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尚未登录:请 登录 | 注册 | 标签 | 帮助 | 小黑屋 |


 39 123
发新话题
打印

[其他] 保罗安德森97年拍的《黑洞表面》好像要出蓝光重制和翻拍剧集版了

这片小时候以为是单纯的太空科幻,结果越看气氛越不对,之后的几幕幻觉场景着实吓到我了。
早期派拉蒙和华纳都做过蓝光,但画面比例没做好,18年德国做过一个remastered版修正了比例但没简繁字幕了。
这次的美/加版据报道是保罗参与重制工作,好多人要求他把当初删掉的半个小时内容加进去,据说是那部分胶片保存不当没法用了,不过他提到过当初的制片人罗伊德莱文保存有录像带,不知道这次能不能全部整合起来。话说这片本来已经够邪典了,不知道删掉那部分得血腥成啥样。
翻拍的剧集版我觉得大概率不行。


TOP

当年看vcd是挺吓人的



TOP

posted by edfc, platform: iPhone 11
很经典的恐怖太空片


TOP

保罗安德森的天花板作品。有重制最好了。

TOP

百度搜 黑洞表面 直接一个黑洞弹出来

ps:这片子的名字一直觉得翻译的不太行,虽然直译没问题,但觉得淡如水

[ 本帖最后由 gordonou 于 2020-12-14 07:3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gordonou 于 2020-12-14 15:28 发表
百度搜 黑洞表面 直接一个黑洞弹出来

ps:这片子的名字一直觉得翻译的不太行,虽然直译没问题,但觉得淡如水
自己选一个吧。


黑洞表面 / 撕裂地平线 / 异煞 / 地平线事件 / 黑洞吸入线号飞船

TOP

这些译名感觉都差那么点意思
看这次的发行商公布的消息,这次是重新拿胶片做4K扫描进行重制,但这次发行好像只有蓝光没有UHD,难不成留着准备以后再收割一茬.....
还有这次的封面我觉得比较难看,不知道是不是特意迎合片子的CULT风格搞的。
三图分别早期版,中期版,重制新版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有加长就好了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墨菲和史密斯喷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SRWX 于 2020-12-14 19:1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墨菲和史密斯喷了……
史密斯喷了,脸盲你好
这片我记得当时觉得神神叨叨的,重制的话再看一遍吧,差不多忘光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SRWX 于 2020-12-14 19:12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Android
墨菲和史密斯喷了……
确实喷了。哪来的史密斯?

TOP

posted by wap, platform: Samsung
重置还行,剧集估计不会太好看,这两年美剧质量下降的厉害

TOP

原来是保罗猥琐安德森,我以为是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呢

TOP

这片b站买了 还没删减
eventhorizon 直译是 事件视界
事件视界最有名的例子来自于广义相对论中对于黑洞的描述:一个质量大到附近的物质或辐射无法逃离其重力场的天体。通常,这个边界是当对于黑洞的脱离速度大于光速的位置。然而,更精确的描述是在这个视界中,所有的光锥都已经变形朝向黑洞中心。一旦粒子进入视界中,朝向黑洞运行与在时间中前行是一样不可避免的,而两者在某些坐标系底下甚至是一样的。
大小为史瓦西半径的物体表面便是一个不转动的黑洞的事件视界(转动的黑洞的行为稍有不同)。一个物体的史瓦西半径正比于其质量。理论上来说,任何有质量的物体可以被压缩成一个黑洞,只要我们将所有的质量压缩进其对应的史瓦西半径大小的空间中。例如太阳的史瓦西半径大约是3公里,而地球的史瓦西半径大约是9毫米。但实际上来说,地球与太阳都不具备足够大的质量来抵抗如此高密度的情形下产生的电子与中子简并压力。实际上要克服这样的压力而形成黑洞所需要的质量称之为奥本海默极限,大约是3倍的太阳质量。 [1]
然而,与黑洞事件视界的观念常常被误解。人们通常错误地认为黑洞会将物质抽入真空,实际上黑洞对于物质的吸引力与其他具有重力的物质皆一样。另外一个常常被误解的概念是认为人们可以观测到物质掉入黑洞的过程,这却是不可能的。天文学家仅仅可以看到黑洞附近的吸积盘,因为这里物质高速运动所产生的高能辐射可以被人们观测。另外,遥远的观测者并不可能看到物质跨越事件视界,而仅仅能看到物质以越来越慢的速度靠近它。

所以这个黑洞表面的译名  其实和eventhorizon正好相反    翻成黑洞里面还差不多

[ 本帖最后由 yii 于 2020-12-15 03:14 编辑 ]

TOP

当年不知道谁传的谣,说这片是致敬战锤40K的。虽然那个船的经历确实有点那个意思。

TOP

 39 123
发新话题
     
官方公众号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