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三篇周先生的评论
[打印本页]
作者:
Nowe
时间:
2006-12-27 06:11
标题:
转三篇周先生的评论
用经济学原理解读张钰事件标签
周黎明
娱乐圈“潜规则”的张钰事件在刚刚发现“娱乐致死”乐趣的我国大陆地区传得沸沸扬扬,通常涉及有权有势的导演或大明星以及急切成名的年轻女子。“潜规则”是一个圈中人颇为忌讳、圈外人似懂非懂、圈子周边的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竞争年度热门关键字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困难的是实实在在的事例并不多。
人们最喜欢问的问题是:娱乐圈到底有没有潜规则?至于国内有没有,笔者没有资格回答。但是好莱坞有没有类似的“规则”,我敢说:没有。因为,在任何行业的透明度都比咱们高的美国,它不是“规则”,而且它一点也不“潜”,而是非常显眼地暴露在水面上。
没有哪个行业法规或条例说过演员必须跟导演、制片或投资人上床才能得到某个角色,但是,这样的交换非常普遍,传到外界的只是冰山一角。有趣的是,好莱坞似乎还没有出过这方面的“反叛者”。为什么?美国对于性骚扰的处罚非常严厉,为什么反而没有人站出来揭发行业内部的腐败现象?
前些年,我在一本类似《少男少女》的美国杂志上,看到一篇做明星梦的指南文章,里面细数了数十条成功进军影视业的秘诀,其中一条是:无论你是男是女,性向如何(即自己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你必须时刻准备着跟能为你事业开道的任何人提供性*服务。当然,作者没有用“性*服务”一词,而是用了一个较为委婉的替换词,比如“使之私下觉得高兴、有乐趣”等。除非你是昏睡了一百年的正人君子,其意思一目了然。
电影学院的课程里绝对不会有这一条,任何就业指南也不会有如此暗示,但你不得不佩服老美的媒体有如此魄力,把人家闺房里咬着耳朵传授的知识用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
最近看到另一本美国杂志,居然把这金科玉律直接写到了封面上,让人一眼就知道这是本期重点推荐的“佳文”:想当明星?一路睡上去。这要比几年前的“强烈暗示”更进一步。
如果说好莱坞比中国娱乐界所传的“潜规则”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在美国需要付出性好处的,不仅是女性,甚至并不一定以女性为主,而是完全男女平等,因为在美国娱乐界,位居各大经纪公司、制作公司要职的,据说同性恋高达三分之一,纽约百老汇的比例要比洛杉矶的好莱坞更高。加上那些喜欢姐弟恋甚至母子恋的女老板,男生需要“献身”的可能性跟女同胞相差无几。
为什么要“献身”?这跟“卖身”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早已跨越了国家、地域、文化、政治的樊篱,而必须到经济学中寻找答案。说到底,这是一个价值和供求的命题。
先说当明星的好处。看过福布斯名人排行榜的读者一定知道,一个明星靠演戏、公开亮相(比如为商家剪彩)、拍广告等,一年可以赚到多少。一个普通国民,一辈子都赚不到这笔钱,可能十辈子都不够。不信我们大致算一下,排行榜上收入最低的,年收入都远远超过了100万元人民币。姑且用一百万这个小数字。中国普通老百姓,如果算上广大的农民,2003年的人均年收入恐怕不会上一万元。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这概念跟人均收入略有不同,但一万元的估计应该不会太保守。两个极端简化的数字摆在一起,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清晰的结论:即使是一个上不了百大榜的明星,他的收入也很可能是一个普通国民的一百倍。
这个对比不是为了强调贫富差距,也不是为了提倡平均主义。目的是要说明,明星这个行业相较于普通职业,有着太大的诱惑力,足以招来庞大的候选人队伍。这从如云美女美男争考北影和中戏的壮观场面可得到佐证。
你可能会说:明星挣得多,他的劳动付出也多啊。
这岂止是谬论,简直荒唐无比!如果按照劳动付出来衡量,矿工(体力劳动)或尖端科学家(脑力劳动)应该是中国收入最高的阶层。这个说法其实混淆了当今商业社会商品定价的一个重要原理。在商业欠发达的年代,商品的定价通常以成本为基数,比如一张桌子的制造成本为十元,流通渠道产生的销售成本为三元,你再加上两元的利润,卖15元,大家都有得赚。在商业发达的市场,这张桌子的定价主要不是看成本(成本只是为了保证底线),而是看消费者的承受力。如果说买主最多愿意付出50元,那么这张桌子的定价可以是13-50元之间的任何一个数字。
明星的服务是一种商品,跟任何商品一样,它的价值是由市场的需求量和承受力决定的。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函数题:量和力的乘积才是决定身价的因素。比如一个世界一流的古典音乐家,观众可能愿意花一百美元买一张票欣赏他的表演,但他的观众群在全球只是十万,因此他的潜在市场是一千万美元。另外有一个电影明星,观众平均花十美元看他的表演(指影片),但他的全球观众群有十亿,那么他的潜在市场就是一百亿美元。这就是好莱坞明星身价高居全球之冠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的演技比其他国家的演员更好,而是他们产品的市场在全球最大。中国大陆地区明星的身价近20年来的狂飙,完全是改革开放后经济起飞、购买力提升的结果。想当初刘晓庆走穴一场才赚50元,那时她已经是明星了。再举例:80年代末,许多好莱坞明星的片酬突然升了20-40%,不是因为他们的水平或付出有了如此幅度的提高,而是东欧市场的打开一下增加他们拍摄的影片的收入。他们的劳动并没有比往常多,一切都是“肥水回流”的结果。
再来看付出的性质。影视明星跟体育明星有所不同,体育明星需要有实力,影视表演不是一个层层选拔的竞赛,它需要一定的素质和技能,但这种素质和技能往往没有绝对客观的评判标准。杰克•莱蒙初出茅庐便因《罗伯茨先生》一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他兴奋地告诉纽约的表演课老师;老师指着跟他们擦肩而过的人,跟他说:刚才走过的人中,可能有六个演这个角色都会不亚于你。你跟他们的最重要区别是:你得到了这个角色,他们没有。这么说不是否认演员不是谁都能当的,但演员不像世界冠军,他的工作技能中有许多“虚”的成分。表演出色的未必能崭露头角,倾城倾国之貌也不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你再看看那些要素质没素质、要才艺没才艺的(各个国家都有),你可能会意识到,一个演员的成功,最重要的是机遇。关于这一点,美国的职业指南上并不避忌。
假设你是一个出道不久、小有演技、长相也不错的青年演员,你希望踏进这道门,最终跻身一天赚几十万的行列。但是,有成千上百人跟你有相同的梦想,竞争着同一个角色。那时,你该怎么办?你可以说:求求你,我一分钱不拿也愿意。隔壁一位说:我不仅一分钱工资不要,还愿意给您捐助一万元。依此类推,一直到某人出的价钱达到负责选拔的人觉得你可能得到的跟你付出的大致相当。(美国影视界尚未传出演员直接付钱给制作方以换取角色的案例,但中国电视剧行业听说是有价码的。)
这就是价格均衡理论,具体表现可能有所差异,比如,某些女演员能担任女主角,是因为她的“赞助人”(亲戚、朋友等)乃该项目的投资人。这就是一种变相的倒贴。当然,多数小明星还没有傍到这样的大款,因为傍大款的能力跟曝光率是相辅相成的,有鸡才能生蛋,但没有蛋哪来的鸡?真是难煞人。大量好莱坞明星传记显示,他们多数来自穷人家庭,很多连中学都未念完。只有这样的孩子才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他们没有富爸爸为他们用金钱开道,他们唯一可以用来交换的东西就是自己的身体。他们懂得,青春无价,如果把握得当,可以换来有形的资产。对于很多想踏入好莱坞的青少年,一旦挤不上这条独木桥,夸张地讲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合法的,到餐馆当服务员;另一个是非法的,即卖淫,估计一辈子都卖不出明星一部片酬的数字。他们没有别的工作技能,在一百块卖一次跟白白献身换一个演出机会之间,显然后者具有更高的“未来价值”。他们可能没学过博弈理论和金融学的未来价值计算法,但他们知道这相当于买彩票,但概率要高不少。
这么说并不表示所有好莱坞明星都是靠出卖肉体成名的,也不是说所有人都愿意这样做。凡事都有例外,某些人出演了没有太大竞争的角色,结果出其不意红了;有些人一路没有碰上一个色狼;有些才华横溢,雄居千百竞争者之上。但这些应该属于例外。美国的性文化要比中国开放得多,很多人并没有把性行为看成要死要活的事。在那种文化氛围中,为了角色而“献身”的举动未必具有多大的“牺牲”精神。这从两句圈内流行的话中可以得到印证。在好莱坞,每当某个显然不称职的漂亮演员得到某个角色后,人们私下里会问:Who is he/she sleeping with? 意思是:他/她在跟谁睡觉才得到这个角色?有一个电影论坛以这句话为题,讨论了古往今来那些有貌没才的演员。
另外一句话更加露骨:Who do you have to f**k to get a break in this town? 当一个小人物找不到当明星的突破口时,他可能会扪心自问:我该跟谁上床才能在这个圈子里打开缺口?这句精彩台词出现在一部描写演艺圈内幕的舞台剧《制作人》中。
其实在任何有利益交换的领域,性都可能成为一方的筹码。但人是高级动物,因此性的交易跟买菜不同。在很多情况下,挑选者和被选者不仅仅是机会和性服务的关系,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的吸引甚至情感。有多少导演跟女主角有恋情,而这些恋情后来都被“神化”成感人的爱情故事(至少在离婚之前),但它们的起点未必那么纯洁无暇。
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的作品《彩排之后》带有浓厚的传记色彩,男主角(一名资深老导演)跟母女两人(均是演员)都有暧昧关系。但它的重点不在于哗众取宠的题材,而是他们之间互相利用、互相依赖的复杂关系。
天真纯洁的少女为了追求理想,惨遭好色淫乱的导演的玷污以及道德败坏的环境的摧残。有人喜欢把娱乐圈的性*交*易理解成如此简化的善恶之争,以便取得黑白分明的判断。事实上,几乎没有人是在无意中跌落这个陷阱的。在一部詹姆斯•狄恩的传记片中,他在朋友警告他某些导演的所作所为后,毅然决然去该导演家参加派对,进门时,他做出一个既“豁出去”又有些顽皮的表情,他能预感自己进入的世界,但他能调整心态。谁都知道这个派对包含着什么,其他比如导演请你深夜到他住处“说戏”,或者演员要求深夜去导演房间获得特殊“指点”。这里面有风险,但没有受害者。现在值不值,当事人心知肚明;将来值不值,就要看运气了。如果名字能三天两头见报,八成是值了!
转载者再补充一点,本·阿弗莱克曾经说过:“如果能得到我想要的角色,我宁愿为制片人吹萧”。
作者:
Nowe
时间:
2006-12-27 06:12
《三峡好人》:一部饱含人文精神的杰作
周黎明
《三峡好人》是今年至今为止我看过的最精彩的华语影片。用“精彩”一词其实并不精确,应该用“伟大”,但“伟大”在当今的语境中是一个既需要仰视又被滥用的字眼。在我心目中,“精彩”是诉诸感官,而“伟大”则是打动灵魂。《三峡好人》深深打动了我,不是因为炫目的技巧或引人入胜的情节,而是它那真诚质朴的人文情怀。
对于一百万三峡移民,贾樟柯是一名局外人,他处理这个题材失去了《小武》、《站台》的贴近感,但增添了一份初来乍到者的敏锐和新鲜。他对三峡库区及其人民流离的细节捕捉,有着既见树又见林的客观和同情。
影片的两位主角跟导演一样,由山西来到重庆三峡库区,他们代表了观众的视角,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壮观自然风光下的巨变图。这里没有敲锣打鼓的欢送场面,没有虚假的口号和豪情,有的只是真真切切的百姓生活。一百万人在十三亿当中或许不算是个大数字,然而他们所付出的代价绝非局外人所能感同身受。
影片的两条主线虽然重要,但更多起着类似《偷自行车的人》里那种牵线的作用,牵扯出一个个跟主线情节未必相关的小场景,而这些场景却是影片的精华,也是最揪心之处。镜头所到之处,我们看到的是三峡移民的抗争、无奈、选择、牺牲。在这里,巨变浓缩为“拆”、“拆”、“拆”,数千年的生活方式销毁于一旦,人际关系经受着不可控制的扭曲,他们如同那个怪异的半成形建筑被外星人拔地而起,躯体被铲除转移,而心却永远留在了那淹没在水底的家园;他们像高楼间走钢丝的人,在貌似广阔却实则狭小的空间里小心翼翼地求生。
这些是你在电视新闻中看不到的场景,是变迁浪尖的众生相。贾樟柯以其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给了这一百万没有话语权的人一个声音。这个声音不是豪言壮语,也不是哭天抢地,没有一丝虚假和煽情,这是一个竭力自我压制的呜咽声,只能用心灵才能听到。光凭这一点,贾樟柯已经做了一件功德无量、名垂千古的事,金狮的份量相对于题材本身的份量,可谓小巫见大巫了。
在艺术上,《三峡好人》堪称贾樟柯最“外向”的作品,他不再拘泥于自己的美学追求,而更注重剧情的设置、人物的塑造、庄谐的搭配等。韩三明和赵涛两条主线分别将镜头对准两个不同的社会群体,一个在追求生存,另一个追求幸福。拆楼民工的戏份最为感人,人物像贾樟柯之前作品那样处于最自然的原生态,但大量近景的使用,给人予绘画雕塑(如《父亲》)的内心戏剧性:一张张黝黑的脸、一个个光着膀子的身躯,蕴含着一个个感动中国的故事,这些故事需要观众来填白。
《三峡好人》中出现了一些新元素,给人惊喜,同时也使观众从压抑中获得调剂。飞碟的情节引人发笑又深思:究竟是移民像飞碟那样从一个地方转到另一个地方,还是飞碟如同一种无形的力量将移民神速搬家?那个喜欢模仿周润发的小伙子,是一个非常出彩的喜剧形象,他的乐观(也许是盲目的)给阴沉的世界带来了一抹阳光。他的故事稍有情节剧(melodrama)的味道,但跟沉默寡言的三明形成绝佳的搭配。他的出场和离去给了影片必要的外在戏剧力量。另一个年龄更小的男孩,从另一个角度为影片带来了“光明”,他没有自己的声音,他的表述全部通过他爱唱的流行歌曲,如同三峡移民无法讲述自己的故事,由一个“山西好人”来代为转述一样。
说起流行歌曲,那是贾樟柯作品的标志之一。跟《站台》等相比,《三峡好人》中的歌曲在数量上有所节制,在曲目挑选上更耐人寻味。最感人的是三明和小马哥之间互传手机彩铃,一首是《好人一生平安》,另一首是《上海滩》,黄霑的词简直像是为该片度身定做似的。
过去20多年的巨变,为越来越多的国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生活,但也有不少人为此付出了代价。这也许是发展路上不可避免的代价,但至少我们在享受全新生活时,不要忘了那些默默无闻的人,那些行走在路上的民工,那些到处“讨生活”的外地人,那些跟中产生活极不相称的服装和嗜好(包括老四样烟酒茶糖)……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是喜是愁,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成功失败,浪里看不出有没有。”
浪里看不出,但《三峡好人》为我们看了;分不清欢笑悲忧,《三峡好人》为我们努力呈现了;滔滔江水,浪花转瞬即逝,《三峡好人》为我们记录了。
作者:
Nowe
时间:
2006-12-27 06:16
2006-12-15 | 周黎明影评:《黄金甲》暗藏杀机
张艺谋新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可能会令人振奋,也可能会令人疑惑或失望,但我觉得很难引发不温不火的情绪。这很可能是一部造成两极反应的作品,因为每个人会从中看到不同的东西,有人会看到弗洛伊德情结(杀父娶母),有人看到粉饰太平(此起彼伏的呼叫声,比祷告更喧闹,如同一架强大的宣传机器),有人会看到对和谐的强调(用鲜花般的地毯迅速遮掩战争的痕迹),有人会看到对规矩秩序的礼赞或批判(片中全家福出现的场景),不谙中国文化的老外可能只看到一个剧情充满巧合、取材自莎翁悲剧的家庭肥皂剧(如三个孩子取自《李尔王》,妒忌的国王源自《奥赛罗》,会算计的王后参照《麦克白》,宫廷死伤无数很像《哈姆雷特》),当然他们不知道那是曹禺的功劳,但老谋子却又让它回归到莎剧传统。
这是一个古老又不乏现代寓意的故事:一个古老王国的大王,用关心的口吻慢慢毒害红杏出墙的王后(较文明的打入冷宫?),同时需要摆平三个有不同程度和性质欲望的王子。最终,对权欲的渴求超越了所有伦理和亲情,一轮轮危机经过层层叠加,到重洋节的菊花派对上集中爆发,但知此知彼的人物关系,使得权力斗争陡然增添了难度,峰回路转。最后,高高在上的国王战胜了形形色色的威胁,又一次稳坐在规矩方圆十分完美的体系里。
影片的真正主角是张艺谋一向擅长的色彩使用。这次,他用无处不在的金黄色,将这个钩心斗角的皇室包裹在一个近乎超现实的世界里。喷薄欲出的人体波涛象征了肉欲,飞龙缠绕的柱子和服装象征着皇权,权欲和肉欲在色调上取得了高度的统一;那金黄中屡屡渗出的猩红色似乎在暗示繁华背后的肮脏,和平背后的血腥,光彩背后的黑暗。巩俐等主角一次次走过的迷宫般的迷彩走廊,是影片中为数不多的剧情停歇处,彷佛是大歌剧中公主款款走下的楼梯,隐藏着只可意会的内心独白,如同歌剧中的咏叹调。
巩俐的表演非常饱满,从感情的挫折,到被害的冤屈,到复仇的绝决,很有层次感,因此她的人物塑造是最立体的。她特像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琼克劳馥,用力挺猛却仍不觉突兀。相比而言,周润发的表演更为内敛,没有刻意强调大王的阴险毒辣,避免了人物的脸谱化。他跟次子周杰伦开场不久的比剑,在剧情设置上颇为高超,带出了一句说了两遍、韵味深远的台词:“不给你的,你不能抢。”一言概括了中国权力政治的特色。周董的角色堪称为他量身定做,连名字都没改,仍叫杰王子。他的武戏很利落,文戏上有几个需要表现复杂感情的高难度镜头,如下决心为母后而背叛父王的那一刹那,看得出他的努力及导演的调教。其他角色着墨不多,虽有逻辑铺垫,但发挥余地不大,刘烨的大王子已接近小丑的边缘,比曹禺笔下的周萍更缺少心理背景。
影片的前半部着眼于国王强迫王后喝药的细节,以及大王子身陷的三角恋。后半部有更多的动作场面,高潮戏用了不少电脑特效,其风格跟《英雄》中“大风!大风!”的蚂蚁兵团性质相仿,均以形式感见长,视觉效果不错但没有细化到人的层次。战斗场面有气势,兵器的使用也有新意,但总觉得这种场面演变自瑞芬斯塔尔的《意志的胜利》,并担心这种方法会有意无意进入将来的奥运开幕式。
《黄金甲》基本上是一部诉诸感官和理性的影片,需要用眼睛、耳朵、大脑来看,无法用心、用灵魂来体验;它里面没有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内容,但可以令人思索;它有很多令人回味的细节(如最后一个镜头),它生动地展示了权力对于人性和家庭的腐蚀作用,就像那能够烧穿铁板的毒药似的。
作者:
北四环斟茶员
时间:
2006-12-27 13:30
周黎明的影评的确一向都四平八稳,厚重有力,不得不赞
不过第一篇是老文章了,套了个张玉的标题又发出来,老周不厚道
欢迎光临 TGFC Lifestyle (http://club.tgfcer.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