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42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24帧是不是糟粕?

posted by wap, platform: MAC OS X
双子杀手特意去杜比影院看的120hz,追逐战那一段,流畅是真流畅,杜比视界也超艳丽,但是就有一种失真感,感觉在看电视机卖场的演示片,而不是在看电影


TOP

引用:
原帖由 Alloyo 于 2021-11-2 00:33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是的,就是这个意思

电影本身就是一个梦幻,或者是承载梦幻的平台,每个人看到的都是自己的电影

高帧数把这个平台拉到现实了,跟电视剧或者家庭录影的感觉,没有对比就没有伤 ...
我是遗憾比利林恩没看过。但双子杀手烂片无疑,各个角度看都是烂片一部。为什么说是电视宣传片,就是因为剧情表演都是宣传片水平,没有那种“哎呀电影真好就是高帧率这一个方面确实不适应”这样的感觉。比利林恩就完全没有宣传片的评价,在我想象来说起码那肯定是一部像样的电影。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24桢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各位有疑问的可以去找 精武门 李连杰打斗的片段,逐帧看一下,全是糊成一团团的拖影,偶尔还能看清替身的脸,但是连起来就非常带感了;如果每个动作的细细密密清清楚楚的摆给你看,你一定会骂,mb这街头痞子打架有啥好看的

TOP

24是美学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引用:
原帖由 @weileziyuan  于 2021-11-3 18:32 发表
曾经专门到上海影城看的120桢3D比利林恩,看得一头雾水。不明白这个文艺片9为啥要走技术流,120底下完全没有美感。

原因:120桢的超清画面已经造成了人脑内的信息爆炸,大脑根本处理不过来只能被动接受画面信息的冲击,没有冗余的算力去“感受”“理解”“共情”。

了解电影基本知识的人都知道,电影画面除了基本的内容,还有诸如构图、运动、色彩、明暗、焦点等外部信息,配合剧情传递情绪。有时候为了放大情绪导演还会使用抽桢的方法去展现运动画面,(比较著名的就是王家卫和古惑仔)让观众更充分的感受每一帧的情绪。

而高帧率的画面,在观众还没有来得及感受画面的情绪的时候,就已经刷新了n桢,所以很8画面有一种看录像的感觉,毫无美感。

还有一层原因就有些玄学了,往深了说可以扯到弦理论,大义是说宇宙间所有信息(包括物质)都是震动产生的,所谓弦就是宇宙源代码的基本字节,所以人其实会对频率是有特殊的感悟能力的,所以我们能感受节奏和旋律组成的音乐,同样24桢也是一种特殊的频率可以与人类达到某种程度的共振,所以我们会对其有特殊的感知力。做视频的人应该有体会,后期想做出所谓的“电影感”一定要24桢,30桢50桢都不行,即便23桢25桢也不行。
弦理论,大义是说宇宙间所有信息(包括物质)都是震动产生的,所谓弦就是宇宙源代码的基本字节,所以人其实会对频率是有特殊的感悟能力的,所以我们能感受节奏和旋律组成的音乐,同样24桢也是一种特殊的频率可以与人类达到某种程度的共振,所以我们会对其有特殊的感知力。做视频的人应该有体会,后期想做出所谓的“电影感”一定要24桢,30桢50桢都不行,即便23桢25桢也不行。
----------
竟然可以达到这种维度的解释,感谢兄弟分享!

TOP

所以动作片建议上类似苹果Pro Motion的技术,需要高帧率的动作戏或者大动态场面就上高帧率,平时维持24帧就行。

TOP

电影不是游戏,游戏高帧对游戏本身成本不大甚至没有(当然有部分游戏高帧下会产生漂移之类)。

电影后期制作帧数都是一帧 一帧做过去,即便有工具了也得一帧一帧渲染。

TOP

感觉也成玄学了。。30帧应该比较好

TOP

必须火电摄影机,水电/核电的无法共振!风电/潮汐电凑合,但同步率不能达到80趴以上。

[ 本帖最后由 NewRoaD 于 2021-11-9 15:32 编辑 ]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Chrome
120帧好,感觉跟演员见面会他跟你握手一样,面部细节,衣服质感,都太舒服了。感觉自己就在现场。

其实是题材没选好,你要选个超级大帅哥和顶级美女,特别是演技好的那种,谈恋爱的浪漫爱情剧拍成120帧,保准观众瞬间就能理解高帧高清的优点在哪。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120帧好,不解释

TOP

 42 123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