY要想缓过来,不容易啊!嘴炮的功夫已经开始让SONY的招牌贬值了
作者: 蒙其D路飞    时间: 2007-1-8 00:57

引用:
原帖由 上杉不谦信 于 2007-1-7 12:03 发表
内讧才可怕~~~
严重同意!!
作者: lawson    时间: 2007-1-8 01:17

按照顶文所说,那种方式仅限于在小规模公司内的确是可取的,因为管理层能够掌握得比较紧,公司各方面都能尽收眼底,但如果大了的话,那公司政治体系就自然存在的了,顶文所写‘工作的报酬是工作’,最能灵活体现在职业足球场上,谁的状态好,能进球,谁就可以下次比赛首发。比赛打得好,场外的利益收入自然回报滚着来。

有些人片面地误解‘工作的报酬是工作’这句话,其实这句话是很非常合理的,和现在国内很多公司墙上贴着的那句:“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是异曲同工的咯。如非大富大贵,否则工作是任何普通人都要面对的事情,工作干得出色,自然有更新的挑战,从普通员工职位上开始努力,之后跳到中层,再到高层,这就是一个工作的方向体现,是能力的见证。如果总是不在工作岗位上贡献过,又期盼着拿金钱报酬或者更多的报酬,这可能吗?
作者: md2    时间: 2007-1-8 02:20

引用:
原帖由 猛男乙 于 2007-1-7 21:45 发表


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其实就是文化间的冲突造 ...
人治和法制是这问题的一个方面

而另一个方面是企业文化的问题,这绝不是东方和西方,而是日本企业文化和人类的本性之间的矛盾
一切为了会社,工作就是奉献,这在60年代是说得通的,但是拿到已经是发达国家的日本来推行,就完全南辕北辙
最好的证明就是现在日本年轻人中大量的NEET族
日本人自己对会社主义的认同越来越低了
引用:
原帖由 lawson 于 2007-1-8 01:17 发表
工作是任何普通人都要面对的事情,工作干得出色,自然有更新的挑战,从普通员工职位上开始努力,之后跳到中层,再到高层,这就是一个工作的方向体现,是能力的见证。如果总是不在工作岗位上贡献过,又期盼着拿金钱报酬或者更多的报酬,这可能吗?
现实是你只能奖赏十分之一的员工,提升更少,多数人最终肯定是失败者
如果所有人都尽了最大努力,你如何让失败者认同自己就是一个问题
日本原来的方式就是淡化企业中英雄的存在,无论你有什么贡献,无论你是什么地位,永远是公司的一个零件而已,用消除差别的方式来消除不公
美国的方式相反,突出英雄的存在

最好的例子就是两国企业中各级员工的工资差别


坦白说这两种方式在道义上根本没有高下之分
美国人那套到了欧洲也很受排挤
只要行之有效就可以了
日本企业席卷全球的时候,美国人也全跑去歌颂日本企业,当初歌颂日本人的和现在批判日本人的根本是同一群写手
作者: west2046    时间: 2007-1-8 06:39

顶!LS各位管理人才!!!
作者: 猛男乙    时间: 2007-1-8 09:30

引用:
原帖由 md2 于 2007-1-8 02:20 发表

人治和法制是这问题的一个方面

而另一个方面是企业文化的问题,这绝不是东方和西方,而是日本企业文化和人类的本性之间的矛盾
一切为了会社,工作就是奉献,这在60年代是说得通的,但是拿到已经是发达国家的日本来推行,就完全南辕北辙
最好的证明就是现在日本年轻人中大量的NEET族
日本人自己对会社主义的认同越来越低了
问题是: 你不能否认日本企业的迅速崛起,靠的就是那套东西.
无论你说他违背人类本性也好,错误也好.
正是这套思想体系导致了日本的崛起.
这是个悖论.
作者: md2    时间: 2007-1-8 09:47

引用:
原帖由 猛男乙 于 2007-1-8 09:30 发表


问题是: 你不能否认日本企业的迅速崛起,靠的就是那套东西.
无论你说他违背人类本性也好,错误也好.
正是这套思想体系导致了日本的崛起.
这是个悖论.
我没有说崛起不是靠它啊
这在60年代是说得通的,但是拿到已经是发达国家的日本来推行,就完全南辕北辙
同理,你回到2000年前,奴隶制就是最进步的
这不是悖论,而是一个群体能否客观看待自己的失败和成功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md2 于 2007-1-8 09:50 编辑 ]
作者: 猛男乙    时间: 2007-1-8 09:57

引用:
原帖由 md2 于 2007-1-8 09:47 发表


我没有说崛起不是靠它啊
这在60年代是说得通的,但是拿到已经是发达国家的日本来推行,就完全南辕北辙
同理,你回到2000年前,奴隶制就是最进步的
这不是悖论,而是一个群体能否客观看待自己的失败和成功 ...
苏联灭亡是体制的问题.
而日本面临的是文化的问题.
很多日本企业依旧遵循着从前的那套东西,照样很成功.
比如任天堂,比如三得利这样的家族企业.

我们看见,SONY的问题只是出现在本土,
而SONY娱乐做得不错的原因,在于这已经是个完全美国化的公司了.
欧美人占到了主导地位.

但是在一个日本人居多的部门或者公司,究竟采取哪种制度才能取得成功,并不是这么简单就能断言的事.
作者: MK2    时间: 2007-1-8 10:27

无论是什么制度、思想或文化,终归都是手段而已,而无论是什么手段,只要这种手段能够激发员工自发向上的动力,企业就离成功不远了。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是sony的转型失败了,旧有的价值观被逐步推翻,新的价值观却由于种种原因建立不起来或者被扭曲,最后互相指责倾轧而造成目前的混乱情况。
作者: no77    时间: 2007-1-8 10:46

引用:
原帖由 MK2 于 2007-1-8 10:27 发表
无论是什么制度、思想或文化,终归都是手段而已,而无论是什么手段,只要这种手段能够激发员工自发向上的动力,企业就离成功不远了。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是sony的转型失败了,旧有的价值观被逐步推翻,新 ...
这话没错

不过我认为本文的作者即使他是位曾经在sony服务40年的老员工,取得过极大的成绩,但是他的经验,他的经历,都已经是过去式了

他并不了解现代社会的需求,更别说现代年青人的心理了。

他的话对今天的sony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

[ 本帖最后由 no77 于 2007-1-8 10:47 编辑 ]
作者: 猛男乙    时间: 2007-1-8 10:47

引用:
原帖由 MK2 于 2007-1-8 10:27 发表
无论是什么制度、思想或文化,终归都是手段而已,而无论是什么手段,只要这种手段能够激发员工自发向上的动力,企业就离成功不远了。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是sony的转型失败了,旧有的价值观被逐步推翻,新 ...
SONY的转型整体来看,应该不算失败.
而某些部门出现这样的问题,不能简单把责任归咎于某一方面.
制度既然是人创造的,那同样也要去改变和适应某种群体环境.
作者: 猛男乙    时间: 2007-1-8 10:49

引用:
原帖由 no77 于 2007-1-8 10:46 发表


这话没错

不过我认为本文的作者即使他是位曾经在sony服务40年的老员工,取得过极大的成绩,但是他的经验,他的经历,都已经是过去式了

他并不了解现代社会的需求,更别说现代年青人的心理了。

他的 ...
SONY在日本本土的衰败,正是由于没有人去参考他的话.
作者: u571    时间: 2007-1-8 14:48

引用:
原帖由 md2 于 2007-1-8 02:20 发表

现实是你只能奖赏十分之一的员工,提升更少,多数人最终肯定是失败者
如果所有人都尽了最大努力,你如何让失败者认同自己就是一个问题
日本原来的方式就是淡化企业中英雄的存在,无论你有什么贡献,无论你是什么地位,永远是公司的一个零件而已,用消除差别的方式来消除不公
美国的方式相反,突出英雄的存在
这个现象在中国更加普遍了
作者: 阿竿    时间: 2007-1-8 21:46

好文要多顶顶
作者: ttsyyh    时间: 2007-1-8 21:47

技术的索尼什么时候能回来?
作者: xianli2    时间: 2007-1-8 23:00

这贴一直看到了第六页,我也想回一下贴
    这篇文章我大致阅读过,在平时是不去读《文艺春秋》这类高深难懂的杂志的。总觉得看这书就有一种已经上年纪的感觉。但这本新春特刊号有个很惹人注目的专题,叫做:国家的堕落 作者就是出过06年最畅销书籍-《国家的品格》的藤原正彦
国家的堕落----在改革的名义下,破坏了国家的主体。同时又将原sony董事天外伺朗所投稿的《成果主义破坏了sony》的文章放在一起。不是正好吻合吗?
   从1995年sony导入成果主义起。通过人事管理公司制定出的详细评价方法,根据员工表现确立薪酬等制度。但是这种制度导入之后,事实上导致员工们渐渐失去了工作的热情。美国的心理学家Csikszentmihalyi提出过一个理论叫做沉浸理论。人在进行活动时完全投入,达到忘我的一种精神状态。进入这种沉浸状态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人们自身自发的冲动。想去做这件事情。
他的反对向就是从外部来的报酬需求。因此类似于寻求外部报酬的外在动机越强烈的话,越会抑制油然而发的那种内在冲动。
如今,sony导入成果主义机制,正是通过外在动机来刺激企业发展。员工们为了提高成果,考虑自己的利益。当然会制定全体都可以完成的,相对较低的目标。同时,忘记也渐渐忘记了什么是sony精神,怎样去挑战这种精神。
    井深大所倡导的成果主义:工作的回报就是工作。做出色的工作是为了能做更有趣,更有挑战性工作。成为能触发内在动力的“热情洋溢团体”来完成伟大事业的原动力。这是他把这句话当作口头禅的真正意义所在。
人并不是只为了经济的合理性来工作的。sony在濒临倒闭危机时,抱住特丽珑彩电不放的态度,从MBA的思考角度来看的确非常不合理。但是如今导入美国的合理主义经济理论的公司业绩,也不是很令人满意。
    人们说想的优秀的理论,不同的观点的确很多,但在日本,跨国日企就这样简单的将美国,或者欧洲的管理理论就这么直接导入的话,肯定是不能够融合的,我想。日本人的思考方向不能单考数字来定论。就像有很多想不通的事情一样,sony为首的许多公司,过分向美国跟进的话,结果一定好不到哪里去。
    有句话这样说,企业的寿命是30年。 sony也是,在创立,辉煌的持续过程中,也会慢慢发生化学变化。企业做大后发展速度开始变慢,开发活动迟缓,生产成本增高。采取改革措施是一个阶段必须要做的事情。但忽视我本国的企业文化,改革或许就成了个变相的阻碍。
作者: dboy99    时间: 2007-1-8 23:25

LS好文,不得不顶
作者: 无忧的烦恼    时间: 2007-1-9 06:42

引用:
原帖由 west2046 于 2007-1-8 06:39 发表
顶!LS各位管理人才!!!
嘘!tg业内人士很多的
作者: 无忧的烦恼    时间: 2007-1-9 06:43

引用:
原帖由 ttsyyh 于 2007-1-8 21:47 发表
技术的索尼什么时候能回来?
没人喷的那一刻
作者: jnzr    时间: 2007-1-9 09:39

不错的文章,学到了不少东西,
作者: saint1973    时间: 2007-1-9 15:00

有句俗语大家听说过么,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SONY是个大公司,一时半会不会象大家说的那样玩完的。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