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头
查看详细资料
TOP
RTFM
天外飞仙
RTFSC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7-6 15:42 发表 相机怎么可能一塌糊涂。在我看来,哪怕是和全幅相机直出缩小的jpg比,手机连原图本身都就是一塌糊涂的,也就是色彩花样多一些。更直接的说,手机5MB比不了全幅缩小出的700KB。 现在相机和分享渠道是割裂的,这是我这种相机用户最大的苦恼。我都不算要求高的,都受不了这种割裂,比我要求高的当然更受不了。
禁止访问
魔神至尊
红房子
原帖由 henvelleng 于 2019-7-6 16:05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然而发朋友圈并没那么大差别,倒是微信在朋友圈做的小动作对最终成品影响更大些。因为微信是根据手机型号来决定缩图力度的,高端手机缩图没那么狠,在这一点上收益很高 当然尽管 ...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7-6 16:15 发表 相机jpg本来就都是调整过的。现在受到手机拍照话语体系的影响,大家也认可了其实相机的raw也都是被调整过的,不存在真正的原始。 出图保守我到觉得是押宝。跟分享还不一样,色彩风格这是画质的一部分了,是相机立足之本,如果跟着手机走那必然是死,都是玩涂抹根本没优势,审美最后还是会回来,不如不变应万变,不还没亏损嘛就继续这样。 M43这种反而我觉得以后都是面向专业了。专业的人才知道这种设备的长处和好处是什么,能玩出花样来。我这就觉得以后单反的消费市场就是两个主题:全幅小型化和图片视频分享。对我来说做好了这两点我就乐意随时带着这样的相机出门,做不好那我出门带相机就要合计合计,自然也就没动力去更新。
魔王撒旦
猫族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7-6 16:25 发表 虽然朋友圈占比重最大,但毕竟不是全部。如果只说朋友圈,那咱们这些话都是废话了。当然我也没意见,那就都手机就是了,确实这是刚需。 实际上全幅相机和手机出片的效果明显差异是在很多不期而遇的光线环境下。都是大平光的大广角风景到此一游那差距没那么大。如果是遇到色温复杂,明暗差异等等,视觉上很美的光线场景,手机反而不好拍出来,当然可能是我不会拍,但手机的负面因素太多,尤其是白平衡,都是自动算出来的很难把握。相机拍照的规则是固定的,掌握之后是可以拍出好片子的。哪怕都是发朋友圈,也是明显可以看出来的。这和外设设备等等的拍摄能力关系不大。 其实APSC也不是不行,主要是很多在全幅上的高级功能厂商往往不下放给本品牌的APSC用。
小黑屋
原帖由 @zhuliang 于 2019-7-6 16:58 发表 关于m43还有一点就是低端镜头是真的不行,包括一些定焦(例如松下25 1.7画面模糊得不像定焦),会让新手产生m43不如手机的印象,而佳能就算最低端的小痰盂画质也很厉害。
原帖由 henvelleng 于 2019-7-6 16:57 发表 posted by wap, platform: iPhone 题外话,白平衡是后期的第一步,raw的话基本5秒内搞定的,一般只有多张主题要求相同白平衡时,才需要前期做校准 回到正题,画质的可接受程度有一个阈值,之所以相机在市场上节节 ...
原帖由 @sakerping 于 2019-7-7 09:54 发表 阈值肯定是有的,但对更高的画质的需求也是存在的,而且是现有技术可以实现的,只是如何通过更人性化的设计把采集和处理分享连起来的问题。换句话说想卖是有卖点的。 APSC的诞生本来也是在当时技术条件下给出的兼顾体积和画质的方案。当时没有其他设备拍照,就在相机上搞花样,APSC啊M43啊这些,相机厂非常清楚用户能接受的阈值不同点。现在有了手机,在大众市场里全幅优势都不明显了,其他画幅更是甩货,还要活那怎么办,我想到的就是上面我说的,全幅小型化和移动互联网接入。 哪怕我这些说法都站不住脚,对于相机厂来说,他们也干不了别的什么了,这市场就是这样,加强分享的投入对于他们机身镜头的研发来说九牛一毛。而且以互联网思维来看,相机这个设备本身的能力远没有被开发到极致。手机内部的高度集成都做到什么地步了,相机内部真的就没空间了?